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島正雄急忙向旅團長少將解釋:事態還遠遠沒有惡化到那個地步!
據他分析,名叫周怡的支那女人,與幕後那個神秘的鐵路商人李彥,極有可能都是國民黨藍衣社的成員,他們要麽是長期活動在南同蒲路沿線,要麽是近期跟著瀨名師團的南進腳步如影隨形、到了文城。
至於他們突然盯上平井寺一,應該偶遇巧合的成分較多。
“小島君,不需要我多說,你應該明白平井中佐在這個計劃中的地位和分量;”萩原晃的目光裏隱含著一絲焦慮:“我不管是不是巧合,今後絕對不容許再發生類似的情況。還有,說到藍衣社,他們在山西的勢力究竟有多大?”
這個問題的確難住了文城特務機關長。
此前,關東軍在察哈爾和晉北破獲的藍衣社組織,抓獲的都是一些核心層外圍的小人物,從他們身上所能榨出的信息少而又少。為此,小島正雄已經向北平和天津的特務機關長,致函要求提供國民黨藍衣社在當地的相關情報和資料,他想順藤摸瓜,挖出藍衣社潛伏於山西的脈絡;但此事他也是剛剛著手,截至目前,北平和天津方麵都還沒有回音。
“呃,將軍,坦率地說,我們的確不知道藍衣社目前在山西有著怎樣的勢力;但是,正所謂雁過留聲,既然我們的情報機關掌握不到相關的內幕,或許恰恰印證了、在山西的藍衣社力量很薄弱、活動很少。”
“那你又怎麽解釋發生在臨汾和文城的這兩起事件呢?它們之間,有沒有必然的聯係?是同一個組織所為嗎?”
在旅團長少將咄咄逼人的追問下,小島正雄顯得有些狼狽,他知道萩原晃是個很有戰術頭腦的指揮官,與聯隊長大塚康介那樣的粗莽武夫截然不同。
或許是看出了對方的狼狽神色,萩原晃歎了口氣,在寬大的辦公室裏踱起了步子,沒有逼著小島正雄即刻回答。
室內沉默了良久,除了旅團長的皮靴踏步的聲音,再就隻有一座中式落地紅木座鍾的針擺發出的沙沙聲。
“好吧,我不管他是藍衣社還是黃衣社,”終於,萩原晃再度開口:“我隻要他們絕對不能靠近《風計劃》、不能靠近平井寺一,不能靠近宋家溝——你知道,平井隊長就要開始下一步秘密征集慰安婦的動作了。這期間,所有有關《風計劃》的人和事,都必須受到嚴密保護。這是你這個特務機關長的最高職責!”
小島正雄立即起身立正:“將軍,請您放心,我會全力以赴,確保《風計劃》的秘密、順利實施!”
旅團長少將目光爍爍地看著麵前的特務機關長,過了一會,才點點頭:“好,小島君,我對你向來寄予厚望,請不要讓我失望。還有,你要抓緊與楊耀祖的聯絡,市政廳的新任成員既然已經配齊,那就盡快讓他這個市長走馬上任。平井中佐秘密征集慰安婦的方案裏,有許多工作需要市政廳的配合。”
聽到這個,小島正雄的內心終於如釋重負:這個要比搞清楚藍衣社在山西的內幕輕鬆多了——原文城工商會長、眼下的文城維持會會長,正迫不及待地等著坐上文城市長的寶座呢!
離開萩原旅團部,小島吩咐手下直接把汽車開去了市政廳。他在市政廳的前門下了車,讓司機自己把車開回特務機關——文城特務機關的小樓,其實就坐落在市政廳大樓的後麵,二者共享同一個大院。
還沒有上任的市長楊耀康,已經開始在市政廳的市長辦公室裏辦公了。在國民政府統治時期,他這個工商會長屢次運作文城市長(副市長也可)的位子,但均無功而返。文城乃是晉中南富庶的鐵道線大城市,人口密度以及繁華程度甚至不遜於山西的首府太原,因此曆任市長往往都是省府派大員過來赴任。如今,國民政府已經跑路,托日本人的福,楊耀康終於要得償所願了。
“小島長,什麽風把您吹來了?大駕光臨,有失遠迎啊!”
