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縣北城門外三裏處,有一座小小的村落,名字叫做龍灣——從北方向南流淌過來的青龍河,在這小村子前麵拐了個彎,改為向同蒲路方向的西邊流去。龍灣之名,由此而來。
晉軍獨12旅570團的團部,如今就屈尊設在這座龍灣村裏。
條件自然是簡陋得很,這讓570團團長田明達一直心懷不滿。然而,把570團放逐到平泉縣城外麵做防禦,卻是獨12旅旅長鄭源的命令,身為團長的田明達也隻能忍氣吞聲。
眼下,570團的三個營,有兩個被放到平泉縣城的西郊駐紮,目的自然是不言而喻,這兩個營從營房到構築的防禦工事,都是麵朝著同蒲路,防備從那個方向殺來日軍。這也正是田明達所謂“炮灰說”的由來。
按照常理,570團的主要兵力既然布防在西郊,其團部以及團長理應隨同這部分兵力,但是田明達卻帶著自己最精銳的第一營,駐守到了縣城的北郊。他這麽做的目的也是不言而喻的:避開日軍最有可能來襲的方向,不給旅長當炮灰。
而且,將團部選在龍灣這個小村而不是貼著城牆根兒駐紮在北城城下,田明達也頗有與旅長賭氣的意思:既然把我發配到城外,那我就索性離旅部遠些、再遠些。好在平泉縣以北相當長的一段距離內,並無日軍據點——正北方向七十裏開外才是另外一座縣城豐店,那也是昔日田明達團的防區,現在則駐紮著日偽軍。
而且,在平泉與豐店之間,還隔著八路軍林師徐旅一個營級規模的作戰部隊,能夠起到前沿緩衝的作用。所以,以逃跑避戰見長的田明達,這一次將自己的團部前置到了青龍河畔的龍灣村。
說起八路軍林師徐旅的那個營,晉軍570團團長最近對他們很是加深了印象。
一來,前一段時間該營的騎兵連夏連長帶著一隊人馬主動登門拜訪,而且其隊伍中還有一名漂亮的女兵,這讓平素好色的田明達心癢不已。
二來,就在八路軍這次登門拜訪之後,田明達派往青龍河上遊偵察情況的部下,陸續上報了有關該股八路軍在青龍河兩岸的諸多村莊小規模進駐的現象。據稱,八路軍常常以幾個騎兵為先導,另外配屬一些步兵以及穿著軍裝的文職人員,在上述各村建立所謂的戰地總動員委員會,委員會的掌權人均為八路軍擔任或指派。一旦建立了戰地總動員委員會,他們就以委員會的名義實施土地減租減息,甚至招收新兵。
接到這些報告,晉軍團長嗅出了不對頭的味道:這股依托關門山西麓的八路軍,明顯是在向南向西拓展著自己的地盤和兵力。獨12旅到達平泉縣的時間要比八路軍晚很多,從而已經失去了控製這些村莊的先機。
猶豫一番之後,田明達將這一情報上報給了旅長。而旅長鄭源對此則極為緊張和重視,立即以電文方式,向第二戰區閻長官司令部做了匯報。
二戰區長官部不久便給獨12旅回複密電,命令該部立即組織兵力進駐周邊鄉村,盡量接近八路軍已經奪占的地盤,嚴格限製其繼續拓展。但要注意把握好分寸,盡量避免引起兩軍之間的武力摩擦。
戰區長官部的密電由旅部傳達給田明達之後,鄭旅長本人也親自給他麵授機宜,要570團放手去幹,不僅在八路軍還未染指的青龍河沿岸鄉村迅速派兵進駐;同時,還可嚐試到已經有八路軍小股部隊進入的村落展開征糧行動。
田明達對後一項任務心存忌憚,詢問自己的旅長:如果八路軍提出反對甚至驅趕本部,將如何應對?
旅長鄭源黑著一張臉,堅定地說道:“我們一個步兵旅,從級別和規模上都要遠遠強於八路軍林師徐旅的那個營,他們沒有資格來跟我們爭糧食爭地盤。如果發生對峙,隻管亮出旅部的旗號逼退他們,實在不行,我們還有二戰區長官部的尚方寶劍,諒他一個營、沒有膽量也沒有實力和我們對抗!”
