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務連長趙木頭跟著中央軍391團,在去年的晉北和忻口與日本人大大小小打了十幾仗,既有金戈鐵馬的正麵攻防搏殺,也有月黑風高的偷襲、反偷襲。但是,像眼下要參與的軍統的這次行動,卻還是破天荒第一次。
趙木頭夠膽量,隻是有些失之魯莽;自恃槍法精準又一身武藝的他,上了戰場從來都是一往無前,殺紅了眼時更是不管不顧。為此,軍統女少校王穗花在將襲擊槍手的重任交給他的時候,反複囑咐了多遍,一定不要戀戰,選定時機快速出手,幹掉目標立即撤退,切忌被對手纏住。
王穗花專門檢視了趙木頭和兩個特務連士兵的毛瑟手槍,對槍的性能和保養水平大為欽佩。她同意特務連長“打連發”的想法,但一定要確保打響後能順利更換*;同時,她決定屆時隻由趙木頭一人開槍,隻有在他沒能完成目標的時候、另一名槍手才可替補射擊。軍統女少校曾經聽391團團長秦忠孝稱讚過趙木頭的槍法,所以她覺得,以一班手無寸鐵、缺乏戒心的漢奸作為標靶,僅憑特務連長一人足以應對。
對李彥兩名潛伏於現場的掩護接應者,王穗花的要求是耳聽六路、眼觀八方,不要去觀望被襲擊者的情況,而應牢牢盯住兩個槍手身邊的動靜,一旦發現有日偽特務識破並接近槍手,要盡全力實施保護救援。
可以說,無論是軍統男中尉,還是中央軍特務連的官兵,都不曾有過這種形式的特別作戰履曆。這也正是王穗花深以為憂的,她隻能寄希望於日偽戒備鬆懈、己方一擊成功。
這場漢奸色彩十足的慶典活動,從一開始就陷入了混亂。
這是因為入場的人群越來越龐大,到了臨近慶典開始前的十幾分鍾時,市政廳大樓前麵的院子裏,竟然擠進了四五百人。這些人,一部分是維持會成員的親朋好友,被提前打了招呼一定到場捧場的;另一部分,則是被院子裏的樂隊演奏吸引進來看熱鬧的路人——維持會長楊耀康為了貫徹小島機關長“隆重、熱烈”的旨意,特意拚湊了一支銅管樂隊來助興,包括不少從市立中學的樂團強行綁架來的師生——隨著人潮的持續洶湧,既定的主席台空間被不斷擠壓,維持會的工作人員不得不焦頭爛額地維持秩序。
大院門口,平日裏是保持有兩名日本兵晝夜站崗的:市政廳的大樓裏,如今有一批來自滿洲的滿鐵株式會社的日籍和滿籍人員坐班辦公,他們前來協助山西日軍修複和改造同蒲鐵路,要將閻錫山時代鋪設的窄軌,改為國際通用的標準鐵軌。滿鐵為此派了不少人員到山西,分別駐紮在大同、太原以及文城。然而今天滿鐵的人被通知不要上班、以便為維持會的成立慶典讓路;因此站崗的日本兵也就同樣放了假。此刻站在院子大門口的,就隻有幾名維持會的司儀。
趙木頭和另外一名槍手,就這樣夾雜在人流裏,輕而易舉地進入了市政廳大院;隨後李彥也混了進來,站在趙木頭二人的後方,與之保持著三四丈遠的距離;另一個接應的特務連士兵,則逡巡在大院的門口——這是王穗花親自布置的,必須確保襲擊發生後、院子的大鐵門不被關閉,直到己方的人員全部安全撤出。
特務連長此刻絲毫不緊張,反倒有了一種新鮮意味十足的興奮,麵對即將到來的全新的戰鬥,他甚至有些迫不及待了;他注意到自己的搭檔站在幾步開外的地方,正同樣裝出一副若無其事看熱鬧的樣子。他們兩個,距離主席台大約十丈左右。毛瑟*足以射擊一百五十米距離的目標,鑒於兩人的槍法均為一流,王穗花特意叮囑他們不必靠近主席台,以便開槍後能夠盡快撤向院門逃逸。
