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木頭跑上北城城牆的時候,距離上午10點隻剩了幾分鍾。他先是看到了特務連三排的人,眼下他的這批手下已經變身了督戰隊。負責北城防務的一營長將趙木頭引到城牆的一處垛口,他們一起向城外瞭望,此刻,最驚心動魄的,莫過於遠處曠野裏擺成一排的日軍野炮。
趙木頭丟掉望遠鏡,對營長說到:“奶奶的,咱們的炮在太原城外都丟了,要不然,現在在城頭上架起來,先轟他狗日的!”
營長看著蹲在野炮周圍的炮兵,內心忽然一動:“木頭,我們這有不少三八大蓋,你看這距離,夠敲掉小鬼子炮兵不?”
特務連長的槍法在391團是出了名的,忻口會戰的時候,趙木頭曾經當著團長、參謀長的麵,隔著近千米的距離,一槍幹倒了陣地對麵一個穿黃呢子大衣的日軍軍官,參謀長從望遠鏡裏觀察到,當場搶上前手忙腳亂參與救護的日軍有十幾人,那家夥至少應該是個大佐。
但眼下趙木頭卻無奈地搖搖頭:憑目測,鬼子炮兵的確在三八槍的射界內,但一夥一夥地分別聚集在十幾門野炮周圍的炮兵,加起來足有幾百個,此時敲掉它一個兩個的,於事無補。
“肯定是要挨轟了,先隱蔽好吧。”趙木頭忿忿地丟了一句。
話音未落,天空突然響起了尖利的呼嘯音,還未等城牆上的守軍反應過來,日軍的野炮炮彈,就一顆接一顆地砸上了城頭。頓時,硝煙彌漫、血肉橫飛,守軍亂作一團。趙木頭拔出駁殼槍大喊:
“別慌,在牆根底下蹲好囉,不許亂跑!秦團座有令,敢退一步者殺無赦!”
一邊喊,一邊就順手抓住一個被炸懵了的士兵,一腳將其踹向城牆:“回去,給我蹲好!”
……
進攻開始之前,大塚康介就已經下了馬,進入到早晨剛搭好的野戰帳篷。帳篷內,一部大功率電台繁忙地工作著,這部電台,一端聯絡目前他在君陵的留守部隊,一端則與太原的旅團部保持直接通訊。大塚康介此時並不知道,他率聯隊主力攻打豐店的動作,不僅旅團長萩原少將、師團長瀨名中將直接掌控著,就連遠在北平的華北方麵軍司令部,也在密切關注。
“大佐,旅團部來電!”
沒等大塚康介在帳篷內的椅子上坐穩,電訊少尉就遞上一紙電文,大塚隻看了一眼,表情就凝重起來:電文稱,太原特務機關長通報,支那八路軍前一階段向晉西南一帶派出若幹部隊,動機不明,其中有115師一部,望你部注意警戒。
日軍的聯隊長不由得眯起了眼睛:115師,115師!三浦旅團去年在平型關,就是吃了115師的虧,損失慘重!(作者注:侵華日軍華北方麵軍板垣師團下屬的三浦敏事旅團,其21聯隊一部被八路軍115師在平型關聚殲。)這個仇至今未雪,帝國陸軍的鮮血,是絕對不會白流的!
大塚將電文拋還到放置電台的桌子上,驀地,他想起了什麽,疾步走到一個負責聯絡的中尉麵前:
“岩田的騎兵中隊,還沒有消息嗎?”
那個中尉被大塚突然的言行嚇了一跳,他有些結結巴巴地回答:“沒、沒有,截至目前、還沒有。”
大佐沉默了片刻:“命令野炮大隊,開炮!”
