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步話機緊急呼叫西條聯隊長,高木少佐得到的答複是:該部追擊潰逃的八路軍大股步騎兵,已經抵達青龍河下遊的梨花浦村,正在全力攻擊逃入村中負隅頑抗的敵軍。
得知死守西坪村的支那軍突然發動強力反擊,西條重平急忙從電訊兵手中搶過步話機話筒,厲聲詢問詳細戰況,聽筒那一端的大隊長高木少佐,氣急敗壞的敘說了大致經過,稱河對岸的支那軍兵力源源不斷,此次反擊竟然從我軍兩翼以及正麵次第實施,投入兵力在數百人之上,來勢凶猛。
日軍聯隊長的頭瞬間脹大了:這關門山腳下究竟藏著多少支那軍?!
“你部務必死死扼守住村西防線,並盡快組織反衝鋒,爭取將支那軍趕回青龍河東岸去!”西條重平手握著話筒吼叫著:“旅團司令部剛才來電,大塚聯隊的奈良步兵大隊主力,正在車載出動,擬實施對我增援。在援兵到達之前,西坪村最後的支撐陣地絕對不容丟失!”
聽自己的聯隊長講兄弟聯隊出動了一個步兵大隊的主力正在趕來的途中,高木少佐喜出望外,當即表示堅決守住現有防線——他當然深知再後撤一步就會退入村子外麵的曠野地帶,那樣的話,已經失去了炮火支援的部隊,再想從村外重新攻擊進入,難度可想而知。
不過,日軍大隊長並沒有意識到,出現在他左翼的敵軍已經不是與他較量了大半天的八路軍徐旅支隊,而是來自大榆樹山的中央軍391團一部。好在己方的後援就要到了!他現在需要做的便是牢牢地守住這條狹長的支撐防線,等待大塚聯隊的人到位後,再展開反攻。
於是,將近兩個步兵中隊的三百多名日軍,擁擠在西坪村的邊緣地帶,拚命抵抗著同時來自東南北三個方向的攻擊。
而指揮策動這場三麵反攻的八路軍支隊長,其戰術目的正是為了一鼓作氣將侵入村莊的日本兵全數驅趕出去。受到夜幕的製約,吳子健並沒有觀察到在村西邊緣日軍還保留了一個步兵中隊;他的反攻計劃主要是針對伏在青龍河西岸開火的日本兵的。
起初,這場突然發動的反攻確實如他推演的那樣,壓迫得河岸邊的日軍不得不離開臨時陣地向村外退卻。然而,當留守在村西的那個步兵中隊投入進來之後,日軍就逐漸支撐住了敗退的步伐。
接下來的戰鬥近乎演變成了類似巷戰的場麵——八路軍和中央軍的三個連,利用熟悉的地形掩護(中央軍391團二營六連也得到八路軍的一個排作引導),一步一步向前推進;日軍的兩個中隊則就地依托房屋院落,頑強地阻擊抵抗。其實,從交戰雙方兵力對比上看,八路軍和中央軍並無什麽優勢,但一來是占了地利,二來又是於突然之間發動的多麵疾攻,打了日本人一個措手不及;等到高木少佐終於將陣腳穩住之時,他們所能控製的防區已經非常有限。
組織三麵圍攻的吳子健,忙裏偷閑跑到中央軍391團的陣地上,與其二營六連連長朱星雲上尉會了麵;他一麵感謝友軍的雪中送炭,一麵就詢問豐店縣城以及大榆樹山一帶是否受到了日軍攻擊。
朱星雲奉命率隊出征的時候,391團的駐地還是一派平和,朱上尉本人倒是知曉在軍統女少校的策劃下,秦團座正在組織對小榆樹山日軍據點的偵查摸襲。但直到他離開,也沒有相關消息傳回。至於其後那裏發生的一係列巨變,他則是一無所知了。
由於擔心西坪村落入日軍手中,下午的作戰進行到一定程度時,吳子健下令通訊排進行了最後一次飛鴿傳書,告知391團團部暫停彼此間的這種通訊形式。所以,現在他們兩軍之間已經失去了有效聯絡。而此刻他從朱星雲口中打聽到的大榆樹山的情況,也早已經時過境遷了。
但河口村方向始終未見戰事,卻可以得到最新的證實。八路軍支隊長在這個問題上頗為困惑,搞不懂這一次日軍為什麽居然沒有打河口村的主意?
也正是在這一瞬間,吳子健突然萌生了一個大膽的設想——河口村一帶既然平安無事,那麽僅僅留守三營7連足矣,如果此刻將駐紮在那裏的二營6連調出,快速機動到西坪村外,從西麵發起攻擊,就可實現對這股日軍的四麵圍攻;屆時,再下令村內防禦青龍河東岸的三營8連全體渡河,給日軍加上最後的致命一擊,則這場集中了五個連的合圍之戰,完全存在著聚殲當麵之敵的可能性!