看見直接推門走進來的竟然是日本特務機關長,楊耀康不禁又驚又喜,急忙起身恭恭敬敬地迎接。現在他已經清楚,日本人統治占領區的頭麵人物,並非軍隊的戎裝軍官,而恰恰就是身著便服、頭銜為特務機關長的人。
“楊市長,市政廳成立的日子究竟定在了哪一天?”不敲門的小島正雄同樣並不寒暄,話題也是直截了當、開門見山。
楊耀康急忙從碩大的寫字桌上拿過一本厚厚的紙印黃曆,唰唰地翻閱著,嘴裏就說到:“報告小島長,現在有三個日子作為備選,但一時難以決定,按照我們中國的黃曆,開張往往要講究——”
“不要胡扯那些迂腐的支那黃曆了!”小島正雄不耐煩地打斷了楊耀康,讓後者吃了一驚:“這裏是市政廳,不是做買賣的商行,什麽開張不開張的!你還以為你馬上要出任的是商會會長嗎!”
楊耀康的臉色都變白了,身體也開始暗暗打顫,他沒有料到,以前一向對自己和氣、且頗講究中國傳統習俗的小島長,今天為何如此粗暴無禮!這個漢奸傀儡市長哪裏知道,特務機關長剛剛在他的頂頭上司那裏遭到了嗬斥,並且還積壓了一大堆沒有頭緒的煩心事。
或許是自己也意識到了態度有些過分,小島正雄頓了頓,平複了一下情緒,就從膽戰心驚的楊耀康的手裏,拿過了那本紙印的黃曆,在楊耀康用毛筆標注的三個日子當中,隨手點了一個距離今天最近的日子:
“喏,我看就選這一天吧。皇軍需要你們市政廳抓緊成立起來,也好開始運轉——這個大的一座城市,怎麽可以長時間沒有父母官呢!”
楊耀康這才轉驚為喜,額頭上卻已經有冷汗流了下來:“遵命,小島長,還有四天時間,我這就通知下麵的人、準備新市政廳的成立典禮。”
小島正雄翻了翻白眼:“成立典禮嘛,不妨搞得隆重一些,讓市民們看看你們支那人自己的市政廳內閣!”
傀儡市長大喜過望,有如母雞啄米一般、忙不迭地點頭承應。
文城市市政廳即將舉辦成立典禮的公告,很快貼到了市區大街小巷的牆上,還有部分維持會的人,敲著鑼沿街吆喝著通知。
其中一張公告貼到了城北的楊柳巷巷口,它第一時間就被軍統山西站情報二組的人看到了。看到公告的是外出買菜的電台台長老劉,但這時楊柳巷一號的宅院裏,又隻剩了他一個人:組長王穗花帶著李彥,已經開車出城,到文城北郊的那個破落大院,去迎接中央軍391團派來的幫手。
通過軍用電台,軍統女少校王穗花與391團的人,落實了接頭的地點。這時,李彥正當著自己漂亮女上司的麵,吭哧吭哧地在院子裏豎起了一根長杆,長杆是用幾節粗粗的木棍綁接在一起的,長杆的頂部拴著一大一小兩個紅燈籠。
“元宵節早過完了,現在莫名其妙地在院子裏豎起燈籠杆子,你就不怕引起外人的懷疑?”
一邊動手幹著,軍統男中尉一邊悶悶地質疑發問。
王穗花心頭一怔,感覺自己的部下言之有理,可是,這家夥早幹什麽去了!如今已經給391團的人發報完畢,約定了對方就尋找豎立這樣的燈籠杆子的院落接頭匯合。
“你為什麽現在才說?電報也打出去了,燈籠杆子也豎起來了!”軍統女少校不無氣惱地數落著。
李彥則冷冷一笑:“你和老劉給中央軍發報的時候,我又不在場,我知道你咋和他們約定的?你也算老大不小的人了,不懂得燈籠杆子要在什麽時候豎嗎?”
遭到搶白的王穗花,頓時氣不打一處來,此時院落裏隻有他們二人,她便用手指習慣性地指著對方,斥責道:“你這說的是什麽混賬話!我再老大不小、也不像你都已經娶妻生子過日子!家長裏短的這些破規矩,我一個女人懂得什麽!”