在此之前的一小時,王穗花開車搭載著這四個人,從市政廳大院的門前緩緩駛過,籍以觀察這裏的狀況。當發現慶典現場戒備鬆弛、附近也沒有什麽可疑人等滯留的時候,他們都鬆了一口氣;軍統女少校當即決定,所有進入慶典現場的四人,均直接攜帶槍械——他們已經做好了萬一在市政廳大院門口有日偽搜身盤查的準備,那樣的話,兩名槍手和李彥就空手進入大院,由另外一名掩護者,伺機將他們的槍械從大院外麵隔著鐵柵圍欄遞交進去。
一切順利。
甚至順利到了有些無聊的程度。兩名槍手自從慶典活動正式宣布開始,就等待著漢奸們的登場。軍統的人並不掌握今天慶典的具體流程,王穗花根據她參加過的太原偽政權的幾次集會的經驗,向趙木頭們交待了大致的一些流水過場,強調隻要發現主要的漢奸們上了主席台,就可隨時自主決定開槍。
槍手們掌握了楊耀康的名字和身份,這也是唯一可以提前確認的射殺對象。趙木頭從一開始就盯著主席台,耳朵也豎起來聆聽著司儀對著話筒的講話;王少校專門要他留意是否有日本人到場,如有,就首選射殺。
沒有日本人,倒是楊耀康很快就被驗明正身了,特務連長冷冷地打量著那個穿著一身中式皮袍、戴著華貴的皮帽子的家夥,琢磨著稍後是打爆他的頭還是打穿他的胸口。這個漢奸會長一口地道的山西話,五十多歲的人了對著話筒講話的聲音竟然中氣十足,大概是平日保養調理得不錯。
趙木頭對楊耀康滔滔不絕的胡言亂語一個字也沒有聽進去,此刻隻有他一人站在市政廳樓門外麵的台階上聒噪著,其餘的頭麵人物,均站在蒙著紅綢子的長條桌後麵,背對著高高在上的講話者、正對著院子裏擁擠的人群。這不符合特務連長的預期,他聽王穗花分析過,漢奸們屆時有可能站成一排亮相,那就是絕佳的一網打盡的“打連發”良機。
然而,那個漢奸會長顯然隻顧自己大出風頭,獨自站在話筒前囉嗦個沒完,趙木頭不禁心焦起來,他想:要不算了,先一炮幹掉了這個頭號漢奸,台階下麵的那些小嘍囉,隨遇而安吧!
就在這時,機會終於出現——楊耀康結束了長篇大論,司儀開始宣布本市治安維持會的副會長名單,在點名聲裏,一個又一個錦衣玉袍的人物走到台階上,裝模作樣地與維持會長握手後、分站到他的左右。台階下麵,出現了兩個拿著照相機的人,在為他們拍照。
趙木頭激動起來,他拿眼睛去尋覓另一個槍手,很快兩人的目光就在人群裏不謀而合地對視了,兩個戴著護住耳朵的棉帽子的男人,同時將堆在脖子上的厚厚的圍巾拉起係緊,遮住了大半個麵龐,那是行動的先兆。趙木頭右手伸入懷裏,攥住了毛瑟*的槍柄,慢慢將其拉出,左手手臂則假裝抱團取暖遮住槍身。
這時,他已經不再去看搭檔了,一雙虎目死死盯住了越來越多地站到台階上的大小漢奸。當司儀聲嘶力竭號召觀眾們為台階上的“父母官”鼓掌的時候,趙木頭抬起右手,橫握打開了快機的手槍,略微瞄準台階上左起的第三人,扣動了扳機。
嗒塔塔!
毛瑟*在這一刻變身成了*,*裏的二十發七點六三口徑子彈,在幾秒鍾內就雨點般地橫向密集射出,準確地掃中了台階上的數個目標,鮮血迸飛之下,諸多漢奸應聲倒地。
特務連長一絲不苟地執行著軍統女少校“打了就跑”的命令,在麻利卸掉打空了的*、安裝第二個*的同時,便轉身撥開人群、朝院子大門方向擠去。
現場沸騰了!驚呼尖叫的聲浪頓時響徹了大院,人們開始四散奔逃,有人朝台階上中槍的人們跑(那應該是漢奸們的親友),更多的人則選擇了與趙木頭相同的方向,朝著大院的大門拔腿狂逃。
李彥裹挾在湧向大門的人流中,但他的眼睛始終盯著趙木頭,由於第二個槍手不曾開槍暴露身份,此刻需要掩護接應的,就隻剩特務連長一人了。起初,他沒有發現有可疑的人主動朝趙木頭的身邊奔,直到後者快要接近院子大門的時候,他突然聽到附近有一個聲音在狂叫:
“抓住那個戴棉帽子的!圍黑圍脖的!”
