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子,真要這麽做?”將前來聽候差遣的宮人打發,站在李氏身旁的嬤嬤小聲問道。
“當然,年貴妃那事究竟誰下的手本宮不知,但這灘渾水想在複澄澈,已是不可能,皇兒也被拖下水,既然本宮無法脫了這幹係,為何不將此人布好的局再攪得亂些?”一雙鳳眸中流露出陰冷的凶光,李氏現下是怒火中燒。
“主子,隻怕……”嬤嬤仍是滿臉擔憂,李氏此時出招,是智謀還是昏招仍未可知,就怕弄巧成拙。
“無妨,隻要做得幹手淨腳,誰又知是本宮使人所為。”李氏表情陰沉,聲音冷硬,“本宮既敢做,自然是有把握撇清幹係。”
“娘娘,奴婢隻是覺得小心為上,弘時阿哥已被牽連,娘娘若是再伸一隻手進去,就是再有把握,也怕有百密一疏之時,奴婢思來想去,還是覺得按兵不動,看了下一步情況再做定論。”聽李氏這麽說,嬤嬤依舊愁容未散,“要不……”
“嬤嬤,本宮已經派人過去,隻怕你我談話這番功夫,話已傳到。”李氏將剛拿起的杯子複又狠狠拍在了黑紫檀木案幾上,驚得嬤嬤連忙跪下求李氏息怒。李氏歎了口氣,搖了搖頭,隨口讓嬤嬤起身,忿忿不平道:“為何本宮並未行差踏錯,此次還會間接被卷入其中,嬤嬤,你說,究竟是何人如此膽大妄為?!”李氏咬牙切齒,表情甚是駭人。
這次的事件指不定還累及她損失一枚暗樁,這讓她如何忍得下這口氣。
“娘娘,娘娘,”外頭傳來小太監急匆匆的呼聲,來人連跌帶撞的衝了進來,跌跪在地上,大喘著氣道:“娘娘,不得了……不得了了,方才慎刑司那兒傳來消息,嫌犯小六子指證熹妃娘娘宮裏的采辦太監後咬舌自盡,如今所有的矛頭都指向了熹妃娘娘。”
殿內的氣氛越發凝重,嬤嬤望著神色詭譎的李氏,猶豫道:“主子這……”
剛剛她應早些勸喻李氏,讓她沉住氣,再拖過一陣便好,這暗樁便可留著,也不用將自己牽扯其中。嬤嬤此刻實在是懊惱。
李氏並未理嬤嬤,隻是厲聲問小太監道:“此事當真?不是你不知道哪兒聽來的小道消息?”
“真,當真,皇上、皇後娘娘已去慎刑司,年貴妃此時也應知曉,其他宮裏的主子也陸續趕去的。”小太監抖著身子,顫聲回道。
“你先起來,”李氏柳眉緊蹙,“清月備轎,本宮也要去看此事究竟如何結果。”
“喳,奴才這就去辦。”小太監抖抖索索的,躬身一溜煙地退出。
“主子,這如何是好?”嬤嬤哭喪著臉。
“慌什麽,此事應無大礙,”李氏垂下那秀美的鳳眸,自己也有些不確定,“剛才之事雖然眼下便是有些多此一舉,不過此事後果誰知。”李氏蹙眉凝思,很快想起了一個人,“等等,千福,你記不記得……”
“主子你是說在熹妃宮裏的……”李氏剛起了個頭,千福嬤嬤心有靈犀般知曉。
李氏冷道:“既然鈕鈷祿氏的采辦太監已經被指證,若是本宮再推波助瀾一把,便可辯白弘時隻是無辜被拖下水。”她一撫掌,真是天助她也。
“是,奴婢這就差人去辦。”耳聰目明的千福嬤嬤立刻福了福身,麵上也帶上了幾分喜色,匆匆離去。未幾,嬤嬤歸來對李氏表示已經辦妥,另外軟轎也已在宮外備好。
李氏站起身,“現下便陪本宮去看戲去。”
“主子,此刻您更應當平心靜氣,若查出真是熹妃娘娘,主子與三阿哥便可置身事外。”
“嗬,鈕鈷祿氏,無論你是真凶,抑或隻是無辜被人汙蔑,還真是讓人期待啊。”李氏喃喃自語道,這話說罷她的麵色一擰,已然迅速調整好了自己的表情,確定外人看不出一二後,才在嬤嬤的攙扶下走出殿外。
☆ ☆ ☆
