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應該是一小方天地。”熙給他們得了個答案。
“誰的我不是很清楚,但走時我估摸著算了算,大概還有一年左右。我已經跟朝廷方麵的見過麵了,這次會有咱們道教的份。”
少年吃了一驚,疑惑道:“朝廷給咱們解禁了?這新皇帝要做什麽幺蛾子?”
“還能有什麽,打壓道教是他老漢的事,跟他又沒關係。”隻聽熙沒好氣地罵道,“如今佛教不問朝事,儒教當道,占據朝廷上上下下。這新皇帝沒什麽功績,隻能給自己搭個班子撐撐腰。一整個道教的支持,既增加了國力,注入新鮮血液,還能鞏固其帝政基石,百利而無一害啊!”
“話說你小子情報挺深的啊,怎麽沒點反應,回家一趟就忘了本行了?”
少年沒料到這矛頭突然轉向自己,有些尷尬的笑笑,抓了抓後腦勺,心想我回去之後莫名其妙冒了個未婚妻這事能給你倆知道嘛,我不要麵子的啊。
少女不做聲,低頭推算,良久後才問道:“朝廷是想要收複南安國嗎?”
少年又吃了一驚,心裏把點線連起來,呼道:“這可是國戰的意思啊?!當今朝廷想幹嘛?人家乘著大周換代來襲擾,無傷大雅,這新帝是急了眼,想找回場子?”
“南疆的事就不要操心了,若是真有這麽一天,關鍵時刻幫幫忙,殺光那些逆賊便是。”熙的聲音很冷,沒有夾雜一點感情,兩人打了個冷顫,連忙應道。
“我閉關後,你們隨大師兄去一趟京城,在那裏修行一段日子,再隨朝廷去南疆的那方天地。”熙從懷裏拿出一封信,遞給少年。少年接過後,有些茫然。
“裏麵是到京城後的一些行程安排,小二和大師兄都不是很懂世俗規矩,小三你到時候多注意點。”
少年抓了抓腦袋,有些無語,“二師姐不懂世事我知道啊,可大師兄又怎麽了?”
熙冷笑道:“這麽多年死讀書、讀死書、書讀死,人都成一書呆子了,什麽東西都不會,還提什麽。”
底下四隻小眼睛轉著,心想這大師兄怎麽不受待見啊。少年覺著他是不是還有篡位的機會。
“你們師兄會成為新一代的道門行走。”
兩個小家夥楞了一下。
“以後多聽他的話,道法什麽可以多請教。”
兩個小家夥還懵在第一句上,腦袋瓜子飛快轉著。
道門行走也稱人間行走,在青山外修行。當年道門一分為二,道家與道教,其中還多了個人間行走。但人間行走是屬於道教的,道法術式極強者方可承擔。他會負責許多外事,如朝廷的交流,與各諸派的論道等。
道教掌門長修於青山上,人間行走立足於世俗中。
外派道觀見人間行走如見掌門,擁有絕對的主事權。
換句話說,掌門是裏子,道門行走即為麵子。
上一個人間行走是他們的小師姑。
她死後,此後再無行走。
少年想了很多,比如新帝過後,道門行走的意義;道教對待上代朝政的態度;南安國的歸宿;三教教義之爭······他抬頭望向師尊,發現他的眼裏莫名地亮著光。
少女想得很少,她隻好奇多年神龍不見尾的大師兄的修為究竟怎樣。
熙止住兩人的發問,讓他們喝完茶趕緊走。他籠了籠袖子,呷了一口熱茶,罵道:“記得讓你們師兄改個名字,什麽破名字追什麽風啊,讓他換個平常的,狗蛋我看行。”
