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忠孝決定奮力反攻豐店。為此,他將391團的一營和二營全數拉了出來。
此前,繳獲了偽蒙軍一個連的馬匹和武器裝備後,中央軍上校曾經親自主持了對全團的整軍行動,他首先將三營的多數兵力,補充給一營和二營,使得這兩個營重新完備了每營三個連的建製,每連也達到了足額的一百二十人;然後他將特務連又補充到兩個排六十人的規模;接下來,利用繳獲的一百多匹蒙古戰馬,向大榆樹山裏的許多大小村寨征兵,每戶人家可以用一名青壯男丁換取一匹蒙古馬,這使得他很快征集到了八十多人,將其全數編入三營,武器就是偽蒙軍騎兵使用的三八式騎槍。
如今,三營的任務是訓練,同時守衛全團分布在山裏的防區——他們當中半數以上是大榆樹山人,既熟悉環境,也願意保衛家園——而一營和二營包括特務連,則集中使用。
在這次反攻決心已經下定的時候,秦忠孝仍在擔心兩件事,一是木頭的特務連進入縣城潛伏的人手太少,而且隻有幾支短槍,恐難順利完成奪占日軍指揮部的重任;二是在城外發起的攻擊,如何才能迅速拿下一座城門、打開主力進入縣城的通道。
參謀長擬定的第一個方案是,利用忻口會戰期間襲擊日軍兵站繳獲的板垣師團的軍服,讓一支小部隊喬裝成日軍,公開接近城門,然後出其不意占領城門,接應大部隊隨後灌城。但這個方案幾乎與上次逆襲縣城北門如出一轍,且吃過虧的日偽守軍肯定有了戒心,能否成功殊無把握。
但是正所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無論是特務連掌握的情報,還是軍統山西站女少校提供的情報,均顯示日軍在豐店的守備力量剛剛大批出行,是否回歸、何時回歸,都屬於未知。天賜良機,必須抓住。
為此,幾經研討之後,秦忠孝和參謀長以及幾個營長、副營長,重新製定了第二個奪占城門的方案,放棄喬裝日軍——因為板垣師團的軍服與目前守備豐店的瀨名師團的軍服存在差別,蒙騙偽蒙軍尚可,而目前把守城門的均為日軍大塚聯隊官兵,非常容易被識破——改為使用一掛馬車,車廂用華麗篷布裝飾遮蔽,使之看上去像是有錢人家運載女眷的,借以麻痹日本兵的警惕性;車棚內實則為手持*的特務連士兵,加上車夫和跟班,可令這支突擊隊達到七八人規模。
突擊隊要在到達城門口之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襲占城門,並攜帶*,如果後續部隊無法按時趕到就當場炸毀城門,使得內城的日軍無法關閉之;此時後續主力再發起入城衝鋒。
攻擊點最終選擇了南門。
鑒於豐店的守備敵軍,每天隻打開南北兩座城門,而上次391團逆襲豐店攻打的是北門,所以,秦忠孝最終決定這次改到南門。考慮到南門外有一條公路通往小榆樹山山口而後直達文城,目前山口位置已經被日軍卡死,因此在阻擊有可能出現的敵軍援兵方麵,參謀長也做好了預案。
就在大榆樹山裏的中央軍391團枕戈待旦的時候,關門山山腳下的八路軍林師二營,也已經做足了奪占豐店的準備。兩支中國軍的指揮員,彼此並不知道對方的動作和企圖,但他們的作戰方案,卻近乎出奇地一致。民國二十七年(既1938年)的這個時節,他們注定要在山西封凍的黃土地上,聯手展開一場肩並肩的廝殺。
上午的太陽將豐店南城映照得光亮一片,已經洞開的城門,在外城站立著四個日本兵,另有六個日本兵守在內城門的兩側——他們負責盤查進出的人們。
而在他們上方的城門樓裏,則還有一個分隊的十三名日本兵,以及守護著一門九七式八十一毫米迫擊炮——日軍稱之為步兵曲射炮——和一挺九二式重機槍的多名炮兵和機槍手。
這個日軍小隊的其餘二十餘人人,經過了一夜的閉門值守之後,已經去睡覺了。從九點開門至現在,進出這座城門的百姓寥寥無幾,守門的日本兵,多少露出了懈怠。