在審訊采辦太監期間,年氏因為情緒過激昏倒,被緊急轉移至隔壁院子,但這審訊依舊未完。一幹人等並未隨年氏一道離開,而是繼續留在殿內看事態發展。熹妃被帶到,雍正先是責罵幾句,又親自審問二人,讓二人對質,但這一來二去,卻沒能查出什麽破綻,關鍵是這件事仍舊缺少決定性證據,若是沒有其他的證據,單憑那咬舌自盡的小太監一麵之詞就下結論,這自然是對熹妃有欠公允。
這事兒糾纏許久,此時慎刑司的官員見毫無進展,隻得硬著頭皮向雍正稟告:“皇上,微臣認為應將熹妃娘娘宮中的宮人全部審問一遍,方才微臣已派人去搜索該采辦太監的住處,但人尚未回來,那小六子的居所微臣也曾派人仔細檢查過,並未有所發現。”
“如此說來,你的人恐怕去了也是徒勞,”雍正帶著慍怒的斷言道,“那還有什麽好查?現下派人將熹妃宮中所有的宮人都給朕抓起來,此事,朕必定徹查到底。”
即使被審訊這麽長時間,鈕鈷祿氏的表情依舊沒有一絲動搖,的確給人一種“這事恐怕應不是熹妃所為”的感覺。“奴婢確是無辜,此事定是另有內情,請皇上明察。”
“皇阿瑪,”弘曆急道,“額娘決不可做此類荒唐事,定是有人插贓嫁禍於我額娘,求皇阿瑪明察,此事已死無對證,小六子也隻是指證采辦太監,並非指證額娘,皇阿瑪,您不能……”
“弘曆,你好大膽!”雍正怒火中燒的打斷神色惶恐的四阿哥,隨手將一茶碗掃落在弘曆的麵前,雍正突如其來的舉動才讓熹妃臉上有了一絲驚慌。雍正死死的瞪著弘曆,“每日上書房隻讓你學到了詭辯之術?笑話,以往是朕高看了你一籌,現下看來也不過如此。”
“皇上,”熹妃此時也麵有急色,心急口快的說道:“弘曆著急想要為奴婢脫罪,他的本意並不是如此,請皇上不要怪罪。”
“皇上,”烏喇那拉氏此時也開口道,“弘曆隻是愛護鈕鈷祿氏心切,口不擇言,請陛下不要放在心上。”
這求情聲讓廳內亂糟糟的,就在眾人你一言我一語之時,一老太監飛奔進來,神色慌張,皇後麵色一沉,來人正是她宮裏的副太監總管,如此神色必定是有要事。
眾人見有老太監進來直奔皇上皇後處,也霎時間安靜下來。
而這突如其來的事兒也把今日的審訊終止了下來——
皇後皺著眉頭道:“趙興,何事如此慌張?”
“稟皇上、皇後娘娘,淑慧格格忽然覺得身子不適,沒過多久開始嘔吐,緊接著便暈倒了,奴才已經請了太醫去給格格診治,特來通知皇後娘娘。”
“淑慧暈倒?”烏喇那拉氏愕然,“何時發生的事?”
“太醫呢?傳了沒?若是到了,太醫如何說?”雍正沉聲問道,這事更是古怪,這麽碰巧在審訊熹妃後發生?
“奴才不知,如慧嬤嬤正在照顧著淑慧格格,是以奴才前來稟告。”趙興此時仍在喘氣,麵色蒼白驚慌。
若說這淑慧格格何許人也,便是在雍正初年,雍正從廢太子允i府中抱養而來,是允i的六格格,養在了烏喇那拉氏的名下,身體雖看著瘦弱,卻一直無病無痛,這突然病倒,的確是令人生疑。
皇後見雍正神色難看,趕緊道:“皇上,這淑慧忽然生病,我得回去看看。”
雍正點頭,又開口道:“朕同你一同前去,此事來得太巧合,或許又是與這樁下藥的案子有關,罷了,今日審訊便到這,來人,將熹妃帶回去宮裏禁足,任何人沒德朕允許不得探望,至於其他人,”他那如鷹鷲一般淩厲的眼神射向慎刑司的官員,“朕需要詳細的口供,你們都給朕盯緊些。”
“微臣遵旨。恭送皇上,恭送皇後娘娘。”
眾人跪安送雍正與烏喇那拉氏離開。
此時所有宮嬪的臉色都不一。
洛寧想了想,朝著隔壁的院子走去。年氏被送至那院子裏治療,也不知醒過來沒有,若是醒了應該也是得了這邊的消息。
那麽淑慧格格這事,是誰下的手?洛寧沒能用讀心術獲取信息,現下事態有變,從現在看來,入局都是高份位的娘娘,她份位不夠,理應不會燒到她。
