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偉肅穆的光明大殿巍然聳立於未央宮廣場正中,火紅的朝陽鋪滿殿頂,將整個大殿映成了金黃色。雕梁畫棟,飛簷鬥拱,勾心鬥角,層層相連,令這座未央宮的核心大殿更顯得雄奇突兀。
中秋白晝,漢白玉石的飛龍大殿之下,身著大禮盛裝的文武大臣分列兩廂,眾大臣靜靜地等候著宣召。
“當、當、當”,景陽鍾悠長沉厚的聲音響了起來。緊跟著,便是驚天動地的長號那一陣陣震人心魄的低鳴。隨著鍾磬之聲,禮樂大奏,一名黃門侍郎從殿內快步走出,以漫長的聲音讚道:“盛朝慶功宴會開始!文武大臣,依班次進殿!”
眾臣在東方朔等宰輔的帶領下,撩紫袍,邁石階徐徐向大殿走去。殿內,鏗鏹有力的大朝禮樂回蕩。眾大臣魚貫而入,按筵席座次站定,麵向陛上。
一時間鍾磬之聲大作,武帝在內侍和值日官的扶持下,緩緩登上龍陛,坐在了龍椅之上。看得出,今天他的心情非常好,莊嚴肅穆的神情之下,仍然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眾臣跪倒齊聲頌道:“臣等恭賀陛下四海歸一,群夷臣服,帝業永祚!萬歲,萬歲,萬萬歲!”
漢武帝的臉上露出了微笑:“眾卿平身。”眾臣起立。武帝道,“朕自登基來,蒙上蒼見愛,海內承平,天下安樂,絲路鑿通,紫氣東來,唯匈奴野心,不服王化,妄動戈鉞。然,賴朝內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誌之士忘身於外,喜能大捷克敵,實乃朕之幸,天下之幸也!”
眾臣齊聲讚道:“仗天子威靈,實乃陛下文治武功!萬歲,萬歲,萬萬歲!”
漢武帝微笑道:“今時值中秋佳節,又正逢前線奏凱,西極天馬不日到達,實為雙喜臨門,朕心甚慰,因設此慶功大宴,一為酬勞軍功,二來與普天下同慶之!”
眾臣又跪倒山呼萬歲。漢武帝如儀賜座,讚禮官高唱:“眾愛卿平身,入座!”
眾大臣起身入座。漢武帝道:“傳膳!”一聲令下,禮樂大作,禦膳房的廚師們流水似地將早已準備好的佳肴美酒送上台麵。
漢武帝舉起麵前的酒樽微笑道:“這第一樽酒,敬前方浴血奮戰的將士,及迎接汗血寶馬的貳師將軍李廣利、先鋒官李陵!敬兵部侍郎衛青及在坐眾位愛卿!”
眾臣齊舉酒樽:“謝陛下!”
衛青站起身來,雙膝跪倒,高舉酒樽:“臣不勝惶恐之至!”
漢武帝舉樽就口,一飲而盡。眾臣也將樽中酒一飲而盡。
漢武帝舉起第二樽:“這第二樽酒,朕與眾卿共度中秋。”說畢,將酒一飲而盡。眾臣照辦。
漢武帝端起了第三樽酒,微笑道:“這第三樽嘛……”他的目光望向眾臣。眾臣靜靜地注視著他。漢武帝笑道:“隻待前方汗血寶馬,捷報一到,便與眾卿痛飲此樽酒!”
眾位大臣發出一片會心的歡笑,氣氛登時輕鬆下來,大家交頭接耳,低聲說笑起來。漢武帝看了看時辰,對衛青道:“衛青,應該快到了吧?”
衛青微笑道:“陛下且請安心,即刻就到。”
正說著,忽聽殿外一聲高唱:“陛下,輪台八百裏加急塘報,候在殿外!”
殿中登時安靜下來。漢武帝的臉上綻開了笑容:“宣!”