就在這時,站在門外的哨兵、以及城門樓裏負責觀察的日軍,都發現了遠遠駛來了一駕兩匹馬拉著的帶棚馬車,吸引他們注意力的是那駕馬車的花哨豔麗的車棚,但車裏坐著的是何人卻望不到。
應該是支那女人吧,也許還會很漂亮——城門樓上兩個日本兵彼此對視了一眼,發出了會心的笑容。不久前,他們都親自參與了在這座縣城進行的屠城和強奸,對年輕的支那女人頗為留戀。
駕車的兩個車把式,一左一右分坐在車棚前麵;在那馬車後麵,還有一人騎著一頭毛驢跟隨。
在城門口,日本兵沒有什麽戒心地攔住了他們,其中兩個日本兵不懷好意地走到馬車車棚的後麵,準備挑開車棚厚厚的門簾向裏探望:聯隊下達了旅團部的新紀律,不能再隨意公開地占有城裏的支那女人,但看一看、占占便宜總還是允許的罷。
然而,就在車棚門簾被三八大蓋的刺刀挑起來的一瞬,騎在驢背上的那個年輕人,迅捷地從懷裏摸出了一支駁殼槍,照著兩個日本兵的後腦啪啪就是兩槍,與此同時,車棚前的兩個車把式也掏出了相同的駁殼槍,分別朝另外兩個日本兵射擊。四個守門的哨兵轉眼之間就被解決!
槍聲還在晴朗的天空中回蕩,馬車已經衝進了城門洞,從車棚裏開始向外跳出一個個手持伯格曼*的男人,等到馬車即將衝過門洞、進入內城的瞬間,兩個車把式也跳了下來,其中一個用短刀紮了一匹馬的後臀,那馬負痛,連帶著另一匹馬發力狂奔,將內城正要循著槍聲進入城門洞查看的日本兵撞飛、刮倒了一片,然後馳上了城內的那條大街。
四枝伯格曼*隨即打響了,那是從車棚裏跳出來的人,他們全是391團特務連的士兵。內城的六個日本崗哨兵在遭遇車馬撞擊之後又遭到*子彈的橫掃,很快死傷殆盡。特務連的這支突擊小隊,其後並不突入城內,而是原地據守在陰暗的門洞裏,隨時準備射殺前來反撲的敵人。
城門洞上方的城門樓裏,日本兵已經炸了鍋,這不僅僅是在門樓的下麵爆發了戰鬥,而是他們更加驚恐地看見,遠處正有數百名支那軍士兵蜂擁而來。負責指揮的日軍小隊長急忙下令那挺九二重機槍開火阻擊,但衝鋒的支那軍前隊,數挺輕機槍則率先發難了。
衝在最前麵的是391團一營的一連,秦忠孝將全團一共十一挺捷克式中的六挺加強給他們,在距離城牆不到三十丈的距離,六挺捷克式輕機槍全部架在士兵的後背上,瞄準了城牆上的日軍身影狂射。
在機關槍火力的掩護下,這個連的士兵沒有遭到來自上方的太多阻擊,一路奔跑著灌進了內城,與特務連的士兵匯合並開始分兵分三路:左右兩路貼著內城的城牆根進攻大門兩側的通往城牆的樓梯,準備去徹底解決城牆上的日軍,第三路則直接突向城內大街,直奔縣政府而去。
僅僅一個小隊的守備兵力,且還不包括站完夜崗去休息的人,這根本無法阻擋391團前鋒如狼似虎的攻擊,城頭上的九二式重機槍在最後時刻終於勉強開火了,但它遭到了三挺捷克式輕機槍的壓製,兩名日軍重機槍射手相繼中彈死傷;而那門所謂的步兵曲射炮甚至來不及調整如此之近的射界,內城的樓梯就冒出了突擊而上的的*手。
秦忠孝用來攻擊南門的兵力為整個一營和二營的一個連,以及特務連全部;二營的其餘兩個連,一個此刻在東城門外發動佯攻,借以牽製東城的守軍不向南門移動;另一個則布置在南門外,拆毀從文城延展過來的電線杆和電話線,同時監視小榆樹山山口附近是否有敵軍前來增援。
交火爆發前的一刻,在豐店縣政府裏的兩個日軍指揮官,正興致勃勃地交談著夜間的種種感受。大隊長福田岡向副聯隊長建議,先不要放那對支那姐妹花回家,今夜他們可以交換著再享用一宿;對此,麻生中佐愉快地接受了。當然,他的大隊長少佐並沒有告訴他,就在今晨,在這對姐妹的家裏負責看押她們母親的那個士兵,已經回來報告,由於姐妹花的母親夜裏拚死掙紮,並且意外地掙脫了捆綁她的繩索,該士兵在試圖重新製服她時,失手將其刺死。
南門的槍聲就在這時響起來了。很快南門的小隊長打來了電話:大批支那軍襲擊攻城!