軍統女少校之所以在給391團發電時做了如是的約定,緣於她春節期間看到了文城、豐店等無數人家在門前或院落裏豎起了燈籠杆子,而偏偏文城北郊的這座破落院子裏沒有,不僅這家院落沒有,附近為數不多的幾戶宅院,都沒有豎立類似的燈籠杆子(或許因為都是非常貧窮的人家吧);她才靈機一動,在電台裏與391團前來支援的人員做了這個接頭指示。此刻,從遠處望向這一帶,李彥剛剛豎起的燈籠杆子,的確格外顯眼。
“拆了吧!你說得很好,節令不對、豎起燈籠杆子容易引人懷疑,要是把日偽特務的視線引來,就不妙了。”
發泄完畢的王穗花收起了脾氣,平靜地對自己的男部下說著。
不料李彥卻發起了火,他把手裏的鐵鍬使勁往地上一丟,忿忿地嚷道:“你這不是折騰人嗎!大冷天的我費勁巴力地把杆子豎起來了,你一句話就又要拆了!我是你的奴隸啊?這麽不尊重我的勞動!”
這兩天,王穗花已經覺察到李彥對自己態度的變化,動輒就冷嘲熱諷、甚至敢於惡語相向;軍統女少校摸不著頭腦,同時也懶得去洞察男部下的心理,於是低喝一聲:“你住口!你不是我的奴隸,但我是你的長官!現在我命令你、李彥中尉,立即將燈籠杆子拆掉!”
“拆了燈籠杆子,391團特務連的人,上哪去找我們!?”李彥近乎怒吼著反駁起來。
王穗花立即警覺地觀望了一下四周,然後惡狠狠地回敬到:“你是不是想嚷嚷的滿世界都聽見?!391團你去過,特務連長趙木頭你也認識,今天就是趙連長本人帶人趕過來。你拆完燈籠杆子,就給我出去在這附近轉悠,直到接到趙連長一行為止!這同樣是命令,執行吧。”
軍統男中尉險些氣得閉過氣去,他閉上眼睛長籲了一口氣,再睜開眼時,就定定地近距離瞪視著自己女上司姣好的麵龐,一字一句地說:“你知不知道、每次你以上欺下、整治我的時候,我都發誓要做一件事來報複你?”
“做一件什麽事?”軍統女少校對視著對方的目光,冷冷地譏諷道:“你能做什麽事?!”
李彥想了想,最終還是把到了嘴邊的話咽了回去——我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把你剝光了摁到床上,狠狠享用。
“我會做到的,早晚有一天會做到!”
目光在王穗花飽滿的胸部停留片刻,軍統男中尉說出了心裏話的後半句,隨即,就彎腰拾起鐵鍬,開始拆卸自己剛剛豎起的燈籠杆子。
據他分析,名叫周怡的支那女人,與幕後那個神秘的鐵路商人李彥,極有可能都是國民黨藍衣社的成員,他們要麽是長期活動在南同蒲路沿線,要麽是近期跟著瀨名師團的南進腳步如影隨形、到了文城。
至於他們突然盯上平井寺一,應該偶遇巧合的成分較多。
“小島君,不需要我多說,你應該明白平井中佐在這個計劃中的地位和分量;”萩原晃的目光裏隱含著一絲焦慮:“我不管是不是巧合,今後絕對不容許再發生類似的情況。還有,說到藍衣社,他們在山西的勢力究竟有多大?”
這個問題的確難住了文城特務機關長。
此前,關東軍在察哈爾和晉北破獲的藍衣社組織,抓獲的都是一些核心層外圍的小人物,從他們身上所能榨出的信息少而又少。為此,小島正雄已經向北平和天津的特務機關長,致函要求提供國民黨藍衣社在當地的相關情報和資料,他想順藤摸瓜,挖出藍衣社潛伏於山西的脈絡;但此事他也是剛剛著手,截至目前,北平和天津方麵都還沒有回音。
“呃,將軍,坦率地說,我們的確不知道藍衣社目前在山西有著怎樣的勢力;但是,正所謂雁過留聲,既然我們的情報機關掌握不到相關的內幕,或許恰恰印證了、在山西的藍衣社力量很薄弱、活動很少。”
“那你又怎麽解釋發生在臨汾和文城的這兩起事件呢?它們之間,有沒有必然的聯係?是同一個組織所為嗎?”
在旅團長少將咄咄逼人的追問下,小島正雄顯得有些狼狽,他知道萩原晃是個很有戰術頭腦的指揮官,與聯隊長大塚康介那樣的粗莽武夫截然不同。
或許是看出了對方的狼狽神色,萩原晃歎了口氣,在寬大的辦公室裏踱起了步子,沒有逼著小島正雄即刻回答。
室內沉默了良久,除了旅團長的皮靴踏步的聲音,再就隻有一座中式落地紅木座鍾的針擺發出的沙沙聲。
“好吧,我不管他是藍衣社還是黃衣社,”終於,萩原晃再度開口:“我隻要他們絕對不能靠近《風計劃》、不能靠近平井寺一,不能靠近宋家溝——你知道,平井隊長就要開始下一步秘密征集慰安婦的動作了。這期間,所有有關《風計劃》的人和事,都必須受到嚴密保護。這是你這個特務機關長的最高職責!”