有了旅長少將的這道命令,田明達的膽子壯了起來,他從駐防平泉縣城西郊的二營、三營各抽調了一個連,從跟隨團部的第一營也抽調了一個連,準備兵分三路,騎著青龍河兩岸向北進發。
然而,就在他抽調的部隊開始集結之際,上回登門拜訪的八路軍騎兵連夏連長,又一次不請自來了。
接到外圍哨兵報告的570團團長,本來打定主意不見對方,可是聽說這個騎兵連長是攜帶著一張“禮單”來的,田明達頓時眼前一亮:俗語雲,當官的不打送禮的,看在禮單的麵子上,這一麵可以見一見。同時也搞清楚八路軍的葫蘆裏究竟賣的什麽藥。
來者正是八路軍徐旅關門山支隊的騎兵連長夏連山。恨不能早些完成這筆交易的夏連長,見了田明達的麵就開門見山、簡短節說,擺明了來意。
聽說有兩百大洋和十石糧食,晉軍團長不僅眼睛亮、連腦門兒都放出了光芒——不就是釋放幾個曾經幫助過八路軍的土匪嘛,這件事惠而不費,唯一有些麻煩的是,八路軍騎兵連長提到的關門山南麓的麥村,此刻在那裏征糧的應該不是自己570團的人,而是旅長從569團派出的征糧小隊。不過這也好辦,讓自己的參謀長帶著八路軍的人到麥村跑一趟,估計那邊抓到土匪的指揮官,充其量是569團的某個連長,給他送五十個大洋外加幾石糧食,要他悄悄把人放了,應該不是什麽難事。這樣一來,自己就可以輕鬆將剩下的一百多塊大洋揣進腰包。
說幹就幹,滿口對友軍騎兵連長做了承諾的田明達,要對方立即去取禮單上的錢財糧食,隻要東西到位,馬上帶著他們去麥村贖人。
遵照支隊長吳子健臨行前的囑托,夏連山此行刻意對晉軍團長模糊了黑石崖匪幫被擒的人數以及攜帶*(就包括一挺輕機關槍)的數量信息;吳子健分析,晉軍獨12旅戰鬥力雖然不強,但根據從前在該旅服役的肖俊平的敘述,該旅的武器裝備並不差,因而可能不會像八路軍這樣看重繳獲的槍支。
很快,夏連山就帶著大洋和糧食以及一個排的騎兵去而複返,看在白花花的大洋份上,田明達暫時放棄了與八路軍針鋒相對的立場,笑嗬嗬派出了自己的參謀長,領著夏連山一行直奔了麥村。
晉軍團長的分析果然沒有錯,在麥村碰巧襲擊了黑石崖匪幫的569團一部,指揮官的確沒有超過連級:少尉排長李滿倉,奉命帶領自己手下的一個排,正在麥村駐紮征糧。
自從放走了兩個黑石崖匪幫的嘍羅回他們的山寨報信,李滿倉就加強了警惕,以防黑石崖並不前來贖人、而是派出更多的人馬武力營救。
他將全排的三個班,每八個小時為一時間段、輪流朝著關門山南麓方向警戒布哨。剛剛繳獲來的那挺小炮一樣的機關槍,被他強迫土匪教會了自己的兩個士兵用法,眼下就架設在靠近村子北口的位置。
有了機關槍的壓陣,李滿倉少尉心裏就有了底:自己手下這三十多條人槍,戰力不俗,應對一倍於己的土匪,在占據地利的情況下應該不成問題。而且據他判斷,匪幫們更有可能是派人來談判而非武力解決。
但讓晉軍少尉大感意外的是,前來談判接洽的竟然不是黑石崖匪巢的人,而是獨12旅友鄰團570團的參謀長;這個參謀長領來的也不是什麽土匪,而是八路軍林師徐旅的一個騎兵連長!
