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春寒。</p>


    趙德玉的心更寒。</p>


    潤州和采石、姑孰、曲阿、句容、延陵、丹徒.....相繼告破。</p>


    也就是說建鄴除了北麵的大江,在陸路上再無援引。</p>


    負責留守越州的趙德玉次子趙成海,集合了越州、杭州、明州、睦州等地的留守叛軍,想要北上去替父親解圍。</p>


    但他本人也是沒什麽用兵之才,倉促之間率領三萬叛軍北上,在常州被賈師訓率領的神武軍擊潰。</p>


    所部四散奔逃,趙成海無奈之下隻能往西奔逃。</p>


    這一戰小將仇鴛大放異彩,率軍一路追擊,最終生擒了吳王次子趙成海,陣斬敵軍勇將十數人。所部斬首過千,俘敵數百。</p>


    軍中都稱呼起其為“仇飛虎。”</p>


    揚州的元帥行轅也早早就把大軍渡江,克複多城的軍報加急送往上京。</p>


    大明宮裏守著煉丹爐取暖的道君皇帝趙令淵,也終於是看到了能讓他心情稍好的軍報。</p>


    “這三郎用兵,倒是真有些明堂,年三十的夜裏渡江奇襲,大年初一就拿回了姑孰。真是好彩頭。不過這紅蓮也鬧起來了,元檀寫信是要增兵,你看是調何處的軍兵增援?”</p>


    趙令淵一邊說話,一邊親自往丹爐中添著寸長的銀碳。</p>


    坐在旁邊的傅懋修思慮道:“青州的鎮海軍,魏州的天雄軍,兗州的泰寧軍,都可用。另外揚州和安州都督府也可以繼續募兵,再從禁軍之中抽調十萬人。”</p>


    趙令淵有些詫異道:“元檀帶過去有十萬大軍,三郎原本尚有三四萬軍,江州也尚有兩萬軍,這些兵馬竟然不夠拍平定江南嗎?”</p>


    道君皇帝倒不是不信任太子和傅津川,不想多派兵,而是大軍出動是要錢要糧的。</p>


    朝廷現在錢糧也不寬裕,本來就是勉強支應,現在是多少有些左支右絀之感。</p>


    傅懋修也歎了口氣道:“江南之亂,尚需時日,三郎雖然已經渡江而過兵圍建鄴,讓吳逆不敢出戰,但江南大部尚在吳逆手中,尚有薛巨鱗率領叛軍主力在外。太子率八軍十萬精銳南下,可紅蓮亂匪在荊楚和淮南作亂,程錦堂率軍前去征剿,這就分去了三軍,還有揚州一軍。也就是說太子殿下現在手中隻有兩軍,馬巍去江州帶的也隻是武功中衛。和安國軍一部...若是沒有紅蓮逆匪作亂,兵力倒是夠用了,可現在荊楚和蜀中的紅蓮據已經有數萬眾,不過數月而已...”</p>


    趙令淵繼續問道:“那為今之計,援軍該從哪裏抽調派遣?”</p>


    “鎮海軍、天雄軍、泰寧軍,沿著運河南下,前往淮南支援江淮戰事,上京再發十萬禁軍,南下唐鄧,同時從關中掉兩軍精銳入蜀戡亂。若是順利,一年之內可平定東南,三年內西南也定。”</p>