還是得小心提防為好。
“當然,年貴妃那事究竟誰下的手本宮不知,但這灘渾水想在複澄澈,已是不可能,皇兒也被拖下水,既然本宮無法脫了這幹係,為何不將此人布好的局再攪得亂些?”一雙鳳眸中流露出陰冷的凶光,李氏現下是怒火中燒。
“主子,隻怕……”嬤嬤仍是滿臉擔憂,李氏此時出招,是智謀還是昏招仍未可知,就怕弄巧成拙。
“無妨,隻要做得幹手淨腳,誰又知是本宮使人所為。”李氏表情陰沉,聲音冷硬,“本宮既敢做,自然是有把握撇清幹係。”
“娘娘,奴婢隻是覺得小心為上,弘時阿哥已被牽連,娘娘若是再伸一隻手進去,就是再有把握,也怕有百密一疏之時,奴婢思來想去,還是覺得按兵不動,看了下一步情況再做定論。”聽李氏這麽說,嬤嬤依舊愁容未散,“要不……”
“嬤嬤,本宮已經派人過去,隻怕你我談話這番功夫,話已傳到。”李氏將剛拿起的杯子複又狠狠拍在了黑紫檀木案幾上,驚得嬤嬤連忙跪下求李氏息怒。李氏歎了口氣,搖了搖頭,隨口讓嬤嬤起身,忿忿不平道:“為何本宮並未行差踏錯,此次還會間接被卷入其中,嬤嬤,你說,究竟是何人如此膽大妄為?!”李氏咬牙切齒,表情甚是駭人。
這次的事件指不定還累及她損失一枚暗樁,這讓她如何忍得下這口氣。
“娘娘,娘娘,”外頭傳來小太監急匆匆的呼聲,來人連跌帶撞的衝了進來,跌跪在地上,大喘著氣道:“娘娘,不得了……不得了了,方才慎刑司那兒傳來消息,嫌犯小六子指證熹妃娘娘宮裏的采辦太監後咬舌自盡,如今所有的矛頭都指向了熹妃娘娘。”
殿內的氣氛越發凝重,嬤嬤望著神色詭譎的李氏,猶豫道:“主子這……”
剛剛她應早些勸喻李氏,讓她沉住氣,再拖過一陣便好,這暗樁便可留著,也不用將自己牽扯其中。嬤嬤此刻實在是懊惱。
李氏並未理嬤嬤,隻是厲聲問小太監道:“此事當真?不是你不知道哪兒聽來的小道消息?”
“真,當真,皇上、皇後娘娘已去慎刑司,年貴妃此時也應知曉,其他宮裏的主子也陸續趕去的。”小太監抖著身子,顫聲回道。
“你先起來,”李氏柳眉緊蹙,“清月備轎,本宮也要去看此事究竟如何結果。”
“喳,奴才這就去辦。”小太監抖抖索索的,躬身一溜煙地退出。
“主子,這如何是好?”嬤嬤哭喪著臉。
“慌什麽,此事應無大礙,”李氏垂下那秀美的鳳眸,自己也有些不確定,“剛才之事雖然眼下便是有些多此一舉,不過此事後果誰知。”李氏蹙眉凝思,很快想起了一個人,“等等,千福,你記不記得……”
“主子你是說在熹妃宮裏的……”李氏剛起了個頭,千福嬤嬤心有靈犀般知曉。
李氏冷道:“既然鈕鈷祿氏的采辦太監已經被指證,若是本宮再推波助瀾一把,便可辯白弘時隻是無辜被拖下水。”她一撫掌,真是天助她也。
“是,奴婢這就差人去辦。”耳聰目明的千福嬤嬤立刻福了福身,麵上也帶上了幾分喜色,匆匆離去。未幾,嬤嬤歸來對李氏表示已經辦妥,另外軟轎也已在宮外備好。
李氏站起身,“現下便陪本宮去看戲去。”
“主子,此刻您更應當平心靜氣,若查出真是熹妃娘娘,主子與三阿哥便可置身事外。”
“嗬,鈕鈷祿氏,無論你是真凶,抑或隻是無辜被人汙蔑,還真是讓人期待啊。”李氏喃喃自語道,這話說罷她的麵色一擰,已然迅速調整好了自己的表情,確定外人看不出一二後,才在嬤嬤的攙扶下走出殿外。
☆ ☆ ☆
在審訊采辦太監期間,年氏因為情緒過激昏倒,被緊急轉移至隔壁院子,但這審訊依舊未完。一幹人等並未隨年氏一道離開,而是繼續留在殿內看事態發展。熹妃被帶到,雍正先是責罵幾句,又親自審問二人,讓二人對質,但這一來二去,卻沒能查出什麽破綻,關鍵是這件事仍舊缺少決定性證據,若是沒有其他的證據,單憑那咬舌自盡的小太監一麵之詞就下結論,這自然是對熹妃有欠公允。