這個大膽甚至不失為狂妄的戰役設想,一出現在吳子健的腦海中,就再也無法抑製下去了。他環顧左右,想找到一個得力的高層指揮員進行具體商榷,但眼前隻有“客軍”中央軍上尉朱星雲。八路軍支隊長咽了一口唾沫,把到了嘴邊的話也咽了回去,隻是勉勵叮囑一番朱上尉小心作戰,便丟下他們跑回到了中央陣地。
他火速傳令,從左翼陣地上召來了二營營長魏鑫,三言兩語說明了自己的計劃,向對方征求看法。
二營長魏鑫脾氣雖不如從前的李天林火爆,但比起老成持重的王雙龍也要激進許多,聽到支隊長講出這個有望一舉圍殲當麵日軍的大膽設想,當即也興奮起來——今天下午開始的作戰,他的第二營從最開始就被一分為三,6連留守在十幾裏開外的河口村,4連則跟隨王雙龍第一營跳到了外線作戰(後來才調回村內參與防守),隻有5連一直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這讓他這個當營長的難免鬱悶。如果吳子健如此部署,則意味著接下來的圍殲戰將以自己的二營為主攻了!
“支隊長,要幹的話就得馬上動手,趁著一營和騎兵連把鬼子的主力牽製走了,咱們來一個速戰速決!”
得到部下的支持,吳子健越發堅定了此念,他回望了一眼身後的青龍河,河對岸政委劉樹正在防線上坐鎮——按理說應該向政委通報一聲,但他明知道對方九成以上會持反對意見,於是索性放棄了這個打算。
他親筆手書了簡短的調兵命令,委派今天下午開始就一直往返於西坪村、河口村之間的兩個通訊兵,快馬加鞭去向支隊參謀長李天林傳達;還特地囑咐隻準調遣二營6連,李天林務必繼續鎮守原地,不得擅離職守而妄動。吳子健太了解這個老部下了,聽到一場防禦戰即將轉換為圍殲戰,昔日的5連長、今天的支隊參謀長必定技癢難耐,難保其不趁機與二營6連一起跑過來參戰。
既然有了圍殲敵軍的新意向,八路軍支隊長就不忙著要將日本人逐出村莊了,相反,他要給對方造成一個錯覺,認為八路軍的攻勢已到強弩之末,無法進一步擠壓對手的防禦空間,從而繼續死守一線。於是,他相繼傳令三個方向的連隊,停止向前猛烈攻擊,改為原地開火,與日軍形成對峙,拖住對方。
他密令二營長魏鑫,即刻到北麵的村頭方向潛伏,接應即將從河口村趕來的二營6連,並親率該連繞到村子西麵,完成對村內日軍的包圍。
布置完了這一切,吳子健開始不停看表,急切地等待著援軍的到來。時間,他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時間!
不料,他刻意忽略回避的政委劉樹,卻從變得不再猛烈的攻勢之中,感到了不對頭。
爬到青龍河西岸一座村屋頂端的劉樹,始終費力觀望著今晚的這場戰鬥。當吳子健利用友軍援軍的到來、轉為發起渡河反攻的時候,他的反對意見沒有受到支隊長的絲毫重視。渡河作戰打響後,舉高臨下的支隊政委看到了己方推進的迅速,日軍不僅被逼離了河岸,而且越來越朝著村西邊緣退去。
劉樹一度感到很興奮,盡管這場渡河反攻是吳子健一意孤行的舉動,但如果藉此攻勢、一舉將日軍逐出村莊,則會徹底改變今夜的戰局。說到底,西坪村這個老根據地,政委本人也是澆注了大量心血的,能夠不被日軍占領而掌握在己方手中,總是一件好事。
可是蹊蹺的事情接下來卻出現了,借助著不是很好的視野,劉樹發現了三個方向的攻勢幾乎同時減弱了下來,隨後,進攻甚至基本上宣告終止!而已經分別向前推進到一定程度的部隊,無論八路軍的還是中央軍的,也都沒有撤下來的跡象。
劉樹頓時焦慮起來:這不戰不和的局麵讓他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情急之下,他帶著幾個人順著河麵上的一座小橋直接跑到了對岸,找到了支隊長吳子健。
“老吳,怎麽回事?要打就抓緊時間速戰速決,要是攻不下來,就趕緊把隊伍撤回河西,以免日軍主力殺回後、我們腹背受敵!”
