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農曆的二月,雖仍春寒料峭,但冰雪卻開始了悄悄的融化。吳子健厚重的皮靴,踩在西坪村的土地上時,明顯感到不再像隆冬時節那般堅硬。
最難的時刻,應該已經挺過來了!——林師二營的副營長心裏默念著,眼睛則望著村尾外麵的曠野,以及分布在曠野上的一簇一簇的小樹林,有奔馬的身影伴隨著馬蹄聲正在那裏晃動、出沒:那是夏連山在重新磨練他的騎兵連。
林師二營騎兵連長夏連山,在傷情尚未完全痊愈的情況下,就帶著騎兵連的殘部從中央軍391團的大榆樹山駐地,借著夜幕的掩護返回了河口村。
幾乎與之同時,接到吳子健命令的二營營部那裏,7連長魏鑫帶著自己的部下,以及營屬炮兵班和營部文書張繡,也從紅星峽開拔到了河口村。
還有留在河口村待命的新兵連餘部。
林師二營的這三股力量,依次在河口村啟程,陸續重返進駐了西坪。
激動,痛惜,悲傷,憤怒,種種情緒在劫後餘生的西坪村交織回蕩著。吳子健沒有加以製止,相反,他要女兵張繡當即組織起了西坪村“戰地總動員委員會”的原班人馬(當然,已經有部分人死於戰火,也有部分人不願再出頭),每天在村內宣傳鼓動,激勵戰士的士氣,撫恤村民的情緒。盡管,村民們跟隨八路軍抗戰的熱情已經不如從前那般火爆,但仍很快見到了起色。
新兵連的迅速恢複,就是明證。
吳子健深諳百姓故土難離的心理,也就對多數新兵在日軍夜襲時選擇留在家人那裏表示了理解和寬容;他下令,新兵連開小差的戰士,全部前來報到,報到之後,凡是不願意繼續當八路軍的,均可恢複其平民身份,前提是必須交出林師二營此前頒發給他們的槍械。
結果,重新願意入伍的新兵達到了百餘人,隻有三十幾人表示不想當兵了,另外除去在日軍夜襲時死於非命的,新兵連的整體規模恢複到了一百七十人。這個數字,讓吳子健頗為滿意。他汲取了過去的教訓,馬上將這一百七十人,一部分編入了魏鑫的7連、夏連山的騎兵連,另一部分則交給5連的指導員和副連長,要二人帶著他們返回河口村、編入5連序列。
如此一來,既補充了各連在這次反夜襲作戰中的減員,又將新兵融入了老兵的團體,使之能夠得到更有效的傳幫帶。
而讓吳子健高興的,還有找回了的部分馬匹,它們基本上都是騎兵連在河口村外作戰時、失去了主人而散落荒原的,後被林師二營的人慢慢找到收攏。算上夏連山帶回來的殘部,騎兵連的馬匹數量竟然恢複了足足一個整排的建製;隨著新補充戰士的到來,夏連山那條沒有好利索的手臂,已經開始重新揮舞著馬刀,帶著騎兵們在村尾外麵的曠野和小樹林間策馬馳騁了。
但是,有一個現象引起了吳子健的戒意,夏連山向他報告,原來被俘獲並反正加入八路軍的偽蒙軍騎兵營的十幾人,在這一戰之後,全部損失,隻找到辨認出了幾具屍首,其餘的則下落不明——騎兵連為此失去了所有的教官。
但吳子健已經不僅僅是為失去騎兵教官而感到痛惜了,老練的八路軍副營長嗅出了其中不尋常的味道:這不是什麽巧合,或許意味著偽蒙軍舊部在此戰中趁亂發生了叛逃。
他從河口村帶來的五名敵工隊員,此刻正便衣混跡於村民之中,偵察搜尋可能潛伏於西坪的日偽特務。但現在看來,倘若偽蒙軍投降反正的官兵重新叛逃而走,那麽這些已經熟悉西坪八路軍防務的家夥一旦回到日偽陣營,無疑就構成了另一股隱患。
越想越擔憂的吳子健,終於派出人和馬車,將敵工隊長肖俊平從河口村接到了西坪。
彼時肖俊平剛剛在河口村完成了對教導員劉樹一行的接待和送行工作。敵工隊副隊長陳栓柱,親自率領幾名敵工隊員,為劉樹等九人帶路離開河口村奔赴了大榆樹山西麓;他們計劃從豐店縣城的城郊穿過,繞過縣城再趕往君陵方向,繼而前出到正太路沿線,尋找原計劃向那裏挺進的團主力和旅部。
