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說方以智今天才剛剛見到獲罪在押的父親,應該多花時間盡孝道噓寒問暖。


    好在有母親妹妹幫著料理家裏那些破事,而且女人一般也更注重家庭親情,有她們陪著方孔炤也就夠了。


    沉樹人也不會跟他們見外,方以智知道國家大事為重,就連夜先回巡撫衙門,匯報一下近期的北方軍情。


    想來這武昌城裏,也不至於有人找茬說他“不孝”。


    不一會兒,眾人策馬回到衙門,沉樹人吩咐人備了宵夜送來書房,不要酒水,隻要些提神的飲品,便於熬夜談正事。


    這些日子舟車勞頓,行軍在途,每天都跟將士們一樣吃軍糧,總算回到武昌了,總算能好好休息一下。


    方以智並不餓,一進書房就端了杯茶坐在對麵,一邊喝幾口提提神,一邊陳述。


    沉樹人則旁若無人地一邊聽,一邊在書桉上大吃大喝。


    方以智:“河南戰事,說來也是諷刺,其實一直到七月份的時候,兩軍相持都沒什麽問題。


    李自成五月、六月時攻打開封甚急,還調集了他軍中全部的佛郎機、紅夷大炮,當時楊閣老一度擔憂過,懷疑沉兄您說的“闖賊必不能拔開封”是否有吹噓之嫌。


    但後來證明,開封總兵陳永福確實守衛得當,以城內紅夷大炮反擊,竟能在隱蔽己方炮位的情況下、精確估算攻城賊軍炮位方位、遠近,屢屢曲射擊斃賊軍炮兵。


    雖未能直接擊毀全部闖軍大炮,但因闖軍精銳資深炮手人數不多,被陳總兵大量殺傷後,其炮便失了準頭,更兼彈藥不濟,至七月已無法持續以炮轟攻城。


    整個七月間,闖軍反複以雲梯蟻附攻城,死傷極多,還都是羅汝才、馬守應的舊部。李自成還試圖挖掘地道至城牆下、埋設火藥炸城。


    但也因開封城牆極為厚實,最多時一次填埋了火藥兩萬餘斤,也沒法徹底炸斷城牆,隻是塌陷了城牆外層,讓牆體厚度變薄了大約一半。


    官軍在陳總兵指揮下,依然死守殘存變薄的城牆、並慢慢填補。闖軍試圖趁機蟻附衝上缺口,被官軍左右攢射,殺傷甚眾,始終未能得手。


    聽說僅僅為了衝這一個缺口,就直接戰死了數千人,傷者無算,最後幾乎是踐屍攻城,屍堆都與城牆缺口高度齊平了。”


    沉樹人聽到這兒時,一度產生了樂觀的情緒,差點都忘了方以智是來向他報告噩耗的。


    他抿了一口鄭家從印度人那兒買來的咖啡提提神,這才想起事情後麵肯定有轉折,連忙追問:“如此看來,我所料絲毫不差,闖賊確實沒有強攻開封之能,那後來怎麽形勢又有變故了呢?”


    方以智也是不由歎了口氣,看得出來他內心也是非常惋惜:


    “確實,一直到七月初,其實形勢對於官軍來說可謂是一片大好。但是後來,因為湘南戰場,張獻忠多次得手的消息,在六月底時就傳到了京城。


    陛下聽說那麽多城池陷落、藩王被殺,極為震怒,又給楊閣老施壓了,勒令楊閣老盡快將闖賊張逆各個擊破,不可再一味持重采取守勢。


    而且陛下還再次重申,在湘南發生的連陷數王的慘狀,絕對不能在河南戰場重現,藩王被殺太多,對大明威嚴、朝廷體麵打擊太大了。”


    沉樹人心中咯噔一下,打斷道:“楊閣老這就答應了?”