看到臨時駐紮在這裏的指揮官僅僅是一個少尉排長,570團的中校團參謀長頓時倨傲起來,他用顯得頗為不耐煩地的語氣,向李滿倉說明了大致意思,隨即就提出交給對方五十塊大洋、五石糧食(他甚至一度動了隻交給對方三十塊大洋的念頭,隻是倉促之下未來得及改口),要李滿倉立即釋放所羈押的土匪。
如果換成一般的少尉級排長,來者既是比自己軍階高出許多的長官、理當給個順水人情,自己又有大洋可賺、包括還能額外增加征得糧食的數量,如此一舉多得的好事,豈有不遵從之理?
然而,偏偏李滿倉是獨12旅當中少有的忠厚正直的基層軍官,又有一副不媚上的傲骨,此刻見了友鄰團參謀長大刺刺的態度,當即心生厭惡,表麵上恭恭敬敬,但回答的話語卻是不卑不亢:
“報告參謀長,卑職奉569團三營營長之命,在此地征糧,正趕上土匪進村搶劫,所以就打了對方一個冷不防,抓獲二十幾名土匪。這幫土匪燒殺奸淫,民憤極大,卑職實在不敢領受這點大洋就放虎歸山。正準備上報營長,等候處置命令。”
570團的參謀長,聽對方一口一個營長地搪塞自己,怒氣頓生,冷冷地訓斥道:
“你的營長,不過是個少校,我這個中校難道還不能做他的主嗎?”
不料此言一出,李滿倉越發抵觸,同樣冷冷地回答說:“長官是570團的參謀長,我首先要聽命的、當然是我們569團的營長。請長官不要再為難卑職。”
“我沒有為難你,”570團參謀長強忍著怒火:“放著五十塊大洋不賺,你的腦袋莫非是讓驢踢了?”
李滿倉哈哈一笑,說五十塊大洋聽上去是不少,但是這夥土匪隨身攜帶來的快槍就有二十多支,還有一挺怪模怪樣但威力巨大的機關槍,就憑這些槍支,也不是五十塊大洋就拿得下的吧!?
570團參謀長大吃了一驚:二十多支快槍,還有一挺機關槍!這夥土匪是什麽來頭?竟然被軍隊裝備還好?!他隨即轉頭去看一旁的八路軍騎兵連長,後者的臉色頓時變得尷尬起來。
晉軍獨12旅570團的團部,如今就屈尊設在這座龍灣村裏。
條件自然是簡陋得很,這讓570團團長田明達一直心懷不滿。然而,把570團放逐到平泉縣城外麵做防禦,卻是獨12旅旅長鄭源的命令,身為團長的田明達也隻能忍氣吞聲。
眼下,570團的三個營,有兩個被放到平泉縣城的西郊駐紮,目的自然是不言而喻,這兩個營從營房到構築的防禦工事,都是麵朝著同蒲路,防備從那個方向殺來日軍。這也正是田明達所謂“炮灰說”的由來。
按照常理,570團的主要兵力既然布防在西郊,其團部以及團長理應隨同這部分兵力,但是田明達卻帶著自己最精銳的第一營,駐守到了縣城的北郊。他這麽做的目的也是不言而喻的:避開日軍最有可能來襲的方向,不給旅長當炮灰。
而且,將團部選在龍灣這個小村而不是貼著城牆根兒駐紮在北城城下,田明達也頗有與旅長賭氣的意思:既然把我發配到城外,那我就索性離旅部遠些、再遠些。好在平泉縣以北相當長的一段距離內,並無日軍據點——正北方向七十裏開外才是另外一座縣城豐店,那也是昔日田明達團的防區,現在則駐紮著日偽軍。
而且,在平泉與豐店之間,還隔著八路軍林師徐旅一個營級規模的作戰部隊,能夠起到前沿緩衝的作用。所以,以逃跑避戰見長的田明達,這一次將自己的團部前置到了青龍河畔的龍灣村。
說起八路軍林師徐旅的那個營,晉軍570團團長最近對他們很是加深了印象。
一來,前一段時間該營的騎兵連夏連長帶著一隊人馬主動登門拜訪,而且其隊伍中還有一名漂亮的女兵,這讓平素好色的田明達心癢不已。
