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突然繞後登陸的消息,自然給清軍高層造成了巨大的心裏混亂。


    麵對豪格的憤怒質疑,隻是負責通報軍情的信使當然無法回答。


    但豪格旁邊的禮親王滿達海,聽到豪格居然打算回師反包圍寧遠、錦州的明軍,卻覺得不妥,於是越眾而出建議:


    “肅親王!既然明軍已經在我軍後方登陸,眼下或許不該計較是否能反包圍寧遠、錦州的明軍了。


    他們敢來,肯定是有恃無恐,說不定另有倚仗,咱不如避其鋒芒,求個穩妥。就別走沿海的遼西走廊退兵了,直接翻越燕山撤退吧!”


    豪格想都沒想就一擺手回絕了:“不行!且不說現在明軍剛冒險繞後登陸偷襲,寧遠、錦州是否失守都還不知道。


    若是這兩處任何一處沒有失守,我大清天兵卻被嚇得連救援都不敢去救援,最後任由寧遠、錦州守軍在絕望中被明軍消滅,


    】


    那將來遼東任何一城的守軍,除了咱滿人嫡係兵馬以外,其他還有誰敢為我大清賣命?還不是徹底被明軍打怕,到時候隨便一次偷渡襲擾,都有可能小事化大!這種事情必須一開始就殺雞儆猴立威,決不能讓明軍的繞後企圖得逞哪怕一次!


    再說,就算退一萬步說,假設寧遠、錦州已經全部丟失,那我們也不該繞開遼西走廊、通過燕山以北草原撤軍。


    我們騎兵翻越燕山,不帶輜重,或許可以。步軍不帶輜重,數百上千裏草原繞下來,怕是走散、餓死都有不少。而車杖輜重,又怎麽可能快速翻越燕山運走?


    如果走燕山以北撤退,就等於是徹底放棄此前為了山海關決戰而囤積於此的輜重軍械糧秣!步兵也注定會頗受損失、沿途遭到追擊殺傷。隻有我滿人騎兵可以全身而退。這樣的退法,國力必然重創,還有什麽機會翻盤!”


    話說到這份上,其他清軍高層將領就算反應再慢,也已經捋清了兩套方案的優劣。


    滿達海的路子更求穩,可以確保騎兵部隊幾乎完好無損地撤走,但輜重會被放棄,步兵能跑多少未知,要看具體打起來是否被明軍黏住,寧遠錦州也沒法救。


    豪格的路子賭得更大,打好了步兵輜重和寧遠錦州都能保住,但打得不好騎兵主力都得額外搭進去一部分。


    目前來看,兩套方案無法直接看出優劣,關鍵就是後續的隨機應變、部隊執行力了。


    誰也承擔不了“試都不試一下,就丟掉輜重存糧和部分步兵”的責任,那就聽豪格的試一試唄。


    有希望喝藥保守治療、把病灶根治的,誰舍得一上來就截肢切除啊。


    清軍很快加速動員,當天就開始拔營後撤,隻留下數千死士炮灰和一些壯丁留守山海關,為的也是遲滯永平府境內明軍主力追擊的速度,給主力爭取時間。


    ……


    可惜,清軍的撤退,完全沒有逃過明軍的眼睛,因為明軍早就算好了日子,這幾天更是派出不少淺吃水、又帶高桅籠的大型沙船,迫近到遼西走廊沿岸偵查。


    本來渤海灣北岸水深較淺,大型船舶難以靠近航行,但明軍既然是有針對性地建設過海軍,這種問題當然可以避免。


    明軍從荷蘭人那兒挖到最新的西方造船匠、船舶設計師,也已經有足足兩年了。在中西合璧的設計切磋下,借鑒荷蘭大肚船的塞噸位經驗,改良原有大沙船,造出吃水更前噸位更重的船,並不是難事。


    明軍還在這些新的專門用於遼東半島沿岸戰區的沙船上,裝了比老式船更高的桅杆,配上梯子和桅頂的望籠,再輔之以最新式的高精度高倍望遠鏡,沿海幾十裏內的軍隊調度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所以清軍沿著遼西走廊回撤,明軍第一時間就發現了。除非清軍選擇翻越燕山、走燕山北麵的路,才能躲過偵查。