吳子健沒有想到,政委如此敏銳地覺察到了局麵的變化。他原本想要對其隱瞞的圍殲日軍計劃,到了這一地步也隻好和盤托出了。
可是,劉樹不聽則已,聽罷支隊長的簡要講述後,立即勃然大怒起來。
得知死守西坪村的支那軍突然發動強力反擊,西條重平急忙從電訊兵手中搶過步話機話筒,厲聲詢問詳細戰況,聽筒那一端的大隊長高木少佐,氣急敗壞的敘說了大致經過,稱河對岸的支那軍兵力源源不斷,此次反擊竟然從我軍兩翼以及正麵次第實施,投入兵力在數百人之上,來勢凶猛。
日軍聯隊長的頭瞬間脹大了:這關門山腳下究竟藏著多少支那軍?!
“你部務必死死扼守住村西防線,並盡快組織反衝鋒,爭取將支那軍趕回青龍河東岸去!”西條重平手握著話筒吼叫著:“旅團司令部剛才來電,大塚聯隊的奈良步兵大隊主力,正在車載出動,擬實施對我增援。在援兵到達之前,西坪村最後的支撐陣地絕對不容丟失!”
聽自己的聯隊長講兄弟聯隊出動了一個步兵大隊的主力正在趕來的途中,高木少佐喜出望外,當即表示堅決守住現有防線——他當然深知再後撤一步就會退入村子外麵的曠野地帶,那樣的話,已經失去了炮火支援的部隊,再想從村外重新攻擊進入,難度可想而知。
不過,日軍大隊長並沒有意識到,出現在他左翼的敵軍已經不是與他較量了大半天的八路軍徐旅支隊,而是來自大榆樹山的中央軍391團一部。好在己方的後援就要到了!他現在需要做的便是牢牢地守住這條狹長的支撐防線,等待大塚聯隊的人到位後,再展開反攻。
於是,將近兩個步兵中隊的三百多名日軍,擁擠在西坪村的邊緣地帶,拚命抵抗著同時來自東南北三個方向的攻擊。
而指揮策動這場三麵反攻的八路軍支隊長,其戰術目的正是為了一鼓作氣將侵入村莊的日本兵全數驅趕出去。受到夜幕的製約,吳子健並沒有觀察到在村西邊緣日軍還保留了一個步兵中隊;他的反攻計劃主要是針對伏在青龍河西岸開火的日本兵的。
起初,這場突然發動的反攻確實如他推演的那樣,壓迫得河岸邊的日軍不得不離開臨時陣地向村外退卻。然而,當留守在村西的那個步兵中隊投入進來之後,日軍就逐漸支撐住了敗退的步伐。
接下來的戰鬥近乎演變成了類似巷戰的場麵——八路軍和中央軍的三個連,利用熟悉的地形掩護(中央軍391團二營六連也得到八路軍的一個排作引導),一步一步向前推進;日軍的兩個中隊則就地依托房屋院落,頑強地阻擊抵抗。其實,從交戰雙方兵力對比上看,八路軍和中央軍並無什麽優勢,但一來是占了地利,二來又是於突然之間發動的多麵疾攻,打了日本人一個措手不及;等到高木少佐終於將陣腳穩住之時,他們所能控製的防區已經非常有限。
組織三麵圍攻的吳子健,忙裏偷閑跑到中央軍391團的陣地上,與其二營六連連長朱星雲上尉會了麵;他一麵感謝友軍的雪中送炭,一麵就詢問豐店縣城以及大榆樹山一帶是否受到了日軍攻擊。
朱星雲奉命率隊出征的時候,391團的駐地還是一派平和,朱上尉本人倒是知曉在軍統女少校的策劃下,秦團座正在組織對小榆樹山日軍據點的偵查摸襲。但直到他離開,也沒有相關消息傳回。至於其後那裏發生的一係列巨變,他則是一無所知了。
由於擔心西坪村落入日軍手中,下午的作戰進行到一定程度時,吳子健下令通訊排進行了最後一次飛鴿傳書,告知391團團部暫停彼此間的這種通訊形式。所以,現在他們兩軍之間已經失去了有效聯絡。而此刻他從朱星雲口中打聽到的大榆樹山的情況,也早已經時過境遷了。
但河口村方向始終未見戰事,卻可以得到最新的證實。八路軍支隊長在這個問題上頗為困惑,搞不懂這一次日軍為什麽居然沒有打河口村的主意?
也正是在這一瞬間,吳子健突然萌生了一個大膽的設想——河口村一帶既然平安無事,那麽僅僅留守三營7連足矣,如果此刻將駐紮在那裏的二營6連調出,快速機動到西坪村外,從西麵發起攻擊,就可實現對這股日軍的四麵圍攻;屆時,再下令村內防禦青龍河東岸的三營8連全體渡河,給日軍加上最後的致命一擊,則這場集中了五個連的合圍之戰,完全存在著聚殲當麵之敵的可能性!