這事兒糾纏許久,此時慎刑司的官員見毫無進展,隻得硬著頭皮向雍正稟告:“皇上,微臣認為應將熹妃娘娘宮中的宮人全部審問一遍,方才微臣已派人去搜索該采辦太監的住處,但人尚未回來,那小六子的居所微臣也曾派人仔細檢查過,並未有所發現。”
“如此說來,你的人恐怕去了也是徒勞,”雍正帶著慍怒的斷言道,“那還有什麽好查?現下派人將熹妃宮中所有的宮人都給朕抓起來,此事,朕必定徹查到底。”
即使被審訊這麽長時間,鈕鈷祿氏的表情依舊沒有一絲動搖,的確給人一種“這事恐怕應不是熹妃所為”的感覺。“奴婢確是無辜,此事定是另有內情,請皇上明察。”
“皇阿瑪,”弘曆急道,“額娘決不可做此類荒唐事,定是有人插贓嫁禍於我額娘,求皇阿瑪明察,此事已死無對證,小六子也隻是指證采辦太監,並非指證額娘,皇阿瑪,您不能……”
“弘曆,你好大膽!”雍正怒火中燒的打斷神色惶恐的四阿哥,隨手將一茶碗掃落在弘曆的麵前,雍正突如其來的舉動才讓熹妃臉上有了一絲驚慌。雍正死死的瞪著弘曆,“每日上書房隻讓你學到了詭辯之術?笑話,以往是朕高看了你一籌,現下看來也不過如此。”
“皇上,”熹妃此時也麵有急色,心急口快的說道:“弘曆著急想要為奴婢脫罪,他的本意並不是如此,請皇上不要怪罪。”
“皇上,”烏喇那拉氏此時也開口道,“弘曆隻是愛護鈕鈷祿氏心切,口不擇言,請陛下不要放在心上。”
這求情聲讓廳內亂糟糟的,就在眾人你一言我一語之時,一老太監飛奔進來,神色慌張,皇後麵色一沉,來人正是她宮裏的副太監總管,如此神色必定是有要事。
眾人見有老太監進來直奔皇上皇後處,也霎時間安靜下來。
而這突如其來的事兒也把今日的審訊終止了下來——
皇後皺著眉頭道:“趙興,何事如此慌張?”
“稟皇上、皇後娘娘,淑慧格格忽然覺得身子不適,沒過多久開始嘔吐,緊接著便暈倒了,奴才已經請了太醫去給格格診治,特來通知皇後娘娘。”
“淑慧暈倒?”烏喇那拉氏愕然,“何時發生的事?”
“太醫呢?傳了沒?若是到了,太醫如何說?”雍正沉聲問道,這事更是古怪,這麽碰巧在審訊熹妃後發生?
“奴才不知,如慧嬤嬤正在照顧著淑慧格格,是以奴才前來稟告。”趙興此時仍在喘氣,麵色蒼白驚慌。
若說這淑慧格格何許人也,便是在雍正初年,雍正從廢太子允i府中抱養而來,是允i的六格格,養在了烏喇那拉氏的名下,身體雖看著瘦弱,卻一直無病無痛,這突然病倒,的確是令人生疑。
皇後見雍正神色難看,趕緊道:“皇上,這淑慧忽然生病,我得回去看看。”
雍正點頭,又開口道:“朕同你一同前去,此事來得太巧合,或許又是與這樁下藥的案子有關,罷了,今日審訊便到這,來人,將熹妃帶回去宮裏禁足,任何人沒德朕允許不得探望,至於其他人,”他那如鷹鷲一般淩厲的眼神射向慎刑司的官員,“朕需要詳細的口供,你們都給朕盯緊些。”
“微臣遵旨。恭送皇上,恭送皇後娘娘。”
眾人跪安送雍正與烏喇那拉氏離開。
此時所有宮嬪的臉色都不一。
洛寧想了想,朝著隔壁的院子走去。年氏被送至那院子裏治療,也不知醒過來沒有,若是醒了應該也是得了這邊的消息。
那麽淑慧格格這事,是誰下的手?洛寧沒能用讀心術獲取信息,現下事態有變,從現在看來,入局都是高份位的娘娘,她份位不夠,理應不會燒到她。
還是得小心提防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