……
幾乎是在大塚聯隊野炮的炮彈砸上豐店城頭的同一時刻,在五裏開外的大王峪,八路軍二營也與落了單的大塚聯隊的騎兵中隊,展開了白刃廝殺。
二營完全是國軍建製,全營4個連,每個連200多人。除了第8連帶著重火器在暫住地待命外,這次設伏共拉上來3個連。因為山下被追殺的友軍境況危急,馮長治和吳子健緊急調整了部署之後,信號彈當場就打響了,那一瞬間,除了機槍手,5、6、7連都跟著營長副營長跳起來衝了下去;劉樹因為奉命要率7連留在山梁上監視戰場,所以拚了命地往遠處的7連陣地上跑,試圖不讓7連衝下去,但緊趕慢趕,隻來得及拽回了不到一個排的兵力。
日軍的岩田騎兵中隊,則由三個小隊構成,總數不到150人。
因此上,這場突然爆發的中日步騎對決,中國軍人(加上晉軍一個連的殘部)與日軍的人數比,接近了一邊倒的5比1。
但戰況卻沒有呈現出一邊倒的局麵。
如果趁八路軍伏兵還沒有從山梁衝上大路的時候,岩田的騎兵能夠快速脫離戰場,那麽這場遭遇戰或許將很快結束;但是,剛剛慘遭日軍馬刀殘殺的晉軍潰兵們,在援兵出現的刺激下突然實施了反擊,導致岩田中隊的一部分騎兵被死死纏住,為了解救這部分騎兵,整個中隊延緩了撤退的速度;這就給了二營寶貴的時間,吳子健、李天林這兩員悍將揮舞著大刀,引領著五百多步兵,有如潮水浸漫礁石一般,灌進了日軍騎兵的陣列。
砍刀、刺刀、馬刀格鬥的聲音,刹那間充斥了整條山穀。
日軍的騎兵經曆了最初的慌亂和死傷,漸漸憑借著戰馬衝撞的力度,穩住了陣勢。山梁上,劉樹他們居高臨下看得很真切:八路軍官兵常常是四五個人圍住一兩個鬼子騎兵拚鬥,但就是不能有效地將對手刺落,有的甚至根本無法靠近,隻是圍著馬匹呐喊著打轉。
而日軍騎兵一旦恢複了狀態,就開始熟練地施展騎術和刀術,他們駕馭和劈殺的路數很詭異,先是縱馬迎著敵人前衝,這時他們手裏的馬刀隻是舉著不動,直到掠過敵人之後,才側頭俯身、揮刀用力向斜後方向劈殺!許多八路軍和晉軍士兵,就是在已經躲開對方戰馬衝擊的時候,突然又遭到馬刀的滅頂一擊,臉部、頸部或頭部鮮血迸濺,有的當場殞命。
吳子健殺紅了眼,他手裏的大刀舞得有如風車,雖很難砍中鬼子騎兵,卻陸續砍倒了兩匹馬,然而出於對戰馬的喜愛,他很想完整地將其繳獲,於是不再對馬匹下刀,這也製約了他的殺傷力。
李天林則在無意之中,救了晉軍參謀肖俊平的命。
肖俊平撿來的日軍騎兵的馬刀,用得很不順手,這個學生出身的軍官,開槍殺過人,在戰場上舞刀則還是第一次。當二營的官兵衝上來的時候,他從他們的臂章上看到了“八路”二字,這才意識到救兵的身份。被裹挾在亂軍中又衝殺了一會,肖俊平沒有什麽斬獲,體力卻已經透支到了極限,他退到一塊低矮的石頭旁,一隻腳踩在石頭上,雙手握住馬刀柄拄著石麵,哈腰大口地喘著粗氣。
或許是他的尉官軍服,或許是他手裏拄了一把日軍的馬刀,鬼子一個騎兵注意到了肖俊平,縱馬舉刀從側後向他衝來。
這一幕正被不遠處的李天林看到了,但已經來不及上前施救,八路軍連長情急之下、扔下大刀下意識地拔出了駁殼槍,抬手就是一槍,子彈擊中了那鬼子騎兵的肋部,他身子在馬鞍上一歪,手裏的馬刀掉到了地上,那戰馬卻終究撞到毫不知情的肖俊平身體,將晉軍參謀帶了個跟頭。
事後證明,李天林的這一槍,不僅救了友軍軍官的命,還徹底改變了這場白刃血戰的進程!
