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形式,從來沒有低俗的》
思想有高尚和卑劣,藝術有高雅和通俗,而文學的表達方式,也有麵目可憎和喜聞樂見之分。
所謂文以載道,道理是需要文字來傳播的,如果讀者不喜歡我們的文字,不去閱讀,那麽蘊涵在文字當中的道理也就是無本之木,又談何教化。
所以先賢作《論語》,以優美雋永的文字,傳深邃普世的思想。
可是,現在很多作家都忘記了這一點,把群眾喜愛的表達方式當作低俗,將群眾厭惡的表達方式以為高雅。而當他們的思想無人問津的時候,不去反省於己,反而怪諸於人。
我有高雅,你為什麽不買單?
其實先賢早已給出了答案,淺顯可人的文字,才是‘道理’的最佳載體,不信的話,去讀一讀《三字經》。
如果仍然不明白的話,還可以重溫偉人於60年前,在延安*****上的講話。
‘文藝工作者的工作對象問題,就是文藝作品給誰看的問題。我們的問題基本上是一個為群眾的問題和一個如何為群眾的問題。通俗文學的讀者就是普通老百姓,就要用他們看得懂的語言。’
現在的問題和1942年多麽相像,文學界最大的矛盾是:固步自封的嚴肅文學,不能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學需求;而受過嚴格專業訓練的文學工作者們,非但不去努力工作,填補這方麵的空白,反而對做出嚐試的網絡文學大加批判。
所以,在現在的華夏,我們看不到新時代的趙樹理,新時代的《荷花澱》。
談藝術,也要談錢。
金錢不能衡量一本書的藝術性,但卻絕對可以衡量這本書的受歡迎程度。作家賺錢是好事,因為賺得越多,說明作品影響的人越多,傳播思想的能力越強。
我希望作家多賺錢,我希望有更多的趙樹理,更多的《荷花澱》
。。。
“強詞奪理,不過倒也有點意思。”,一位溫文爾雅的老先生用鼠標圈出屏幕上的文字,笑著對身旁的學生說道:“怎麽讓下裏巴人,也能聽懂陽春白雪;用藝術的手法,創作出受歡迎的通俗小說來,值得研究研究。”
年輕的學生深深點頭,“老師,我突然有個想法,這次的碩士論文,我打算寫一篇通俗小說。”
老先生笑了:“好,我支持你”
。。。
如何才能寫出讓群眾喜聞樂見的作品呢?
首先,要創造出代入感,讓讀者願意跟著故事情節,一起去感受主角的喜怒哀樂。這樣,讀者才會接受你的作品,進而接受你在作品中蘊含的思想。
那麽,如何創造出代入感呢?最簡單的方式之一,就是讓我們的讀者在讀書讀得很開心,產生愉悅感。通俗點來說,就是製造爽點。
如何製造爽點呢,略微舉幾個例子:
優越感
優越感有物質上的,比如說主角是個億萬富翁,入則豪宅處著豪車,這個不必多說;這裏談談精神上的優越感,比如說穿越到古代。
在這個設置的框架當中,主角麵對古代人,自然而然會產生精神上的優越感:你的未來我全知道,你的想法我全掌握,是不是很爽?我能抄詩歌裝文豪,能搞發明做土豪,連炒個菜釀個酒都比你美味百倍,而這些爽點,哪怕很普通的讀者,都會覺得自己也能夠做到,這樣他就會產生了代入感。
逆襲
言情小說裏麵充滿這種套路,古有灰姑娘,今有霸道總裁愛上我;如果以男性為主角進行創作的話,可以把王子換成公主,把霸道總裁換成天之驕女,主角本來是個廢柴,通過努力打敗了身邊的優等生,抱得美人歸,是不是很有代入感
寶物
這個寶物是統稱,指那些在正常狀況下主角不可能得到的事物。
比如西廂記裏窮書生夜會千金小姐的橋段,賈母就批判過它沒邏輯:宰相女兒身邊少說也有十幾個丫鬟,窮書生哪有機會見到。可是拋開合理性不談,這個情節是不是很爽?這裏的千金小姐,就是那個寶物。
古代的文人筆記裏麵也充滿著這種幻想,有浪蕩子遇仙得寶,有敗家子從地下挖出幾缸銀子,不勝枚舉。同樣,在早期的武俠小說當中,主人公掉到懸崖下麵會怎麽樣?作者為什麽會這樣寫?當然是因為讀者喜歡。
可是,雖然讀者很喜歡看‘得寶’的情節,但懸崖下麵的秘籍已經讓人厭煩了,所以我們要放飛想象,創造出新的‘寶物’來。
比如來自未來的機器人,外星人的高科技,千年老妖的魂魄,等等等等。
例子太多,不一一列舉,總之萬變不離其宗。我們的目標就是:製造爽點,給讀者帶來輕鬆愉快的閱讀體驗。
。。。
這就是我心裏所想的啊!
