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後,烏孫昆莫大會群臣,老相國也抱病臨朝。烏孫昆莫道:“大漢派遣使臣來閡通和,這是我國之大喜事。本王決定派王長子由且善將軍護送前往大漢京城洛陽,拜見大漢皇帝,學習大漢先進農耕和製造技術。仿造大漢政體,由田方國相擔任太尉主管全國軍隊,蕭達為鎮國將軍,且善為保國將軍,留住京城協助太尉,有戰事領軍出征,無戰事兵權交太尉,協助太尉訓練士卒。”眾臣齊呼:“大王英明。”
昆侖笑將所帶禮品分別贈送烏孫昆莫以及各位大臣和將軍。眾人見絲綢華美、玉雕金貴,盡皆歡喜。昆侖笑知道班超在盼望和好消息,便辭別烏孫君臣,和王長子以及且善取道直奔於闐。
卻說李邑自從給皇上密奏以後,整日心懷鬼胎,不敢和班超見麵。而班超已知其鬼魅伎倆,心中坦蕩,也不去理他,整日忙著了解軍情,視察屯墾。這一日忽傳皇上使臣到了。班超、李邑等急忙接旨。隻聽使臣宣旨道:“班超忠勇,立功甚偉,繼續專斷西域之事。李邑誣告班超,朕十分生氣。班超如果擁妻抱子,屬下千餘人豈不思歸,怎能和班超一道忠誠大漢,在西域艱苦奮鬥。李邑在西域受班超節製,一切行止必須遵從班超指令,如再有妄言,朕絕不輕饒。”兩人磕頭謝恩領旨。
李邑見皇上把誣告班超老底揭了出來,臉色一陣白一陣青,又見皇上明令自己受班超節製,想到班超如果報複,可以隨時找碴殺了自己,想到這裏不覺兩腿發抖,冷汗直冒。“卜通!”一聲跪在班超麵前道:“長史饒我,長史饒我。”說著不斷磕頭。甘英、慕容浩一見李邑這個熊樣,甚覺惡心,都扭頭不理。班超急忙扶起李邑道:“大人不必如此,快快請起。你我都為皇上效力,政見不合也是正常。皇上英明,我們當擯棄個人恩怨,忠心為國出力。”李邑連連點頭,可是心中還象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使臣又道:“皇上口喻,通黑孫是撫定西域大計,李邑可在班超處為都尉,切切辦好此事。”兩人又謝恩領旨。李邑見皇上令自己為班超都尉,成了班超部屬,不但小命捏在班超手中,而且一時不能回國,越想心中越怕,哆哆嗦嗦向班超施禮道:“長史饒我過去心胸狹隘,聽了公孫苗狗賊謊言,多次為難長史,從今以後再也不敢誣陷長史了。”慕容浩見他可憐兮兮道:“李大人放心吧,班長史大人大量,隻要你痛改前非,班長史是不會計較的。”李邑連連道:“班長史大人大量,不跟小人一般見識,不跟小人一般見識。”
眾人正說話間,中護軍王胡子來報:“長史大喜,昆侖將軍回來了,烏孫國王昆莫長子昆彌入朝侍奉,一同到了國驛館。”班超聽了長長舒了一口氣道:“昆侖笑果然不負皇上厚望,完成和好烏呼梟計,我等快去國館想見。”眾人一起來到國驛館。李邑聽了王胡子報告,驚得目瞪口呆,半晌說不出話來,經過了解,心中對班超不得不起了敬畏之心。
當晚班超在國驛館大宴烏孫王子昆彌。自己和昆彌同桌而坐。左邊昆侖笑為首依次坐著李邑、且善、慕容浩、丁家駒。右邊皇上使者劉敬為首依次坐著阿薩蘭將軍、甘英、李開山、宇文楚。慕容浩特地把從鄯善運來的班超酒打開兩壇,酒一倒入碗中便香氣襲人,阿薩蘭端碗喝了一口品嚐道:“這酒香醇可口,定是五年陳釀。”慕容浩讚道:“陳將軍果然是飲酒名家,這酒已放了五年整。”眾人大笑。
班超滿麵春風舉杯道:“來!來!這第一碗給王子和且善將軍接風。”眾人齊聲叫好。班超又道:“這第二碗酒給大使劉大人接風。”眾人又一飲而盡。班超又端起第三碗酒站起身滿懷敬意的道:“這第三碗酒敬昆侖將軍一路辛苦,成功而回。”眾人又是一口飲盡。這甘英、宇文楚、李開山都是海量,又見班超高興,坐在一起,便互相敬酒開懷暢飲。
卻說且善酒量不大,三碗下肚,又見班超眾人性格豪爽,話就多了起來。他端起酒碗道:“我要再敬天神智勇大將軍昆侖先生一杯。”眾人見他稱呼昆侖笑為天神智勇大將軍又稱先生,頓覺好笑,但又覺昆侖笑擔此大名也未嚐不可。對麵甘英道:“且將軍你說說昆侖將軍怎麽是天神智勇大將軍,又怎麽成了先生?”宇文楚、李開山都起哄道:“且將軍說說,讓我們開開眼界。”
