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軍上校處變不驚,要求特務連立即清點上報公路上出現的日軍卡車的數量,這涉及到來援日軍的規模。同時,下命令給一營的一連長做好出動準備——戰力最強悍的一營一連今夜作為總預備隊,始終在秦忠孝的手頭攥著沒動。
不久,特務連的報告通過步話機傳過來了:日軍卡車共為九輛,從其中不帶車篷的幾輛車可看到,車廂內擠滿了日本兵。
新的援軍為一個步兵中隊!
秦忠孝的大腦飛快地做出了判斷。而且,九輛卡車的後麵均沒有拖拽帶輪子的火炮(野炮、九二步炮等等),說明新援軍的火力可能不像此刻正在鐵軌上頑固抵抗的日軍那麽強大。
“鄧壽山,你連立即向卡車隊開火,猛烈擊其後隊!”秦忠孝親自拿著步話機果斷下達了命令。鄧壽山乃是391團特務連副連長,眼下該連連長趙木頭上尉還在文城內聽命於軍統山西站情報組,特務連由鄧副連長全權指揮。
除了連長帶著五個人潛往了文城,特務連其餘齊裝滿員的兩個排於今夜全體出動,他們埋伏在距離391團主力伏擊陣地以北三裏多遠的一道小山丘附近,小山丘高不足三丈,長不足半裏,幾乎緊挨著同蒲路公路,隔公路與鐵路相望,也算是居高臨下。鄧副連長親自帶領兩個班爬上山丘負責瞭望,其餘的人則埋伏在山丘之下。
接到團座的開火命令之時,日軍的車隊已經有半數以上駛過了特務連的伏擊正麵,鄧壽山一把丟下步話機,始終提在手裏的毛瑟*瞄也未瞄地朝著山丘下方的一輛日軍卡車,摟火就打。
“開火!開火!”
一片亂糟糟的吼聲中,山丘上的特務連士兵率先打響了,十幾顆*隨之飛了下去。391團的特務連曆經幾次戰損,單兵武器已經發生了變化,隻有接近一半的特務連老兵還持有伯格曼*和毛瑟*的傳統雙槍配置,新補充進來的士兵手裏則是中正式步槍。
但這樣的武器配置仍然算得上強大了,幾十支自動火器連同步槍一起掃射,威力十分驚人。日軍的車隊現在有四輛卡車遭到的就是這種威力強襲,兩輛車的駕駛員第一時間就飲彈身亡,一輛與前麵中了*的卡車追尾,另一輛則歪頭撞向了公路旁的鐵路路基,車身傾斜熄火。
這股來援的日軍正是奈良步兵大隊牛島中隊,中隊長牛島中尉前不久率隊進駐了文城南郊的一個臨時兵營,並且剛剛執行完對青龍河沿岸數個村莊的掃蕩任務;無獨有偶,在那次掃蕩任務中他的中隊也是乘車遭遇了當地八路軍的伏擊。剛才,坐在第三輛卡車中的牛島中尉,已經聽到了前方戰場上響徹夜空的交火聲,他知道那是自己的副大隊長毛利大尉在據鐵道線固守;牛島中尉本來已經計劃再行駛一段距離後就下令車隊停止前進,部隊下車徒步向戰場攻擊。
而就在那一刻,卡車車隊的後方傳來了槍聲和爆炸聲,牛島中尉頭皮一緊:八嘎,難道又遭遇了伏擊?!
隔空傳令特務連開火之後,中央軍上校馬上打出了自己手中的最後一張牌,一營一連跑步前往特務連設伏陣地,迎麵阻擊日軍新到援軍,力爭不使該援軍與鐵道線軍列的日軍實現會師。
秦忠孝本人則追趕著炮連連長以及那門九二式步兵炮,離開炮兵陣地、向激戰正酣的公路以及鐵道線靠了過去。
391團炮兵陣地這一側,同樣是隔著同蒲路的公路與鐵道線相望。剛才攻擊軍列的戰鬥開始後,日軍很快就從軍列上跳下了一股步兵占領了公路路邊,並在那裏掩護建起了重機槍陣地,兩挺九二重機從此就不停地咆哮著,對公路這一側的391團二營的兩個步兵連形成了直接壓製。
日本兵這種迅速拓展陣地區域、建立外圍支撐的戰術,令中央軍上校既感欽佩也大為光火,痛責自己未能考慮到這一步、提前在公路旁伏下一隊兵力,以至於讓日本人搶了先手。他在荒原上深一腳淺一腳地奔跑著追上了炮連連長一行,命令九二步炮先打掉日軍在公路邊的重機槍火力點。
那門短粗矮的九二式步兵炮,*縱它的人們奮力推進著,逐漸來到正在攻擊鐵道線軍列的二營兩個連的身後,夜幕中,這兩個連的官兵仍然趴伏在荒原上,費勁奮力地朝著前方的軍列開火。而日軍在公路旁架設的那個重機槍陣地,則斜刺裏掃來密集的彈雨,與正麵軍列上的火力形成夾角式射擊,給二營造成了很大威脅。
炮連連長和部下們做了目測,他們與噴射著火舌的公路重機槍陣地大約相距一裏左右,兩挺重機槍不斷閃爍的槍口焰火,在夜色裏提供了不錯的打擊方位。九二式步兵炮陰森森地扭轉著炮身,瞄準了日本人的重機槍陣地炮彈上膛,炮連連長親自校正之後,拉響了第一炮。
轟!