黃門侍郎飛奔進殿,雙手高高舉起塘報。一名侍官接過,快步呈與漢武帝。
漢武帝打開了塘報。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他的臉上。蘇武靜靜地望著他,衛青望著他,東方朔望著他,桑弘羊望著他。
漢武帝將塘報迅速地看了一遍,臉上的笑容頓時消失了。
蘇武深吸了一口氣,手攥緊了酒樽。一旁東方朔詢問的目光投向了他,蘇武緩緩搖了搖頭。
漢武帝的臉色變了,嘴角微微顫動,臉部肌肉不停抽搐著,雙手的抖動越來越劇烈,漸漸地,竟好像已無法控製…………
“啪”!寂靜之中傳來一聲脆響,塘報掉在了地上。
眾臣發出一陣低呼,紛紛站起身來。東方朔張了張嘴,似乎要說什麽,卻被蘇武用眼神製止了。
一刹時,殿上靜得能夠聽到呼吸之聲。
漢武帝麵部的肌肉變換著各種抽動的方式,似乎是哭,又好像在笑,那樣的表情簡直是難以描繪。猛地,他伸出手死死地抓住了麵前的酒樽,好像是抓住一根救命稻草,能夠看得出,他在拚命抑製自己的情緒。握住酒樽的手越抖越厲害,以至於將樽中的酒都晃了出來,灑在手上。眾臣的麵色由擔憂轉為驚懼,又由驚懼轉為了恐慌,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位霸氣自信的漢武大帝如此神情。殿內靜得可怕,似乎連呼吸之聲都停止了。
猛然間,漢武帝發出一陣大笑,以致眾臣們的身體在笑聲發出的一瞬間不自禁地抖動著。
當所有的目光再一次集中到丹旃上的漢武大帝時,眾臣驚奇地發現,他臉上的陰霾竟然一掃而空,喜慶之色充溢麵頰,他高擎酒樽朗聲道:“這第三樽酒,敬前線陣亡的將士們!”
眾臣愣住了,望著漢武帝的麵色,望著他手中的酒樽,那些平日善於揣度聖意的大臣終於明白了,原來漢武帝與大家開了個玩笑,殿內的氣氛登時輕鬆下來。
漢武帝舉樽就飲,一口而盡。
眾大臣長長地出了口氣,謝恩之後,舉起酒樽一飲而盡。霎時間,殿內又恢複了笑語歡聲,隻有一個人例外,那就是蘇武,他靜靜地望著漢武大帝。
漢武帝滿麵笑容,放下酒樽道:“眾卿盡情歡愉,朕不勝酒力,且去將息片刻。”
眾臣起身唱道:“恭送陛下!”
蘇武慢慢端起酒樽,他的手也有些顫抖。東方朔走到他的身旁:“蘇參事,事情有些不對呀!”
蘇武抬起頭來:“早在預料之中!”
東方朔一愣:“什麽?”
蘇武輕輕噓了一聲,沒有說話。他衝前麵努了努嘴,東方朔回過頭,見衛青麵色驚恐地站在二人麵前:“二位大人,這、這事情不對呀……”
蘇武緩緩站起身:“衛大人,這塘報究竟是怎麽回事?”
衛青結結巴巴地道:“卑職也沒看過,卑職隻是給輪台李廣利去函,命他中秋獻捷。”
蘇武長歎一聲:“獻捷……本來這塘報應先經兵部,再達閣部,最後才上呈聖上,可是……陛下太心急了,也太需要這場勝利了!”
衛青忐忑不安地道:“蘇大人,能不能勞煩您進內去探一探虛實,到底是怎麽回事。”
蘇武搖搖頭。這時身後響起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名內侍飛奔而至:“蘇大人,聖上召見。”
蘇武點點頭。衛青低聲道:“拜托蘇大人了!”蘇武快步向內走去。
未央宮後殿內,香煙氤氳,紫氣飄飄。漢武帝靜靜地站在窗前,背對殿門,聽得身後腳步聲響,他的身體輕輕動了動,卻沒有回頭。
蘇武緩步走到他的身後,輕輕叫了聲“陛下!”。漢武帝猛地轉過身來,蘇武登時愣住了。淚水已掛滿了漢武大帝的麵頰。
蘇武深深地吸了口氣,他並沒有詢問,也沒有說話。
漢武帝的嘴唇顫抖著,任由臉上老淚縱橫。
蘇武點頭:“看來,陛下期待的那場勝利並沒有到來。”
漢武帝一聲苦澀的笑:“勝利?!”淚水再次湧出他的眼眶,他深深地吸了口氣,一字一句地道:“貳師麾下七萬大軍,在大宛國征討天馬三千匹凱旋而歸,借道烏孫,遭到匈奴冒頓圍追堵截,竟被冒頓在黑油山火燒連營,恥辱呀!”