且善道:“我說給你們聽聽。”又向昆彌王子拱手施禮道:“我講得不全,請殿下補充。”昆彌點頭示好。於是且善便把昆侖笑如何智服昆莫大王,又設調虎離山之計促成二將和好,以及昆侖笑如何有力,把我國第一猛將蕭達象提兒童一樣拉回座位。又如何用連珠箭射殺三支野鴿子,隻聽得眾人心馳神搖。李邑暗想到:多虧是昆侖笑去了烏孫,要是我去便破不掉烏孫昆莫的難題,心中暗中慚愧。甘英聽罷十分高興,起身道:“二哥智勇雙全真不愧是天神智勇大將軍先生,我敬你三碗。”眾人大笑,滿室春風。
第二天,班超請劉敬、昆侖笑商量護送昆彌王子回京之事,正議間,中軍來報鐵錘回來了,班超立即請進,四人坐定。班超把昆侖笑去烏呼梟獲成功之事告訴了鐵錘,鐵錘甚喜。班超道:“護送王子和劉大人回朝現在基本已定,且善將軍護送到京,再令慕容浩將軍回京一趟,順便檢查鄯善、天水軍需站情況。我意見讓李邑大人也一道回朝述職,不知眾意如何?”劉敬道:“皇上對李邑誣告長史,畏懼艱難不敢去烏孫十分生氣。我看皇上是要讓他在西域多吃些苦頭。”鐵錘道:“李邑這等小人回朝以後恐怕他又要生事,敗長史大功,不如留在身邊,也可防備。”昆侖笑道:“我等在西域,敵強我弱,每臨一事無不竭盡智力,出其製勝。好在我等弟兄肝膽相照,同心協力,所以雖苦猶甜,留此人在身邊,必成累贅,不如放他回去。”
班超起身來回踱步,昆侖笑知道每逢重大關頭,班超都要反複思考才做決斷,所以眾人不語。良久班超慨然道:“正因為李邑有小人之心,多次誣陷於我,留在身邊心存介蒂,不如放他回去。希望他能慚愧內省,如圖一時快意留在身邊管製於他,豈不有負皇上知遇之恩,授我專斷之義。我等赤心報國,心懷坦蕩,何必設防小人,和他們一般見識。”三人點頭。劉敬道:“素聞長史豁達大度,前次讓功給公孫苗,這次又寬恕李邑。長史真乃大漢忠臣,國之大將也。”
過了幾日,慕容浩、劉敬、李邑陪同昆彌王子和且善告辭班超眾人,離開於闐向中原前進。李邑見班超不計前嫌,放自己回國,心中有愧,回國以後痛斥公孫苗,再也不敢誣陷班超。
昆侖笑將所帶禮品分別贈送烏孫昆莫以及各位大臣和將軍。眾人見絲綢華美、玉雕金貴,盡皆歡喜。昆侖笑知道班超在盼望和好消息,便辭別烏孫君臣,和王長子以及且善取道直奔於闐。
卻說李邑自從給皇上密奏以後,整日心懷鬼胎,不敢和班超見麵。而班超已知其鬼魅伎倆,心中坦蕩,也不去理他,整日忙著了解軍情,視察屯墾。這一日忽傳皇上使臣到了。班超、李邑等急忙接旨。隻聽使臣宣旨道:“班超忠勇,立功甚偉,繼續專斷西域之事。李邑誣告班超,朕十分生氣。班超如果擁妻抱子,屬下千餘人豈不思歸,怎能和班超一道忠誠大漢,在西域艱苦奮鬥。李邑在西域受班超節製,一切行止必須遵從班超指令,如再有妄言,朕絕不輕饒。”兩人磕頭謝恩領旨。
李邑見皇上把誣告班超老底揭了出來,臉色一陣白一陣青,又見皇上明令自己受班超節製,想到班超如果報複,可以隨時找碴殺了自己,想到這裏不覺兩腿發抖,冷汗直冒。“卜通!”一聲跪在班超麵前道:“長史饒我,長史饒我。”說著不斷磕頭。甘英、慕容浩一見李邑這個熊樣,甚覺惡心,都扭頭不理。班超急忙扶起李邑道:“大人不必如此,快快請起。你我都為皇上效力,政見不合也是正常。皇上英明,我們當擯棄個人恩怨,忠心為國出力。”李邑連連點頭,可是心中還象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使臣又道:“皇上口喻,通黑孫是撫定西域大計,李邑可在班超處為都尉,切切辦好此事。”兩人又謝恩領旨。李邑見皇上令自己為班超都尉,成了班超部屬,不但小命捏在班超手中,而且一時不能回國,越想心中越怕,哆哆嗦嗦向班超施禮道:“長史饒我過去心胸狹隘,聽了公孫苗狗賊謊言,多次為難長史,從今以後再也不敢誣陷長史了。”慕容浩見他可憐兮兮道:“李大人放心吧,班長史大人大量,隻要你痛改前非,班長史是不會計較的。”李邑連連道:“班長史大人大量,不跟小人一般見識,不跟小人一般見識。”
