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營的敵工隊已經有兩個隊員混入了文城火車站貨場。當時正值同蒲鐵路太原至文城段民用通車不久,火車站貨場貼出了告示大招工人——因為戰亂的原因,原來的貨場一度癱瘓,雇工也大部分跑光,所以敵工隊兩個身強力壯的隊員輕而易舉就被重新啟用的貨場雇傭了。肖俊平給他們兩個的任務是,盯緊鐵道線上的動靜,記錄日軍運兵、運軍火輜重的情況,一旦有異常立即報告。


    文城火車站的貨場分南北兩個,南貨場被日軍征用了,瀨名師團的輜重兵聯隊在那裏建立了兵站,專門接收和發送對師團南進主力的裝備和給養。北貨場則仍為民用,如今每天都會有從太原方向駛來的客車和貨車沿著鐵道線轟隆進站,貨場內外也漸漸地呈現出了繁忙景象。


    自從進入文城建立地下情報站,肖俊平幾乎在最短時間內摸清了城內日軍守備的部署情況。讓敵工隊長感到驚訝的是,偌大一座文城,留守的兵力竟然如此之少。根據他和手下隊員的偵查,城內日軍大體分布在如下位置:三座城門的固定崗位以及三麵城牆上的遊動哨位,重要地段街頭巷尾的固定哨位;萩原旅團部、大塚聯隊部,火車站。目測推斷,上述地點日軍的規模加起來應當在千人以上但絕對不會超過兩千人,包括少量在街頭遊弋的騎兵。


    應該說,晉軍情報參謀出身的肖俊平做出的這個推斷已經相當接近事實,因為眼下在文城城內駐防的日軍,的確隻有一個獨立步兵大隊外加一個騎兵中隊。隻不過,進城時間尚短、還來不及展開進一步偵查的敵工隊,漏算了城外的一大股日軍:駐紮在文城東郊的大塚聯隊第三步兵大隊,也就是奈良步兵大隊;當然,由該步兵大隊派遣出一個中隊在文城南郊新近建立的兵營,肖俊平和他的敵工隊員們就更不為知情了。


    對於城西的火車站以及南北貨場,敵工隊長則從一開始就留上了心,那裏不僅駐紮著城內最為集中的一股日軍守備部隊(其實是整整一個步兵中隊),而且有為數不菲的日偽便衣特務終日在附近遊蕩。南貨場更成為了瀨名師團的輜重兵站,堆積如山的作戰物資令人瞠目結舌。


    副營長吳子健剛剛派人送來的消息,明確告知二營將要與中央軍391團在南同蒲鐵路線上的靈石縣附近聯合作戰,準確地說,是第一次圍點打援的戰役。圍點圍的是靈石縣,打援打得則是從文城趕去救援的日軍。這讓敵工隊長感到了一絲困惑,他實在想象不到在文城城內已經顯得捉襟見肘的守軍,究竟又能派出多少人馬趕往幾十裏之外的靈石縣施以援手?


    然而,同樣令他感到困惑的是,吳子健提及的有一股日軍搭乘五輛卡車在一個下午快速掃蕩了青龍河沿岸村莊的事實。五輛九四式卡車,如果按照每輛搭載二十幾人來計算的話,那也差不多接近一個步兵中隊的規模,這支機動兵力又是從哪裏冒出來的呢?真的是文城從為數不多的守備隊伍中抽調出去的?副營長要他查明這支日軍機動部隊的出處以及襲擾青龍河沿岸村莊的動機,肖俊平則感到有些無從下手。


    辦事不喜歡拖泥帶水的肖俊平,當即將自己的疑問派人送回了關門山腳下的二營營部,並且他很快得到了部分答案:根據中央軍391團的情報來源,文城東郊駐有日軍的一個步兵大隊,疑似當地日軍守備部隊的機動力量;391團擬定方案中的圍點打援,覬覦的就是他們。


    敵工隊長心頭一震,他對窩在大榆樹山深山中的391團能把情報工作做得如此詳盡,小小地吃了一驚。去年在忻口會戰期間,肖俊平已經領略到了作為山西、綏遠的地方軍閥晉綏軍與國民政府中央軍之間的明顯差異,這種差異不單單體現在作戰裝備上,更體現在部隊總體的人員素質方麵。


    這個391團當真不簡單啊!早在河口村、西坪村反夜襲之戰結束之後,肖俊平也曾經在吳子建的授意之下,派出敵工隊員向文城方向偵查,遺憾的是,在文城東郊駐紮著日軍一個大隊的情況,他的手下並沒有摸上來。


    眼下,敵工隊文城的地下情報站在城外還有一處接應點,是位於文城郊區東南角的一戶農家院,除了一對夫妻值守之外,肖俊平在那裏專門放置了兩名敵工隊員,平日裏地下情報站與二營營部之間的情報往來,就靠這處接應點的人奔走傳遞。鑒於391團提供的新情報,肖俊平又從城裏的地下情報站增派了一名人手到城外的這處接應點,抵近偵察、觀測日軍駐紮在文城東郊的機動部隊。