這個聲音在雜亂的聲浪裏顯得很刺耳,以至於李彥第一時間就捕捉到了,軍統男中尉心頭驀地一沉:趙木頭正是戴著棉帽子、圍著黑色的圍巾!他回頭向喊話的聲音方向看去,很快就看清了叫嚷者——是個壯漢,而且,手裏揮舞著一把幾乎和趙木頭一模一樣的毛瑟手槍。
特務!
李彥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了,這個看麵孔明顯是中國人的壯漢,應該是日本人的走狗,他手裏的短槍高高揚起,正一邊奮力地推開前麵的人,一邊極力去眺望被他剛才發現的襲擊者的身影。就在李彥猶豫著是立即向他靠過去、還是等他經過自己身邊再采取行動時,這個家夥開槍了,毛瑟*朝著天空連打了兩槍;或許,其本意是警示前麵的人流讓道,然而這兩槍開過之後,大院裏的場麵就更加混亂不堪。
另一個軍統槍手此刻也循著槍聲注意到了這個中國特務,他相距較遠,尤其觀察了開槍特務的周邊,看其是否還有同夥——答案是否定的,這家夥顯然是在孤軍奮戰。槍手望了望已經跑出大門口的自己的連長,感到中國特務對己方的威脅並不嚴重,就自顧自地繼續向大門那裏跑去。
他和李彥一前一後地到達了院子大門附近,兩個人已經目睹了趙木頭的成功脫身,此刻隻顧提防著後方那個艱難追趕的特務,卻不料,大門那裏突然激起了一陣更大的騷亂:有人在試圖關閉院子大門,很快,大門外也響起了毛瑟手槍朝天鳴放的巨響!
更多的中國特務,趕到了!
趙木頭夠膽量,隻是有些失之魯莽;自恃槍法精準又一身武藝的他,上了戰場從來都是一往無前,殺紅了眼時更是不管不顧。為此,軍統女少校王穗花在將襲擊槍手的重任交給他的時候,反複囑咐了多遍,一定不要戀戰,選定時機快速出手,幹掉目標立即撤退,切忌被對手纏住。
王穗花專門檢視了趙木頭和兩個特務連士兵的毛瑟手槍,對槍的性能和保養水平大為欽佩。她同意特務連長“打連發”的想法,但一定要確保打響後能順利更換*;同時,她決定屆時隻由趙木頭一人開槍,隻有在他沒能完成目標的時候、另一名槍手才可替補射擊。軍統女少校曾經聽391團團長秦忠孝稱讚過趙木頭的槍法,所以她覺得,以一班手無寸鐵、缺乏戒心的漢奸作為標靶,僅憑特務連長一人足以應對。
對李彥兩名潛伏於現場的掩護接應者,王穗花的要求是耳聽六路、眼觀八方,不要去觀望被襲擊者的情況,而應牢牢盯住兩個槍手身邊的動靜,一旦發現有日偽特務識破並接近槍手,要盡全力實施保護救援。
可以說,無論是軍統男中尉,還是中央軍特務連的官兵,都不曾有過這種形式的特別作戰履曆。這也正是王穗花深以為憂的,她隻能寄希望於日偽戒備鬆懈、己方一擊成功。
這場漢奸色彩十足的慶典活動,從一開始就陷入了混亂。
這是因為入場的人群越來越龐大,到了臨近慶典開始前的十幾分鍾時,市政廳大樓前麵的院子裏,竟然擠進了四五百人。這些人,一部分是維持會成員的親朋好友,被提前打了招呼一定到場捧場的;另一部分,則是被院子裏的樂隊演奏吸引進來看熱鬧的路人——維持會長楊耀康為了貫徹小島機關長“隆重、熱烈”的旨意,特意拚湊了一支銅管樂隊來助興,包括不少從市立中學的樂團強行綁架來的師生——隨著人潮的持續洶湧,既定的主席台空間被不斷擠壓,維持會的工作人員不得不焦頭爛額地維持秩序。
