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賢王見耿恭意誌堅定,隻得繼續圍困金滿。
耿恭等人回府繼續商量。石修道:“張將軍所言有理,天氣眼看轉冷,敵軍久圍不攻,長此下去,此城難保。我看還是向班長史求救,也許還有一線希望。”耿恭道:“班長史手下無漢兵,光靠西域雜兵,恐難有作為。”張封道:“死馬當著活馬醫,還是一試為好。”耿恭道:“既然二位都有此意,那就請張將軍涉險一試吧。你可避開黑霸天兵翻越天山,繞道去疏勒,班超在疏勒處境更加危險。”張封道:“將軍放心,能否見到班超,無論如何我必來複命。”當夜,張封單人匹馬,偷開西門,絕塵而去。
司平秋帶著耿恭求救書信,不到一個月便趕到京城。司平秋先到大將軍竇固家,見竇固病勢沉重,不好打擾,隻好來到公孫苗府中。門官見是西域來人,趕緊向公孫苗通報。公孫苗在客廳接見了司平秋。司平秋呈上耿恭求救書信,公孫苗見車師複叛,陳睦已死,關寵敗亡,驚得目瞪口呆。心想這陳睦乃是我向陛下力薦,衛侯又力保,方才當上西域都護,這年來也沒少給我進貢,這次敗亡,西域複失,皇上怪罪下來大事不妙。想了半天,還是要先穩住司平秋,再找李邑商量。因此便對司平秋道:“都尉辛苦了,先在我家住下,這種軍政大事先不要對外人講起,以免引起朝中慌亂,到時候你我都吃罪不起。待我豪侯李邑商量後再作定奪。”司平秋感激地道:“大人多多費心,耿將軍兩千兵馬難擋黑霸天數萬大軍,救兵如救火。”公孫苗道:“都尉放心,當年我也在西域流過血的。”說完叫家人安頓司平秋住下,便急急忙忙來到李邑府。
李邑正在為朝廷之事犯愁。見公孫苗來訪,毫不客氣地道:“你有什麽事麽?”公孫苗見李邑背著雙手在廳中轉來轉轉去,於是結結巴巴地道:“候爺好象有些心事,可是朝中出什麽事了?”李邑道:“先皇駕崩後,原以為日子好過一些,不曾想會鬧到這種地步。”公孫苗一驚:“怎麽啦?小人也曾為皇上之師,難道——”李邑沒等公孫苗說完就道:“昨天皇上不知何故,竟任牟融為太尉掌管天下兵馬,王倫為司空,禦史楊終上書推舉我為司徒,可是皇上沒允。現在大將軍臥病不能理事,皇上又命征西將軍耿秉行大將軍之職。王倫、耿秉都是我的對頭,雙雙出將入相,今後我在朝中還能有什麽地位?”
公孫苗見狀,方知李邑為此不安,忙安慰道:“侯爺放心,雖然王倫、耿秉出將入相,但沒有侯爺實力雄厚。我聽說先大將軍竇融有一雙曾孫女,乃天下絕色美女,年將二八,你不妨通過孫公公引見給皇上,皇上乃少年王子,怎經得起美色相誘,倘若他納此女,你還擔心往後得不到皇上的信任?”李邑略一沉思,猛然醒悟起來,笑道:“也好,你先去探看探看。順便替我打點一下,改日我再親去拜訪。”公孫苗應允而去,卻把司平秋的緊急軍情拋在了腦後。
原來竇融之子竇穆當年因貪贓枉法,被明帝罷了官。但考慮到竇穆雖被免去官,閑居在家,而其人品質惡劣,而且又擁有大量財富,會繼續作惡,便專門派一名官員住在他家中進行監視。因有朝廷官員監視,竇穆雖不敢繼續作惡,卻對罷官極為不滿,常口出怨言。明帝又勒令他離開京城,回原籍為民。其子竇勳因是當朝駙馬,得以繼續留京。竇穆削職為民後,又因賄賂縣令之罪被捕下獄,死在獄中。此時公主病逝,朝中有人重翻此案,竇勳於是被牽連,也被捕下獄。由於過慣了驕奢逸的生活,經不住鐵窗的苦楚和獄吏的嗬斥,不久也死在獄中。所幸留下兩根血脈,一男兩女,男孩叫竇憲,姑娘叫竇敏、竇慧,一直寄養在一個遠房親戚家。公孫苗別的本事沒有,這種男女之事,他倒是個十足的行家裏手,經他上蹦下跳,一個落魄的罪臣之女,竟堂而皇之地進了宮。