二來,就在八路軍這次登門拜訪之後,田明達派往青龍河上遊偵察情況的部下,陸續上報了有關該股八路軍在青龍河兩岸的諸多村莊小規模進駐的現象。據稱,八路軍常常以幾個騎兵為先導,另外配屬一些步兵以及穿著軍裝的文職人員,在上述各村建立所謂的戰地總動員委員會,委員會的掌權人均為八路軍擔任或指派。一旦建立了戰地總動員委員會,他們就以委員會的名義實施土地減租減息,甚至招收新兵。
接到這些報告,晉軍團長嗅出了不對頭的味道:這股依托關門山西麓的八路軍,明顯是在向南向西拓展著自己的地盤和兵力。獨12旅到達平泉縣的時間要比八路軍晚很多,從而已經失去了控製這些村莊的先機。
猶豫一番之後,田明達將這一情報上報給了旅長。而旅長鄭源對此則極為緊張和重視,立即以電文方式,向第二戰區閻長官司令部做了匯報。
二戰區長官部不久便給獨12旅回複密電,命令該部立即組織兵力進駐周邊鄉村,盡量接近八路軍已經奪占的地盤,嚴格限製其繼續拓展。但要注意把握好分寸,盡量避免引起兩軍之間的武力摩擦。
戰區長官部的密電由旅部傳達給田明達之後,鄭旅長本人也親自給他麵授機宜,要570團放手去幹,不僅在八路軍還未染指的青龍河沿岸鄉村迅速派兵進駐;同時,還可嚐試到已經有八路軍小股部隊進入的村落展開征糧行動。
田明達對後一項任務心存忌憚,詢問自己的旅長:如果八路軍提出反對甚至驅趕本部,將如何應對?
旅長鄭源黑著一張臉,堅定地說道:“我們一個步兵旅,從級別和規模上都要遠遠強於八路軍林師徐旅的那個營,他們沒有資格來跟我們爭糧食爭地盤。如果發生對峙,隻管亮出旅部的旗號逼退他們,實在不行,我們還有二戰區長官部的尚方寶劍,諒他一個營、沒有膽量也沒有實力和我們對抗!”
有了旅長少將的這道命令,田明達的膽子壯了起來,他從駐防平泉縣城西郊的二營、三營各抽調了一個連,從跟隨團部的第一營也抽調了一個連,準備兵分三路,騎著青龍河兩岸向北進發。
然而,就在他抽調的部隊開始集結之際,上回登門拜訪的八路軍騎兵連夏連長,又一次不請自來了。
接到外圍哨兵報告的570團團長,本來打定主意不見對方,可是聽說這個騎兵連長是攜帶著一張“禮單”來的,田明達頓時眼前一亮:俗語雲,當官的不打送禮的,看在禮單的麵子上,這一麵可以見一見。同時也搞清楚八路軍的葫蘆裏究竟賣的什麽藥。
來者正是八路軍徐旅關門山支隊的騎兵連長夏連山。恨不能早些完成這筆交易的夏連長,見了田明達的麵就開門見山、簡短節說,擺明了來意。
聽說有兩百大洋和十石糧食,晉軍團長不僅眼睛亮、連腦門兒都放出了光芒——不就是釋放幾個曾經幫助過八路軍的土匪嘛,這件事惠而不費,唯一有些麻煩的是,八路軍騎兵連長提到的關門山南麓的麥村,此刻在那裏征糧的應該不是自己570團的人,而是旅長從569團派出的征糧小隊。不過這也好辦,讓自己的參謀長帶著八路軍的人到麥村跑一趟,估計那邊抓到土匪的指揮官,充其量是569團的某個連長,給他送五十個大洋外加幾石糧食,要他悄悄把人放了,應該不是什麽難事。這樣一來,自己就可以輕鬆將剩下的一百多塊大洋揣進腰包。
說幹就幹,滿口對友軍騎兵連長做了承諾的田明達,要對方立即去取禮單上的錢財糧食,隻要東西到位,馬上帶著他們去麥村贖人。