大院門口,平日裏是保持有兩名日本兵晝夜站崗的:市政廳的大樓裏,如今有一批來自滿洲的滿鐵株式會社的日籍和滿籍人員坐班辦公,他們前來協助山西日軍修複和改造同蒲鐵路,要將閻錫山時代鋪設的窄軌,改為國際通用的標準鐵軌。滿鐵為此派了不少人員到山西,分別駐紮在大同、太原以及文城。然而今天滿鐵的人被通知不要上班、以便為維持會的成立慶典讓路;因此站崗的日本兵也就同樣放了假。此刻站在院子大門口的,就隻有幾名維持會的司儀。
趙木頭和另外一名槍手,就這樣夾雜在人流裏,輕而易舉地進入了市政廳大院;隨後李彥也混了進來,站在趙木頭二人的後方,與之保持著三四丈遠的距離;另一個接應的特務連士兵,則逡巡在大院的門口——這是王穗花親自布置的,必須確保襲擊發生後、院子的大鐵門不被關閉,直到己方的人員全部安全撤出。
特務連長此刻絲毫不緊張,反倒有了一種新鮮意味十足的興奮,麵對即將到來的全新的戰鬥,他甚至有些迫不及待了;他注意到自己的搭檔站在幾步開外的地方,正同樣裝出一副若無其事看熱鬧的樣子。他們兩個,距離主席台大約十丈左右。毛瑟*足以射擊一百五十米距離的目標,鑒於兩人的槍法均為一流,王穗花特意叮囑他們不必靠近主席台,以便開槍後能夠盡快撤向院門逃逸。
在此之前的一小時,王穗花開車搭載著這四個人,從市政廳大院的門前緩緩駛過,籍以觀察這裏的狀況。當發現慶典現場戒備鬆弛、附近也沒有什麽可疑人等滯留的時候,他們都鬆了一口氣;軍統女少校當即決定,所有進入慶典現場的四人,均直接攜帶槍械——他們已經做好了萬一在市政廳大院門口有日偽搜身盤查的準備,那樣的話,兩名槍手和李彥就空手進入大院,由另外一名掩護者,伺機將他們的槍械從大院外麵隔著鐵柵圍欄遞交進去。
一切順利。
甚至順利到了有些無聊的程度。兩名槍手自從慶典活動正式宣布開始,就等待著漢奸們的登場。軍統的人並不掌握今天慶典的具體流程,王穗花根據她參加過的太原偽政權的幾次集會的經驗,向趙木頭們交待了大致的一些流水過場,強調隻要發現主要的漢奸們上了主席台,就可隨時自主決定開槍。
槍手們掌握了楊耀康的名字和身份,這也是唯一可以提前確認的射殺對象。趙木頭從一開始就盯著主席台,耳朵也豎起來聆聽著司儀對著話筒的講話;王少校專門要他留意是否有日本人到場,如有,就首選射殺。
沒有日本人,倒是楊耀康很快就被驗明正身了,特務連長冷冷地打量著那個穿著一身中式皮袍、戴著華貴的皮帽子的家夥,琢磨著稍後是打爆他的頭還是打穿他的胸口。這個漢奸會長一口地道的山西話,五十多歲的人了對著話筒講話的聲音竟然中氣十足,大概是平日保養調理得不錯。
趙木頭對楊耀康滔滔不絕的胡言亂語一個字也沒有聽進去,此刻隻有他一人站在市政廳樓門外麵的台階上聒噪著,其餘的頭麵人物,均站在蒙著紅綢子的長條桌後麵,背對著高高在上的講話者、正對著院子裏擁擠的人群。這不符合特務連長的預期,他聽王穗花分析過,漢奸們屆時有可能站成一排亮相,那就是絕佳的一網打盡的“打連發”良機。
然而,那個漢奸會長顯然隻顧自己大出風頭,獨自站在話筒前囉嗦個沒完,趙木頭不禁心焦起來,他想:要不算了,先一炮幹掉了這個頭號漢奸,台階下麵的那些小嘍囉,隨遇而安吧!