這個大膽甚至不失為狂妄的戰役設想,一出現在吳子健的腦海中,就再也無法抑製下去了。他環顧左右,想找到一個得力的高層指揮員進行具體商榷,但眼前隻有“客軍”中央軍上尉朱星雲。八路軍支隊長咽了一口唾沫,把到了嘴邊的話也咽了回去,隻是勉勵叮囑一番朱上尉小心作戰,便丟下他們跑回到了中央陣地。
他火速傳令,從左翼陣地上召來了二營營長魏鑫,三言兩語說明了自己的計劃,向對方征求看法。
二營長魏鑫脾氣雖不如從前的李天林火爆,但比起老成持重的王雙龍也要激進許多,聽到支隊長講出這個有望一舉圍殲當麵日軍的大膽設想,當即也興奮起來——今天下午開始的作戰,他的第二營從最開始就被一分為三,6連留守在十幾裏開外的河口村,4連則跟隨王雙龍第一營跳到了外線作戰(後來才調回村內參與防守),隻有5連一直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這讓他這個當營長的難免鬱悶。如果吳子健如此部署,則意味著接下來的圍殲戰將以自己的二營為主攻了!
“支隊長,要幹的話就得馬上動手,趁著一營和騎兵連把鬼子的主力牽製走了,咱們來一個速戰速決!”
得到部下的支持,吳子健越發堅定了此念,他回望了一眼身後的青龍河,河對岸政委劉樹正在防線上坐鎮——按理說應該向政委通報一聲,但他明知道對方九成以上會持反對意見,於是索性放棄了這個打算。
他親筆手書了簡短的調兵命令,委派今天下午開始就一直往返於西坪村、河口村之間的兩個通訊兵,快馬加鞭去向支隊參謀長李天林傳達;還特地囑咐隻準調遣二營6連,李天林務必繼續鎮守原地,不得擅離職守而妄動。吳子健太了解這個老部下了,聽到一場防禦戰即將轉換為圍殲戰,昔日的5連長、今天的支隊參謀長必定技癢難耐,難保其不趁機與二營6連一起跑過來參戰。
既然有了圍殲敵軍的新意向,八路軍支隊長就不忙著要將日本人逐出村莊了,相反,他要給對方造成一個錯覺,認為八路軍的攻勢已到強弩之末,無法進一步擠壓對手的防禦空間,從而繼續死守一線。於是,他相繼傳令三個方向的連隊,停止向前猛烈攻擊,改為原地開火,與日軍形成對峙,拖住對方。
他密令二營長魏鑫,即刻到北麵的村頭方向潛伏,接應即將從河口村趕來的二營6連,並親率該連繞到村子西麵,完成對村內日軍的包圍。
布置完了這一切,吳子健開始不停看表,急切地等待著援軍的到來。時間,他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時間!
不料,他刻意忽略回避的政委劉樹,卻從變得不再猛烈的攻勢之中,感到了不對頭。
爬到青龍河西岸一座村屋頂端的劉樹,始終費力觀望著今晚的這場戰鬥。當吳子健利用友軍援軍的到來、轉為發起渡河反攻的時候,他的反對意見沒有受到支隊長的絲毫重視。渡河作戰打響後,舉高臨下的支隊政委看到了己方推進的迅速,日軍不僅被逼離了河岸,而且越來越朝著村西邊緣退去。
劉樹一度感到很興奮,盡管這場渡河反攻是吳子健一意孤行的舉動,但如果藉此攻勢、一舉將日軍逐出村莊,則會徹底改變今夜的戰局。說到底,西坪村這個老根據地,政委本人也是澆注了大量心血的,能夠不被日軍占領而掌握在己方手中,總是一件好事。
可是蹊蹺的事情接下來卻出現了,借助著不是很好的視野,劉樹發現了三個方向的攻勢幾乎同時減弱了下來,隨後,進攻甚至基本上宣告終止!而已經分別向前推進到一定程度的部隊,無論八路軍的還是中央軍的,也都沒有撤下來的跡象。
劉樹頓時焦慮起來:這不戰不和的局麵讓他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情急之下,他帶著幾個人順著河麵上的一座小橋直接跑到了對岸,找到了支隊長吳子健。
“老吳,怎麽回事?要打就抓緊時間速戰速決,要是攻不下來,就趕緊把隊伍撤回河西,以免日軍主力殺回後、我們腹背受敵!”
吳子健沒有想到,政委如此敏銳地覺察到了局麵的變化。他原本想要對其隱瞞的圍殲日軍計劃,到了這一地步也隻好和盤托出了。
可是,劉樹不聽則已,聽罷支隊長的簡要講述後,立即勃然大怒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