炮彈未能命中目標,它是掠過日軍的重機槍陣地後很久才傳來了一聲悶響。日本造的這種九二步兵炮,最遠射程在四五裏以上,這一炮顯然打飛了。
炮連連長氣急敗壞地咒罵著,喝令重新裝彈,同時開始屏氣搖動輪柄調整射界——出於害怕誤傷前麵正在實施攻擊的自己人,他剛才未敢過於壓低炮口。一臉焦急、蹲在炮位後麵的中央軍上校正要趨前指揮,第二炮拉響了。
轟!
這一炮,豁出去了的炮連連長幾乎是貼著地麵發射的,炮彈鑽進了日軍重機槍陣地前方差不多一丈遠的地皮,爆炸後迸發的彈片和氣浪,直接掀翻了一挺九二式重機槍,連人帶槍飛到了公路中央。相鄰的那挺重機槍也受到了波及,一名彈藥手被彈片擊中額頭,當場斃命。
突如其來的近距離炮擊,讓被壓製得苦不堪言的391團二營的官兵們又驚又喜。盡管是在茫茫夜色中無法用肉眼直接觀察到炮擊效果,但是,日軍重機槍陣地上的兩挺九二重機突然啞了火,已經足以說明了一切。秦忠孝貓著腰衝到了炮連連長的身邊,興奮地照著對方的後背捅了一拳,下令馬上調整炮口對準日軍的軍列持續開火。
炮連連長頭腦仍很清醒,此時己方的這門炮已經在日軍的武器射程之內,而且連開了兩炮,安全起見務必先轉移炮位,以防遭到日軍的迫擊炮、擲彈筒乃至重機槍的追蹤還擊。
“團座,你不能在我這裏呆著,太危險啦!”炮連連長一邊急三火四地指揮部下轉移,一邊朝身邊的秦忠孝嚷嚷著。
但是此刻的中央軍上校完全顧不得這些,團部的通訊兵就站在他的身旁,以方便團座大人隨時抓起後背背著的步話機的話筒,與各部保持聯絡。此時秦忠孝正在與鐵路那一側的一營營長通話,要一營長抓住時機全力將隊伍撤下來——日軍從文城派來了新的援軍,攻防雙方的實力對比發生了大變,這場原來設定好的圍城打援之戰,已經煮成了一鍋夾生飯,再僵持下去會對己方越來越不利。
秦忠孝給一營長下達的撤退方案,是要一營這兩個連朝著靈石縣縣城方向跑。現在一營夾攻日軍軍列的地點,與靈石縣的北城門之間有著差不多五裏長的間隔,這個大縫隙眼下應該為交戰的盲區,部隊從那裏翻越同蒲鐵路鐵軌,就可回到鐵道線以東、391團團部所在的主陣地。隻要一營能夠平安地從對麵撤過來,炮連的三門七五山炮自然便沒有了誤傷的顧忌,即可放心大膽地朝著日軍軍列方向猛轟,從而掩護全團從戰場逐次脫離撤走。
不一會兒,炮連連長已經將九二步兵炮轉移到了新的方位,遵照團座的指示,朝著日軍軍列方向重機槍的火力點,開始瞄準。平射炮這種抵近式攻擊,被後人形象地比喻為“步炮上刺刀”,打擊效果是驚人的,很快他們又打啞了軍列上的一挺重機槍。利用這個寶貴的機會,二營趴在九二步炮前方的那兩個連迅速後撤了幾十丈遠,前鋒基本脫離了日軍輕武器的殺傷。
恰在這時,參謀長張宏與秦忠孝取得了聯絡,告知他二營的一個連仍在與靈石縣東城門的日軍守備隊對峙,請示下一步行動方案。中央軍上校命令張宏留下兩個排監視東城門,另派出一個排馬上向縣城的東北角方向的鐵道線策動,聯絡接應即將從那一帶退過來的一營的兩個連。
參謀長本人其實已經從聆聽到的主戰場持久不息的交火聲中,感受到了攻擊不力的態勢,心底越來越為戰局發展擔憂,何況日軍從公路又來了增援。現在團長命令鐵路對麵的一營撤過來,深合他意。
眼下,中央軍上校最牽掛的還是負責阻擊日軍公路援兵的一營一連以及特務連,這兩個連(其中特務連名義上是連隊編製,其實隻有兩個排七十餘人)沒有重火力支持,麵對極有可能是一個步兵中隊的日軍援軍,甚至在對陣人數上都不占優勢。
唯有祈禱鐵道線那邊的一營主力安全順利地撤過來,讓己方的重炮盡早發揮作用了!
