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統山西站將王穗花情報二組做出的一係列情報研判,做了一番整理,報告給了西北區——


    1,此前由軍統總部以及華北區北平站截獲的“風計劃”的線索,目前正式研判為日軍對化學武器的使用計劃;


    2,該“風計劃”由日軍華北方麵軍司令部牽頭,由第一軍所轄的瀨名師團萩原旅團具體執行;


    3,小榆樹山內廢棄的宋家溝煤礦,疑為“風計劃”執行據點,該處有鐵道支線通往同蒲路(近文城車站),並隱藏有日軍神秘軍列;


    4,該神秘軍列——七節車廂,內三節用鐵板封死車廂窗戶——已經由小榆樹山駛出,北上同蒲路後,有可能轉入正太線前出河北;


    5,綜合以上,研判日軍華北方麵軍在山西秘密設有化學武器據點,並於日前由軍列運送一批化學武器前往河北,可能投入到山東徐州前線使用;


    6,由區部上報總部、並提請華北區配合,在正太路河北沿線布控監視該軍列;如可能則調集部隊實施堵截打擊。


    這份報告報送給軍統西北區後,鑒於其涉及總部下令追查的日軍“風計劃”內容,西北區還是相當重視,但是,考慮到山西站目前做出的這些研判,均為推理而無實際證物(包括“風計劃”的原檔案、照片以及軍列的行蹤等),西北區考慮再三,就暫時沒有上報軍統總部,而是直接轉給了華北區。


    區部設在陝西西安的軍統西北區,整體實力比較薄弱,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之後,軍統西北區一度崩盤瓦解,直到次年年初戴笠才派人重新在西安建立西北區部,下轄陝西站、甘肅站、山西站,但至今未成什麽氣候。以山西站為例,他們隻在太原、大同一帶有人手;因此,王穗花向站裏提出的、由情報一組或行動組派人追蹤日軍軍列進入太行山正太線的動議,站長趙青文心有餘而力不足。


    反觀華北區,則堪稱兵強馬壯。除了區部,北平站、天津站、保定站、石家莊站,以及設在張家口的察綏站(轄察哈爾、綏遠二省),部門齊全,人手眾多,眼線廣泛。西北區出於自身能力有限的因素,試圖聯合、倚靠華北區的力量,對神秘的日軍軍列進行追蹤,也算是下策中的上策。


    遺憾的是,軍統華北區此刻的工作重心,主要在打擊、策反平津地區的日偽政權以及頭麵人物上,同時要針對日軍華北方麵軍司令部的軍事部署進行諜報刺探;特別是徐州一帶目前戰雲密布,華北方麵軍第二軍有派出重兵南下、與日軍華中方麵軍夾擊徐州的態勢,有關情報工作就顯得尤為緊迫。因此,即便西北區提出了“化學武器軍列”的概念,華北區也因其證據不足,沒有進行重點布置應對。鑒於該軍列“有可能通過正太線抵達河北境內”,華北區隻是第一時間向正太線終點所在的石家莊站打了招呼,要他們派人注意車站是否有如此描述的日軍軍列到達。


    結果,石家莊站的特工也在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的前提下,對火車站進行了象征性的監視,但由於萩原晃一行押運的軍列隊伍,在進入正太路的太行山內路段之後,沿途屢遭中國軍民武裝的襲擾,行進速度極其緩慢,未能在軍統山西站預測分析的時間段內抵達河北,因此就草草撤掉了監視人手。進而未能發現其後到達的轉運慰安婦隊伍的日軍軍列。


    王穗花度日如年地守在文城的南洋旅館,期盼山西站能傳回什麽消息。在她看來,實力遠勝西北區的華北區隻要出手,定當能截獲那趟日軍神秘軍列的行蹤。


    軍統女少校唯一擔心的,是華北區一旦坐實日軍軍列的情報後,下一步該當如何處置?戴老板的直轄軍隊“忠義救國軍”在北方沒有什麽能量,而此刻,河北境內幾乎不存在成建製的國軍——指望動用軍隊打擊這趟日軍軍列,可能性非常之小。


    爆破?破路?麵對防衛森嚴、前方有尖兵、後方有隨從的神秘軍列(李彥這家夥曾經的親眼所見),小規模人員實施的這些特戰手段,似乎難度更大,成功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早知道如此,真不如一不做二不休、索性讓大榆樹山裏的中央軍391團打進小榆樹山了呢!王穗花的腦海裏不由得浮現出了秦忠孝的戎裝模樣:這個不得誌的黃埔生,打仗應該是把好手。


    但山西站一直未有消息傳來,這讓王穗花疑慮叢生——莫非日軍軍列真的鑽進太行深山、在新建的某個巢穴裏躲藏起來了?還是他們壓根就沒有進入正太線、而是從小榆樹山開到太原後就卸車了?


