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兩人慢吞吞地走到坡頂時,太陽已將小半的身子藏進了東方的地平線。
瘦弱的大男孩顯得十分疲憊。女孩對他說自己要工作了,讓他在旁邊休息一下。李想問需不需要幫忙?女孩笑笑說等以後吧。這個小男生開始有點人味兒了,她走向一塊平地。
李想慢慢坐了下來。他很好奇,這裏隻有草,難道女孩要用草葉編製兩個睡袋?
女孩在平地中央站定,突然回過頭來,有些頑皮地問想不想看她變個戲法,李想點頭。
女孩跪坐下來,用兩隻手輕輕觸碰著草葉。李想這時才注意到女孩的左手臂戴著的精巧手鐲,手鐲散發出柔和的白光,而被觸及的草葉則發出黃綠色的光。他不確定這是一種儀式還是一種術法,盡力讓自己不發出一點聲響。女孩神情肅穆,口中似在喃喃細語,漸漸地,女孩的眉心浮現一顆紅色的三葉草印記,本就秀美的臉龐,便顯得愈發嬌豔了。點亮的三葉草印記微微閃動,被撫觸的草葉也光芒微閃,隨後不可思議的一幕出現了,女孩身周的一株株草兒並攏了草葉,開始向土中沉去,不到半分鍾,草便縮進土裏不見了蹤影,留出了約有三十平左右的空地。女孩又從挎包裏取出一顆青色的種子,種子上有四道銀色的條紋,大小和龍眼相似,女孩將它放在眉心,隨著三葉草印記再次閃動,種子發出白蒙蒙的毫光。五分鍾後,女孩將種子放入身前的一個小土坑中,那閃著白芒的種子卻是沾土即裂,冒出一粒綠色小芽,小芽的下麵鑽出了濃密的根須,爭先恐後地紮入進土壤。女孩站起轉身快步離開了空地,在不遠處的草地站定了。
等了一分鍾,貼伏在在地上的小芽突然開始瘋長,很快就長成了兩指粗細的長方體,長方體的頂麵從中間開始向上拱起,當長方體有手臂粗細的時候,已能隱隱感覺到那隆起的部分是一道屋脊。李想口微張,兩眼發神,精神處於半癡呆半癲狂狀態。此時他若還猜不出女孩做了什麽,那便真辜負了自詡的高絕智力。號稱閱盡經典穿越文的李想,萬萬沒想到,房子可以從地裏長出來,而且迎風漲,簡單地就像吹個氣球。幾分鍾的功夫,那小房子就已長到半米長,似乎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上麵刻畫,幾道細細的線一勾,多了兩道門,兩扇窗;房子長到茶幾那般大時,門窗儼然成型,外牆上此時勾畫出了一根根竹子,從屋脊處有茅草開始生長,茅草一旦滋生,便肆意漫延;房子長到餐桌般大小時,一個袖珍草頂竹屋已然成型。
這邊竹屋仍在落日餘光中野蠻生長,那邊的女孩卻不知從何處尋來一幅長紗,披在身上,馬尾已經解開,秀發垂落,與紗一起,在風中飄舞。一個簡單跳脫的女孩化作古風儼儼的仙子。紗起人舞,朱唇輕啟,嗓音空靈清澈,歌兒一起,便似高懸雲端,又似隨風兒遊走。
斜陽落寞煙色舞,
吹紅一卷殘雲誰把青絲梳。
落寞隻為離人聚,
惱了發絲,皺了心湖。
種一間小屋藏滿舊時書,
書已黃,無人讀。
燈影燭光燃盡離愁緒。
女孩的舞姿脫胎於古典舞,然而節奏極為獨特,時而快,時而慢,快時如陀螺,慢時如蝸行。這可不是剪輯過的視頻,還可以放慢動作。在這麽大的重力下,李想自認是步履蹣跚,女孩的舞步無論是快或是慢,都需要肌肉有著極強的爆發力和極好的控製力,這套動作即便是在地球上,也未必能有幾人完成。女孩卻是信手拈來,駕輕就熟。女孩今天已給了李想太多的震撼。李想時而望向生長中的竹屋,時而看向獨舞的女孩,一時恨自己少生了一雙眼睛。
餘暉散盡,紅月和白月迫不及待地跳出來刷存在感,橙光和白光交融成暖白光灑向大地,和地球相比,這裏的月夜不清冷。光照也很強,百米開外的景物,細節仍清晰可辨。
月籠輕紗清波曲,
揉皺一池湖水誰載美人渡。
輕紗隻因無人撫,
醉了鬢角,迷了雙眸。
攏一抹芳華低眉輕聲訴,
歲將至,人何處。
追風逐月撩撥五裏霧。
歌舞仍在繼續,竹屋已幾乎占滿了空地,竹屋兩側和後邊的草葉紛紛卷成了圓筒,圓筒上出現了一個個小小的竹節,一根根細小的竹枝從竹節探出。房前屋後,出現了這一叢,那一簇袖珍竹林。接著,竹子節節拔高,開始複製竹屋的野蠻生長。
無心解羅衫,推門去時路,
空穀獵獵卻是誰在弄青竹。
風行千裏外,可知人在途,
行行踽踽可曾見了雲中樹。
短笛輕輕歎,乘風看日出,
手持柴籬願把晨光關滿屋。
複歸兮,複歸去,
待得君還共聽花解語。
歌停舞歇,竹影婆娑,竹濤聲陣陣;雲遮雲掩,月光昭昭,空穀風習習。原本單調的草地上,有了這竹林,竹屋,便多了生氣,有了生機。女孩已經收起了輕紗,再次恢複成一個鄰家少女,笑盈盈地來到李想跟前,“好看嗎?”