平台上風大,初春的風還是咧的,特別是山風,直刮得儋虛眯了眼。遠處那道朝晨,不急不慢的摸過來,但受著雲霧的影響,有些縹緲不定。先前他坐在上麵,見著有兩隻鶴來,進了熙的山頭。他估摸著是熙那兩小隻徒弟,也沒在意。平案上的茶水已經冷至冰涼,丸子半大的蓮子躺在白碗底下,天光照著晶瑩剔透,煞是可愛,喝著也頗有一番風味。他仰著頭,看著滿天白霧,隻覺享受。
然後他聽見山那邊傳來一聲鍾聲。
鍾聲不大,卻足夠有穿透力。距離越遠,威力似乎越大,到他這邊時,竟擊散了天上堆積的白雲,露出一碧如洗的藍天,把那藏在山中遲遲不露麵的朝陽震到天上。刹那間,光芒籠罩著整片青山。儋站起身來,手搭在扶欄上,向遠眺望。山內幾座山頭的林子被驚出數群灰丫丫的鳥雀,各自盤旋在空中,帶著金色的光紋。山外望去,像是萬鳥來朝。青山一山穀裏突然飛出數百隻半人高的紙鶴,儋看得不是很清楚,隻見著它們成群地竄入稀薄的雲朵中,在碧空上留下一道道筆直的航線。
山下似乎有騷動,不少人向他這邊行來。有年輕的,中年的,白發的,為首兩人一男一女,看似同他一般歲數,眉目清秀,在他閣樓前停下。中年的、白發的見著他神情激動,有的甚至當場老淚縱橫。年輕的倒是淡定,負劍行來,但眼神裏流露著一絲堅定,一絲敬意。他們迎著朝陽打直了身子,十多歲的年輕與朝陽並進,額頭上閃著透明的光。
儋負過手,望著那一道道的藍線,沒有說話。
像是樹,青山的樹。
像是劍,青山的劍。
像是道,青山的道。
他就這樣想著。
下麵人們聚在一起,他望天,人們望著他。
少女看著這位大師兄,看著朝陽映在他的白衣上。筆直,幹淨,一塵不染。
她心想著師兄好帥。
她退了一步,領著眾人,向閣樓上那位徐徐拜下,說道:
“道教眾弟子,拜見大師兄。”
“誰的我不是很清楚,但走時我估摸著算了算,大概還有一年左右。我已經跟朝廷方麵的見過麵了,這次會有咱們道教的份。”
少年吃了一驚,疑惑道:“朝廷給咱們解禁了?這新皇帝要做什麽幺蛾子?”
“還能有什麽,打壓道教是他老漢的事,跟他又沒關係。”隻聽熙沒好氣地罵道,“如今佛教不問朝事,儒教當道,占據朝廷上上下下。這新皇帝沒什麽功績,隻能給自己搭個班子撐撐腰。一整個道教的支持,既增加了國力,注入新鮮血液,還能鞏固其帝政基石,百利而無一害啊!”
“話說你小子情報挺深的啊,怎麽沒點反應,回家一趟就忘了本行了?”
少年沒料到這矛頭突然轉向自己,有些尷尬的笑笑,抓了抓後腦勺,心想我回去之後莫名其妙冒了個未婚妻這事能給你倆知道嘛,我不要麵子的啊。
少女不做聲,低頭推算,良久後才問道:“朝廷是想要收複南安國嗎?”
少年又吃了一驚,心裏把點線連起來,呼道:“這可是國戰的意思啊?!當今朝廷想幹嘛?人家乘著大周換代來襲擾,無傷大雅,這新帝是急了眼,想找回場子?”
“南疆的事就不要操心了,若是真有這麽一天,關鍵時刻幫幫忙,殺光那些逆賊便是。”熙的聲音很冷,沒有夾雜一點感情,兩人打了個冷顫,連忙應道。
“我閉關後,你們隨大師兄去一趟京城,在那裏修行一段日子,再隨朝廷去南疆的那方天地。”熙從懷裏拿出一封信,遞給少年。少年接過後,有些茫然。
“裏麵是到京城後的一些行程安排,小二和大師兄都不是很懂世俗規矩,小三你到時候多注意點。”
少年抓了抓腦袋,有些無語,“二師姐不懂世事我知道啊,可大師兄又怎麽了?”