趙木頭丟掉望遠鏡,對營長說到:“奶奶的,咱們的炮在太原城外都丟了,要不然,現在在城頭上架起來,先轟他狗日的!”
營長看著蹲在野炮周圍的炮兵,內心忽然一動:“木頭,我們這有不少三八大蓋,你看這距離,夠敲掉小鬼子炮兵不?”
特務連長的槍法在391團是出了名的,忻口會戰的時候,趙木頭曾經當著團長、參謀長的麵,隔著近千米的距離,一槍幹倒了陣地對麵一個穿黃呢子大衣的日軍軍官,參謀長從望遠鏡裏觀察到,當場搶上前手忙腳亂參與救護的日軍有十幾人,那家夥至少應該是個大佐。
但眼下趙木頭卻無奈地搖搖頭:憑目測,鬼子炮兵的確在三八槍的射界內,但一夥一夥地分別聚集在十幾門野炮周圍的炮兵,加起來足有幾百個,此時敲掉它一個兩個的,於事無補。
“肯定是要挨轟了,先隱蔽好吧。”趙木頭忿忿地丟了一句。
話音未落,天空突然響起了尖利的呼嘯音,還未等城牆上的守軍反應過來,日軍的野炮炮彈,就一顆接一顆地砸上了城頭。頓時,硝煙彌漫、血肉橫飛,守軍亂作一團。趙木頭拔出駁殼槍大喊:
“別慌,在牆根底下蹲好囉,不許亂跑!秦團座有令,敢退一步者殺無赦!”
一邊喊,一邊就順手抓住一個被炸懵了的士兵,一腳將其踹向城牆:“回去,給我蹲好!”
……
進攻開始之前,大塚康介就已經下了馬,進入到早晨剛搭好的野戰帳篷。帳篷內,一部大功率電台繁忙地工作著,這部電台,一端聯絡目前他在君陵的留守部隊,一端則與太原的旅團部保持直接通訊。大塚康介此時並不知道,他率聯隊主力攻打豐店的動作,不僅旅團長萩原少將、師團長瀨名中將直接掌控著,就連遠在北平的華北方麵軍司令部,也在密切關注。
“大佐,旅團部來電!”
沒等大塚康介在帳篷內的椅子上坐穩,電訊少尉就遞上一紙電文,大塚隻看了一眼,表情就凝重起來:電文稱,太原特務機關長通報,支那八路軍前一階段向晉西南一帶派出若幹部隊,動機不明,其中有115師一部,望你部注意警戒。
日軍的聯隊長不由得眯起了眼睛:115師,115師!三浦旅團去年在平型關,就是吃了115師的虧,損失慘重!(作者注:侵華日軍華北方麵軍板垣師團下屬的三浦敏事旅團,其21聯隊一部被八路軍115師在平型關聚殲。)這個仇至今未雪,帝國陸軍的鮮血,是絕對不會白流的!
大塚將電文拋還到放置電台的桌子上,驀地,他想起了什麽,疾步走到一個負責聯絡的中尉麵前:
“岩田的騎兵中隊,還沒有消息嗎?”
那個中尉被大塚突然的言行嚇了一跳,他有些結結巴巴地回答:“沒、沒有,截至目前、還沒有。”
大佐沉默了片刻:“命令野炮大隊,開炮!”
