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駐豐店的蒙疆軍的那個騎兵團,分為三個營,每個營大約有兩百人馬,團長杜東強是個地道的漢人,跟著德王和李守信已經有兩年之久。德王旗下的騎兵,如今有不少都進入了晉北,大多是配合關東軍的後宮師團,拱衛山西境內的平綏鐵路。杜東強這個騎兵團,本來是在大同以南負責巡邏北同蒲路的,在華北方麵軍擬定了繼續進攻山西的計劃後,該團被配屬給瀨名師團,進至太原城外。由於正值大塚聯隊攻擊豐店不順利,杜東強的騎兵團就被加強給了大塚聯隊。
這個騎兵團在晉北活動的時候,曾經被八路軍的120師一部打擊了幾次,折損掉差不多三成的人馬,後來經過補充,加入了一批晉北的漢奸部隊,這才恢複了原有建製規模。
按照萩原晃旅團長的部署,大塚聯隊的副聯隊長麻生中佐,如今坐鎮豐店,指揮福田步兵大隊以及杜東強騎兵團。聯隊長大塚康介奉萩原少將之命,曾經親自回豐店檢查城防,並叮囑他的副聯隊長,加強對城東大榆樹山方向的防範,那裏是支那軍391團退走的方向;同時,也要對城北郊和城南郊的公路定時巡查。
而這個定時巡查的任務,就落在了杜東強騎兵團的頭上。
杜東強的團部設在了縣城裏的關帝廟,三個營則分散紮在城內,接到讓他出城巡查的命令,杜東強就安排了兩個騎兵連,每天分別出北門和南門,到郊外巡邏。騎兵團的軍服很特別,從樣子到顏色都多少仿照著日本關東軍的模式;這與日本人在蒙古的野心有關,關東軍頗想扶持德王再建立一個傀儡式的“滿洲帝國”,因此在扶持德王成立正規軍時,部分軍服就沿襲了關東軍的路數。
於是,豐店縣的老百姓,從此就每天都能看見這批身著黃呢子大衣的漢人軍隊(雖是蒙疆軍,但其間漢人占的比例更大),騎著蒙古馬,耀武揚威地出入南北城門。
而中央軍391團的人,則順水推舟,選擇了這支漢奸騎兵,作為第一波的逆襲對象。
391團團長秦忠孝,並沒有被新近到達豐店的蒙疆軍騎兵團嚇倒,相反,當他得知這個騎兵團每天都派遊騎出城很遠、執行巡邏任務的時候,一個大膽的計劃趁機形成了。
他讓趙木頭帶著特務連的全部二十一人,換上便服不帶武器,分幾批重新潛回了豐店縣城,由西關的那家牛羊肉鋪的老掌櫃悄悄安排,住進了老掌櫃家以及附近幾戶已經沒有了主人的空房,埋伏待命。
中央軍上校將逆襲縣城的目標,鎖定在了北城門,所以,白天出北城門巡邏的蒙疆軍的那個騎兵連,也就首當其衝地成為了靶子。
這個騎兵連有一百騎左右,連長是個大個子,他接受的命令,是出城後沿著北上君陵縣的公路向前巡邏,同時注意兩邊山梁上的動靜。通常,騎兵們出得城門,往往策馬揚鞭疾馳一陣,足足跑出三五裏路才將速度緩下來——他們從前在綏遠和蒙古地界馳騁慣了——然後繼續再向前巡視個三五裏路,就調頭原路回返。進至北城城下後,騎兵們散開隊形在城外的原野上遛遛,再集合起來,列隊魚貫入城,上午的任務就此結束。到了下午兩點左右,再按照上午的流程重新來一遍,一天的任務也就例行公事地完成了。
秦忠孝將動手的時間,放在了下午。
之所以放在下午,一來,騎兵們在經曆了上午的出巡之後,下午再如法炮製一遍的時候,會顯得放鬆和懈怠;二來,這個時間距離傍晚已近,而冬日的傍晚,四點鍾過後太陽就開始落山,天黑得極早,利於己方的撤退和隱蔽,卻不利於敵方的追擊和搜索。
蒙疆軍的大個子騎兵連長,在這個下午突然看見了一小隊的皇軍分散在公路邊上,就已經是兩點半的光景了。
大個子連長感到很意外,這裏距離身後的豐店縣城有幾裏之遙,之前的多次出城巡邏,從來沒有在這條公路上遇到過皇軍。
“下馬!”
這夥皇軍中,夾雜著一個穿便衣的中國人,此刻正是他站在路中央,朝著策馬而來的騎兵連揮舞著雙手,喝令他們停下。大個子連長注意到,中國人身邊站著一個皇軍軍官,看軍銜是大尉。他急忙勒住韁繩,整個騎兵連頓時都停止了前進。
“你們是杜團長的部下?這是大塚聯隊的鬆野大尉。”那個中國人一指身邊的皇軍軍官。
大個子連長想也未想,就翻身下馬,向鬆野大尉立正敬禮,自報自己的姓名與軍銜。
“鬆野大尉奉福田大隊長命令,正在此地搜尋支那軍密探,現臨時征用你的騎兵,配合皇軍行動!”