    趙令淵聽後眉頭一皺,這傅懋修一開口就又是十餘萬人。</p>


    算上前線的大軍,朝廷要在東南和西南這半壁天下裏投入了至少三十萬大軍,這一年要耗費的糧秣錢絹,足夠讓發四鎮精兵主動出擊跟金帳汗國打上大半年仗了。</p>


    此刻趙令淵不禁有些頭疼。</p>


    馮神績不在京城,李世忠病逝,傅懋修已經是京城勳貴之中最為知兵的的國公了。</p>


    而且馮神績也曾經說過,“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治戎理政,廟算無疑。”</p>


    意思是傅懋修的擅長的不是指揮大軍所需要的臨陣權變,而是治軍聚攏人心,以及在戰略上的預判。</p>


    所以傅懋修說江南需要一年,西南還需要最少三年,這對於趙令淵來說絕對不是好消息。</p>


    這前提還是順利的情況下。</p>


    而戰場上會發生什麽意外誰又能清楚呢?</p>


    若不是李世忠突然病逝,江南現在可能已經安定了。</p>


    若不是和州那一場風,吳王可能被燒死了。</p>


    可麵對已經發生的事,在去計較這些就沒什麽意思了。</p>


    現在需要趙令淵考慮的是如何快速的平定東南和西南的戰亂,讓天下重回安定。</p>


    這不光是趙令淵一個人的願景,同樣是朝野內外有識之士的共同願景。更是許許多多不計其數的升鬥小民極為迫切的需求。</p>


    不但是江淮荊楚的百姓,河東、河北、京畿、關中、河西的百姓也一樣。</p>


    隻要打仗,會耗費許多錢糧。</p>


    在朝廷原本就財賦不足用的情況下,麵對這樣龐大的戰事,朝廷所能想到的辦法也無外乎是多收些賦稅。</p>


    這就讓百姓的日子越發的難過。</p>


    豐收年景還好,若是趕上了些什麽天災,那就是隻能四處逃荒了,在加上有些官吏為了不得罪地方大族把稅賦都攤派給平民黎庶...</p>


    </p>


    趙令淵雖然久居深宮,但並非是不知世事。</p>


    百年王朝之積弊,內外交困,想要澄清天下遠不是一朝一夕能過做到的。</p>


    做皇帝已經是第十九個年頭了,之前也隻能是勉勵維持。就在他下定決心要一掃積弊,推行新政之際,又先後出了幾場叛亂,直接讓他的許多謀劃告吹了。</p>


    畢竟東南和西南發生動亂,這就需要朝廷維持現在的穩定狀態。</p>


    曆來變法推行新政,無一例外都會引起朝局動蕩。利字當頭,誰也不願意放棄本來自己碗裏的肉。</p>


    這種矛盾是無法用一道旨意和皇帝的意誌去調和的。</p>


    趙令淵隻能是把新政的事情,往後推。等到天下安定的時候在說,這也是無奈之舉。</p>


    傅懋修自然是明白皇帝心中所念,也並沒有勸慰什麽。</p>


    關於變法的事,他是一點都不想沾染。</p>


    趙令淵沉默了半晌,回過神來再度問道:“這兩路兵馬,該以何人為將?”</p>


    傅懋修聽到之後沉思了片刻,“可令齊王率泰寧軍、鎮海軍、天雄軍南下江淮。唐鄧一路十萬禁軍,可遣一位殿帥,不過卻不可資曆太重,不然程錦堂就難以施展手腳。”</p>


    趙令淵聽後很滿意的這個人選。</p>


    他本來就想讓齊王曆練一下,最起碼做到知兵,將來也能是太子的一個臂助。畢竟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p>


    讓部分宗室掌兵,也是大晉朝的傳統。此舉也是為了製衡龐大的武勳將門。</p>


    而掌兵的宗室,雖然也有些如先帝時作亂的魯王,如今的吳王這樣的例子在,但大部分宗室對朝廷還是態度恭順的。</p>


    讓齊王為將,能讓他統領大軍曆練,同時還處在太子的眼皮底下,可以說是非常周全了。</p>


    同時做父親的趙令淵其實也希望自家的兒子也能一展驍勇之風,畢竟有一位勇武的宗室,可以震懾不少宵小之徒。</p>


    而往唐州鄧州去的那一路十萬禁軍,要配合程錦堂作戰的。</p>


    若是選個老牌勳貴,例如輔國公、信國公這等,本事不大,名望和資曆深重的。</p>


    到時候被朝堂上寄予厚望的程錦堂,反而要被節製了。</p>


    所以這個人的資曆,注定不能太高。最起碼不能蓋過程錦堂。</p>


    但又不能太低,畢竟要統領十萬禁軍,最起碼得是個侯爵名位。</p>


    麵對這個人選,兩人卻有些犯了難。</p>


    “鹹陽郡王如何?”</p>


    “福柏?”</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世驍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粱河車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粱河車神並收藏一世驍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