    明軍偵測到敵情後,還不用開船回來匯報,隻要直接在海上每隔二十裏一艘偵查沙船、舉烽火為號接力,就能跟長城傳訊一個原理,一兩個時辰就把軍情傳回山海關關內的攻關大營。


    所以,豪格原本打算偷偷溜、最好是主力後撤後保密一兩天,才讓明軍得知山海關已經空虛。而事實上,他走後才兩個時辰,明軍就算定了一切,還把消息通傳全軍、讓將士們知道韃子已經跑了,現在就是上山海關撿便宜的。


    明軍頓時愈發士氣如虹,順風仗誰不會打啊。


    一時炮兵再次猛烈火力準備一番、步槍隊左右交叉火力攢射、鐵甲兵攻堅掃尾。


    短短幾個時辰,豪格留在山海關殿後拖時間的幾千清軍正規軍,就被明軍以壓倒性的兵力優勢全殲。


    那些臨時抓來的壯丁就更加不濟,也被殲滅了兩三千人,剩下全部崩潰直接跪地投降、調轉槍口幫明軍效力了。


    豪格留在山海關拖時間的部隊,累計才拖了半天,黃得功和李定國就追出了山海關,咬著豪格的尾巴,兩軍隻隔了四十裏地,一路往東北而去。


    這個節奏,讓豪格原本的期待徹底落空了。


    而且黃得功和李定國還不怕追擊中部隊脫節、清軍回身反殺。因為明軍已經有了絕對的海路優勢,陸軍追擊途中側翼是有海船保護的,海船上還有紅夷大炮可以機動跟隨。


    豪格一開始不信這個邪,往寧遠方向逃了一天後,眼看後麵明軍追上來了,他就想趁著晚上駐紮休息時、明軍戒備鬆懈,組織騎兵隊於黎明反殺一波,逼退黃得功。


    但黃得功和李定國的行軍始終是靠海穩紮穩打,不會深入內陸太遠。


    當黃得功的前軍遭遇豪格分出騎兵返身殺回,黃得功立刻讓各部列背海的卻月陣,確保背後不會被清軍騎兵繞後,隨後以步槍隊火力對著三麵輪射,清軍騎兵要衝上來就要付出重大傷亡。


    同時因為明軍是背海列陣,清軍騎兵衝上來的過程中,很快發現自己居然處在明軍海軍艦炮的覆蓋範圍內,隻要接近到離海岸三裏地之內的範圍,明軍新式重炮的開花彈就能轟過來。


    於是,盡管明軍追兵沒能隨軍攜帶太多陸軍重炮,但隻要沿著遼西走廊貼海行軍,不深入內陸,他們就隨時可以得到艦炮掩護。這玩意兒可比一千年前劉裕破北魏騎兵的卻月陣生猛太多了。


    幾番嚐試,最終還是以清軍又丟下數千具騎兵屍體、傷兵為代價,倉惶撤走,豪格也隻能徹底放棄“逃跑的過程中把明軍追兵拉得脫節、首尾不能相顧、然後找準時機殺個回馬槍”的想法。


    “南蠻子對海軍的應用真是犀利歹毒呐,看來以後進兵連遼西走廊都不能用了,隻能走大草原了。這還不算什麽,要是遼東沿海各地處處都不安全,難道我大清隻能徹底放棄沿海、退往內陸麽?”


    一想到這種可能性,豪格的內心簡直要被痛苦淹沒。


    但事已至此,他還能怎麽辦?隻能是往前看,見招拆招,走一步看一步。


    剛剛從回馬槍失敗受創的痛苦中走出來還不到一夜,次日清晨,清軍又收到一條接踵而來的新壞消息,再次沉重打擊了其士氣:


    寧遠和錦州都已經確認失守!就是在豪格的軍隊從山海關火速回援的這段時間裏失守的!兩地守軍從遇襲到陷落,三天都沒撐到!