“八路軍防禦的兩個方向,有什麽新情況上報嗎?”
一片忙亂之際,秦忠孝想起了聯合作戰的友軍:既然主攻的391團已經準備脫離戰場,那就務必要提前知會八路軍方麵。
被問話的團部作戰參謀答道:自從徐旅二營5連從預設陣地派來的幾個通訊騎兵離去之後,迄今為止還沒有他們的新消息。中央軍上校吩咐作戰參謀通知在靈石縣東門的參謀長,即刻派人趕往徐旅二營5連陣地,通報我部即將撤離情況,要八路軍方麵做好準備、相機行事。
“團座,我們在這裏跟日本人打得難解難分,八路軍倒是清閑得很啊!”另一個團部的作戰參謀有些酸溜溜地說。秦忠孝立刻製止了部下的妄議,正告此乃兩軍聯合作戰的分工,八路軍保衛的正是我團的側翼安全。
“我們的側翼,還會有鬼子出現嗎?”挨了訓斥的作戰參謀有些不甘地小聲咕嚕了一句,內心仍然充斥著對坐而觀戰的八路軍的輕視。
他所不知道的是,日軍加藤旅團的兩個步兵中隊,已經從臨汾乘著火車向這裏火速馳援。八路軍徐旅二營最為精銳的5連,即將麵臨著血與火的殘酷考驗。
不久,特務連的報告通過步話機傳過來了:日軍卡車共為九輛,從其中不帶車篷的幾輛車可看到,車廂內擠滿了日本兵。
新的援軍為一個步兵中隊!
秦忠孝的大腦飛快地做出了判斷。而且,九輛卡車的後麵均沒有拖拽帶輪子的火炮(野炮、九二步炮等等),說明新援軍的火力可能不像此刻正在鐵軌上頑固抵抗的日軍那麽強大。
“鄧壽山,你連立即向卡車隊開火,猛烈擊其後隊!”秦忠孝親自拿著步話機果斷下達了命令。鄧壽山乃是391團特務連副連長,眼下該連連長趙木頭上尉還在文城內聽命於軍統山西站情報組,特務連由鄧副連長全權指揮。
除了連長帶著五個人潛往了文城,特務連其餘齊裝滿員的兩個排於今夜全體出動,他們埋伏在距離391團主力伏擊陣地以北三裏多遠的一道小山丘附近,小山丘高不足三丈,長不足半裏,幾乎緊挨著同蒲路公路,隔公路與鐵路相望,也算是居高臨下。鄧副連長親自帶領兩個班爬上山丘負責瞭望,其餘的人則埋伏在山丘之下。
接到團座的開火命令之時,日軍的車隊已經有半數以上駛過了特務連的伏擊正麵,鄧壽山一把丟下步話機,始終提在手裏的毛瑟*瞄也未瞄地朝著山丘下方的一輛日軍卡車,摟火就打。
“開火!開火!”
