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現在說這些話真的沒什麽必要了。</p>
都已經和離了。</p>
本來也就是這樣子的人,現在再說這麽多真沒什麽意義。</p>
和離之後,各不相幹。</p>
這本來也是裴釗自己說的。</p>
隻不過是眼下鄭氏坐在他麵前,他才又突然想起來從前的那些事情。</p>
其實也沒有很久遠。</p>
隻是一年多的時間而已。</p>
許多事情還是能夠從眼前飄過的。</p>
也可能是馬上就要離開了吧。</p>
離開了之後不會再回來,對過去的懷念才會更深。</p>
很有可能是有了執念,那些心思就會更在心裏往外閃過。</p>
裴釗看著眼前的鄭氏,嫻靜淑雅,同他從前心愛的女郎比起來,真沒什麽差的,甚至要更出色一些。</p>
他也似乎是在今天突然懂了,為什麽父皇和太後當年會為他選定鄭氏為妻。</p>
</p>
父皇和太後自然是有考量的。</p>
那些考慮也是為了他好,更是為了大梁的江山好。</p>
換句話說,應該算是他身在福中不知福,更是不肯惜福的人了。</p>
不然現如今一切都是好好的。</p>
他還是九五至尊,鄭氏也還是他的皇後。</p>
帝後不會離心,更不至於到和離的地步。</p>
一切都是順風順水的。</p>
歸根結底,是他自己弄成現在這樣的。</p>
雖然連他自己都覺得很委屈。</p>
無論是太後還是朝臣,並沒有人想要聽一聽他內心最真實的想法。</p>
他並不是那種禍國殃民的皇帝,也從來都沒想做個昏君的。</p>
所謂的聽信小人讒言,不過是他們私心裏想的而已,事實上根本就不是。</p>
所以裴釗才總是感覺到孤寂。</p>
孤獨寂寥的感覺,並不是因為高處不勝寒,更從來都不是因為他站在無人之巔。</p>
而是他們從來都不願意認認真真的聽他說。</p>
是他年紀小,也是他曆練不夠。</p>
他們總是在求穩定,卻沒有想過大梁百年後的前景。</p>
至少他考慮了。</p>
後來冷靜下來去回憶去思考。</p>
傅融父子兩個戰死在金明坡,還有那麽多無辜的將士和百姓。</p>
也許他真的做錯了。</p>
他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他的做法是錯誤的。</p>
因為想明白了這件事情之後,裴釗是有考慮過他自己身上的問題的。</p>
正是因為他自己出了問題,無論是在決策上,還是在做法上,既然錯了,那旁人不理解他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p>
以至於到了今天這步田地。</p>
太後那邊不打算聽他說那些,他現在也不想再去跟太後說了。</p>
所以互相保持緘默,彼此都不肯坦白。</p>
誤會一旦積存下來,隻會越來越多。</p>
就像是滾雪球一樣。</p>
隻有越滾越大的。</p>
真的要等到冰雪消融,那隻能等到旭日東升的時候,金芒灑落大地,然後才能照耀開。</p>
人和人之間的誤會,也是要有一個人開個頭。</p>
等到開了頭之後再揭開那層誤會,一點點的消除,直到誤會消散的那一天。</p>
裴釗深吸了一口氣:“其實沒有什麽了,過段日子我也就要去潁州了,你呢?你什麽時候動身?”</p>
鄭氏敏了抿唇:“今兒就走了,中飯在宮裏進,吃完一頓飯,也是我在宮裏的最後一頓飯,就要動身回滎陽去了。</p>
以後別說是宮城,就算是金陵城,恐怕都不太會過來。</p>
我是想著,殿下給了我這麽大的恩典,我總要去求著太後,叫我再來見殿下一麵,同您道聲謝,也要辭別一番,與您說上一聲珍重。</p>
好在太後一向都是最通情達理的人,我才一去說,太後就答應了我。”</p>
她噙著澹澹的笑意,唇角微微上揚著,笑意清淺的時候,容色便更好了:“今日見了殿下,其實殿下一切也都還安好,搖光殿住著也自在些,等過些時日去了潁州王府,日子就更自在了。</p>
到時候比宮裏待著也舒服些,殿下想做些什麽,也多少都能做一點。</p>
不至於終日沉悶。</p>
若是殿下·身邊能再得一個有緣人,日子才會更好過起來。</p>
我也祝殿下前景光明,能順遂稱心。”</p>