蘇武渾身一抖,脫口驚呼道:“什麽?火燒連營!”
漢武帝點了點頭:“貳師副將軍車吉、吳大牛陣亡,大將軍李廣利率萬餘殘兵,敗退黑油山!”
蘇武倒抽了一口涼氣。
漢武帝轉過身來:“前幾天還接到先鋒官李陵發來的塘報,說他已經借道烏孫順利繞行到匈奴冒頓的身後,準備與正麵的李廣利大軍發起總攻,可是今天……”
蘇武輕聲道:“陛下,塘報中還說了什麽?”
漢武帝走到桌案前拿起塘報:“你自己看吧。”
蘇武趕忙接過塘報仔細地看了一遍,而後慢慢抬起頭來:“塘報中隻是說李廣利主力遭到埋伏,被冒頓在黑油山火燒連營,全軍覆沒,三千匹天馬被劫。可前因後果,來龍去脈並未說清,似乎,似乎……”
漢武帝道:“似乎什麽?”
蘇武道:“似乎這份塘報是最後一份。”
漢武帝聽了莫名其妙:“什麽?什麽叫最後一份?”
蘇武笑了笑:“就是說,在這份塘報之前,應該還有很多有關緊急軍情的報告傳回朝內。”
漢武帝道:“可、可是兵部並沒有收到啊!”
蘇武深深地吸了口氣:“此事內中大有蹊蹺!”
漢武帝雙眉一揚:“什麽意思?”
蘇武道:“陛下,請您忍耐一時,暫不要將此事傳揚出去,兩日之內,臣定有回報。”
漢武帝望著他,良久,緩緩點了點頭。
中秋白晝,漢白玉石的飛龍大殿之下,身著大禮盛裝的文武大臣分列兩廂,眾大臣靜靜地等候著宣召。
“當、當、當”,景陽鍾悠長沉厚的聲音響了起來。緊跟著,便是驚天動地的長號那一陣陣震人心魄的低鳴。隨著鍾磬之聲,禮樂大奏,一名黃門侍郎從殿內快步走出,以漫長的聲音讚道:“盛朝慶功宴會開始!文武大臣,依班次進殿!”
眾臣在東方朔等宰輔的帶領下,撩紫袍,邁石階徐徐向大殿走去。殿內,鏗鏹有力的大朝禮樂回蕩。眾大臣魚貫而入,按筵席座次站定,麵向陛上。
一時間鍾磬之聲大作,武帝在內侍和值日官的扶持下,緩緩登上龍陛,坐在了龍椅之上。看得出,今天他的心情非常好,莊嚴肅穆的神情之下,仍然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眾臣跪倒齊聲頌道:“臣等恭賀陛下四海歸一,群夷臣服,帝業永祚!萬歲,萬歲,萬萬歲!”
漢武帝的臉上露出了微笑:“眾卿平身。”眾臣起立。武帝道,“朕自登基來,蒙上蒼見愛,海內承平,天下安樂,絲路鑿通,紫氣東來,唯匈奴野心,不服王化,妄動戈鉞。然,賴朝內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誌之士忘身於外,喜能大捷克敵,實乃朕之幸,天下之幸也!”
眾臣齊聲讚道:“仗天子威靈,實乃陛下文治武功!萬歲,萬歲,萬萬歲!”
漢武帝微笑道:“今時值中秋佳節,又正逢前線奏凱,西極天馬不日到達,實為雙喜臨門,朕心甚慰,因設此慶功大宴,一為酬勞軍功,二來與普天下同慶之!”