大個子連長立即表示服從命令。盡管剛剛來到豐店,但他知道守備縣城的皇軍是大塚聯隊福田大隊,也知道在城外有支那軍的殘餘。
他不知道的是,眼前遇到的這股皇軍,正是化了裝的支那軍的殘餘。
中央軍391團在去年忻口會戰期間,趙木頭的特務連曾經側出到板垣師團的後麵偵察,順手襲擊了三浦旅團的兵站一部;當時的交火時間不長,因為在敵後,趙木頭沒敢戀戰。襲擊兵站最大的收獲,是繳獲了幾個大包裹,裏麵是嶄新的日軍冬裝大衣(當時為十月下旬,板垣師團的輜重部隊,已經在考慮為前線官兵配送冬裝)。特務連長想到了這軍大衣或許會有用處,所以就不嫌累贅地帶了回來。
如今,它們真地就派上了用場。
秦忠孝命令一營的一個連長,帶著十三個人,換上了這些日軍軍大衣,拿著三八大蓋站在了豐店通往君陵的公路邊,他料定蒙疆軍的騎兵團初來乍到,中層軍官不會熟悉城內日軍的軍官序列。
果然,大個子連長沒有對“鬆野大尉”的頭銜做任何猶豫,由於蒙疆軍在綏遠和晉北時,已習慣了配合協同皇軍作戰,對此刻突然遇到的命令,他也沒有起任何疑心。其實,這個粗枝大葉的大個子連長,隻要稍微回想一下,就應該發現,這股皇軍身上的軍服,與守備豐店的皇軍並不一樣。要知道,趙木頭的繳獲來自板垣師團,而該師團的軍裝製式,與大塚聯隊所屬的瀨名師團,是很有區別的。
“支那軍的密探在這山裏?”聽了那個便衣中國人——他顯然是皇軍的翻譯——的介紹,大個子騎兵連長望著眼前可以進入山梁的一個路口說道:“我們上午在這一帶巡邏,沒有發現可疑的人啊。”
“支那軍密探混進了縣城,剛才出城的時候被皇軍察覺,跟蹤到了這裏。現在你們立刻隨我們進山追擊!”
“嗨吚!”大個子連長習慣性地用日語遵令,然後通知了身後的部下。就這樣,這個蒙疆軍的騎兵連,跟隨著十幾個偽裝的皇軍,進入了公路旁的山穀。
他們沿著山梁之間狹長曲折的小路,以步兵急行軍的速度,前進了數裏,前方始終沒有出現什麽情況,那所謂的支那軍密探,也一直不見蹤影。
“停止前進!”
那個便衣翻譯突然站住,對身後的蒙疆軍騎兵連喊了一句。大個子連長急忙約束住了自己的人馬,卻發現皇軍並沒有停,而是一溜小跑地轉進了前麵的一個彎道,不見了。而翻譯喊停了騎兵之後,也迅速轉身去追趕皇軍,很快,他也不見了。
山穀裏,隻剩了長長的一列騎兵在不知所措地駐足,凜冽的寒風呼嘯著,壓住了騎兵們竊竊疑問的聲音。
一聲清脆的呼哨,驀地在山梁上響了起來,緊跟著是無數聲呼哨的此起彼伏。蒙疆軍的騎兵們循聲抬頭望去,不禁發出了驚呼——
兩側的山梁上,密密麻麻地布滿了不明身份的伏兵,黑黝黝的槍口密集地向下瞄準著,呼哨聲正是來自槍口的後麵。
那個“翻譯”重新出現了,他站在蒙疆軍騎兵連的前麵,高聲喝道:“我們是晉綏軍傅作義三十五軍,你們全體被包圍了,放下武器投降,否則格殺勿論!”
騎兵連騷動起來,有人哀歎,有人怒罵,許多戰馬開始原地打轉踢騰;但在居高臨下的槍口麵前,沒有人作出反抗的舉動。特別是當對麵的“翻譯”報出三十五軍名號的時候。
這是391團參謀長的主意。他認為,蒙疆軍會對晉綏軍傅作義三十五軍的名號格外敏感,民國二十五年的綏遠之戰,足以讓這夥漢奸軍記憶猶新。
參謀長押對了這一寶。這個騎兵連有一大半的人沒有經曆過紅格爾圖、百靈廟等戰鬥,但整個蒙疆軍卻無不對晉綏軍三十五軍談虎色變,他們都明白,若非後來傅作義被調到了山西對日作戰,是否還會有蒙疆軍今天的存在,都很難說。
此刻,他們選擇了投降!