看到這裏,屏幕前的清秀帥哥再也抑製不住自己激動的情緒,使勁把右拳砸向左手掌心,仿佛不如此就無法宣泄自己奔放的思路一般。
這段文字完全點撥開了他的關竅,少年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脈,隻覺得靈感泉湧,不可遏抑,他打開寫字板,飛快地記錄下腦海中的情節來:異火、戒指、還有古族小公主。
。。。
最後談一下寫作的技巧。
大家都知道,我一向以來都在不斷地進行這方麵的實驗,過去的五本書,采用了五種不同的行文手法;我這樣做,就是希望根據讀者的反饋,來準確地了解讀者的喜好。下麵就介紹一下我得到的一些經驗,拋磚引玉,希望大家不吝指教,以期共同進步。
談小說之前,我們可以把目光轉向電影,所謂的藝術電影且不去管它,隻談商業電影。商業電影的觀眾和通俗小說的讀者,其實可以算作同一類受眾,所以,研究商業電影的結構能給我們如何寫作提供借鑒。
近些年來最成功的商業導演是邁克爾?貝,他最拿手的是大量的短鏡頭、淩厲的剪輯和快速的節奏,用動作和特效來取代敘事的邏輯,增強觀眾的代入感,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因為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用來消磨時間的選擇也越來越多,這就對消遣工具的展示技巧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快和奇。
要開門見山,在開頭部分清楚地描述主角的背景和環境;要盡快拋出第一個小高潮,在衝突中刻畫主角的性格和能力,這樣才能方便讀者閱讀,吸引讀者的注意力。這裏我提一個黃金三章的概念:如果不能在前三章完成一個起承轉合的完整循環,那麽失敗的可能性就很大了;當然,這並不是個絕對的概念,口碑好的作品有慢熱的權力。
這此之後,每二十萬字要有製造一個新的高潮,或者衝突、或者升級、或者得寶,隨著大綱一路循環往複,就是合格線以上的作品。
。。。
眼睛男歎了口氣,默默地刪掉了修改了無數次的開頭;他雙眼用力地盯著屏幕,良久之後,手指才慢慢地動了起來。
“想明白生命的意義嗎?”
思想有高尚和卑劣,藝術有高雅和通俗,而文學的表達方式,也有麵目可憎和喜聞樂見之分。
所謂文以載道,道理是需要文字來傳播的,如果讀者不喜歡我們的文字,不去閱讀,那麽蘊涵在文字當中的道理也就是無本之木,又談何教化。
所以先賢作《論語》,以優美雋永的文字,傳深邃普世的思想。
可是,現在很多作家都忘記了這一點,把群眾喜愛的表達方式當作低俗,將群眾厭惡的表達方式以為高雅。而當他們的思想無人問津的時候,不去反省於己,反而怪諸於人。
我有高雅,你為什麽不買單?
其實先賢早已給出了答案,淺顯可人的文字,才是‘道理’的最佳載體,不信的話,去讀一讀《三字經》。
如果仍然不明白的話,還可以重溫偉人於60年前,在延安*****上的講話。
‘文藝工作者的工作對象問題,就是文藝作品給誰看的問題。我們的問題基本上是一個為群眾的問題和一個如何為群眾的問題。通俗文學的讀者就是普通老百姓,就要用他們看得懂的語言。’
現在的問題和1942年多麽相像,文學界最大的矛盾是:固步自封的嚴肅文學,不能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學需求;而受過嚴格專業訓練的文學工作者們,非但不去努力工作,填補這方麵的空白,反而對做出嚐試的網絡文學大加批判。
所以,在現在的華夏,我們看不到新時代的趙樹理,新時代的《荷花澱》。
談藝術,也要談錢。
金錢不能衡量一本書的藝術性,但卻絕對可以衡量這本書的受歡迎程度。作家賺錢是好事,因為賺得越多,說明作品影響的人越多,傳播思想的能力越強。
我希望作家多賺錢,我希望有更多的趙樹理,更多的《荷花澱》
。。。
“強詞奪理,不過倒也有點意思。”,一位溫文爾雅的老先生用鼠標圈出屏幕上的文字,笑著對身旁的學生說道:“怎麽讓下裏巴人,也能聽懂陽春白雪;用藝術的手法,創作出受歡迎的通俗小說來,值得研究研究。”
年輕的學生深深點頭,“老師,我突然有個想法,這次的碩士論文,我打算寫一篇通俗小說。”
老先生笑了:“好,我支持你”
。。。
如何才能寫出讓群眾喜聞樂見的作品呢?