眾臣又跪倒山呼萬歲。漢武帝如儀賜座,讚禮官高唱:“眾愛卿平身,入座!”
眾大臣起身入座。漢武帝道:“傳膳!”一聲令下,禮樂大作,禦膳房的廚師們流水似地將早已準備好的佳肴美酒送上台麵。
漢武帝舉起麵前的酒樽微笑道:“這第一樽酒,敬前方浴血奮戰的將士,及迎接汗血寶馬的貳師將軍李廣利、先鋒官李陵!敬兵部侍郎衛青及在坐眾位愛卿!”
眾臣齊舉酒樽:“謝陛下!”
衛青站起身來,雙膝跪倒,高舉酒樽:“臣不勝惶恐之至!”
漢武帝舉樽就口,一飲而盡。眾臣也將樽中酒一飲而盡。
漢武帝舉起第二樽:“這第二樽酒,朕與眾卿共度中秋。”說畢,將酒一飲而盡。眾臣照辦。
漢武帝端起了第三樽酒,微笑道:“這第三樽嘛……”他的目光望向眾臣。眾臣靜靜地注視著他。漢武帝笑道:“隻待前方汗血寶馬,捷報一到,便與眾卿痛飲此樽酒!”
眾位大臣發出一片會心的歡笑,氣氛登時輕鬆下來,大家交頭接耳,低聲說笑起來。漢武帝看了看時辰,對衛青道:“衛青,應該快到了吧?”
衛青微笑道:“陛下且請安心,即刻就到。”
正說著,忽聽殿外一聲高唱:“陛下,輪台八百裏加急塘報,候在殿外!”
殿中登時安靜下來。漢武帝的臉上綻開了笑容:“宣!”
黃門侍郎飛奔進殿,雙手高高舉起塘報。一名侍官接過,快步呈與漢武帝。
漢武帝打開了塘報。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他的臉上。蘇武靜靜地望著他,衛青望著他,東方朔望著他,桑弘羊望著他。
漢武帝將塘報迅速地看了一遍,臉上的笑容頓時消失了。
蘇武深吸了一口氣,手攥緊了酒樽。一旁東方朔詢問的目光投向了他,蘇武緩緩搖了搖頭。
漢武帝的臉色變了,嘴角微微顫動,臉部肌肉不停抽搐著,雙手的抖動越來越劇烈,漸漸地,竟好像已無法控製…………
“啪”!寂靜之中傳來一聲脆響,塘報掉在了地上。
眾臣發出一陣低呼,紛紛站起身來。東方朔張了張嘴,似乎要說什麽,卻被蘇武用眼神製止了。
一刹時,殿上靜得能夠聽到呼吸之聲。
漢武帝麵部的肌肉變換著各種抽動的方式,似乎是哭,又好像在笑,那樣的表情簡直是難以描繪。猛地,他伸出手死死地抓住了麵前的酒樽,好像是抓住一根救命稻草,能夠看得出,他在拚命抑製自己的情緒。握住酒樽的手越抖越厲害,以至於將樽中的酒都晃了出來,灑在手上。眾臣的麵色由擔憂轉為驚懼,又由驚懼轉為了恐慌,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位霸氣自信的漢武大帝如此神情。殿內靜得可怕,似乎連呼吸之聲都停止了。
猛然間,漢武帝發出一陣大笑,以致眾臣們的身體在笑聲發出的一瞬間不自禁地抖動著。
當所有的目光再一次集中到丹旃上的漢武大帝時,眾臣驚奇地發現,他臉上的陰霾竟然一掃而空,喜慶之色充溢麵頰,他高擎酒樽朗聲道:“這第三樽酒,敬前線陣亡的將士們!”
眾臣愣住了,望著漢武帝的麵色,望著他手中的酒樽,那些平日善於揣度聖意的大臣終於明白了,原來漢武帝與大家開了個玩笑,殿內的氣氛登時輕鬆下來。
漢武帝舉樽就飲,一口而盡。
眾大臣長長地出了口氣,謝恩之後,舉起酒樽一飲而盡。霎時間,殿內又恢複了笑語歡聲,隻有一個人例外,那就是蘇武,他靜靜地望著漢武大帝。
漢武帝滿麵笑容,放下酒樽道:“眾卿盡情歡愉,朕不勝酒力,且去將息片刻。”
眾臣起身唱道:“恭送陛下!”