李想答:“好看!”
“就這?沒了?”
“人好看,舞好看,歌也好聽。”
“又沒了?”女孩有點不甘心。
李想認真地想了一想:“歌謠好像有點淒婉。”
女孩撇撇嘴,放棄了在這個問題上糾纏。這首歌謠是她曾祖母在曾祖父一次遠遊時創作的,述說離別思念之苦。因歌詞裏有日、月、雲、屋、竹,女孩覺得還應景,就選了這首歌。一開口,女孩就覺得有些不妥,雖說的是夫妻分別,但終歸是別離。但想著李想之前有些生硬和無理,便沒有停口,想著讓他感傷一下兄弟別離也好,誰知這木頭根本沒有反應。不過轉念一想,沒聽懂也好,如果真的讓他淚撒汗衫,自己就顯得太不地道了。
女孩笑了笑,指著竹屋說道:“帶你參觀一下。”
屋子兩間,分列左右,推門而入,陳設及其簡單,僅一張床而已,說是床,其實就是一個從地板上長出來的一個凸起的長方形平台,床上還有一層毛茸茸的毯子,柔軟蓬鬆,右側連著平台,卻是從平台長出來的。屋子角落有一根斜斜向上的竹管。但觸感卻不似竹子的堅硬,也很容易彎折,把管口向下一掰,就有清水流出。竹管的上麵是一麵圓鏡,牆角有一個三四十公分左右的圓洞,既是排水口也是廁所了。房間內壁並不是李想以為的竹壁,而是呈淡黃色膠質狀,色澤很像鬆香,但比鬆香軟,也有彈性。窗戶上是一層窗膜,有些毛玻璃的效果。天花板上還有一盞燈,並不明亮。女孩的房間陳設如出一轍。
對於房內陳設的簡陋,女孩這樣解釋,大劫日益臨近了,妧婠需要更多的資源維護時空門的穩定,所以能省就省點了。
“大劫?就是那個麻煩?妧婠又是誰?救世主?”李想皺眉問道。穿越來到這裏不過數個小時,但已有太多的震撼需要去平複,有太多的疑問需要有人為他解惑。
但女孩並沒有急於回答他的問題,“我們先出去吃點東西,你想知道的,我會盡量告訴你,但這裏和老家完全不同,你要徹底了解它,需要點時間。”女孩轉身向屋外走去。李想想叫住女孩,卻發現自己根本不知道別人叫什麽,說了個“那誰”就卡住了。“怎麽?”女孩轉身,似笑非笑地看著他。
李想又撓頭,又搓手,十分窘迫,他囁喏地說不知道怎麽稱呼對方。
女孩笑了:“我還以為你永遠不想知道我的名字呢?”李想臉紅了,女孩卻也沒有逗弄李想的意思,大大方方地伸出手,“我叫楊明姝,日月明,女朱姝,就叫我明姝好了。”
李想飛快地與楊明姝輕握一下手,飛快地抽離,“嗯,明姝,嗯?明……姝,美女的意思?”
