回家了,張軍本來打算要好好歇歇,睡他幾個大懶覺,沒想到生物鍾作祟,早早的就醒了,躺在床上輾轉反側一會兒,還是起床了。</p>


    冬天的清晨,空氣帶著寒意,清爽的空氣吸入肺腑,濁氣吐出來,在嘴邊形成一團霧氣,幾個呼吸下來,整個人瞬間無比清醒。</p>


    外麵還是漆黑一片,隻有漫天星鬥跟著啟明星眨著眼睛。</p>


    這個時間正是中學生去上早自習的時間,現在因為正值寒假,還是靜謐一片。</p>


    張軍做了幾個伸展運動,邁開長腿跑了起來,他先跑到學校,然後按照學校出早操的路線跑了一圈。</p>


    </p>


    說來也怪,上學的時候,最討厭的就是出早操,天天早起,耽誤他睡覺,現在不上學了,哪怕是走一遍當年的路都覺得懷念的很。</p>


    張軍從來沒有覺得這段路會這麽短,都感覺還沒有熱身呢,就已經跑完一圈了,瞅瞅天還沒有亮,就順著街道跑了下去,從城裏一直跑到山跟下。</p>


    潞州城的山並不太高,海拔隻有一千多米,相傳戰國時,齊國盧村秦越人,在趙為醫,皆名扁鵲。他在為晉國趙簡子醫病途中曾遊於此。他視病能窺肺腑,嚐以黃芪救活人,故山以盧醫為名,喚作盧醫山。</p>


    根據扁鵲神醫傳說,曆代多有建築,以示紀念。昔日山頂有廟宇,祀玉帝三皇及名醫諸神。</p>


    日軍侵華時,廟宇盡數損毀,在山頂另建炮樓一座。</p>


    目前,現存的隻有光緒二十六年(1900)在此山口增修的扁鵲洞3個。洞邊刻有楹聯,上聯是:南鍾嬰國無雙景,下聯為:北距太行第一峰。</p>


    近幾年,已開始進行複修。現已塑起了扁鵲像,修複了牆垣階梯,新建了迎賓亭和蝴蝶亭,為讓人民大眾不忘那段日本侵華的曆史,炮樓並沒有拆除。</p>


    僅僅二十來分鍾,張軍已經站在山頂之上,此時天已經開始放亮,天色已經由青灰色轉為淡藍色,在那天際連接之處,出現了一片紅霞,慢慢的,一輪紅豔豔的日頭衝破紅霞露出笑臉,此時的陽光並不刺眼,就像一隻超大的鴨蛋黃,但突然之間,這鴨蛋黃就霞光四射,發出刺目的光芒,天大亮了。</p>


    盧醫山是張軍這些孩子們最喜歡的去處,因為海拔不高,爬上去也不算累,最重要的是,每到秋天,樹林裏會長很多蘑菇,一到這時,家屬院熱鬧了,家屬和孩子們成群結隊的往山上跑,有那勤快的,一天能跑兩趟。</p>


    別看家屬們不上班掙錢,其實她們比上班的還要忙,照顧家照顧孩子不說,大部分家庭都養了雞,春天要去挖野菜,秋天要去農田裏找農民收獲後遺留在地裏的糧食,土語叫溜苞米或溜土豆,更別說采蘑菇這樣的大事了,一個秋季下來,曬下的蘑菇幹足夠冬天吃的,還能給遠方的親戚寄點。</p>


    登高望遠最是令人心曠神怡,耳邊聽著鬆濤陣陣,目光所及皆是山巒疊嶂,鬆柏蔥籠。</p>


    小城醒了,遠遠傳來雞鳴狗吠的聲音,有炊煙嫋嫋向天空飄蕩。</p>


    張軍開始往山下走。</p>


    因為沒有學生上學,家裏靜悄悄的,看來媽媽和弟弟都還沒有起床,張軍簡單洗漱一下,捅開爐火準備做早飯。</p>


    大早上,崔雲香本就在半夢半醒之間,感覺外屋有窸窸窣窣的聲音,迷迷糊糊的睜開眼睛,側著耳朵仔細聽了聽,確定自己沒有聽錯,以為是張強回來了,急忙穿衣服下了床,拉開門一看,兒子正往鍋裏下麵。</p>