首先,要創造出代入感,讓讀者願意跟著故事情節,一起去感受主角的喜怒哀樂。這樣,讀者才會接受你的作品,進而接受你在作品中蘊含的思想。
那麽,如何創造出代入感呢?最簡單的方式之一,就是讓我們的讀者在讀書讀得很開心,產生愉悅感。通俗點來說,就是製造爽點。
如何製造爽點呢,略微舉幾個例子:
優越感
優越感有物質上的,比如說主角是個億萬富翁,入則豪宅處著豪車,這個不必多說;這裏談談精神上的優越感,比如說穿越到古代。
在這個設置的框架當中,主角麵對古代人,自然而然會產生精神上的優越感:你的未來我全知道,你的想法我全掌握,是不是很爽?我能抄詩歌裝文豪,能搞發明做土豪,連炒個菜釀個酒都比你美味百倍,而這些爽點,哪怕很普通的讀者,都會覺得自己也能夠做到,這樣他就會產生了代入感。
逆襲
言情小說裏麵充滿這種套路,古有灰姑娘,今有霸道總裁愛上我;如果以男性為主角進行創作的話,可以把王子換成公主,把霸道總裁換成天之驕女,主角本來是個廢柴,通過努力打敗了身邊的優等生,抱得美人歸,是不是很有代入感
寶物
這個寶物是統稱,指那些在正常狀況下主角不可能得到的事物。
比如西廂記裏窮書生夜會千金小姐的橋段,賈母就批判過它沒邏輯:宰相女兒身邊少說也有十幾個丫鬟,窮書生哪有機會見到。可是拋開合理性不談,這個情節是不是很爽?這裏的千金小姐,就是那個寶物。
古代的文人筆記裏麵也充滿著這種幻想,有浪蕩子遇仙得寶,有敗家子從地下挖出幾缸銀子,不勝枚舉。同樣,在早期的武俠小說當中,主人公掉到懸崖下麵會怎麽樣?作者為什麽會這樣寫?當然是因為讀者喜歡。
可是,雖然讀者很喜歡看‘得寶’的情節,但懸崖下麵的秘籍已經讓人厭煩了,所以我們要放飛想象,創造出新的‘寶物’來。
比如來自未來的機器人,外星人的高科技,千年老妖的魂魄,等等等等。
例子太多,不一一列舉,總之萬變不離其宗。我們的目標就是:製造爽點,給讀者帶來輕鬆愉快的閱讀體驗。
。。。
這就是我心裏所想的啊!
看到這裏,屏幕前的清秀帥哥再也抑製不住自己激動的情緒,使勁把右拳砸向左手掌心,仿佛不如此就無法宣泄自己奔放的思路一般。
這段文字完全點撥開了他的關竅,少年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脈,隻覺得靈感泉湧,不可遏抑,他打開寫字板,飛快地記錄下腦海中的情節來:異火、戒指、還有古族小公主。
。。。
最後談一下寫作的技巧。
大家都知道,我一向以來都在不斷地進行這方麵的實驗,過去的五本書,采用了五種不同的行文手法;我這樣做,就是希望根據讀者的反饋,來準確地了解讀者的喜好。下麵就介紹一下我得到的一些經驗,拋磚引玉,希望大家不吝指教,以期共同進步。
談小說之前,我們可以把目光轉向電影,所謂的藝術電影且不去管它,隻談商業電影。商業電影的觀眾和通俗小說的讀者,其實可以算作同一類受眾,所以,研究商業電影的結構能給我們如何寫作提供借鑒。
近些年來最成功的商業導演是邁克爾?貝,他最拿手的是大量的短鏡頭、淩厲的剪輯和快速的節奏,用動作和特效來取代敘事的邏輯,增強觀眾的代入感,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因為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用來消磨時間的選擇也越來越多,這就對消遣工具的展示技巧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快和奇。
要開門見山,在開頭部分清楚地描述主角的背景和環境;要盡快拋出第一個小高潮,在衝突中刻畫主角的性格和能力,這樣才能方便讀者閱讀,吸引讀者的注意力。這裏我提一個黃金三章的概念:如果不能在前三章完成一個起承轉合的完整循環,那麽失敗的可能性就很大了;當然,這並不是個絕對的概念,口碑好的作品有慢熱的權力。
這此之後,每二十萬字要有製造一個新的高潮,或者衝突、或者升級、或者得寶,隨著大綱一路循環往複,就是合格線以上的作品。
。。。
眼睛男歎了口氣,默默地刪掉了修改了無數次的開頭;他雙眼用力地盯著屏幕,良久之後,手指才慢慢地動了起來。
“想明白生命的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