小島正雄立即起身立正:“將軍,請您放心,我會全力以赴,確保《風計劃》的秘密、順利實施!”
旅團長少將目光爍爍地看著麵前的特務機關長,過了一會,才點點頭:“好,小島君,我對你向來寄予厚望,請不要讓我失望。還有,你要抓緊與楊耀祖的聯絡,市政廳的新任成員既然已經配齊,那就盡快讓他這個市長走馬上任。平井中佐秘密征集慰安婦的方案裏,有許多工作需要市政廳的配合。”
聽到這個,小島正雄的內心終於如釋重負:這個要比搞清楚藍衣社在山西的內幕輕鬆多了——原文城工商會長、眼下的文城維持會會長,正迫不及待地等著坐上文城市長的寶座呢!
離開萩原旅團部,小島吩咐手下直接把汽車開去了市政廳。他在市政廳的前門下了車,讓司機自己把車開回特務機關——文城特務機關的小樓,其實就坐落在市政廳大樓的後麵,二者共享同一個大院。
還沒有上任的市長楊耀康,已經開始在市政廳的市長辦公室裏辦公了。在國民政府統治時期,他這個工商會長屢次運作文城市長(副市長也可)的位子,但均無功而返。文城乃是晉中南富庶的鐵道線大城市,人口密度以及繁華程度甚至不遜於山西的首府太原,因此曆任市長往往都是省府派大員過來赴任。如今,國民政府已經跑路,托日本人的福,楊耀康終於要得償所願了。
“小島長,什麽風把您吹來了?大駕光臨,有失遠迎啊!”
看見直接推門走進來的竟然是日本特務機關長,楊耀康不禁又驚又喜,急忙起身恭恭敬敬地迎接。現在他已經清楚,日本人統治占領區的頭麵人物,並非軍隊的戎裝軍官,而恰恰就是身著便服、頭銜為特務機關長的人。
“楊市長,市政廳成立的日子究竟定在了哪一天?”不敲門的小島正雄同樣並不寒暄,話題也是直截了當、開門見山。
楊耀康急忙從碩大的寫字桌上拿過一本厚厚的紙印黃曆,唰唰地翻閱著,嘴裏就說到:“報告小島長,現在有三個日子作為備選,但一時難以決定,按照我們中國的黃曆,開張往往要講究——”
“不要胡扯那些迂腐的支那黃曆了!”小島正雄不耐煩地打斷了楊耀康,讓後者吃了一驚:“這裏是市政廳,不是做買賣的商行,什麽開張不開張的!你還以為你馬上要出任的是商會會長嗎!”
楊耀康的臉色都變白了,身體也開始暗暗打顫,他沒有料到,以前一向對自己和氣、且頗講究中國傳統習俗的小島長,今天為何如此粗暴無禮!這個漢奸傀儡市長哪裏知道,特務機關長剛剛在他的頂頭上司那裏遭到了嗬斥,並且還積壓了一大堆沒有頭緒的煩心事。
或許是自己也意識到了態度有些過分,小島正雄頓了頓,平複了一下情緒,就從膽戰心驚的楊耀康的手裏,拿過了那本紙印的黃曆,在楊耀康用毛筆標注的三個日子當中,隨手點了一個距離今天最近的日子:
“喏,我看就選這一天吧。皇軍需要你們市政廳抓緊成立起來,也好開始運轉——這個大的一座城市,怎麽可以長時間沒有父母官呢!”
楊耀康這才轉驚為喜,額頭上卻已經有冷汗流了下來:“遵命,小島長,還有四天時間,我這就通知下麵的人、準備新市政廳的成立典禮。”
小島正雄翻了翻白眼:“成立典禮嘛,不妨搞得隆重一些,讓市民們看看你們支那人自己的市政廳內閣!”