送走情緒低沉的教導員一行的那一刻,肖俊平暗暗喘了一口氣。令他多少有些意外的是,向來對他成見頗深的劉樹,並未在這次會麵時加以批評或嗬斥,隻叮囑他這個敵工隊長負起該負的職責。肖俊平則關切地請教導員注意路途安全,並預祝對方順利找到上級。
在西坪與吳子健一見麵,肖俊平立即將自己接待教導員的過程做了詳盡匯報。聽罷匯報,吳子健不無沉重地歎氣說到:
“由他去吧!其實,西坪這裏眼下是多麽需要教導員親自坐鎮啊,他做群眾工作比我有經驗,西坪村的動委會就是他一手主持搞起來的——找上級?說是找上級,其實不就是想去上級那裏告我的狀嘛。”
晉軍參謀出身的肖俊平,沒敢接這個茬兒,隻是看著麵色凝重的吳子健在那裏自言自語。為了打破尷尬的氣氛,肖俊平靈機一動轉移了話題:
“副營長,騎兵連夏連長從大榆樹山那裏帶來了一個重要消息,想必他已經向你報告了?”
吳子健把目光轉向了自己的敵工隊長:“你是說,晉軍獨12旅的消息?”
吳子健猜對了,肖俊平感興趣的,正是夏連山從391團團部獲悉的晉軍獨12旅退守平泉縣的情報——想不到,這支自己的老部隊,棄掉文城之後並未跟著衛立煌長官的中央軍沿著同蒲鐵路退走,卻輾轉到了與同蒲路平行的平泉縣駐防。據夏連長自述,那裏是他的老家,距離西坪村大約六七十裏之遙。
六七十裏,真不能算做遙遠,騎著馬,也就一天的路程!難道自己還有機會與老部隊打交道?!那個臨陣脫逃、在全國民眾麵前丟盡臉麵的獨12旅啊……
夏連山帶來這個情報的時候,吳子健其實也有些吃驚,當初自己指揮林師二營主力伏擊日軍騎兵,救下的就是晉軍獨12旅的潰兵,肖俊平身為其電訊參謀也正是在那一戰中負傷才被自己強行收容的。八路軍副營長還記得一個人:晉軍潰兵中的一個少尉排長李滿倉,前二十九軍大刀隊的成員,手中一柄絕對稱得上寶物的大刀;可惜,那天未能如願將其一起收編過來。如今,獨12旅竟然退守到了距離八路軍關門山根據地幾十裏遠的縣城,而且據說主力尚存;吳子健雖不了解平泉縣,但也知道那是夏連山的老家。
“咋了,肖參謀?想念從前的老部隊了?”
吳子健半是認真半調侃地問到,臉上掛著詭秘的笑容。肖俊平被對方一句“肖參謀”搞得紅了臉,急忙表明自己對八路軍的忠誠。吳子健則哈哈大笑起來,他不怎麽擔心昔日的晉軍參謀會產生動搖,剔除所有因素,畢竟也還有張繡呢。
“副營長,我的意思是說,如果從大榆樹山的中央軍391團防區算起,依次向南,就有我們林師二營和晉軍獨12旅、在沿著與同蒲鐵路平行的防線部署,日本人即便攻下了同蒲路全線,也會隨時受到來自側背的攻擊。”
“說得好!”吳子健興奮地拍著肖俊平的肩膀,隨即打開了地圖:“連山從391團回來的時候,秦上校托他給我帶來了一封信,講的也是這個意思,秦上校他們正準備用原來的電訊碼試著聯係晉軍獨12旅,一旦與他們取得聯絡,就通知我軍;這樣一來,自大榆樹山、關門山到平泉縣,百裏之內有我們三支國軍的數千人馬,隻要彼此之間加強聯絡和合作,就足以給瀨名師團和同蒲鐵路造成致命威脅。”
肖俊平的情緒被吳子健的話鼓舞起來:“而且,副營長你知道的,我們位於同蒲鐵路以東,距離鐵道線還有二三十裏,從前我擔心日軍利用鐵道線快速集結兵力對二營防區發動閃電打擊,但是現在有了391團和獨12旅在兩廂策應,一旦日軍來襲,我們就可呼叫友鄰部隊進行支援。三軍形成掎角之勢,情況就變得有利多了——”
“你說呼叫友鄰部隊?”吳子健突然插話:“這倒又提醒我了,二營必須迅速搞到電台,與秦上校他們以及你的老部隊建立通訊聯絡,否則,我們拿什麽呼叫友鄰?靠連山的騎兵傳口信?那太慢了!”