    豪格大怒,狠狠抽打了帶來噩耗的信使,還想查問細節。最後被告知,明軍渡海而來,居然還帶了足量的攻城重炮,就在昨日突然加急了攻勢,再配合城內部分動搖士卒願為內應、有不少遼東守兵本就是吳三桂等明軍將領的舊部降軍,多管齊下才那麽快破城。


    豪格仔細梳理了一下這個節奏後,內心居然升起了一股不寒而栗。


    而跟他一起商議決策的滿達海、嶽樂也多少看出端倪了。滿達海相對經驗豐富一些,頓時失驚叫道:


    “不好!怕不是明軍一開始假裝沒能速攻破城,就是在勾引我軍救援寧遠吧!明軍肯定是一上來就有足夠的攻城重炮,強行破城的!但前天沒拿出來,昨天才拿出來,這就是一開始示弱、在勾引我軍啊!”


    至於具體勾引什麽,明白人到了這一步早就看明白了,不就是勾引豪格舍不得寧遠、舍不得錦州、舍不得翻越燕山撤退所必須放棄的輜重糧草和斷後步兵,所以勾引豪格往牌桌上下更大的賭注麽!


    這番話被滿達海點破,豪格的威望也不免下降了一些。至此,清軍內部基本上已經認清,豪格對付南蠻子的水平,最多也就跟當年多鐸多爾袞半斤八兩!不可能比他們更強!


    隻不過,清國已經內亂得夠多了,多爾袞畢竟有大戰略層麵的路線失誤,而且其勢力也已經連根拔除,所以現在也沒什麽好後悔的,隻有跟著豪格一條道走到黑了。


    眾將隻是唉聲歎氣,但談不上生出異心,最多士氣低落。


    ……


    事已至此,該虧的都已經虧了,直接放棄輜重和步軍再改為翻山,也不可能。


    因為寧遠城畢竟不是關卡,而隻是一座孤城。


    哪怕明軍張名振部帶著吳三桂登陸、拿下了寧遠,也沒法徹底攔截斷整條遼西走廊,清軍還是可以繞過孤城撤退的嘛。


    除非寧遠能跟山海關一樣,還有配套的長城全麵攔死,那才叫無法突破,隻有一座孤城,不試一試就太對不起清軍至此為止的沉沒成本了。


    而最終的結果,當然是“試試就逝世”。


    九月初六,清軍集結主力,準備強行從寧遠城西北方向繞城而過、繼續往東北逃竄。


    行軍的時候清軍還做好了戒備,一旦剛剛殺進寧遠城還不到兩天的張名振和吳三桂敢出城騷擾,就立刻以清軍主力反殺!


    結果,吳三桂比豪格想象的還頭鐵,


    他居然不是等清軍過了一半、再攔腰截擊,更沒有選擇等清軍騎兵主力過去大半後、追尾掩殺步兵和輜重隊。


    吳三桂直接選擇了在清軍先鋒都還沒繞過寧遠城時,就提前幾個時辰出城列陣,還抓緊時間簡易挖了一點壕溝和夯土牆,然後就當道堵路,一如街亭的王平。


    看到這一幕,豪格也算明白過來了:


    “吳三桂這點人馬繞後,居然有那麽大的胃口?指望把孤全軍圍殲堵死在寧遠以西?就憑他這點人馬?朱樹人應該不怎麽信任吳三桂吧!沒聽說有另撥精兵給吳三桂調遣,他手下也就那點關寧軍舊部,三萬人都不到,還指望攔住我大清主力?”


    明軍雖然以極大的調度力量,從海路盡可能派兵繞後了,但畢竟有寧遠和錦州兩處需要分攤。而且從登來渡海而來,每艘船也就運百餘人,還要留下海麵上的部隊,


    明軍全部運力,連水手在內,大約七八萬人,除掉水兵後,剩下再分兩半,寧遠和錦州也就各自分三萬不到,仗打到這一步,這個數據敵我雙方都是清楚的。


    所以眼下的情況,就是豪格麾下清軍滿漢蒙總兵力六七萬人,加上一些運糧的輔兵壯丁。麵對眼前有吳三桂兩三萬人堵路,後續有黃得功李定國十萬以上大軍追擊。


    隻要吳三桂拖住豪格最多一天,甚至隻需要半天多,黃得功李定國就能追上來掩殺背刺豪格的後軍。


    豪格要活命,隻有兩條路,要麽在黃得功李定國追上來之前突破吳三桂,


    要麽在黃得功追上之前、判斷出確實沒法突破吳三桂,那就往北翻越燕山逃亡。


    但這種事到臨頭才翻越燕山的措施,注定會路險難行,機動性差的部隊絕對會被咬住變成炮灰。到時候就是隻有騎兵能逃,而且還不是全部都有把握逃。至於步兵,注定都得全軍覆沒了。