傀儡市長大喜過望,有如母雞啄米一般、忙不迭地點頭承應。
文城市市政廳即將舉辦成立典禮的公告,很快貼到了市區大街小巷的牆上,還有部分維持會的人,敲著鑼沿街吆喝著通知。
其中一張公告貼到了城北的楊柳巷巷口,它第一時間就被軍統山西站情報二組的人看到了。看到公告的是外出買菜的電台台長老劉,但這時楊柳巷一號的宅院裏,又隻剩了他一個人:組長王穗花帶著李彥,已經開車出城,到文城北郊的那個破落大院,去迎接中央軍391團派來的幫手。
通過軍用電台,軍統女少校王穗花與391團的人,落實了接頭的地點。這時,李彥正當著自己漂亮女上司的麵,吭哧吭哧地在院子裏豎起了一根長杆,長杆是用幾節粗粗的木棍綁接在一起的,長杆的頂部拴著一大一小兩個紅燈籠。
“元宵節早過完了,現在莫名其妙地在院子裏豎起燈籠杆子,你就不怕引起外人的懷疑?”
一邊動手幹著,軍統男中尉一邊悶悶地質疑發問。
王穗花心頭一怔,感覺自己的部下言之有理,可是,這家夥早幹什麽去了!如今已經給391團的人發報完畢,約定了對方就尋找豎立這樣的燈籠杆子的院落接頭匯合。
“你為什麽現在才說?電報也打出去了,燈籠杆子也豎起來了!”軍統女少校不無氣惱地數落著。
李彥則冷冷一笑:“你和老劉給中央軍發報的時候,我又不在場,我知道你咋和他們約定的?你也算老大不小的人了,不懂得燈籠杆子要在什麽時候豎嗎?”
遭到搶白的王穗花,頓時氣不打一處來,此時院落裏隻有他們二人,她便用手指習慣性地指著對方,斥責道:“你這說的是什麽混賬話!我再老大不小、也不像你都已經娶妻生子過日子!家長裏短的這些破規矩,我一個女人懂得什麽!”
軍統女少校之所以在給391團發電時做了如是的約定,緣於她春節期間看到了文城、豐店等無數人家在門前或院落裏豎起了燈籠杆子,而偏偏文城北郊的這座破落院子裏沒有,不僅這家院落沒有,附近為數不多的幾戶宅院,都沒有豎立類似的燈籠杆子(或許因為都是非常貧窮的人家吧);她才靈機一動,在電台裏與391團前來支援的人員做了這個接頭指示。此刻,從遠處望向這一帶,李彥剛剛豎起的燈籠杆子,的確格外顯眼。
“拆了吧!你說得很好,節令不對、豎起燈籠杆子容易引人懷疑,要是把日偽特務的視線引來,就不妙了。”
發泄完畢的王穗花收起了脾氣,平靜地對自己的男部下說著。
不料李彥卻發起了火,他把手裏的鐵鍬使勁往地上一丟,忿忿地嚷道:“你這不是折騰人嗎!大冷天的我費勁巴力地把杆子豎起來了,你一句話就又要拆了!我是你的奴隸啊?這麽不尊重我的勞動!”
這兩天,王穗花已經覺察到李彥對自己態度的變化,動輒就冷嘲熱諷、甚至敢於惡語相向;軍統女少校摸不著頭腦,同時也懶得去洞察男部下的心理,於是低喝一聲:“你住口!你不是我的奴隸,但我是你的長官!現在我命令你、李彥中尉,立即將燈籠杆子拆掉!”
“拆了燈籠杆子,391團特務連的人,上哪去找我們!?”李彥近乎怒吼著反駁起來。
王穗花立即警覺地觀望了一下四周,然後惡狠狠地回敬到:“你是不是想嚷嚷的滿世界都聽見?!391團你去過,特務連長趙木頭你也認識,今天就是趙連長本人帶人趕過來。你拆完燈籠杆子,就給我出去在這附近轉悠,直到接到趙連長一行為止!這同樣是命令,執行吧。”
軍統男中尉險些氣得閉過氣去,他閉上眼睛長籲了一口氣,再睜開眼時,就定定地近距離瞪視著自己女上司姣好的麵龐,一字一句地說:“你知不知道、每次你以上欺下、整治我的時候,我都發誓要做一件事來報複你?”
“做一件什麽事?”軍統女少校對視著對方的目光,冷冷地譏諷道:“你能做什麽事?!”
李彥想了想,最終還是把到了嘴邊的話咽了回去——我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把你剝光了摁到床上,狠狠享用。
“我會做到的,早晚有一天會做到!”
目光在王穗花飽滿的胸部停留片刻,軍統男中尉說出了心裏話的後半句,隨即,就彎腰拾起鐵鍬,開始拆卸自己剛剛豎起的燈籠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