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榆樹山的中央軍391團緊鑼密鼓地布置前沿防禦的時候,相距不遠的關門山內,八路軍徐旅支隊則在緊張地調整各部的行軍方向。


    自從夜間被日軍重兵驅逐進西坪村後麵的關門山山口,支隊長吳子健就立即做出了分兵行動的安排。


    在那之前,政委劉樹已經和張繡一道,指揮著支隊部等非作戰單位以及“關門山地區戰地總動員委員會”的人員物資,轉移進入了山內。


    而始終固守在西坪村防線上的部隊,計有:徐旅支隊三營8連全部,副營長祁彪統領;徐旅支隊二營4連、5連,原由二營長魏鑫統領,後魏鑫下落不明,改由各自連長負責指揮;此外,還有趕來助戰的中央軍391團二營六連,領軍者係連長朱星雲上尉。


    在夜間的作戰,吳子健當然並沒有打算死守,他很清楚西坪村外麵一共來了多少鬼子。


    但是,整場戰鬥還是打得輾轉反側,敵對雙方的攻防態勢幾度轉換。


    起初,是王雙龍的主力一營以及夏連山騎兵連,在外線側擊了日軍,並最終吸引一部日軍離開西坪村,向南發動追擊。吳子健抓住這一有利時機,集中三個連的兵力逆襲,將已經突入村莊的鬼子壓縮到了村西邊緣。


    其後,日軍援兵乘坐卡車從文城趕來西坪,八路軍被迫重新采取守勢。


    再後,中央軍391團支援的一個連、在河口村八路軍一個排的引領下,秘密潛入西坪參戰,一度又造成了日軍陣腳的混亂。


    然而日本人總體實力畢竟強大,共五個步兵中隊外加機關槍中隊的戰鬥規模,遠非八路軍、中央軍的四個連所能比擬的,很快守軍就被重新驅逐回了西坪村內的青龍河東岸。


    更致命的是,日軍在最後階段除了在正麵實施跨河攻擊外,還派出兩個步兵中隊,分別從青龍河遠端的上遊及下遊秘密涉過,隨即發動了南北夾攻。


    眼見大勢已去,吳子健當機立斷,指揮自己的三個連以及友軍派來的一個連,火速退入了關門山山口。總算在日軍完成最後包夾之前,將部隊安全撤離。


    進入關門山後,清點各部時才發現,二營長魏鑫不見了。據二營5連的部分官兵反映,當時他們的營長親自指揮5連阻擊從村尾方向湧進的大股日軍,並在最危急時刻率領一部分人逆向殺入敵陣。因此,很有可能從村尾衝出了村莊。


    吳子健來不及多想,首先安排三營副營長祁彪,指揮三營8連在關門山山口內的險要地段建立防線,準備阻截有可能進山追擊的鬼子。同時他親自指揮二營5連的主力,做為預備隊置留在三營8連的後麵,形成二道防線。


    然後,他下令二營4連引導著中央軍391團二營六連,向提前進山的政委劉樹部靠攏,暫時緩慢往紅星峽方向行軍。


    之所以要暫時緩慢行軍,是出於吳子健對日軍主力進一步動向的存疑——鑒於上一次日軍大舉夜襲西坪村之後、並未實施占領而是很快整體撤走,八路軍支隊長這一次仍心存僥幸,希望與他們竟戰半夜的這股鬼子,也會很快收兵回營。


    然而現實卻讓他失望了,攻占了西坪村的大隊日軍,不僅沒有撤走,甚至相繼投入了兩股兵力,進入關門山山口試圖追殺八路軍;在遭到了祁彪三營8連依托地形的猛烈阻擊後,才很不甘心地回收到了山口附近。天明時分,吳子健從高處用望遠鏡觀察山口一帶,發現日軍已經將那裏嚴密封鎖,擺出的架勢頗有賴著不走的跡象。


    吳子健這才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看來,至少短時期之內想對西坪村卷土重來是不大可能的了。


    他於是派人向政委劉樹通報了情況,改變原來的緩慢行軍方案,要對方不必再滯留在山林之中等候,而是明確開始轉進紅星峽。其中包括友軍支援過來的朱星雲連,一並先跟隨轉移至紅星峽大本營。


    與此同時,吳子健還先派出通訊兵穿行關門山、趕往河口村附近的另一處山口陣地,向坐鎮的支隊參謀長李天林了解那裏的敵情。倘若河口村一帶仍然沒有出現日本人的攻擊部隊,則可考慮單獨將中央軍391團二營六連投放到那裏,以便讓他們伺機返回大榆樹山歸建。


    接到通報的政委劉樹,可謂沮喪、憤怒之極:帶著大量的壇壇罐罐,在崎嶇的關門山內部穿行趕往紅星峽,這似曾相識的一幕,前一階段才剛剛上演過一次,如今又要重走老路。這怎能不讓他悲憤交加!