……
幾乎是在大塚聯隊野炮的炮彈砸上豐店城頭的同一時刻,在五裏開外的大王峪,八路軍二營也與落了單的大塚聯隊的騎兵中隊,展開了白刃廝殺。
二營完全是國軍建製,全營4個連,每個連200多人。除了第8連帶著重火器在暫住地待命外,這次設伏共拉上來3個連。因為山下被追殺的友軍境況危急,馮長治和吳子健緊急調整了部署之後,信號彈當場就打響了,那一瞬間,除了機槍手,5、6、7連都跟著營長副營長跳起來衝了下去;劉樹因為奉命要率7連留在山梁上監視戰場,所以拚了命地往遠處的7連陣地上跑,試圖不讓7連衝下去,但緊趕慢趕,隻來得及拽回了不到一個排的兵力。
日軍的岩田騎兵中隊,則由三個小隊構成,總數不到150人。
因此上,這場突然爆發的中日步騎對決,中國軍人(加上晉軍一個連的殘部)與日軍的人數比,接近了一邊倒的5比1。
但戰況卻沒有呈現出一邊倒的局麵。
如果趁八路軍伏兵還沒有從山梁衝上大路的時候,岩田的騎兵能夠快速脫離戰場,那麽這場遭遇戰或許將很快結束;但是,剛剛慘遭日軍馬刀殘殺的晉軍潰兵們,在援兵出現的刺激下突然實施了反擊,導致岩田中隊的一部分騎兵被死死纏住,為了解救這部分騎兵,整個中隊延緩了撤退的速度;這就給了二營寶貴的時間,吳子健、李天林這兩員悍將揮舞著大刀,引領著五百多步兵,有如潮水浸漫礁石一般,灌進了日軍騎兵的陣列。
砍刀、刺刀、馬刀格鬥的聲音,刹那間充斥了整條山穀。
日軍的騎兵經曆了最初的慌亂和死傷,漸漸憑借著戰馬衝撞的力度,穩住了陣勢。山梁上,劉樹他們居高臨下看得很真切:八路軍官兵常常是四五個人圍住一兩個鬼子騎兵拚鬥,但就是不能有效地將對手刺落,有的甚至根本無法靠近,隻是圍著馬匹呐喊著打轉。
而日軍騎兵一旦恢複了狀態,就開始熟練地施展騎術和刀術,他們駕馭和劈殺的路數很詭異,先是縱馬迎著敵人前衝,這時他們手裏的馬刀隻是舉著不動,直到掠過敵人之後,才側頭俯身、揮刀用力向斜後方向劈殺!許多八路軍和晉軍士兵,就是在已經躲開對方戰馬衝擊的時候,突然又遭到馬刀的滅頂一擊,臉部、頸部或頭部鮮血迸濺,有的當場殞命。
吳子健殺紅了眼,他手裏的大刀舞得有如風車,雖很難砍中鬼子騎兵,卻陸續砍倒了兩匹馬,然而出於對戰馬的喜愛,他很想完整地將其繳獲,於是不再對馬匹下刀,這也製約了他的殺傷力。
李天林則在無意之中,救了晉軍參謀肖俊平的命。
肖俊平撿來的日軍騎兵的馬刀,用得很不順手,這個學生出身的軍官,開槍殺過人,在戰場上舞刀則還是第一次。當二營的官兵衝上來的時候,他從他們的臂章上看到了“八路”二字,這才意識到救兵的身份。被裹挾在亂軍中又衝殺了一會,肖俊平沒有什麽斬獲,體力卻已經透支到了極限,他退到一塊低矮的石頭旁,一隻腳踩在石頭上,雙手握住馬刀柄拄著石麵,哈腰大口地喘著粗氣。
或許是他的尉官軍服,或許是他手裏拄了一把日軍的馬刀,鬼子一個騎兵注意到了肖俊平,縱馬舉刀從側後向他衝來。
這一幕正被不遠處的李天林看到了,但已經來不及上前施救,八路軍連長情急之下、扔下大刀下意識地拔出了駁殼槍,抬手就是一槍,子彈擊中了那鬼子騎兵的肋部,他身子在馬鞍上一歪,手裏的馬刀掉到了地上,那戰馬卻終究撞到毫不知情的肖俊平身體,將晉軍參謀帶了個跟頭。
事後證明,李天林的這一槍,不僅救了友軍軍官的命,還徹底改變了這場白刃血戰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