“如果你能搞來電台,我立即就會讓它發揮作用。”曾為電訊參謀的肖俊平不無向往地說到。
吳子健卻一下子沉默起來:說起來容易,這電台要到哪裏去搞呢?早知道,不如讓前去尋找團部旅部的教導員,從上級那裏要一部來。當初從晉東北的五台出發的時候,二營曾經向上級提出過這樣的要求,但被拒絕了,因為隻有旅部才配有電台,團長那裏都是靠騎兵通信的。時過境遷,或許八路軍的裝備已經改善了也未可知。
“肖隊長,電台的事先放一放,我答應你一定會搞來的!眼下最急迫的,是我們的內部安全;”吳子健索性將毫無頭緒的電台話題丟到了一邊:“我這次接你過來,就是要商量一下,如何在西坪這麽大的防區內,確保不被日偽安插特務和眼線。你這個敵工隊長,除了搞敵人的情報,也得防著敵人搞我們的情報!”
肖俊平的神色變得嚴峻,他很清楚,防諜並不比搞來一部電台更輕鬆。西坪發生的事情足以證明,敵軍對八路軍根據地的情況是有過摸底的,如果說河口那邊村子小、人口少,日偽特務難以混入,那麽偌大的西坪村,潛進個把敵人的諜工人員,實在太容易了!
最難的時刻,應該已經挺過來了!——林師二營的副營長心裏默念著,眼睛則望著村尾外麵的曠野,以及分布在曠野上的一簇一簇的小樹林,有奔馬的身影伴隨著馬蹄聲正在那裏晃動、出沒:那是夏連山在重新磨練他的騎兵連。
林師二營騎兵連長夏連山,在傷情尚未完全痊愈的情況下,就帶著騎兵連的殘部從中央軍391團的大榆樹山駐地,借著夜幕的掩護返回了河口村。
幾乎與之同時,接到吳子健命令的二營營部那裏,7連長魏鑫帶著自己的部下,以及營屬炮兵班和營部文書張繡,也從紅星峽開拔到了河口村。
還有留在河口村待命的新兵連餘部。
林師二營的這三股力量,依次在河口村啟程,陸續重返進駐了西坪。
激動,痛惜,悲傷,憤怒,種種情緒在劫後餘生的西坪村交織回蕩著。吳子健沒有加以製止,相反,他要女兵張繡當即組織起了西坪村“戰地總動員委員會”的原班人馬(當然,已經有部分人死於戰火,也有部分人不願再出頭),每天在村內宣傳鼓動,激勵戰士的士氣,撫恤村民的情緒。盡管,村民們跟隨八路軍抗戰的熱情已經不如從前那般火爆,但仍很快見到了起色。
新兵連的迅速恢複,就是明證。
吳子健深諳百姓故土難離的心理,也就對多數新兵在日軍夜襲時選擇留在家人那裏表示了理解和寬容;他下令,新兵連開小差的戰士,全部前來報到,報到之後,凡是不願意繼續當八路軍的,均可恢複其平民身份,前提是必須交出林師二營此前頒發給他們的槍械。
結果,重新願意入伍的新兵達到了百餘人,隻有三十幾人表示不想當兵了,另外除去在日軍夜襲時死於非命的,新兵連的整體規模恢複到了一百七十人。這個數字,讓吳子健頗為滿意。他汲取了過去的教訓,馬上將這一百七十人,一部分編入了魏鑫的7連、夏連山的騎兵連,另一部分則交給5連的指導員和副連長,要二人帶著他們返回河口村、編入5連序列。