前程似錦這話是沒法子說出口的,祝不了裴釗前程似錦。</p>
鄭氏是聰明人,知道去了潁州之後裴釗會是什麽樣的處境,故而也隻能說是比在宮裏的時候要自在些。</p>
王府那麽大,最起碼是不可能在他王府禮遇上有什麽虧待的地方。</p>
若打一個王府,還不夠他到處去逛,四下裏想做些什麽就做些什麽的嗎?</p>
總是能夠的。</p>
即便有人跟在他身邊監視著,也不妨礙他日常起居。</p>
練練功,寫寫字,哪怕是侍弄花草,或者從外頭請了一班小戲到王府裏唱上幾天的戲。</p>
怎麽樣都是好的。</p>
而且等去了王府還更清閑呢。</p>
別的親王府邸,就算是郡王府邸,也都各自有屬官,要忙著操持王府裏的日常事務,其實也沒有清淨到哪裏去。</p>
再說等到了封地,山高皇帝遠的,又不像是升王他們幾個,在金陵城,在太後的眼皮子底下,所以也不敢太過於放肆的,譬如外出赴宴這種事。</p>
去了封地的話,總會有那些官場上的人往來走動,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的。</p>
這件事情上,裴釗也可以省去了。</p>
朝野上下都知道,裴釗不是到封地去享清福的,他是被朝廷換了個地方軟禁起來的。</p>
既然是軟禁,他們貿貿然到王府裏去請,一旦傳入朝廷的耳朵裏,叫章太後知道了,他們也是吃不了兜著走。</p>
就算太後懶得跟他們那些無名小卒計較,也不會給他們什麽好前程了。</p>
誰叫他們太過於蠢笨不堪呢?</p>
居然連裴釗是被軟禁的都看不出來。</p>
所以鄭氏現在所說的這些話,其實也是合理的。</p>
確實比在金陵的時候要快活得多。</p>
裴釗聽她說這些,也就笑了:“你這樣說倒是能寬慰人,實在沒想到,咱們這都要分開了,我才想著要同你坐在一塊兒聊聊天,說說話,天底下的事情實在是奇妙得很。</p>
你這趟回滎陽去,和離書一定要收好。</p>
我求著母後叫你與我和離,把責任都攬在我自己的身上,也是想著將來你成婚嫁人也不大受到影響。</p>
我反正沒覺著有什麽,但是這東西你肯定要貼身收好的,記得嗎?”</p>
都已經和離了。</p>
本來也就是這樣子的人,現在再說這麽多真沒什麽意義。</p>
和離之後,各不相幹。</p>
這本來也是裴釗自己說的。</p>
隻不過是眼下鄭氏坐在他麵前,他才又突然想起來從前的那些事情。</p>
其實也沒有很久遠。</p>
隻是一年多的時間而已。</p>
許多事情還是能夠從眼前飄過的。</p>
也可能是馬上就要離開了吧。</p>
離開了之後不會再回來,對過去的懷念才會更深。</p>
很有可能是有了執念,那些心思就會更在心裏往外閃過。</p>
裴釗看著眼前的鄭氏,嫻靜淑雅,同他從前心愛的女郎比起來,真沒什麽差的,甚至要更出色一些。</p>
他也似乎是在今天突然懂了,為什麽父皇和太後當年會為他選定鄭氏為妻。</p>
</p>
父皇和太後自然是有考量的。</p>
那些考慮也是為了他好,更是為了大梁的江山好。</p>
換句話說,應該算是他身在福中不知福,更是不肯惜福的人了。</p>
不然現如今一切都是好好的。</p>
他還是九五至尊,鄭氏也還是他的皇後。</p>
帝後不會離心,更不至於到和離的地步。</p>
一切都是順風順水的。</p>
歸根結底,是他自己弄成現在這樣的。</p>
雖然連他自己都覺得很委屈。</p>
無論是太後還是朝臣,並沒有人想要聽一聽他內心最真實的想法。</p>
他並不是那種禍國殃民的皇帝,也從來都沒想做個昏君的。</p>
所謂的聽信小人讒言,不過是他們私心裏想的而已,事實上根本就不是。</p>
所以裴釗才總是感覺到孤寂。</p>
孤獨寂寥的感覺,並不是因為高處不勝寒,更從來都不是因為他站在無人之巔。</p>
而是他們從來都不願意認認真真的聽他說。</p>
是他年紀小,也是他曆練不夠。</p>
他們總是在求穩定,卻沒有想過大梁百年後的前景。</p>
至少他考慮了。</p>
後來冷靜下來去回憶去思考。</p>
傅融父子兩個戰死在金明坡,還有那麽多無辜的將士和百姓。</p>
也許他真的做錯了。</p>