蘇武慢慢端起酒樽,他的手也有些顫抖。東方朔走到他的身旁:“蘇參事,事情有些不對呀!”
蘇武抬起頭來:“早在預料之中!”
東方朔一愣:“什麽?”
蘇武輕輕噓了一聲,沒有說話。他衝前麵努了努嘴,東方朔回過頭,見衛青麵色驚恐地站在二人麵前:“二位大人,這、這事情不對呀……”
蘇武緩緩站起身:“衛大人,這塘報究竟是怎麽回事?”
衛青結結巴巴地道:“卑職也沒看過,卑職隻是給輪台李廣利去函,命他中秋獻捷。”
蘇武長歎一聲:“獻捷……本來這塘報應先經兵部,再達閣部,最後才上呈聖上,可是……陛下太心急了,也太需要這場勝利了!”
衛青忐忑不安地道:“蘇大人,能不能勞煩您進內去探一探虛實,到底是怎麽回事。”
蘇武搖搖頭。這時身後響起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名內侍飛奔而至:“蘇大人,聖上召見。”
蘇武點點頭。衛青低聲道:“拜托蘇大人了!”蘇武快步向內走去。
未央宮後殿內,香煙氤氳,紫氣飄飄。漢武帝靜靜地站在窗前,背對殿門,聽得身後腳步聲響,他的身體輕輕動了動,卻沒有回頭。
蘇武緩步走到他的身後,輕輕叫了聲“陛下!”。漢武帝猛地轉過身來,蘇武登時愣住了。淚水已掛滿了漢武大帝的麵頰。
蘇武深深地吸了口氣,他並沒有詢問,也沒有說話。
漢武帝的嘴唇顫抖著,任由臉上老淚縱橫。
蘇武點頭:“看來,陛下期待的那場勝利並沒有到來。”
漢武帝一聲苦澀的笑:“勝利?!”淚水再次湧出他的眼眶,他深深地吸了口氣,一字一句地道:“貳師麾下七萬大軍,在大宛國征討天馬三千匹凱旋而歸,借道烏孫,遭到匈奴冒頓圍追堵截,竟被冒頓在黑油山火燒連營,恥辱呀!”
蘇武渾身一抖,脫口驚呼道:“什麽?火燒連營!”
漢武帝點了點頭:“貳師副將軍車吉、吳大牛陣亡,大將軍李廣利率萬餘殘兵,敗退黑油山!”
蘇武倒抽了一口涼氣。
漢武帝轉過身來:“前幾天還接到先鋒官李陵發來的塘報,說他已經借道烏孫順利繞行到匈奴冒頓的身後,準備與正麵的李廣利大軍發起總攻,可是今天……”
蘇武輕聲道:“陛下,塘報中還說了什麽?”
漢武帝走到桌案前拿起塘報:“你自己看吧。”
蘇武趕忙接過塘報仔細地看了一遍,而後慢慢抬起頭來:“塘報中隻是說李廣利主力遭到埋伏,被冒頓在黑油山火燒連營,全軍覆沒,三千匹天馬被劫。可前因後果,來龍去脈並未說清,似乎,似乎……”
漢武帝道:“似乎什麽?”
蘇武道:“似乎這份塘報是最後一份。”
漢武帝聽了莫名其妙:“什麽?什麽叫最後一份?”
蘇武笑了笑:“就是說,在這份塘報之前,應該還有很多有關緊急軍情的報告傳回朝內。”
漢武帝道:“可、可是兵部並沒有收到啊!”
蘇武深深地吸了口氣:“此事內中大有蹊蹺!”
漢武帝雙眉一揚:“什麽意思?”
蘇武道:“陛下,請您忍耐一時,暫不要將此事傳揚出去,兩日之內,臣定有回報。”
漢武帝望著他,良久,緩緩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