如此一來,既補充了各連在這次反夜襲作戰中的減員,又將新兵融入了老兵的團體,使之能夠得到更有效的傳幫帶。
而讓吳子健高興的,還有找回了的部分馬匹,它們基本上都是騎兵連在河口村外作戰時、失去了主人而散落荒原的,後被林師二營的人慢慢找到收攏。算上夏連山帶回來的殘部,騎兵連的馬匹數量竟然恢複了足足一個整排的建製;隨著新補充戰士的到來,夏連山那條沒有好利索的手臂,已經開始重新揮舞著馬刀,帶著騎兵們在村尾外麵的曠野和小樹林間策馬馳騁了。
但是,有一個現象引起了吳子健的戒意,夏連山向他報告,原來被俘獲並反正加入八路軍的偽蒙軍騎兵營的十幾人,在這一戰之後,全部損失,隻找到辨認出了幾具屍首,其餘的則下落不明——騎兵連為此失去了所有的教官。
但吳子健已經不僅僅是為失去騎兵教官而感到痛惜了,老練的八路軍副營長嗅出了其中不尋常的味道:這不是什麽巧合,或許意味著偽蒙軍舊部在此戰中趁亂發生了叛逃。
他從河口村帶來的五名敵工隊員,此刻正便衣混跡於村民之中,偵察搜尋可能潛伏於西坪的日偽特務。但現在看來,倘若偽蒙軍投降反正的官兵重新叛逃而走,那麽這些已經熟悉西坪八路軍防務的家夥一旦回到日偽陣營,無疑就構成了另一股隱患。
越想越擔憂的吳子健,終於派出人和馬車,將敵工隊長肖俊平從河口村接到了西坪。
彼時肖俊平剛剛在河口村完成了對教導員劉樹一行的接待和送行工作。敵工隊副隊長陳栓柱,親自率領幾名敵工隊員,為劉樹等九人帶路離開河口村奔赴了大榆樹山西麓;他們計劃從豐店縣城的城郊穿過,繞過縣城再趕往君陵方向,繼而前出到正太路沿線,尋找原計劃向那裏挺進的團主力和旅部。
送走情緒低沉的教導員一行的那一刻,肖俊平暗暗喘了一口氣。令他多少有些意外的是,向來對他成見頗深的劉樹,並未在這次會麵時加以批評或嗬斥,隻叮囑他這個敵工隊長負起該負的職責。肖俊平則關切地請教導員注意路途安全,並預祝對方順利找到上級。
在西坪與吳子健一見麵,肖俊平立即將自己接待教導員的過程做了詳盡匯報。聽罷匯報,吳子健不無沉重地歎氣說到:
“由他去吧!其實,西坪這裏眼下是多麽需要教導員親自坐鎮啊,他做群眾工作比我有經驗,西坪村的動委會就是他一手主持搞起來的——找上級?說是找上級,其實不就是想去上級那裏告我的狀嘛。”
晉軍參謀出身的肖俊平,沒敢接這個茬兒,隻是看著麵色凝重的吳子健在那裏自言自語。為了打破尷尬的氣氛,肖俊平靈機一動轉移了話題:
“副營長,騎兵連夏連長從大榆樹山那裏帶來了一個重要消息,想必他已經向你報告了?”
吳子健把目光轉向了自己的敵工隊長:“你是說,晉軍獨12旅的消息?”