    按照中央軍391團的戰術分析,同蒲鐵路聯合作戰開始後,日軍從文城派往靈石縣的救援部隊很有可能出自該部;因而從即日起到作戰開始期間,對這股日軍機動部隊的盯防要做到二十四小時不間斷。


    與此同時,兩名已經混入文城火車站北貨場的敵工隊員,也要著重注意日軍在鐵道線上的異動。肖俊平分析,一旦文城日軍南下援助守備力量更為薄弱的靈石縣城,援軍搭乘火車從鐵路線上開進過去的概率相當之大:畢竟,兩地為南同蒲鐵路線上的相鄰車站,直線距離也就四十餘裏。


    從這個角度來推理,襲擊青龍河沿岸村莊的日軍車隊,很有可能也來自這支日軍的機動部隊。但是副營長要求搞清的是,這支日軍車隊莫名其妙地掃蕩沒有多少駐軍的青龍河畔村莊,其目的究竟何在?


    得知日軍的這次掃蕩既不搶糧、也不抓丁,他們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燒殺一番之後便退走。肖俊平的心裏不禁也升起了大大的疑問,隻是苦於一時找不到刺探真相的途徑。


    布置完了這一切,肖俊平在綢緞莊店麵內與自己的副隊長陳栓柱交換了看法——中央軍391團雖然與文城隔著一座豐店縣城和一道小榆樹山,卻仍然能將這裏的日軍軍力摸得清楚,絕非出於偶然;他判斷,391團很有可能像他們林師徐旅二營一樣,在文城派有情報機構,說不定,他們的人來得比己方的敵工隊還要早,伸在文城一帶的觸角也比己方要多得多。


    陳栓柱曾經參與了吳子健率5連襲擊豐店的那場戰鬥,當時恰好趕上中央軍391團也在反攻豐店縣城,戰鬥結束之際兩軍會師,他與391團的團參謀長還有過一麵之交,也親眼目睹到了這支中央軍精良的裝備,當時自己的副營長還曾經對對方通訊兵身上背著的步話機大為眼熱。


    “我同意你的看法,”陳栓柱對肖俊平說道:“391團敢於將隊伍拉到同蒲鐵路線上來作戰,想必之前已經做了相當周密的偵查。他們反攻豐店的那場戰鬥,打得相當精彩,絕對是有勇有謀。”


    這時,八路軍的敵工隊長忽然想到一事:敵工隊能把地下情報站開到文城,391團很難說在文城內就沒有相同的情報機構和人員;說不定,雙方今後還能在這座淪陷區的鐵路樞紐城內有所交集!


    肖俊平興奮地將這個觀點說給陳栓柱聽,並建議由二營營部與391團團部進行溝通,索性彼此之間坦誠交換在文城設立地下情報站的內幕,兩軍的情報機構相互合作,定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不料陳栓柱卻大擺雙手、連聲說不,直言在這一方麵絕對不可與國民黨軍隊互通有無。晉軍出身的肖俊平一下子傻了眼,搞不懂麵前這個自己的副手何以對國軍有如此看法:“徐旅二營已經與391團結成軍事同盟了,雙方的地下情報機構為什麽就不能坦誠相見呢?”


    “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軍隊聯盟可以,但我黨我軍的地下情報工作,從來都要提防著國民黨,在這方麵我們是有過慘痛的血的教訓的。”說到這兒的時候陳栓柱的目光已經近乎淩厲。


    肖俊平的一顆心怦然而動,瞬間,他從敵工隊副隊長的語氣神態當中,看到了似曾相識的內容,那些內容在二營教導員劉樹的身上,曾經體現得淋漓盡致。昔日的晉軍情報參謀無聲地歎了一口氣。


    “好吧,火車站那裏的動靜我來負責,刺探日軍掃蕩部隊出行動機的任務,你就多擔待一些吧。”


    八路軍敵工隊的兩個正副隊長,對掃蕩青龍河畔的日軍車隊摸不著頭腦的時候,由那支掃蕩隊伍掩護的另外一小股日軍則已經完成了當天的任務返回文城南郊的兵營;身穿便衣的他們不僅全身而退,還帶回了四名秘密抓捕來的中國女人。


    第四個女人,是在兩支抓捕分隊已經匯合到一處、向著文城方向返回的途中遇到的。那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孤身女子,兩天前她到鐵道線以西的一個村落回娘家辦事,當天則是準備返回丈夫的家中,厄運就這樣毫無征兆地降臨到了她的頭上。這個身體強健的中國女人,與突然撲上來抓捕她的日軍便衣展開了殊死搏鬥,最終一個日軍用匕首的手柄砸暈了她的頭,才被裝到了大車上,與剛才被抓的三個不幸的女同胞一道被運進了日軍的兵營。


    為掩人耳目,當天夜間就從小榆樹山內開出了一輛卡車,將這四名中國女人接走,轉移進了宋家溝慰安婦秘密營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寸山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作家李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作家李珂並收藏一寸山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