遵照支隊長吳子健臨行前的囑托,夏連山此行刻意對晉軍團長模糊了黑石崖匪幫被擒的人數以及攜帶*(就包括一挺輕機關槍)的數量信息;吳子健分析,晉軍獨12旅戰鬥力雖然不強,但根據從前在該旅服役的肖俊平的敘述,該旅的武器裝備並不差,因而可能不會像八路軍這樣看重繳獲的槍支。
很快,夏連山就帶著大洋和糧食以及一個排的騎兵去而複返,看在白花花的大洋份上,田明達暫時放棄了與八路軍針鋒相對的立場,笑嗬嗬派出了自己的參謀長,領著夏連山一行直奔了麥村。
晉軍團長的分析果然沒有錯,在麥村碰巧襲擊了黑石崖匪幫的569團一部,指揮官的確沒有超過連級:少尉排長李滿倉,奉命帶領自己手下的一個排,正在麥村駐紮征糧。
自從放走了兩個黑石崖匪幫的嘍羅回他們的山寨報信,李滿倉就加強了警惕,以防黑石崖並不前來贖人、而是派出更多的人馬武力營救。
他將全排的三個班,每八個小時為一時間段、輪流朝著關門山南麓方向警戒布哨。剛剛繳獲來的那挺小炮一樣的機關槍,被他強迫土匪教會了自己的兩個士兵用法,眼下就架設在靠近村子北口的位置。
有了機關槍的壓陣,李滿倉少尉心裏就有了底:自己手下這三十多條人槍,戰力不俗,應對一倍於己的土匪,在占據地利的情況下應該不成問題。而且據他判斷,匪幫們更有可能是派人來談判而非武力解決。
但讓晉軍少尉大感意外的是,前來談判接洽的竟然不是黑石崖匪巢的人,而是獨12旅友鄰團570團的參謀長;這個參謀長領來的也不是什麽土匪,而是八路軍林師徐旅的一個騎兵連長!
看到臨時駐紮在這裏的指揮官僅僅是一個少尉排長,570團的中校團參謀長頓時倨傲起來,他用顯得頗為不耐煩地的語氣,向李滿倉說明了大致意思,隨即就提出交給對方五十塊大洋、五石糧食(他甚至一度動了隻交給對方三十塊大洋的念頭,隻是倉促之下未來得及改口),要李滿倉立即釋放所羈押的土匪。
如果換成一般的少尉級排長,來者既是比自己軍階高出許多的長官、理當給個順水人情,自己又有大洋可賺、包括還能額外增加征得糧食的數量,如此一舉多得的好事,豈有不遵從之理?
然而,偏偏李滿倉是獨12旅當中少有的忠厚正直的基層軍官,又有一副不媚上的傲骨,此刻見了友鄰團參謀長大刺刺的態度,當即心生厭惡,表麵上恭恭敬敬,但回答的話語卻是不卑不亢:
“報告參謀長,卑職奉569團三營營長之命,在此地征糧,正趕上土匪進村搶劫,所以就打了對方一個冷不防,抓獲二十幾名土匪。這幫土匪燒殺奸淫,民憤極大,卑職實在不敢領受這點大洋就放虎歸山。正準備上報營長,等候處置命令。”
570團的參謀長,聽對方一口一個營長地搪塞自己,怒氣頓生,冷冷地訓斥道:
“你的營長,不過是個少校,我這個中校難道還不能做他的主嗎?”
不料此言一出,李滿倉越發抵觸,同樣冷冷地回答說:“長官是570團的參謀長,我首先要聽命的、當然是我們569團的營長。請長官不要再為難卑職。”
“我沒有為難你,”570團參謀長強忍著怒火:“放著五十塊大洋不賺,你的腦袋莫非是讓驢踢了?”
李滿倉哈哈一笑,說五十塊大洋聽上去是不少,但是這夥土匪隨身攜帶來的快槍就有二十多支,還有一挺怪模怪樣但威力巨大的機關槍,就憑這些槍支,也不是五十塊大洋就拿得下的吧!?
570團參謀長大吃了一驚:二十多支快槍,還有一挺機關槍!這夥土匪是什麽來頭?竟然被軍隊裝備還好?!他隨即轉頭去看一旁的八路軍騎兵連長,後者的臉色頓時變得尷尬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