    “全軍突擊!務必正午之前徹底擊潰鑿穿吳三桂部!不能拖!過了午黃得功隨時會追上來,到時候我軍就要腹背受敵了!大清存亡在此一戰,諸將務必竭盡十二萬分死力、搏命突圍!殺!”


    豪格知道沒時間猶豫含湖,也就直接不管什麽章法,把全軍戰力往堵路的吳三桂臉上衝殺過去。


    ……


    對麵的吳三桂,看到清軍全軍突擊,誓死衝鋒,內心也恍忽了一下。


    那一刻,他忽然覺得,眼前這一幕,跟七年多前、山海關內,他跟李自成廝殺時,是何其的相似!


    隻可惜當年他誤判形勢,一失足成了為人唾棄的引狼入室者,


    那一戰,也是他需要先以關寧軍嫡係、跟李自成血拚上大半天,然後多爾袞帶著清軍騎兵,從側翼出現夾擊李自成。


    而今天,變成了他需要當頭攔截豪格的衝鋒、先跟豪格廝殺拖住大半天,等大明的友軍黃得功李定國追上來,掩殺背刺豪格身後。


    “太像了,當年那一戰,後來幾乎讓我一生身敗名裂。今日這一戰要是能完勝,說不定能徹底洗刷當年的恥辱?將來也留個美名?”


    吳三桂也是有膽氣血性之人,曆史上他最後也反清了,現在無非是早棄暗投明十年,雖然反複無常多次,但僅論武力,此人還是能打的。


    而且,自從河北決戰,他也帶著關寧軍在側翼策應立功後,張煌言對他的信任也提升了一些。


    現在雖然關寧軍沒法裝備最新式的武昌造步槍乃至線膛槍,但那些五年前的早期型武昌造,已經給他配發了幾千杆,還有二十門騎兵炮,算是軍備待遇不錯了。有了這些新裝備墊底,他的兩萬步兵、還有三四千關寧鐵騎,也有了死戰的底氣。


    “全軍務必奮力死戰!擅自後退者斬!韃子已是釜中枯魚,我大明必然全勝!步槍隊列陣!關寧鐵騎準備迂回側擊!一旦看到韃子有往北迂回的企圖,就上去截擊!”


    吳三桂親自揮舞寶劍,策馬督戰,隨著清軍蜂擁衝上,雙方很快絞殺在一起。


    “砰砰砰——”數千杆隆武三年型老式武昌造紛紛開火,配合其他鳥銃火力,輪番疊進而射,在清軍步兵靠近之前,就割麥子一樣放倒了一排排的士卒。


    豪格不想讓滿人騎兵衝第一波,想保存核心實力,所以就先讓漢軍旗的步兵炮灰上了。沒想到麵對明軍有組織的攔截,漢軍旗步兵竟衝得如此低效,死傷驟增卻進展緩慢。


    當火器已經出現代差,步兵對步兵的衝鋒戰,本來就容易變成一邊倒的屠殺。明軍連番狂射,給敵人造成了重大傷亡後,士氣愈發上升,關寧軍人人大呼酣戰,聲震數裏。


    豪格眼看反而給吳三桂把士氣打起來了,隻好不惜代價,讓滿人鐵騎先帶頭衝鋒,同時步兵也全速跟進,抓緊每一刻友軍用生命爭取來的時間差。


    寧遠城外,一時血流漂杵,數以千計的生命,在短暫的幾刻鍾內飛快流逝,屍體傷兵枕藉。


    豪格越打越是心驚,為何當年他覺得沒什麽大不了的手下敗將吳三桂,現在也變得這麽堅韌有骨氣了?