他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他的做法是錯誤的。</p>
因為想明白了這件事情之後,裴釗是有考慮過他自己身上的問題的。</p>
正是因為他自己出了問題,無論是在決策上,還是在做法上,既然錯了,那旁人不理解他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p>
以至於到了今天這步田地。</p>
太後那邊不打算聽他說那些,他現在也不想再去跟太後說了。</p>
所以互相保持緘默,彼此都不肯坦白。</p>
誤會一旦積存下來,隻會越來越多。</p>
就像是滾雪球一樣。</p>
隻有越滾越大的。</p>
真的要等到冰雪消融,那隻能等到旭日東升的時候,金芒灑落大地,然後才能照耀開。</p>
人和人之間的誤會,也是要有一個人開個頭。</p>
等到開了頭之後再揭開那層誤會,一點點的消除,直到誤會消散的那一天。</p>
裴釗深吸了一口氣:“其實沒有什麽了,過段日子我也就要去潁州了,你呢?你什麽時候動身?”</p>
鄭氏敏了抿唇:“今兒就走了,中飯在宮裏進,吃完一頓飯,也是我在宮裏的最後一頓飯,就要動身回滎陽去了。</p>
以後別說是宮城,就算是金陵城,恐怕都不太會過來。</p>
我是想著,殿下給了我這麽大的恩典,我總要去求著太後,叫我再來見殿下一麵,同您道聲謝,也要辭別一番,與您說上一聲珍重。</p>
好在太後一向都是最通情達理的人,我才一去說,太後就答應了我。”</p>
她噙著澹澹的笑意,唇角微微上揚著,笑意清淺的時候,容色便更好了:“今日見了殿下,其實殿下一切也都還安好,搖光殿住著也自在些,等過些時日去了潁州王府,日子就更自在了。</p>
到時候比宮裏待著也舒服些,殿下想做些什麽,也多少都能做一點。</p>
不至於終日沉悶。</p>
若是殿下·身邊能再得一個有緣人,日子才會更好過起來。</p>
我也祝殿下前景光明,能順遂稱心。”</p>
前程似錦這話是沒法子說出口的,祝不了裴釗前程似錦。</p>
鄭氏是聰明人,知道去了潁州之後裴釗會是什麽樣的處境,故而也隻能說是比在宮裏的時候要自在些。</p>
王府那麽大,最起碼是不可能在他王府禮遇上有什麽虧待的地方。</p>
若打一個王府,還不夠他到處去逛,四下裏想做些什麽就做些什麽的嗎?</p>
總是能夠的。</p>
即便有人跟在他身邊監視著,也不妨礙他日常起居。</p>
練練功,寫寫字,哪怕是侍弄花草,或者從外頭請了一班小戲到王府裏唱上幾天的戲。</p>
怎麽樣都是好的。</p>
而且等去了王府還更清閑呢。</p>
別的親王府邸,就算是郡王府邸,也都各自有屬官,要忙著操持王府裏的日常事務,其實也沒有清淨到哪裏去。</p>
再說等到了封地,山高皇帝遠的,又不像是升王他們幾個,在金陵城,在太後的眼皮子底下,所以也不敢太過於放肆的,譬如外出赴宴這種事。</p>
去了封地的話,總會有那些官場上的人往來走動,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的。</p>
這件事情上,裴釗也可以省去了。</p>
朝野上下都知道,裴釗不是到封地去享清福的,他是被朝廷換了個地方軟禁起來的。</p>
既然是軟禁,他們貿貿然到王府裏去請,一旦傳入朝廷的耳朵裏,叫章太後知道了,他們也是吃不了兜著走。</p>
就算太後懶得跟他們那些無名小卒計較,也不會給他們什麽好前程了。</p>
誰叫他們太過於蠢笨不堪呢?</p>
居然連裴釗是被軟禁的都看不出來。</p>
所以鄭氏現在所說的這些話,其實也是合理的。</p>
確實比在金陵的時候要快活得多。</p>
裴釗聽她說這些,也就笑了:“你這樣說倒是能寬慰人,實在沒想到,咱們這都要分開了,我才想著要同你坐在一塊兒聊聊天,說說話,天底下的事情實在是奇妙得很。</p>
你這趟回滎陽去,和離書一定要收好。</p>
我求著母後叫你與我和離,把責任都攬在我自己的身上,也是想著將來你成婚嫁人也不大受到影響。</p>
我反正沒覺著有什麽,但是這東西你肯定要貼身收好的,記得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