眾人正說話間,中護軍王胡子來報:“長史大喜,昆侖將軍回來了,烏孫國王昆莫長子昆彌入朝侍奉,一同到了國驛館。”班超聽了長長舒了一口氣道:“昆侖笑果然不負皇上厚望,完成和好烏呼梟計,我等快去國館想見。”眾人一起來到國驛館。李邑聽了王胡子報告,驚得目瞪口呆,半晌說不出話來,經過了解,心中對班超不得不起了敬畏之心。
當晚班超在國驛館大宴烏孫王子昆彌。自己和昆彌同桌而坐。左邊昆侖笑為首依次坐著李邑、且善、慕容浩、丁家駒。右邊皇上使者劉敬為首依次坐著阿薩蘭將軍、甘英、李開山、宇文楚。慕容浩特地把從鄯善運來的班超酒打開兩壇,酒一倒入碗中便香氣襲人,阿薩蘭端碗喝了一口品嚐道:“這酒香醇可口,定是五年陳釀。”慕容浩讚道:“陳將軍果然是飲酒名家,這酒已放了五年整。”眾人大笑。
班超滿麵春風舉杯道:“來!來!這第一碗給王子和且善將軍接風。”眾人齊聲叫好。班超又道:“這第二碗酒給大使劉大人接風。”眾人又一飲而盡。班超又端起第三碗酒站起身滿懷敬意的道:“這第三碗酒敬昆侖將軍一路辛苦,成功而回。”眾人又是一口飲盡。這甘英、宇文楚、李開山都是海量,又見班超高興,坐在一起,便互相敬酒開懷暢飲。
卻說且善酒量不大,三碗下肚,又見班超眾人性格豪爽,話就多了起來。他端起酒碗道:“我要再敬天神智勇大將軍昆侖先生一杯。”眾人見他稱呼昆侖笑為天神智勇大將軍又稱先生,頓覺好笑,但又覺昆侖笑擔此大名也未嚐不可。對麵甘英道:“且將軍你說說昆侖將軍怎麽是天神智勇大將軍,又怎麽成了先生?”宇文楚、李開山都起哄道:“且將軍說說,讓我們開開眼界。”
且善道:“我說給你們聽聽。”又向昆彌王子拱手施禮道:“我講得不全,請殿下補充。”昆彌點頭示好。於是且善便把昆侖笑如何智服昆莫大王,又設調虎離山之計促成二將和好,以及昆侖笑如何有力,把我國第一猛將蕭達象提兒童一樣拉回座位。又如何用連珠箭射殺三支野鴿子,隻聽得眾人心馳神搖。李邑暗想到:多虧是昆侖笑去了烏孫,要是我去便破不掉烏孫昆莫的難題,心中暗中慚愧。甘英聽罷十分高興,起身道:“二哥智勇雙全真不愧是天神智勇大將軍先生,我敬你三碗。”眾人大笑,滿室春風。
第二天,班超請劉敬、昆侖笑商量護送昆彌王子回京之事,正議間,中軍來報鐵錘回來了,班超立即請進,四人坐定。班超把昆侖笑去烏呼梟獲成功之事告訴了鐵錘,鐵錘甚喜。班超道:“護送王子和劉大人回朝現在基本已定,且善將軍護送到京,再令慕容浩將軍回京一趟,順便檢查鄯善、天水軍需站情況。我意見讓李邑大人也一道回朝述職,不知眾意如何?”劉敬道:“皇上對李邑誣告長史,畏懼艱難不敢去烏孫十分生氣。我看皇上是要讓他在西域多吃些苦頭。”鐵錘道:“李邑這等小人回朝以後恐怕他又要生事,敗長史大功,不如留在身邊,也可防備。”昆侖笑道:“我等在西域,敵強我弱,每臨一事無不竭盡智力,出其製勝。好在我等弟兄肝膽相照,同心協力,所以雖苦猶甜,留此人在身邊,必成累贅,不如放他回去。”
班超起身來回踱步,昆侖笑知道每逢重大關頭,班超都要反複思考才做決斷,所以眾人不語。良久班超慨然道:“正因為李邑有小人之心,多次誣陷於我,留在身邊心存介蒂,不如放他回去。希望他能慚愧內省,如圖一時快意留在身邊管製於他,豈不有負皇上知遇之恩,授我專斷之義。我等赤心報國,心懷坦蕩,何必設防小人,和他們一般見識。”三人點頭。劉敬道:“素聞長史豁達大度,前次讓功給公孫苗,這次又寬恕李邑。長史真乃大漢忠臣,國之大將也。”
過了幾日,慕容浩、劉敬、李邑陪同昆彌王子和且善告辭班超眾人,離開於闐向中原前進。李邑見班超不計前嫌,放自己回國,心中有愧,回國以後痛斥公孫苗,再也不敢誣陷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