    清軍一波波地消耗,一波波地反複衝殺,在付出慘重的代價後,倒是確有一部分騎兵部隊徹底殺穿了吳三桂的防線、衝到了明軍背後。


    問題是,哪怕陣線某些部位已經被鑿穿了口子,但剩下的明軍還是堅守在陣地上,既不因為側翼暴露而退卻,也不崩潰,甚至都沒有因為恐懼而逃回寧遠城內選擇據城死守。


    隻能說,隨著大明的複興,大夥兒都知道大明是必勝的一方,士氣上來之後,人人膽子都更大了,何況關寧軍本就是悍勇著稱,這般加持之後,更是豪格無法想象的。


    反而是一部分清軍死戰突圍成功後,也不想著返身助戰友軍了,既然都逃出來了,那就直接跑唄!然後突圍部隊就直接脫離了戰場……


    戰場上出現了詭異的一幕,清軍雖然有少量突圍成功,但兵力優勢卻越打越小,突出去的就隻管自己逃命,也不回頭背刺接應友軍——


    主要是他們知道回頭也未必有用,明軍的火槍空心方陣破騎早就被清軍習慣了,他們知道明軍背後的火力也可以很強勁。


    這種情況下,明軍縱然被清軍不惜代價,在局部打出一些缺口,但反而造成了清軍的奪路而逃,誰都想通過這些缺口衝過去,給自己找條活路。


    吳三桂雖然做不到全殲敵人,但也拚命讓步槍隊往缺口處擠壓,從左右兩側對著缺口瘋狂以交叉火力掃射,奪路而逃的清軍要通過這段死亡之路,就得忍受同時來自左右兩側的集火。


    一時之間,死亡之路上堆滿了清軍的屍體,每突圍出去一個人,路上起碼死兩三個。


    混亂的血戰持續了半天,一直到午時清軍也沒能徹底打垮吳三桂,戰場上殘留的兵力對比,卻開始扭轉。


    眼看黃得功李定國隨時可能出現,豪格也是沒辦法,隻能一咬牙,帶領最後還沒突出去的騎兵部隊,往北翻越燕山,用最後的時間差繞草原逃跑。


    而還在包圍圈中的步兵和輜重,就隻能作為殿後拖時間的,徹底丟給黃得功了。


    午後未時,黃得功和李定國終於趕到了戰場,與血戰後損失慘重的吳三桂殘部,前後夾擊,徹底把各方麵都衰竭至極的清軍步炮兵和輜重隊全殲。


    經此一戰,豪格如驚弓之鳥,也不敢再想走遼西走廊、再突破一次錦州了,剩餘殘部全部走燕山以北草原,狼奔豕突回到盛京。


    滿人武裝,在山海關以來的連番血戰中,又折損了至少兩三萬人,導致滿人的男丁人口總數,也進一步從七八萬人,跌到了四五萬人,衰弱到了極點。


    漢蒙部隊和壯丁炮灰,加起來折損也有數萬,清廷的威望,已經徹底不存。


    而最讓豪格氣憤的是,當他逃回盛京之後,沒過幾天,又派出斥候打探,他還惶惶不可終日地以為明軍會乘勝追擊。


    但明軍山海關、寧遠、錦州大勝三場後,居然虛晃一槍,隻留兵守衛山海關,而寧遠和錦州則被明軍放棄了,直接搬空了錢糧物資人口撤回關內,把空城留給清軍。


    很顯然,張煌言的謀劃,就是要消耗滿清的有生力量!


    他現在有海軍之利,隻要清軍還敢回來占寧遠,明軍就隨時能繞後斷路,再來收割一波!


    相比之下,明軍要是守寧遠,就得分散兵力,給清軍留下各個擊破的破綻,那還不如收縮兵力,把敵人放近了打,一切以多殺敵兵放血為核心目標。


    反正在寧遠殺一個清兵,肯定比跑去盛京殺一個清兵,要省力得多。


    豪格想明白這一切後,居然徹底沒招了,明明放著空城也不敢去占。遼西走廊四百裏,竟漸漸成為了無人區,雙方都在收縮,不給敵人迂回繞後斷路的機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國姓竊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浙東匹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浙東匹夫並收藏國姓竊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