司平秋在京等待了多日,整天見公孫苗匆匆忙忙,幾次開口未成,心中焦急萬分,這時又見公孫苗要出門,急忙攔住道:“郭大人,耿將軍固守金滿,已快三個月了,救兵再不到,金滿恐怕難保了。”說罷不覺掉下淚來。公孫苗不耐煩地道:“都尉好不懂事體,如今政事煩忙,金滿城乃彈丸之地,守不住,耿恭還不會去突圍嗎?”司平秋一聽,心裏頓時涼了半截,連忙含淚道:“大人國事煩忙,請把耿將軍求救書信退我,小人直接向牟太尉告急。”公孫苗見狀,怕把事情攪到皇上那兒,忙把臉色一轉和氣地道:“好!好!都尉請放心,我今日上朝即奏明皇上,你在家靜候佳音。”說罷直接來到李邑府。
李邑見到耿恭的求救信,見陳睦敗亡,也大吃一驚,忙問道:“你是哪天收到此信,為何今日才報?”公孫苗道:“朝政煩瑣,我怕打亂了衛侯的其他安排,因此沒有急於向你稟報。再說西域敗報一旦公開,恐怕引起混亂。”李邑拍著桌子道:“蠢材!這等軍情大事怎能耽誤,還不快點報太尉府?”公孫苗不慌不忙地道:“侯爺莫急壞了身子。聽司平秋說,耿恭隻能守三個月,如今已過去了三個多月,就算朝廷大兵趕到,金滿城恐怕早就丟了。耿恭英勇善戰,守不住城池他定可突圍。”公孫苗說到此處抬頭看了一下李邑,見他火氣小了一些,放低聲音神情嚴肅的說道:“再說陳睦、關寵皆我等推薦,今已敗亡,獨活一個耿恭,乃大將軍竇固門生,征西將軍耿秉堂弟,又與王倫交好,此人回朝若向皇帝說黃道黑,聖上年幼,要是錯聽奸言,我等的日子就更加難過了。”李邑一聽也猶豫起來,半晌才道:“西域敗報已傳到京城,耿恭還守在金滿城,是死是活也搞不清,你近日還是抽空將此事報到太尉處,你已搶在前頭,話還不在於你說麽?”公孫苗心領神會,陰慘慘一笑作揖道:“侯爺放心,下官明白。”
司平秋又等待了幾日,還不見朝廷動靜,又來向公孫苗哀求。公孫苗不耐煩道:“早就將書信交到了太尉府,這幾日朝中大臣議論此事,或進或退,尚無定論,你再稍候幾日吧。”司平秋聽公孫苗說求救書信已傳到兵部,略為放心,於是拱手向公孫苗道謝。
又過了多日,朝廷決定派酒泉太守段彭領兵出擊車師去救耿恭,範羌星夜奔至酒泉為段彭引軍。
耿恭等人回府繼續商量。石修道:“張將軍所言有理,天氣眼看轉冷,敵軍久圍不攻,長此下去,此城難保。我看還是向班長史求救,也許還有一線希望。”耿恭道:“班長史手下無漢兵,光靠西域雜兵,恐難有作為。”張封道:“死馬當著活馬醫,還是一試為好。”耿恭道:“既然二位都有此意,那就請張將軍涉險一試吧。你可避開黑霸天兵翻越天山,繞道去疏勒,班超在疏勒處境更加危險。”張封道:“將軍放心,能否見到班超,無論如何我必來複命。”當夜,張封單人匹馬,偷開西門,絕塵而去。
司平秋帶著耿恭求救書信,不到一個月便趕到京城。司平秋先到大將軍竇固家,見竇固病勢沉重,不好打擾,隻好來到公孫苗府中。門官見是西域來人,趕緊向公孫苗通報。公孫苗在客廳接見了司平秋。司平秋呈上耿恭求救書信,公孫苗見車師複叛,陳睦已死,關寵敗亡,驚得目瞪口呆。心想這陳睦乃是我向陛下力薦,衛侯又力保,方才當上西域都護,這年來也沒少給我進貢,這次敗亡,西域複失,皇上怪罪下來大事不妙。想了半天,還是要先穩住司平秋,再找李邑商量。因此便對司平秋道:“都尉辛苦了,先在我家住下,這種軍政大事先不要對外人講起,以免引起朝中慌亂,到時候你我都吃罪不起。待我豪侯李邑商量後再作定奪。”司平秋感激地道:“大人多多費心,耿將軍兩千兵馬難擋黑霸天數萬大軍,救兵如救火。”公孫苗道:“都尉放心,當年我也在西域流過血的。”說完叫家人安頓司平秋住下,便急急忙忙來到李邑府。
李邑正在為朝廷之事犯愁。見公孫苗來訪,毫不客氣地道:“你有什麽事麽?”公孫苗見李邑背著雙手在廳中轉來轉轉去,於是結結巴巴地道:“候爺好象有些心事,可是朝中出什麽事了?”李邑道:“先皇駕崩後,原以為日子好過一些,不曾想會鬧到這種地步。”公孫苗一驚:“怎麽啦?小人也曾為皇上之師,難道——”李邑沒等公孫苗說完就道:“昨天皇上不知何故,竟任牟融為太尉掌管天下兵馬,王倫為司空,禦史楊終上書推舉我為司徒,可是皇上沒允。現在大將軍臥病不能理事,皇上又命征西將軍耿秉行大將軍之職。王倫、耿秉都是我的對頭,雙雙出將入相,今後我在朝中還能有什麽地位?”