兩個剛剛還在意氣風發、談笑風生的指揮官,頓時慌了手腳。麻生的擔心竟然真地變成了現實,這讓他驚惶不已;他急忙命令福田岡帶領留在縣政府機動的的那個小隊當中的兩個分隊,火速馳援南門,並沿途收攏正在街頭巷尾巡邏的士兵一同趕往,務必要堵住、封死南城門。同時,通知蒙疆軍的騎兵連上街在城內巡視,謹防城內奸細
隨即麻生給北門守備的小隊長打電話,要他即刻關閉城門嚴陣以待。而就在這時,東門的小隊長則來電告知,城外出現支那軍,看軍裝和來襲方向,似乎就是被聯隊從本城驅逐出去的那支部隊,但數量不大,且沒有攻城以及擔負掩護的重武器。
麻生又要通了文城聯隊部的電話,向留守聯隊部的幾個參謀通報豐店的戰事,要他們馬上報告旅團部的參謀長。可是,他還沒等到回話,就發現往文城的電話已然打不通了!
預感不妙的副聯隊長,立即命令使用電台聯絡,而他的話音未落,縣政府的院子裏,突然響起了乒乒乓乓的爆響並且煙霧大作,一個福田岡大隊大隊部的軍曹,連滾帶爬地喊道:支那軍攻進來了!
此前,繳獲了偽蒙軍一個連的馬匹和武器裝備後,中央軍上校曾經親自主持了對全團的整軍行動,他首先將三營的多數兵力,補充給一營和二營,使得這兩個營重新完備了每營三個連的建製,每連也達到了足額的一百二十人;然後他將特務連又補充到兩個排六十人的規模;接下來,利用繳獲的一百多匹蒙古戰馬,向大榆樹山裏的許多大小村寨征兵,每戶人家可以用一名青壯男丁換取一匹蒙古馬,這使得他很快征集到了八十多人,將其全數編入三營,武器就是偽蒙軍騎兵使用的三八式騎槍。
如今,三營的任務是訓練,同時守衛全團分布在山裏的防區——他們當中半數以上是大榆樹山人,既熟悉環境,也願意保衛家園——而一營和二營包括特務連,則集中使用。
在這次反攻決心已經下定的時候,秦忠孝仍在擔心兩件事,一是木頭的特務連進入縣城潛伏的人手太少,而且隻有幾支短槍,恐難順利完成奪占日軍指揮部的重任;二是在城外發起的攻擊,如何才能迅速拿下一座城門、打開主力進入縣城的通道。
參謀長擬定的第一個方案是,利用忻口會戰期間襲擊日軍兵站繳獲的板垣師團的軍服,讓一支小部隊喬裝成日軍,公開接近城門,然後出其不意占領城門,接應大部隊隨後灌城。但這個方案幾乎與上次逆襲縣城北門如出一轍,且吃過虧的日偽守軍肯定有了戒心,能否成功殊無把握。
但是正所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無論是特務連掌握的情報,還是軍統山西站女少校提供的情報,均顯示日軍在豐店的守備力量剛剛大批出行,是否回歸、何時回歸,都屬於未知。天賜良機,必須抓住。