    為此,不甘心的劉樹天亮後親自奔回了吳子健所在的阻擊陣地,當麵求證全體轉進紅星峽大本營的必要性——這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舉措,除了為數不少的非作戰單位的人員、物資,更有上百名連夜從西坪村出逃的村民裹挾在部隊隊列中。如果確定要向紅星峽而去,那麽如此龐大臃腫的行進隊伍,則至少要在關門山內趕上三四天甚至更長的路程。對此,八路軍支隊政委當然心存畏難情緒。


    吳子健掌握劉樹的心思,因此也不贅述,直接讓政委舉起徐旅旅部配發的望遠鏡,掃視關門山山口一帶。


    望遠鏡的視界裏,劉樹看到了日軍正在山口處搭建工事——那道五六十米寬的山口,地勢平緩,現在則被石塊、樹幹堆砌的半人多高的簡易工事徹底封死,幾十名日本兵就躲在簡易工事的後麵,虎視眈眈地注視著劉樹現在所處的方位。


    也就在劉樹舉起的望遠鏡將要放下之際,他又看到有兩挺九二式重機關槍被抬了上來,就架設在那道長長的工事後麵——毫無疑問,鬼子即便不再派兵進山追殺八路軍,也完全沒有撤守西坪村的跡象,反倒是準備從此封鎖山口,堵死從那裏進出關門山的通道。


    徐旅支隊政委的心頓時涼了大半截,明白了支隊長吳子健何以會下達全體向紅星峽大本營轉進的命令。


    “從村裏逃出來的百姓怎麽辦?他們現在差不多完全混雜在了我們的隊伍中,如果行軍開拔,還要不要他們跟隨?”劉樹心灰意冷地問道。


    吳子健顯然也被這個難題困住了——封死了山口的鬼子,當然不止針對八路軍,他們同樣也不會放這些老百姓回到西坪村去;搞不好,那兩挺剛剛架設起來的九二重機,將會對平民形成致命的殺戮。可是,如果帶著這幾百名西坪村村民共同轉移,不僅會拖累行軍速度,更重要的是紅星峽那裏根本不具備接納這些百姓的條件。時值青黃不接的晚春,數量龐大的逃難村民如果與部隊爭糧,前景十分恐怖。


    “政委,你是擅長做群眾工作的,你覺得應該咋辦?”計無可施的八路軍支隊長,無奈之下將難題又拋還給了劉樹。


    到了這一地步,劉樹也不再敢唱高調了,他咬咬牙回答說,還是將這些村民留在原地吧,他們縱是跟到了紅星峽,也不可能入住軍營,唯有在軍營外麵搭建棲身之地。既然如此,還不如不折騰他們,讓他們就在現在的地點趕造臨時房屋。一旦日本人離去,也方便他們就近返回家園。


    吳子健眼睜睜地瞪著自己的政委,良久沒有說話。其實在內心,他已然苟同了對方的計劃,隻是不忍心將百姓們丟在山林中而已。政委的決絕,看似無情,卻堪稱是下策中的上策。


    “如果讓這些逃難的村民留在原地,那我設在這裏的防線也一並留下來吧,”吳子健定了定神說道:“一方麵監視西坪村鬼子的動靜,另一方麵也可以保護村民。”


    劉樹聞聽之下,不禁皺起了眉頭:“要把兩個連都留在這裏嗎?會不會拖累影響整個支隊的戰鬥力?”


    “既然決定要留,那就把兩個連都留下,這也是為了確保不讓鬼子由此進山竄犯。另外,第一營和騎兵連目前尚沒有聯係上,他們應該已經撤退到了青龍河下遊,但接下來他們會采取哪些行動,我這個支隊長心中無數。還有二營長魏鑫帶著一小股部隊被打散了,去向不明,我們不能丟下他不管。”


    眼見吳子健主意已定,支隊政委也就不再提出反對意見。


    命令很快就貫徹下去了。徐旅支隊二營4連率先開拔,支隊部以及非作戰單位跟在後麵,友軍391團二營六連則置於隊列最尾。


    從西坪村逃難出來的攜家帶口的村民,很快便接受了要留在原地露宿的現實,與其奔波幾十裏山路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還不如守在家園附近等待機會——八路軍支隊長對他們承諾,會盡快驅走占領村莊的鬼子,讓鄉親們早日回家。


    這並非吳子健說的一句空話,此刻在他的腦海裏,反攻西坪村的作戰計劃,已經開始醞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寸山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作家李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作家李珂並收藏一寸山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