公孫苗見狀,方知李邑為此不安,忙安慰道:“侯爺放心,雖然王倫、耿秉出將入相,但沒有侯爺實力雄厚。我聽說先大將軍竇融有一雙曾孫女,乃天下絕色美女,年將二八,你不妨通過孫公公引見給皇上,皇上乃少年王子,怎經得起美色相誘,倘若他納此女,你還擔心往後得不到皇上的信任?”李邑略一沉思,猛然醒悟起來,笑道:“也好,你先去探看探看。順便替我打點一下,改日我再親去拜訪。”公孫苗應允而去,卻把司平秋的緊急軍情拋在了腦後。
原來竇融之子竇穆當年因貪贓枉法,被明帝罷了官。但考慮到竇穆雖被免去官,閑居在家,而其人品質惡劣,而且又擁有大量財富,會繼續作惡,便專門派一名官員住在他家中進行監視。因有朝廷官員監視,竇穆雖不敢繼續作惡,卻對罷官極為不滿,常口出怨言。明帝又勒令他離開京城,回原籍為民。其子竇勳因是當朝駙馬,得以繼續留京。竇穆削職為民後,又因賄賂縣令之罪被捕下獄,死在獄中。此時公主病逝,朝中有人重翻此案,竇勳於是被牽連,也被捕下獄。由於過慣了驕奢逸的生活,經不住鐵窗的苦楚和獄吏的嗬斥,不久也死在獄中。所幸留下兩根血脈,一男兩女,男孩叫竇憲,姑娘叫竇敏、竇慧,一直寄養在一個遠房親戚家。公孫苗別的本事沒有,這種男女之事,他倒是個十足的行家裏手,經他上蹦下跳,一個落魄的罪臣之女,竟堂而皇之地進了宮。
司平秋在京等待了多日,整天見公孫苗匆匆忙忙,幾次開口未成,心中焦急萬分,這時又見公孫苗要出門,急忙攔住道:“郭大人,耿將軍固守金滿,已快三個月了,救兵再不到,金滿恐怕難保了。”說罷不覺掉下淚來。公孫苗不耐煩地道:“都尉好不懂事體,如今政事煩忙,金滿城乃彈丸之地,守不住,耿恭還不會去突圍嗎?”司平秋一聽,心裏頓時涼了半截,連忙含淚道:“大人國事煩忙,請把耿將軍求救書信退我,小人直接向牟太尉告急。”公孫苗見狀,怕把事情攪到皇上那兒,忙把臉色一轉和氣地道:“好!好!都尉請放心,我今日上朝即奏明皇上,你在家靜候佳音。”說罷直接來到李邑府。
李邑見到耿恭的求救信,見陳睦敗亡,也大吃一驚,忙問道:“你是哪天收到此信,為何今日才報?”公孫苗道:“朝政煩瑣,我怕打亂了衛侯的其他安排,因此沒有急於向你稟報。再說西域敗報一旦公開,恐怕引起混亂。”李邑拍著桌子道:“蠢材!這等軍情大事怎能耽誤,還不快點報太尉府?”公孫苗不慌不忙地道:“侯爺莫急壞了身子。聽司平秋說,耿恭隻能守三個月,如今已過去了三個多月,就算朝廷大兵趕到,金滿城恐怕早就丟了。耿恭英勇善戰,守不住城池他定可突圍。”公孫苗說到此處抬頭看了一下李邑,見他火氣小了一些,放低聲音神情嚴肅的說道:“再說陳睦、關寵皆我等推薦,今已敗亡,獨活一個耿恭,乃大將軍竇固門生,征西將軍耿秉堂弟,又與王倫交好,此人回朝若向皇帝說黃道黑,聖上年幼,要是錯聽奸言,我等的日子就更加難過了。”李邑一聽也猶豫起來,半晌才道:“西域敗報已傳到京城,耿恭還守在金滿城,是死是活也搞不清,你近日還是抽空將此事報到太尉處,你已搶在前頭,話還不在於你說麽?”公孫苗心領神會,陰慘慘一笑作揖道:“侯爺放心,下官明白。”
司平秋又等待了幾日,還不見朝廷動靜,又來向公孫苗哀求。公孫苗不耐煩道:“早就將書信交到了太尉府,這幾日朝中大臣議論此事,或進或退,尚無定論,你再稍候幾日吧。”司平秋聽公孫苗說求救書信已傳到兵部,略為放心,於是拱手向公孫苗道謝。
又過了多日,朝廷決定派酒泉太守段彭領兵出擊車師去救耿恭,範羌星夜奔至酒泉為段彭引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