按照命令,騎兵連的官兵將槍支和馬刀扔到了地上,自己在馬背上高高舉起雙手。山梁上,親自指揮設伏的中央軍391團上校團長秦忠孝,哈哈大笑起來:
“把這幫漢奸的衣服,給我扒了!”
這個騎兵團在晉北活動的時候,曾經被八路軍的120師一部打擊了幾次,折損掉差不多三成的人馬,後來經過補充,加入了一批晉北的漢奸部隊,這才恢複了原有建製規模。
按照萩原晃旅團長的部署,大塚聯隊的副聯隊長麻生中佐,如今坐鎮豐店,指揮福田步兵大隊以及杜東強騎兵團。聯隊長大塚康介奉萩原少將之命,曾經親自回豐店檢查城防,並叮囑他的副聯隊長,加強對城東大榆樹山方向的防範,那裏是支那軍391團退走的方向;同時,也要對城北郊和城南郊的公路定時巡查。
而這個定時巡查的任務,就落在了杜東強騎兵團的頭上。
杜東強的團部設在了縣城裏的關帝廟,三個營則分散紮在城內,接到讓他出城巡查的命令,杜東強就安排了兩個騎兵連,每天分別出北門和南門,到郊外巡邏。騎兵團的軍服很特別,從樣子到顏色都多少仿照著日本關東軍的模式;這與日本人在蒙古的野心有關,關東軍頗想扶持德王再建立一個傀儡式的“滿洲帝國”,因此在扶持德王成立正規軍時,部分軍服就沿襲了關東軍的路數。
於是,豐店縣的老百姓,從此就每天都能看見這批身著黃呢子大衣的漢人軍隊(雖是蒙疆軍,但其間漢人占的比例更大),騎著蒙古馬,耀武揚威地出入南北城門。
而中央軍391團的人,則順水推舟,選擇了這支漢奸騎兵,作為第一波的逆襲對象。
391團團長秦忠孝,並沒有被新近到達豐店的蒙疆軍騎兵團嚇倒,相反,當他得知這個騎兵團每天都派遊騎出城很遠、執行巡邏任務的時候,一個大膽的計劃趁機形成了。
他讓趙木頭帶著特務連的全部二十一人,換上便服不帶武器,分幾批重新潛回了豐店縣城,由西關的那家牛羊肉鋪的老掌櫃悄悄安排,住進了老掌櫃家以及附近幾戶已經沒有了主人的空房,埋伏待命。
中央軍上校將逆襲縣城的目標,鎖定在了北城門,所以,白天出北城門巡邏的蒙疆軍的那個騎兵連,也就首當其衝地成為了靶子。
這個騎兵連有一百騎左右,連長是個大個子,他接受的命令,是出城後沿著北上君陵縣的公路向前巡邏,同時注意兩邊山梁上的動靜。通常,騎兵們出得城門,往往策馬揚鞭疾馳一陣,足足跑出三五裏路才將速度緩下來——他們從前在綏遠和蒙古地界馳騁慣了——然後繼續再向前巡視個三五裏路,就調頭原路回返。進至北城城下後,騎兵們散開隊形在城外的原野上遛遛,再集合起來,列隊魚貫入城,上午的任務就此結束。到了下午兩點左右,再按照上午的流程重新來一遍,一天的任務也就例行公事地完成了。
秦忠孝將動手的時間,放在了下午。
之所以放在下午,一來,騎兵們在經曆了上午的出巡之後,下午再如法炮製一遍的時候,會顯得放鬆和懈怠;二來,這個時間距離傍晚已近,而冬日的傍晚,四點鍾過後太陽就開始落山,天黑得極早,利於己方的撤退和隱蔽,卻不利於敵方的追擊和搜索。
蒙疆軍的大個子騎兵連長,在這個下午突然看見了一小隊的皇軍分散在公路邊上,就已經是兩點半的光景了。
大個子連長感到很意外,這裏距離身後的豐店縣城有幾裏之遙,之前的多次出城巡邏,從來沒有在這條公路上遇到過皇軍。
“下馬!”
這夥皇軍中,夾雜著一個穿便衣的中國人,此刻正是他站在路中央,朝著策馬而來的騎兵連揮舞著雙手,喝令他們停下。大個子連長注意到,中國人身邊站著一個皇軍軍官,看軍銜是大尉。他急忙勒住韁繩,整個騎兵連頓時都停止了前進。
“你們是杜團長的部下?這是大塚聯隊的鬆野大尉。”那個中國人一指身邊的皇軍軍官。
大個子連長想也未想,就翻身下馬,向鬆野大尉立正敬禮,自報自己的姓名與軍銜。
“鬆野大尉奉福田大隊長命令,正在此地搜尋支那軍密探,現臨時征用你的騎兵,配合皇軍行動!”