為此,幾經研討之後,秦忠孝和參謀長以及幾個營長、副營長,重新製定了第二個奪占城門的方案,放棄喬裝日軍——因為板垣師團的軍服與目前守備豐店的瀨名師團的軍服存在差別,蒙騙偽蒙軍尚可,而目前把守城門的均為日軍大塚聯隊官兵,非常容易被識破——改為使用一掛馬車,車廂用華麗篷布裝飾遮蔽,使之看上去像是有錢人家運載女眷的,借以麻痹日本兵的警惕性;車棚內實則為手持*的特務連士兵,加上車夫和跟班,可令這支突擊隊達到七八人規模。
突擊隊要在到達城門口之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襲占城門,並攜帶*,如果後續部隊無法按時趕到就當場炸毀城門,使得內城的日軍無法關閉之;此時後續主力再發起入城衝鋒。
攻擊點最終選擇了南門。
鑒於豐店的守備敵軍,每天隻打開南北兩座城門,而上次391團逆襲豐店攻打的是北門,所以,秦忠孝最終決定這次改到南門。考慮到南門外有一條公路通往小榆樹山山口而後直達文城,目前山口位置已經被日軍卡死,因此在阻擊有可能出現的敵軍援兵方麵,參謀長也做好了預案。
就在大榆樹山裏的中央軍391團枕戈待旦的時候,關門山山腳下的八路軍林師二營,也已經做足了奪占豐店的準備。兩支中國軍的指揮員,彼此並不知道對方的動作和企圖,但他們的作戰方案,卻近乎出奇地一致。民國二十七年(既1938年)的這個時節,他們注定要在山西封凍的黃土地上,聯手展開一場肩並肩的廝殺。
上午的太陽將豐店南城映照得光亮一片,已經洞開的城門,在外城站立著四個日本兵,另有六個日本兵守在內城門的兩側——他們負責盤查進出的人們。
而在他們上方的城門樓裏,則還有一個分隊的十三名日本兵,以及守護著一門九七式八十一毫米迫擊炮——日軍稱之為步兵曲射炮——和一挺九二式重機槍的多名炮兵和機槍手。
這個日軍小隊的其餘二十餘人人,經過了一夜的閉門值守之後,已經去睡覺了。從九點開門至現在,進出這座城門的百姓寥寥無幾,守門的日本兵,多少露出了懈怠。
就在這時,站在門外的哨兵、以及城門樓裏負責觀察的日軍,都發現了遠遠駛來了一駕兩匹馬拉著的帶棚馬車,吸引他們注意力的是那駕馬車的花哨豔麗的車棚,但車裏坐著的是何人卻望不到。
應該是支那女人吧,也許還會很漂亮——城門樓上兩個日本兵彼此對視了一眼,發出了會心的笑容。不久前,他們都親自參與了在這座縣城進行的屠城和強奸,對年輕的支那女人頗為留戀。
駕車的兩個車把式,一左一右分坐在車棚前麵;在那馬車後麵,還有一人騎著一頭毛驢跟隨。
在城門口,日本兵沒有什麽戒心地攔住了他們,其中兩個日本兵不懷好意地走到馬車車棚的後麵,準備挑開車棚厚厚的門簾向裏探望:聯隊下達了旅團部的新紀律,不能再隨意公開地占有城裏的支那女人,但看一看、占占便宜總還是允許的罷。
然而,就在車棚門簾被三八大蓋的刺刀挑起來的一瞬,騎在驢背上的那個年輕人,迅捷地從懷裏摸出了一支駁殼槍,照著兩個日本兵的後腦啪啪就是兩槍,與此同時,車棚前的兩個車把式也掏出了相同的駁殼槍,分別朝另外兩個日本兵射擊。四個守門的哨兵轉眼之間就被解決!