一片亂糟糟的吼聲中,山丘上的特務連士兵率先打響了,十幾顆*隨之飛了下去。391團的特務連曆經幾次戰損,單兵武器已經發生了變化,隻有接近一半的特務連老兵還持有伯格曼*和毛瑟*的傳統雙槍配置,新補充進來的士兵手裏則是中正式步槍。
但這樣的武器配置仍然算得上強大了,幾十支自動火器連同步槍一起掃射,威力十分驚人。日軍的車隊現在有四輛卡車遭到的就是這種威力強襲,兩輛車的駕駛員第一時間就飲彈身亡,一輛與前麵中了*的卡車追尾,另一輛則歪頭撞向了公路旁的鐵路路基,車身傾斜熄火。
這股來援的日軍正是奈良步兵大隊牛島中隊,中隊長牛島中尉前不久率隊進駐了文城南郊的一個臨時兵營,並且剛剛執行完對青龍河沿岸數個村莊的掃蕩任務;無獨有偶,在那次掃蕩任務中他的中隊也是乘車遭遇了當地八路軍的伏擊。剛才,坐在第三輛卡車中的牛島中尉,已經聽到了前方戰場上響徹夜空的交火聲,他知道那是自己的副大隊長毛利大尉在據鐵道線固守;牛島中尉本來已經計劃再行駛一段距離後就下令車隊停止前進,部隊下車徒步向戰場攻擊。
而就在那一刻,卡車車隊的後方傳來了槍聲和爆炸聲,牛島中尉頭皮一緊:八嘎,難道又遭遇了伏擊?!
隔空傳令特務連開火之後,中央軍上校馬上打出了自己手中的最後一張牌,一營一連跑步前往特務連設伏陣地,迎麵阻擊日軍新到援軍,力爭不使該援軍與鐵道線軍列的日軍實現會師。
秦忠孝本人則追趕著炮連連長以及那門九二式步兵炮,離開炮兵陣地、向激戰正酣的公路以及鐵道線靠了過去。
391團炮兵陣地這一側,同樣是隔著同蒲路的公路與鐵道線相望。剛才攻擊軍列的戰鬥開始後,日軍很快就從軍列上跳下了一股步兵占領了公路路邊,並在那裏掩護建起了重機槍陣地,兩挺九二重機從此就不停地咆哮著,對公路這一側的391團二營的兩個步兵連形成了直接壓製。
日本兵這種迅速拓展陣地區域、建立外圍支撐的戰術,令中央軍上校既感欽佩也大為光火,痛責自己未能考慮到這一步、提前在公路旁伏下一隊兵力,以至於讓日本人搶了先手。他在荒原上深一腳淺一腳地奔跑著追上了炮連連長一行,命令九二步炮先打掉日軍在公路邊的重機槍火力點。
那門短粗矮的九二式步兵炮,*縱它的人們奮力推進著,逐漸來到正在攻擊鐵道線軍列的二營兩個連的身後,夜幕中,這兩個連的官兵仍然趴伏在荒原上,費勁奮力地朝著前方的軍列開火。而日軍在公路旁架設的那個重機槍陣地,則斜刺裏掃來密集的彈雨,與正麵軍列上的火力形成夾角式射擊,給二營造成了很大威脅。
炮連連長和部下們做了目測,他們與噴射著火舌的公路重機槍陣地大約相距一裏左右,兩挺重機槍不斷閃爍的槍口焰火,在夜色裏提供了不錯的打擊方位。九二式步兵炮陰森森地扭轉著炮身,瞄準了日本人的重機槍陣地炮彈上膛,炮連連長親自校正之後,拉響了第一炮。
轟!
炮彈未能命中目標,它是掠過日軍的重機槍陣地後很久才傳來了一聲悶響。日本造的這種九二步兵炮,最遠射程在四五裏以上,這一炮顯然打飛了。
炮連連長氣急敗壞地咒罵著,喝令重新裝彈,同時開始屏氣搖動輪柄調整射界——出於害怕誤傷前麵正在實施攻擊的自己人,他剛才未敢過於壓低炮口。一臉焦急、蹲在炮位後麵的中央軍上校正要趨前指揮,第二炮拉響了。
轟!