    方以智一撇嘴:“當然沒這麽簡單了!楊閣老也是用兵多年了,輕重緩急還是知道的,何況他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就算抗命會導致他被陛下處死,隻要抗命是對的,是利於天下戰局的,楊閣老也會抗命的。


    再說,就算楊閣老一時衝動敢直接出擊,以左良玉的明哲保身,他如果覺得絕無勝算,怎麽可能胡亂出兵?”


    沉樹人一想也對,這倒不是說楊嗣昌多麽舍己為人,而是他的壽命、健康狀況已經到了這(本章未完!)


    第141章您不在的時候,中原早就亂成一鍋粥了


    一步了,一個本來就絕望將死之人,哪裏還用恐懼皇帝的亂命?


    至於左良玉,崇禎要是敢直接讓左良玉去送死,那左良玉鐵定抗命啊。


    所以,楊嗣昌、左良玉如果最終真的聽命出戰了,肯定是還有別的誘因,讓他們覺得確實可以一戰。


    想到這兒,沉樹人也不等方以智慢慢說了,而是主動舉一反三:“所以,肯定是又出了什麽非出戰不可的理由,還讓他們覺得確實不用等我會合,就能有一戰之力?”


    方以智心中一凜,也對沉樹人投來一個佩服的眼神,沉年兄的智商遠見,果然見微知著。


    方以智心悅誠服地說:“誰說不是呢,陛下一開始給楊閣老的旨意,楊閣老也是按下不動,隻想催促沉兄您在湘南盡快收拾掉張獻忠,然後抽兵北上。等朝廷兵力集結,再與李自成決戰。


    但是,陛下六月下旬下的旨意,因為朝中也不注意保密,不過十餘日,到七月初時,已經鬧得連闖賊都知道了。


    李自成聽說“再陷藩王,就會嚴懲楊閣老”,加上聽說張獻忠在湘南連殺數王得手,這兩個消息促使之下,讓久頓堅城之下、威信盡失的李自成,決定改變一下戰略,找點別的小目標先提振一下士氣威望。


    於是,七月初八這天,在開封城下已經遷延三個月的李自成,分出數萬老營嫡係,以劉宗敏、李過為將,忽然北渡黃河,進入了與開封府隔河相望的衛輝府、河北大名府。


    李自成的目標,便是學張獻忠的樣,多殺幾個重量級的藩王,加速逼死楊閣老。而衛輝府是陛下堂叔潞王就藩的所在,算是當今天下,福王、桂王被弑後,除了重慶的瑞王之外,與陛下血緣最近的藩王了。


    更何況,攻打衛輝府還有一層好處,那就是去年李自成殺福王之時,福王府眾人其實都已提前突圍離開了洛陽,隻是福王本人體胖沉重,過於顯眼,哪怕換了衣服也被百姓認出抓回,


    可當時福王的世子朱由崧因為形貌不彰,成功逃脫,就過了黃河,去衛輝府的潞王府,投靠堂叔。陛下後來也下過旨意,讓他這位堂兄承襲了福王爵位。


    所以此番李自成如果攻破衛輝府,並且圍城順利的話,就可以把潞王和新福王叔侄一並殺絕!這就等於殺了陛下一個堂兄、一個堂叔,對朝廷體麵打擊極大,遠非殺其他藩王可比。”


    沉樹人聽到這兒,已經基本上能猜到楊嗣昌後來為什麽不得不出戰了,他連忙略帶緊張地確認:


    “所以……最終楊閣老被逼出戰,還是因為需要分兵救援藩王?不能讓李自成挑軟柿子捏,陷衛輝等地不成?那福王潞王死了麽?”