吳子健猜對了,肖俊平感興趣的,正是夏連山從391團團部獲悉的晉軍獨12旅退守平泉縣的情報——想不到,這支自己的老部隊,棄掉文城之後並未跟著衛立煌長官的中央軍沿著同蒲鐵路退走,卻輾轉到了與同蒲路平行的平泉縣駐防。據夏連長自述,那裏是他的老家,距離西坪村大約六七十裏之遙。
六七十裏,真不能算做遙遠,騎著馬,也就一天的路程!難道自己還有機會與老部隊打交道?!那個臨陣脫逃、在全國民眾麵前丟盡臉麵的獨12旅啊……
夏連山帶來這個情報的時候,吳子健其實也有些吃驚,當初自己指揮林師二營主力伏擊日軍騎兵,救下的就是晉軍獨12旅的潰兵,肖俊平身為其電訊參謀也正是在那一戰中負傷才被自己強行收容的。八路軍副營長還記得一個人:晉軍潰兵中的一個少尉排長李滿倉,前二十九軍大刀隊的成員,手中一柄絕對稱得上寶物的大刀;可惜,那天未能如願將其一起收編過來。如今,獨12旅竟然退守到了距離八路軍關門山根據地幾十裏遠的縣城,而且據說主力尚存;吳子健雖不了解平泉縣,但也知道那是夏連山的老家。
“咋了,肖參謀?想念從前的老部隊了?”
吳子健半是認真半調侃地問到,臉上掛著詭秘的笑容。肖俊平被對方一句“肖參謀”搞得紅了臉,急忙表明自己對八路軍的忠誠。吳子健則哈哈大笑起來,他不怎麽擔心昔日的晉軍參謀會產生動搖,剔除所有因素,畢竟也還有張繡呢。
“副營長,我的意思是說,如果從大榆樹山的中央軍391團防區算起,依次向南,就有我們林師二營和晉軍獨12旅、在沿著與同蒲鐵路平行的防線部署,日本人即便攻下了同蒲路全線,也會隨時受到來自側背的攻擊。”
“說得好!”吳子健興奮地拍著肖俊平的肩膀,隨即打開了地圖:“連山從391團回來的時候,秦上校托他給我帶來了一封信,講的也是這個意思,秦上校他們正準備用原來的電訊碼試著聯係晉軍獨12旅,一旦與他們取得聯絡,就通知我軍;這樣一來,自大榆樹山、關門山到平泉縣,百裏之內有我們三支國軍的數千人馬,隻要彼此之間加強聯絡和合作,就足以給瀨名師團和同蒲鐵路造成致命威脅。”
肖俊平的情緒被吳子健的話鼓舞起來:“而且,副營長你知道的,我們位於同蒲鐵路以東,距離鐵道線還有二三十裏,從前我擔心日軍利用鐵道線快速集結兵力對二營防區發動閃電打擊,但是現在有了391團和獨12旅在兩廂策應,一旦日軍來襲,我們就可呼叫友鄰部隊進行支援。三軍形成掎角之勢,情況就變得有利多了——”
“你說呼叫友鄰部隊?”吳子健突然插話:“這倒又提醒我了,二營必須迅速搞到電台,與秦上校他們以及你的老部隊建立通訊聯絡,否則,我們拿什麽呼叫友鄰?靠連山的騎兵傳口信?那太慢了!”
“如果你能搞來電台,我立即就會讓它發揮作用。”曾為電訊參謀的肖俊平不無向往地說到。
吳子健卻一下子沉默起來:說起來容易,這電台要到哪裏去搞呢?早知道,不如讓前去尋找團部旅部的教導員,從上級那裏要一部來。當初從晉東北的五台出發的時候,二營曾經向上級提出過這樣的要求,但被拒絕了,因為隻有旅部才配有電台,團長那裏都是靠騎兵通信的。時過境遷,或許八路軍的裝備已經改善了也未可知。
“肖隊長,電台的事先放一放,我答應你一定會搞來的!眼下最急迫的,是我們的內部安全;”吳子健索性將毫無頭緒的電台話題丟到了一邊:“我這次接你過來,就是要商量一下,如何在西坪這麽大的防區內,確保不被日偽安插特務和眼線。你這個敵工隊長,除了搞敵人的情報,也得防著敵人搞我們的情報!”
肖俊平的神色變得嚴峻,他很清楚,防諜並不比搞來一部電台更輕鬆。西坪發生的事情足以證明,敵軍對八路軍根據地的情況是有過摸底的,如果說河口那邊村子小、人口少,日偽特務難以混入,那麽偌大的西坪村,潛進個把敵人的諜工人員,實在太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