這一炮,豁出去了的炮連連長幾乎是貼著地麵發射的,炮彈鑽進了日軍重機槍陣地前方差不多一丈遠的地皮,爆炸後迸發的彈片和氣浪,直接掀翻了一挺九二式重機槍,連人帶槍飛到了公路中央。相鄰的那挺重機槍也受到了波及,一名彈藥手被彈片擊中額頭,當場斃命。
突如其來的近距離炮擊,讓被壓製得苦不堪言的391團二營的官兵們又驚又喜。盡管是在茫茫夜色中無法用肉眼直接觀察到炮擊效果,但是,日軍重機槍陣地上的兩挺九二重機突然啞了火,已經足以說明了一切。秦忠孝貓著腰衝到了炮連連長的身邊,興奮地照著對方的後背捅了一拳,下令馬上調整炮口對準日軍的軍列持續開火。
炮連連長頭腦仍很清醒,此時己方的這門炮已經在日軍的武器射程之內,而且連開了兩炮,安全起見務必先轉移炮位,以防遭到日軍的迫擊炮、擲彈筒乃至重機槍的追蹤還擊。
“團座,你不能在我這裏呆著,太危險啦!”炮連連長一邊急三火四地指揮部下轉移,一邊朝身邊的秦忠孝嚷嚷著。
但是此刻的中央軍上校完全顧不得這些,團部的通訊兵就站在他的身旁,以方便團座大人隨時抓起後背背著的步話機的話筒,與各部保持聯絡。此時秦忠孝正在與鐵路那一側的一營營長通話,要一營長抓住時機全力將隊伍撤下來——日軍從文城派來了新的援軍,攻防雙方的實力對比發生了大變,這場原來設定好的圍城打援之戰,已經煮成了一鍋夾生飯,再僵持下去會對己方越來越不利。
秦忠孝給一營長下達的撤退方案,是要一營這兩個連朝著靈石縣縣城方向跑。現在一營夾攻日軍軍列的地點,與靈石縣的北城門之間有著差不多五裏長的間隔,這個大縫隙眼下應該為交戰的盲區,部隊從那裏翻越同蒲鐵路鐵軌,就可回到鐵道線以東、391團團部所在的主陣地。隻要一營能夠平安地從對麵撤過來,炮連的三門七五山炮自然便沒有了誤傷的顧忌,即可放心大膽地朝著日軍軍列方向猛轟,從而掩護全團從戰場逐次脫離撤走。
不一會兒,炮連連長已經將九二步兵炮轉移到了新的方位,遵照團座的指示,朝著日軍軍列方向重機槍的火力點,開始瞄準。平射炮這種抵近式攻擊,被後人形象地比喻為“步炮上刺刀”,打擊效果是驚人的,很快他們又打啞了軍列上的一挺重機槍。利用這個寶貴的機會,二營趴在九二步炮前方的那兩個連迅速後撤了幾十丈遠,前鋒基本脫離了日軍輕武器的殺傷。
恰在這時,參謀長張宏與秦忠孝取得了聯絡,告知他二營的一個連仍在與靈石縣東城門的日軍守備隊對峙,請示下一步行動方案。中央軍上校命令張宏留下兩個排監視東城門,另派出一個排馬上向縣城的東北角方向的鐵道線策動,聯絡接應即將從那一帶退過來的一營的兩個連。
參謀長本人其實已經從聆聽到的主戰場持久不息的交火聲中,感受到了攻擊不力的態勢,心底越來越為戰局發展擔憂,何況日軍從公路又來了增援。現在團長命令鐵路對麵的一營撤過來,深合他意。
眼下,中央軍上校最牽掛的還是負責阻擊日軍公路援兵的一營一連以及特務連,這兩個連(其中特務連名義上是連隊編製,其實隻有兩個排七十餘人)沒有重火力支持,麵對極有可能是一個步兵中隊的日軍援軍,甚至在對陣人數上都不占優勢。
唯有祈禱鐵道線那邊的一營主力安全順利地撤過來,讓己方的重炮盡早發揮作用了!
“八路軍防禦的兩個方向,有什麽新情況上報嗎?”
一片忙亂之際,秦忠孝想起了聯合作戰的友軍:既然主攻的391團已經準備脫離戰場,那就務必要提前知會八路軍方麵。
被問話的團部作戰參謀答道:自從徐旅二營5連從預設陣地派來的幾個通訊騎兵離去之後,迄今為止還沒有他們的新消息。中央軍上校吩咐作戰參謀通知在靈石縣東門的參謀長,即刻派人趕往徐旅二營5連陣地,通報我部即將撤離情況,要八路軍方麵做好準備、相機行事。
“團座,我們在這裏跟日本人打得難解難分,八路軍倒是清閑得很啊!”另一個團部的作戰參謀有些酸溜溜地說。秦忠孝立刻製止了部下的妄議,正告此乃兩軍聯合作戰的分工,八路軍保衛的正是我團的側翼安全。
“我們的側翼,還會有鬼子出現嗎?”挨了訓斥的作戰參謀有些不甘地小聲咕嚕了一句,內心仍然充斥著對坐而觀戰的八路軍的輕視。
他所不知道的是,日軍加藤旅團的兩個步兵中隊,已經從臨汾乘著火車向這裏火速馳援。八路軍徐旅二營最為精銳的5連,即將麵臨著血與火的殘酷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