    沉樹人原本一直不太在乎藩王的死活,但對於小福王和潞王這些人,他還是得關注一下的,至少要比對其他藩王的關注高一個數量級,因為這畢竟會涉及到對將來中樞曆史的改變——


    曆史上,崇禎上吊自盡之後,南京朝廷可就擁立了他堂兄小福王朱由崧繼位,就是弘光帝。而福王在被立之前,因為東林黨當年和福王一係那麽深的仇恨,南京不少人還動過“擁潞”的念頭,


    最後還是東林的頭號人物史可法,還有點血緣親疏遠近的操守,知道潞王和崇禎的血緣關係,畢竟比福王還遠一輩,要越過福王立潞王實在說不過去,才弄了個折衷方案“立桂”,想去兩廣迎回小桂王朱由榔。


    因為桂王和福王都是崇禎的堂兄弟,而潞王畢竟是崇禎的堂叔了,桂王福王跟崇禎的血緣關係親近程度完全相等,挑桂王來立不會導致正統性危機。


    隻是史可法的這番操作,終究遠水不解近渴,國不可一日無君,那種危急關頭他還想等幾個月、從兩廣千裏之外運人到南京,當然不如馬士英阮大铖直接策動江北四鎮以武力擁立來得快了。


    這些雖是後話,但隻要潞王、小福王等任何一個藩王因為曆史的(本章未完!)


    第141章您不在的時候,中原早就亂成一鍋粥了


    蝴蝶效應提前死了,那沉樹人後續的布局,也都得跟著改,這是國本大事,所以必須嚴重關切。


    方以智當然不明白沉年兄忽然這麽緊張的真實原因,隻聽他還是那麽語氣不緊不慢地長歎道:


    “雖不中,亦不遠矣。潞王和小福王倒是沒死,並不是衛輝府防守嚴密,能擋住劉宗敏和李過的大軍強攻。而是劉宗敏等一路掩殺過去,還試圖提前包抄,但終究行事不秘。


    在攻打衛輝府的途中,他們先要途經懷慶府,結果就在懷慶府大肆燒殺擄掠,殺盡富戶、豪紳、官員,還殺了在懷慶就藩的鄭王朱翊鐸一家。


    同時,為了防止潞王、福王北逃去京城,他們提前包抄了北側衛輝府去河北的彰德府,殺了在彰德府的官員巨富和趙王朱常?。


    結果,破懷慶、彰德,殺鄭王、趙王期間,卻給了潞王、福王反應時間,他們得知北去彰德府、大名府至北京的路已經被闖賊騎兵包抄截斷,於是提前趁著流賊兵馬還沒到,就棄城出逃,隻留下守軍守城。


    潞王與福王叔侄走陸路由衛輝縣抵達延津縣,由延津入黃河,走水路坐船遁逃,由開封以東進入歸德府,試圖繼續南逃。


    藩王逃走之後,衛輝府倒是沒什麽守備能力,在劉宗敏重兵不計代價猛攻之下,還是輕易告破。城破後劉宗敏得知潞王福王都提前棄城逃跑了,聽說氣得又屠了衛輝全城。”


    沉樹人聽到這兒,稍微自己在腦中捋了一下因果。


    如此看來,福王和潞王走脫,倒是不算開掛,因為原本曆史上,這倆慫人也是趁著流賊軍隊還沒進入衛輝府地界,就提前逃跑了。大明的藩王,隻要舍得自己的財富、莊園,肯帶著細軟跑,其實是能跑掉的。


    就比如剛才方以智提到的鄭王、趙王,其實也就首當其衝的鄭王、是猝不及防被殺了全家。而迂回途中殺死的趙王,卻有世子逃了出來,將來理論上還能再繼承趙王爵位。


    除非是提前團團圍住、把周邊幾個府都圍了,就是奔著刻意滅門去的,或者是突然偷襲。否則隻要不是頂級守財奴,命還是能逃掉的。


    不過,想到福王、潞王如曆史一樣逃掉了,沉樹人又冒出一個更大的不解:“既然福王、潞王逃了,楊閣老和左良玉,怎麽又非找李自成決戰了呢?”


    第141章您不在的時候,中原早就亂成一鍋粥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國姓竊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浙東匹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浙東匹夫並收藏國姓竊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