就在這時,機會終於出現——楊耀康結束了長篇大論,司儀開始宣布本市治安維持會的副會長名單,在點名聲裏,一個又一個錦衣玉袍的人物走到台階上,裝模作樣地與維持會長握手後、分站到他的左右。台階下麵,出現了兩個拿著照相機的人,在為他們拍照。
趙木頭激動起來,他拿眼睛去尋覓另一個槍手,很快兩人的目光就在人群裏不謀而合地對視了,兩個戴著護住耳朵的棉帽子的男人,同時將堆在脖子上的厚厚的圍巾拉起係緊,遮住了大半個麵龐,那是行動的先兆。趙木頭右手伸入懷裏,攥住了毛瑟*的槍柄,慢慢將其拉出,左手手臂則假裝抱團取暖遮住槍身。
這時,他已經不再去看搭檔了,一雙虎目死死盯住了越來越多地站到台階上的大小漢奸。當司儀聲嘶力竭號召觀眾們為台階上的“父母官”鼓掌的時候,趙木頭抬起右手,橫握打開了快機的手槍,略微瞄準台階上左起的第三人,扣動了扳機。
嗒塔塔!
毛瑟*在這一刻變身成了*,*裏的二十發七點六三口徑子彈,在幾秒鍾內就雨點般地橫向密集射出,準確地掃中了台階上的數個目標,鮮血迸飛之下,諸多漢奸應聲倒地。
特務連長一絲不苟地執行著軍統女少校“打了就跑”的命令,在麻利卸掉打空了的*、安裝第二個*的同時,便轉身撥開人群、朝院子大門方向擠去。
現場沸騰了!驚呼尖叫的聲浪頓時響徹了大院,人們開始四散奔逃,有人朝台階上中槍的人們跑(那應該是漢奸們的親友),更多的人則選擇了與趙木頭相同的方向,朝著大院的大門拔腿狂逃。
李彥裹挾在湧向大門的人流中,但他的眼睛始終盯著趙木頭,由於第二個槍手不曾開槍暴露身份,此刻需要掩護接應的,就隻剩特務連長一人了。起初,他沒有發現有可疑的人主動朝趙木頭的身邊奔,直到後者快要接近院子大門的時候,他突然聽到附近有一個聲音在狂叫:
“抓住那個戴棉帽子的!圍黑圍脖的!”
這個聲音在雜亂的聲浪裏顯得很刺耳,以至於李彥第一時間就捕捉到了,軍統男中尉心頭驀地一沉:趙木頭正是戴著棉帽子、圍著黑色的圍巾!他回頭向喊話的聲音方向看去,很快就看清了叫嚷者——是個壯漢,而且,手裏揮舞著一把幾乎和趙木頭一模一樣的毛瑟手槍。
特務!
李彥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了,這個看麵孔明顯是中國人的壯漢,應該是日本人的走狗,他手裏的短槍高高揚起,正一邊奮力地推開前麵的人,一邊極力去眺望被他剛才發現的襲擊者的身影。就在李彥猶豫著是立即向他靠過去、還是等他經過自己身邊再采取行動時,這個家夥開槍了,毛瑟*朝著天空連打了兩槍;或許,其本意是警示前麵的人流讓道,然而這兩槍開過之後,大院裏的場麵就更加混亂不堪。
另一個軍統槍手此刻也循著槍聲注意到了這個中國特務,他相距較遠,尤其觀察了開槍特務的周邊,看其是否還有同夥——答案是否定的,這家夥顯然是在孤軍奮戰。槍手望了望已經跑出大門口的自己的連長,感到中國特務對己方的威脅並不嚴重,就自顧自地繼續向大門那裏跑去。
他和李彥一前一後地到達了院子大門附近,兩個人已經目睹了趙木頭的成功脫身,此刻隻顧提防著後方那個艱難追趕的特務,卻不料,大門那裏突然激起了一陣更大的騷亂:有人在試圖關閉院子大門,很快,大門外也響起了毛瑟手槍朝天鳴放的巨響!
更多的中國特務,趕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