熙冷笑道:“這麽多年死讀書、讀死書、書讀死,人都成一書呆子了,什麽東西都不會,還提什麽。”
底下四隻小眼睛轉著,心想這大師兄怎麽不受待見啊。少年覺著他是不是還有篡位的機會。
“你們師兄會成為新一代的道門行走。”
兩個小家夥楞了一下。
“以後多聽他的話,道法什麽可以多請教。”
兩個小家夥還懵在第一句上,腦袋瓜子飛快轉著。
道門行走也稱人間行走,在青山外修行。當年道門一分為二,道家與道教,其中還多了個人間行走。但人間行走是屬於道教的,道法術式極強者方可承擔。他會負責許多外事,如朝廷的交流,與各諸派的論道等。
道教掌門長修於青山上,人間行走立足於世俗中。
外派道觀見人間行走如見掌門,擁有絕對的主事權。
換句話說,掌門是裏子,道門行走即為麵子。
上一個人間行走是他們的小師姑。
她死後,此後再無行走。
少年想了很多,比如新帝過後,道門行走的意義;道教對待上代朝政的態度;南安國的歸宿;三教教義之爭······他抬頭望向師尊,發現他的眼裏莫名地亮著光。
少女想得很少,她隻好奇多年神龍不見尾的大師兄的修為究竟怎樣。
熙止住兩人的發問,讓他們喝完茶趕緊走。他籠了籠袖子,呷了一口熱茶,罵道:“記得讓你們師兄改個名字,什麽破名字追什麽風啊,讓他換個平常的,狗蛋我看行。”
平台上風大,初春的風還是咧的,特別是山風,直刮得儋虛眯了眼。遠處那道朝晨,不急不慢的摸過來,但受著雲霧的影響,有些縹緲不定。先前他坐在上麵,見著有兩隻鶴來,進了熙的山頭。他估摸著是熙那兩小隻徒弟,也沒在意。平案上的茶水已經冷至冰涼,丸子半大的蓮子躺在白碗底下,天光照著晶瑩剔透,煞是可愛,喝著也頗有一番風味。他仰著頭,看著滿天白霧,隻覺享受。
然後他聽見山那邊傳來一聲鍾聲。
鍾聲不大,卻足夠有穿透力。距離越遠,威力似乎越大,到他這邊時,竟擊散了天上堆積的白雲,露出一碧如洗的藍天,把那藏在山中遲遲不露麵的朝陽震到天上。刹那間,光芒籠罩著整片青山。儋站起身來,手搭在扶欄上,向遠眺望。山內幾座山頭的林子被驚出數群灰丫丫的鳥雀,各自盤旋在空中,帶著金色的光紋。山外望去,像是萬鳥來朝。青山一山穀裏突然飛出數百隻半人高的紙鶴,儋看得不是很清楚,隻見著它們成群地竄入稀薄的雲朵中,在碧空上留下一道道筆直的航線。
山下似乎有騷動,不少人向他這邊行來。有年輕的,中年的,白發的,為首兩人一男一女,看似同他一般歲數,眉目清秀,在他閣樓前停下。中年的、白發的見著他神情激動,有的甚至當場老淚縱橫。年輕的倒是淡定,負劍行來,但眼神裏流露著一絲堅定,一絲敬意。他們迎著朝陽打直了身子,十多歲的年輕與朝陽並進,額頭上閃著透明的光。
儋負過手,望著那一道道的藍線,沒有說話。
像是樹,青山的樹。
像是劍,青山的劍。
像是道,青山的道。
他就這樣想著。
下麵人們聚在一起,他望天,人們望著他。
少女看著這位大師兄,看著朝陽映在他的白衣上。筆直,幹淨,一塵不染。
她心想著師兄好帥。
她退了一步,領著眾人,向閣樓上那位徐徐拜下,說道:
“道教眾弟子,拜見大師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