槍聲還在晴朗的天空中回蕩,馬車已經衝進了城門洞,從車棚裏開始向外跳出一個個手持伯格曼*的男人,等到馬車即將衝過門洞、進入內城的瞬間,兩個車把式也跳了下來,其中一個用短刀紮了一匹馬的後臀,那馬負痛,連帶著另一匹馬發力狂奔,將內城正要循著槍聲進入城門洞查看的日本兵撞飛、刮倒了一片,然後馳上了城內的那條大街。
四枝伯格曼*隨即打響了,那是從車棚裏跳出來的人,他們全是391團特務連的士兵。內城的六個日本崗哨兵在遭遇車馬撞擊之後又遭到*子彈的橫掃,很快死傷殆盡。特務連的這支突擊小隊,其後並不突入城內,而是原地據守在陰暗的門洞裏,隨時準備射殺前來反撲的敵人。
城門洞上方的城門樓裏,日本兵已經炸了鍋,這不僅僅是在門樓的下麵爆發了戰鬥,而是他們更加驚恐地看見,遠處正有數百名支那軍士兵蜂擁而來。負責指揮的日軍小隊長急忙下令那挺九二重機槍開火阻擊,但衝鋒的支那軍前隊,數挺輕機槍則率先發難了。
衝在最前麵的是391團一營的一連,秦忠孝將全團一共十一挺捷克式中的六挺加強給他們,在距離城牆不到三十丈的距離,六挺捷克式輕機槍全部架在士兵的後背上,瞄準了城牆上的日軍身影狂射。
在機關槍火力的掩護下,這個連的士兵沒有遭到來自上方的太多阻擊,一路奔跑著灌進了內城,與特務連的士兵匯合並開始分兵分三路:左右兩路貼著內城的城牆根進攻大門兩側的通往城牆的樓梯,準備去徹底解決城牆上的日軍,第三路則直接突向城內大街,直奔縣政府而去。
僅僅一個小隊的守備兵力,且還不包括站完夜崗去休息的人,這根本無法阻擋391團前鋒如狼似虎的攻擊,城頭上的九二式重機槍在最後時刻終於勉強開火了,但它遭到了三挺捷克式輕機槍的壓製,兩名日軍重機槍射手相繼中彈死傷;而那門所謂的步兵曲射炮甚至來不及調整如此之近的射界,內城的樓梯就冒出了突擊而上的的*手。
秦忠孝用來攻擊南門的兵力為整個一營和二營的一個連,以及特務連全部;二營的其餘兩個連,一個此刻在東城門外發動佯攻,借以牽製東城的守軍不向南門移動;另一個則布置在南門外,拆毀從文城延展過來的電線杆和電話線,同時監視小榆樹山山口附近是否有敵軍前來增援。
交火爆發前的一刻,在豐店縣政府裏的兩個日軍指揮官,正興致勃勃地交談著夜間的種種感受。大隊長福田岡向副聯隊長建議,先不要放那對支那姐妹花回家,今夜他們可以交換著再享用一宿;對此,麻生中佐愉快地接受了。當然,他的大隊長少佐並沒有告訴他,就在今晨,在這對姐妹的家裏負責看押她們母親的那個士兵,已經回來報告,由於姐妹花的母親夜裏拚死掙紮,並且意外地掙脫了捆綁她的繩索,該士兵在試圖重新製服她時,失手將其刺死。
南門的槍聲就在這時響起來了。很快南門的小隊長打來了電話:大批支那軍襲擊攻城!
兩個剛剛還在意氣風發、談笑風生的指揮官,頓時慌了手腳。麻生的擔心竟然真地變成了現實,這讓他驚惶不已;他急忙命令福田岡帶領留在縣政府機動的的那個小隊當中的兩個分隊,火速馳援南門,並沿途收攏正在街頭巷尾巡邏的士兵一同趕往,務必要堵住、封死南城門。同時,通知蒙疆軍的騎兵連上街在城內巡視,謹防城內奸細
隨即麻生給北門守備的小隊長打電話,要他即刻關閉城門嚴陣以待。而就在這時,東門的小隊長則來電告知,城外出現支那軍,看軍裝和來襲方向,似乎就是被聯隊從本城驅逐出去的那支部隊,但數量不大,且沒有攻城以及擔負掩護的重武器。
麻生又要通了文城聯隊部的電話,向留守聯隊部的幾個參謀通報豐店的戰事,要他們馬上報告旅團部的參謀長。可是,他還沒等到回話,就發現往文城的電話已然打不通了!
預感不妙的副聯隊長,立即命令使用電台聯絡,而他的話音未落,縣政府的院子裏,突然響起了乒乒乓乓的爆響並且煙霧大作,一個福田岡大隊大隊部的軍曹,連滾帶爬地喊道:支那軍攻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