大個子連長立即表示服從命令。盡管剛剛來到豐店,但他知道守備縣城的皇軍是大塚聯隊福田大隊,也知道在城外有支那軍的殘餘。
他不知道的是,眼前遇到的這股皇軍,正是化了裝的支那軍的殘餘。
中央軍391團在去年忻口會戰期間,趙木頭的特務連曾經側出到板垣師團的後麵偵察,順手襲擊了三浦旅團的兵站一部;當時的交火時間不長,因為在敵後,趙木頭沒敢戀戰。襲擊兵站最大的收獲,是繳獲了幾個大包裹,裏麵是嶄新的日軍冬裝大衣(當時為十月下旬,板垣師團的輜重部隊,已經在考慮為前線官兵配送冬裝)。特務連長想到了這軍大衣或許會有用處,所以就不嫌累贅地帶了回來。
如今,它們真地就派上了用場。
秦忠孝命令一營的一個連長,帶著十三個人,換上了這些日軍軍大衣,拿著三八大蓋站在了豐店通往君陵的公路邊,他料定蒙疆軍的騎兵團初來乍到,中層軍官不會熟悉城內日軍的軍官序列。
果然,大個子連長沒有對“鬆野大尉”的頭銜做任何猶豫,由於蒙疆軍在綏遠和晉北時,已習慣了配合協同皇軍作戰,對此刻突然遇到的命令,他也沒有起任何疑心。其實,這個粗枝大葉的大個子連長,隻要稍微回想一下,就應該發現,這股皇軍身上的軍服,與守備豐店的皇軍並不一樣。要知道,趙木頭的繳獲來自板垣師團,而該師團的軍裝製式,與大塚聯隊所屬的瀨名師團,是很有區別的。
“支那軍的密探在這山裏?”聽了那個便衣中國人——他顯然是皇軍的翻譯——的介紹,大個子騎兵連長望著眼前可以進入山梁的一個路口說道:“我們上午在這一帶巡邏,沒有發現可疑的人啊。”
“支那軍密探混進了縣城,剛才出城的時候被皇軍察覺,跟蹤到了這裏。現在你們立刻隨我們進山追擊!”
“嗨吚!”大個子連長習慣性地用日語遵令,然後通知了身後的部下。就這樣,這個蒙疆軍的騎兵連,跟隨著十幾個偽裝的皇軍,進入了公路旁的山穀。
他們沿著山梁之間狹長曲折的小路,以步兵急行軍的速度,前進了數裏,前方始終沒有出現什麽情況,那所謂的支那軍密探,也一直不見蹤影。
“停止前進!”
那個便衣翻譯突然站住,對身後的蒙疆軍騎兵連喊了一句。大個子連長急忙約束住了自己的人馬,卻發現皇軍並沒有停,而是一溜小跑地轉進了前麵的一個彎道,不見了。而翻譯喊停了騎兵之後,也迅速轉身去追趕皇軍,很快,他也不見了。
山穀裏,隻剩了長長的一列騎兵在不知所措地駐足,凜冽的寒風呼嘯著,壓住了騎兵們竊竊疑問的聲音。
一聲清脆的呼哨,驀地在山梁上響了起來,緊跟著是無數聲呼哨的此起彼伏。蒙疆軍的騎兵們循聲抬頭望去,不禁發出了驚呼——
兩側的山梁上,密密麻麻地布滿了不明身份的伏兵,黑黝黝的槍口密集地向下瞄準著,呼哨聲正是來自槍口的後麵。
那個“翻譯”重新出現了,他站在蒙疆軍騎兵連的前麵,高聲喝道:“我們是晉綏軍傅作義三十五軍,你們全體被包圍了,放下武器投降,否則格殺勿論!”
騎兵連騷動起來,有人哀歎,有人怒罵,許多戰馬開始原地打轉踢騰;但在居高臨下的槍口麵前,沒有人作出反抗的舉動。特別是當對麵的“翻譯”報出三十五軍名號的時候。
這是391團參謀長的主意。他認為,蒙疆軍會對晉綏軍傅作義三十五軍的名號格外敏感,民國二十五年的綏遠之戰,足以讓這夥漢奸軍記憶猶新。
參謀長押對了這一寶。這個騎兵連有一大半的人沒有經曆過紅格爾圖、百靈廟等戰鬥,但整個蒙疆軍卻無不對晉綏軍三十五軍談虎色變,他們都明白,若非後來傅作義被調到了山西對日作戰,是否還會有蒙疆軍今天的存在,都很難說。
此刻,他們選擇了投降!
按照命令,騎兵連的官兵將槍支和馬刀扔到了地上,自己在馬背上高高舉起雙手。山梁上,親自指揮設伏的中央軍391團上校團長秦忠孝,哈哈大笑起來:
“把這幫漢奸的衣服,給我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