    她不敢追問站長,因為她知道此刻站長的頭上頂著多麽大的雷。倘若迄今為止這條“風計劃”唯一的線索斷了撚,天知道西北區乃至軍統總部會下達怎樣的殺罰令!


    苦等了兩天,無論山西還是河北方麵都杳無音訊,軍統女少校熬不住了:與其坐以待斃、不若起而拯之。她決定帶上李彥,潛入到小榆樹山裏去探個究竟。雖說日軍的軍列從那裏開走了,但焉知不留下什麽蛛絲馬跡?


    一起守在旅館的李彥一聽女上司的這個計劃,也覺得可行,出得文城東門幾裏遠,就是小榆樹山的山口,趁著日軍主力開走了,正可趁虛而入。


    “要不要通知391團的人,請他們派人來協助?”李彥忽然想到了391團的特務連,問王穗花。


    王穗花沉吟片刻,覺得也無不妥,於是要電台台長老劉給大榆樹山發報,聯絡391團。


    不料,對方的電報回複把軍統女少校嚇了一跳,391團的電台告知王穗花,團長已經率主力出山,準備“收複失地”。


    王穗花當然明白他們要收複的“失地”就是豐店縣城,急忙致電詢問詳情,但對方稱目前無法聯絡到團部,因此對具體情況不明。


    “這個中央軍上校!”


    關了電台,王穗花心情複雜地感歎了一句。她應該想到,秦忠孝會借著日軍主力開拔的機會反攻豐店,按說,這是件好事,可是在王穗花的心底,依稀還殘存著日軍仍會在小榆樹山裏執行有關“風計劃”行動的幻想;但如今中央軍如果動了豐店,日本人是否還會對小榆樹山放心使用,就很成問題了。


    “看來,衛長官的嘉獎令和一千塊賞銀,還真起作用啊,”李彥提到的是前不久二戰區長官部意外聯絡到391團這支孤旅後的言行:“那一千賞銀,到位了嗎?”


    王穗花苦笑一下,她告訴李彥,由於二戰區無法直接與孤懸敵後的391團打交道,所以那一千賞銀交由國民政府軍委會西安行營辦公廳代轉,西安行營則將那筆錢交付軍統西北區部,西北區再轉交給山西站,最後由情報二組麵交391團。


    “眼下山西的南部、西部和西北部,都已經打成了一鍋粥,從陝西入晉的多條通道都有戰火,軍統西北區什麽時候才能將那一千賞銀送到山西站,還是個未知啊。”王穗花一邊說,一邊就回憶起了當時得知二戰區的嘉獎時、大山裏的391團一片歡騰的景象,她繼續對李彥說:“你也不要小瞧了中央軍的這個團,給我的感覺,他們官兵抗戰的熱情還是蠻高的,去年在忻口,他們就打得很凶。”


    李彥打量著漂亮女上司,心想,你被這幫中央軍的丘八們給當成日偽特務抓進了深山,差點貽誤了追蹤“風計劃”的大事,如今你倒是不惱他們。


    “那小榆樹山,我們還進不進?”


    “進,當然進!”


    軍統女少校拿定了注意。她認為,倘若秦忠孝率391團順利收複了豐店,那麽就可以直接覬覦小榆樹山。


    “我們開車,今天就出發,走文城到豐店的小榆樹山那條近道,說不定,日本人已經棄守那裏了。”


    然而,王穗花失算了,當她與李彥駕著雪佛蘭轎車,來到文城東郊、趨近小榆樹山山口的時候,才發現那裏不僅沒有棄守,日軍的戒備似乎更森嚴了,遠遠地,就有巡邏隊上來攔住她們的轎車,告知此路不通。


    李彥隻好駕車調頭,這時他卻發現副駕駛位置上的組長,臉上竟然露出了興奮的笑容。


    “走老路,去豐店!快!”


    所謂的老路,指的是近來王穗花不斷往返的、繞行小榆樹山北麓通往君陵至豐店公路的那條小徑,到達公路時的那家野店,就是情報二組與391團特務連秘密接頭的地點。軍統中尉不明白漂亮的女上司何以如此興奮,他一邊踩油門一邊詢問。


    王穗花還在笑:“還記得我說過的話嗎?——日本人大動幹戈、好不容易在山溝裏搞了個能隱藏軍列的地方,他們會如此輕易丟棄嗎?”


    李彥的眼睛也亮了起來。看來,組長的判斷是正確的,日軍的軍列雖然開跑了,但小榆樹山裏的據點(說不定就在宋家溝的煤窯和車站)顯然沒有放棄,這或許意味著,那裏仍隱藏著日本人的天機秘密。


    風計劃!這回揪住你的尾巴,我們不會再鬆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寸山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作家李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作家李珂並收藏一寸山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