    “嗨~,我還以為是你爸回來了。”崔雲香手捂著嘴打了個哈哈,說道:“你說你好不容易回來一趟,起那麽早幹嘛,咋不多睡會兒?”</p>


    “睡不著。”張軍笑笑,取了雙筷子攪動麵條,“媽,你要是沒睡醒就再睡會兒,不用管我。”</p>


    崔雲香擺擺手,“醒了,不睡了。”說著走到灶台邊,打量著鍋裏的麵條笑道:“你這兵沒白當,都會做飯了。”</p>


    “下個麵條有什麽難的,媽,我爸今天什麽時候回來?”</p>


    “估計得下午了,咋的,想你爸了?”崔雲香接了半牙缸涼水,又拿暖壺兌了點熱水進去,開始刷牙。</p>


    張軍應道,“嗯,也想你和老二。”</p>


    崔雲香心裏頓時又溫暖又酸楚,這孩子一個人在外麵好幾年,累了病了隻能自己照顧自己,真是可憐。</p>


    崔雲香心疼的看著大兒子,問道:“軍子,當兵辛苦吧?”</p>


    張軍眼前浮現了他夏練三伏冬練三九的場景,要說辛苦那是真辛苦,但習慣下來,確實樂在其中。</p>


    張軍將鍋端到一邊,崔雲香忙挑起爐蓋子蓋上爐口。</p>


    “不辛苦。”張軍一手端碗,一手盛麵,說道:“媽,你不知道,訓練的那些科目對我來說都是小意思,而且我們還吃的好呢,雞魚肉蛋什麽都有,你能吃多少就吃多少。”</p>


    崔雲香狐疑的打量著兒子黢黑的臉龐和精瘦的身板,說道:“能吃多少吃多少你咋還這麽瘦?吃的東西都去哪了?”</p>


    “消耗了唄。”</p>


    就這還叫不辛苦?那得是多大的訓練強度,讓吃的東西都消耗了。</p>


    兒子的飯量崔雲香還是知道的,那就跟個小豬似的,張軍在家的時候,她兩天蒸一鍋大饅頭,這孩子一頓能吃四個,尤其張強回來,一家人一起吃飯的時候,一鍋十六個大饅頭一天就能吃光,還不算吃的菜和喝的粥,要知道,她炒菜可都是滿鍋炒的,隻要家裏不來客人,她都是一個菜炒上滿滿一大鍋,再搭配點其他的小菜,就這,一家人都能吃的精光。</p>


    有時候,崔雲香都感慨,幸虧她家老張能賺錢,要不然,光吃都能把家吃窮了。</p>


    崔雲香從鹹菜壇裏撈出一盤鹹菜,洗淨了手,切成絲,又滴了幾滴香油,放在餐桌上,說道:“你這個傻孩子,上學多好,你不幹,非要去當兵。”</p>


    張軍嘻嘻一笑,“現在想起來,上學是挺好,但我還是覺得當兵好,對我來說,上學是累腦子,熬時間,當兵就不是了,在軍營裏,我是如魚得水,要是可以的話,我都想一輩子在軍營裏幹下去。”</p>


    “當兵還能當一輩子的,不是到點了就得複員。”</p>


    “如果能提幹了就可以。”</p>


    提幹提幹,聽起來就高大上,從字麵上理解那就是提起來當幹部,指定是好事,崔雲香忙說道:“那你好好幹,爭取提幹。”</p>


    “咱學習不行啊,考又考不上軍校,提幹對我來說太難了。”</p>


    崔雲香失望的白了兒子一眼,“早就說讓你好好學習,現在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了吧?”</p>


    張軍吸溜著麵條說道:“媽,你當我不想好好學習呀,是我沒長那個腦子。”</p>


    娘倆個麵都快吃完了張兵還沒有醒,崔雲香撂下筷子就去了裏屋,見兒子卷在被子裏睡的正香,上去照著張兵的屁股就是一巴掌。</p>


    “幾點了?還睡!趕緊起,一會兒麵該坨了。”</p>


    如此場景基本上每天都要經曆一次,不是喊個三遍五遍,就是過來給他一巴掌,張兵見怪不怪,動都沒動一下,嘟囔道:“媽,我不吃了,你讓我再睡一會兒。”</p>


    “還睡還睡,太陽都要照屁股了,趕緊起來寫作業。”</p>


    孩子們的學習是崔雲香心裏最大的痛,張軍沒教育出來,她把希望都放在了張兵身上。</p>


    張兵翻了個身,遠離媽媽的魔掌,“寫作業著什麽急,還有那麽多天呢。”</p>


    崔雲香耐心的誘導兒子,“哪年放假你都這樣說,可哪次到開學了你都寫不完,我說,你趕緊起吧,等作業寫完了,你想咋睡咋睡,想咋玩咋玩,媽保證不幹涉你。”</p>


    “媽,這可是你說的啊。”張兵立馬坐了起來,“可不興說話不算數。”</p>


    “我說的。”</p>


    “那還差不多。”張兵掀開熱乎乎的被子,立即覺得涼颼颼的,他又把被子捂上,身子還向裏麵縮了縮,嬉皮笑臉的對崔雲香說道:“媽,你把衣服給我,我捂熱乎了再穿。”</p>


    崔雲香把棉褲棉襖扔過去,“嬌氣的你。”</p>


    張兵吃完早飯並沒有立即做作業,他趁崔雲香不注意溜了出去,結果,沒等上午過去,家屬院的小朋友們不僅知道張軍回來了,還知道張軍連靈芝都吃過了。</p>


    靈芝這東西,在大家的口口相傳中,那可是靈丹一樣存在的,差一點就能成仙了,尤其是現在電視裏正在播放八仙過海,那張果老就是吃了何首烏成仙的,靈芝可不比何首烏差多少,吃了它不得離半仙不遠了?</p>


    以三陽為首的幾個小朋友,按捺不住心裏的好奇,一齊到張家來看張軍。</p>


    張軍還以為這幾個孩子是來找張兵的呢,笑著對他們說道:“張兵沒在家,出去玩了。”</p>


    “我們知道。”三陽走到張軍身邊,好奇的大眼睛上下打量著張軍,“軍子哥,靈芝好吃不?”</p>


    一聽這麽問,張軍知道張兵肯定是吹完牛了。</p>


    “不好吃。”</p>


    “那軍子哥,你吃完靈芝,覺沒覺得身體變輕了,輕輕一蹦就能飛到房頂上。”</p>


    張軍好笑的搖搖頭,“沒有。”</p>


    米東問道:“軍子哥,你見過何首烏嗎?”</p>


    “見過啊。”</p>


    這麽神奇的東西軍子哥竟然見過!幾個小孩爭先恐後的發言。</p>


    “軍子哥,何首烏是不是長的跟人似的,吃了能成仙?”</p>


    張軍摸摸下巴,“是長的有些像人,但吃了能成仙那不可能。”</p>


    三陽立即反駁,“怎麽不可能!電視裏都演了,張果老就是吃了何首烏才成仙的。”</p>


    張軍心裏笑這些孩子們單純,說道:“電視裏就是演給你們看的,要真能成仙,我的戰友們不都得成仙去了,還用費勁訓練嗎?”</p>


    “那你吃何首烏了嗎?”</p>


    “吃了呀。”</p>


    米東開始圍著張軍轉圈圈,力圖在他身上找到與凡世間人類不同之處。</p>


    “軍子哥,何首烏是什麽味?是不是像瓊漿玉液?”</p>


    “軍子哥,瓊漿玉液是什麽味?”</p>


    “什麽瓊漿玉液,你們腦子裏都想什麽呢?”張軍笑著輕輕的在幾個小朋友頭上挨個拍了一下,“何首烏和靈芝差不多,都是苦了吧唧的,不過何首烏沒有靈芝那麽苦,還瓊漿玉液!都回去好好讀書,真是的,看個電視都能當了真。”</p>


    “不可能啊?”三陽揉揉腦袋頂,“軍子哥,你真的吃過何首烏了?”</p>


    “吃過吃過。”張軍說著伸開雙臂,在原地轉了個圈,“你們看看我哪像成仙的樣?”</p>


    三陽看著黢黑的張軍嘟囔一句,“確實不像。”</p>


    解了惑了,幾個小孩嗷嗷叫的又跑了回去。</p>


    張軍搖搖頭,感慨小孩子們真是幸福。</p>


    張軍在部隊每天的生活節奏都很緊張,這乍一閑下來,還挺不適應的,想了想,還是去了石可家。</p>


    冬天太冷,不是晴好的天,很少有人出去曬太陽,都躲在家裏暖和。</p>


    石可家總共兩間房,中間隔著的那道牆是中空的,和爐子連在一起,俗稱火牆,家屬院的房子都是這種設置,這和東邊的火炕有異曲同工之處,雖然睡覺的時候被窩還需要自己來暖,但屋子裏是暖和的。</p>


    王英去上班了,孫秀芳坐在爐子邊納鞋底,石可領著弟弟妹妹趴在火牆邊的桌子上學習。</p>


    張軍拉開門,發出“吱嘎”一聲響,孫秀芳以為來客人了,握著鞋底子正想著起身呢,抬頭一看是張軍,又坐了回去,“是軍子呀,你吃了嗎?”</p>


    “奶奶,我吃過了。”張軍說道:“我在家閑著沒事,來找念念玩。”</p>


    孫秀芳心裏好笑,暗道:我活這麽大年紀了,還不知道你那小心思嗎,你哪是來找念念的,分明就是來找可可的嗎。</p>


    孫秀芳往屋裏一指,笑道:“都在屋裏學習呢,你去吧。”</p>


    念念整天被大姐關在家裏學習,就盼著軍子哥來呢,隻要軍子哥來了,大姐去跟軍子哥說話,自己就可以放鬆放鬆了。</p>


    “軍子哥。”念念揚起握筆的手,熱情的對張軍打招呼。</p>


    安安:“軍子哥來了。”</p>


    想想:“軍子哥。”</p>


    張軍點點頭,“都學習呢。”</p>


    “嗯,學習呢,你是來找我大姐的嗎?”</p>


    張軍不好意思直接說是來找石可的,淡定的說道:“不是,在家閑著沒事,出來轉轉。”</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青梅煮酒為誰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戴莫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戴莫凡並收藏青梅煮酒為誰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