見他笨拙地遮掩困窘,明姝笑了一下,轉身向屋外走去。
李想把自己挪出去的時候,明姝不知何時在竹屋前種下了“果樹”,已長成,莖粗壯,結了五六個果,果實碩大,有椰子般大小,僅有七八片葉,葉像是插在莖稈上的湯匙,有些怪異。
明姝示意李想在屋前的台階上坐下,自己上前摘了一顆果子,手在果子上輕輕一拍,哢嚓一聲,頂部開了一條縫,手一翻,取下了果殼頂蓋,把果子遞給了李想。李想一看,果殼裏卻不是他想象的果肉,倒像是經過烹飪加工出的湯羹,湯羹碧綠晶瑩,中間浮著一顆顆黑豆。明姝又折了一支湯匙葉片遞給李想。自己也取了果子和湯匙葉,在李想身邊坐下來。她說這是齊雲大師的作品,她這次來陶唐,有一半原因倒是因為饞大師的菜肴了,向他討要了許多菜肴熟種。這道‘黑玉碧澗羹’又叫‘大力果’,是幫助提升體力的最好食品。
“試試,很好吃的。”
李想舀一勺入口,有些溫熱,口感有點像蛋羹,爽滑可口;口味鹹鮮宜人,微微帶些辛辣,羹入喉,口餘香,而羹中的“黑豆”卻很有嚼勁,細細咀嚼,有股淡淡的茴香味,很有點像南京夫子廟的狀元豆。李想確實也有些餓了,很快就將這‘黑玉碧澗羹’吃完了。
明姝笑他牛嚼牡丹。李想卻沒有理會明姝的調笑,隻是問她怎麽做到的?
明姝從李想手中接過空果殼,在台階旁拍了拍,地下伸出一根粗大的中空管莖,明姝將空果殼丟了進去,在管莖上拍了拍,管莖縮了回去,地麵恢複如初。
“剛才你問我誰是妧婠?”明姝再次沒有正麵回答李想的問題,她手指點著自己的腦袋,“你這裏一定裝了很多問題,比如為什麽地裏能長出房子?能結出菜肴?這是哪裏?你為什麽會出現在這裏?我們為什麽會引渡你?會讓你做些什麽?一切答案,都指向妧婠,了解了妧婠,你就找到了答案”。
“那麽誰是妧婠?”
明姝指了指竹屋,指了指竹林,指了指那棵怪異的菜肴果樹,指了指腳邊的青草,它……它……它……它們都是妧婠,接著她站起來,手指指著遠方轉了一圈:“你所能見到的所有植物,都是妧婠。妧婠無所不在,妧婠是這個世界的神。”
當聽到所有的植物都是妧婠時,李想突然心有所悟,難怪總覺得這草有些不對,高矮粗細整齊劃一,竟是妧婠的擬態“作品”。
不等李想發問,明姝繼續說:“就本體的外在形態而言,妧婠是棵樹。”
瘦弱的大男孩顯得十分疲憊。女孩對他說自己要工作了,讓他在旁邊休息一下。李想問需不需要幫忙?女孩笑笑說等以後吧。這個小男生開始有點人味兒了,她走向一塊平地。
李想慢慢坐了下來。他很好奇,這裏隻有草,難道女孩要用草葉編製兩個睡袋?
女孩在平地中央站定,突然回過頭來,有些頑皮地問想不想看她變個戲法,李想點頭。
女孩跪坐下來,用兩隻手輕輕觸碰著草葉。李想這時才注意到女孩的左手臂戴著的精巧手鐲,手鐲散發出柔和的白光,而被觸及的草葉則發出黃綠色的光。他不確定這是一種儀式還是一種術法,盡力讓自己不發出一點聲響。女孩神情肅穆,口中似在喃喃細語,漸漸地,女孩的眉心浮現一顆紅色的三葉草印記,本就秀美的臉龐,便顯得愈發嬌豔了。點亮的三葉草印記微微閃動,被撫觸的草葉也光芒微閃,隨後不可思議的一幕出現了,女孩身周的一株株草兒並攏了草葉,開始向土中沉去,不到半分鍾,草便縮進土裏不見了蹤影,留出了約有三十平左右的空地。女孩又從挎包裏取出一顆青色的種子,種子上有四道銀色的條紋,大小和龍眼相似,女孩將它放在眉心,隨著三葉草印記再次閃動,種子發出白蒙蒙的毫光。五分鍾後,女孩將種子放入身前的一個小土坑中,那閃著白芒的種子卻是沾土即裂,冒出一粒綠色小芽,小芽的下麵鑽出了濃密的根須,爭先恐後地紮入進土壤。女孩站起轉身快步離開了空地,在不遠處的草地站定了。
等了一分鍾,貼伏在在地上的小芽突然開始瘋長,很快就長成了兩指粗細的長方體,長方體的頂麵從中間開始向上拱起,當長方體有手臂粗細的時候,已能隱隱感覺到那隆起的部分是一道屋脊。李想口微張,兩眼發神,精神處於半癡呆半癲狂狀態。此時他若還猜不出女孩做了什麽,那便真辜負了自詡的高絕智力。號稱閱盡經典穿越文的李想,萬萬沒想到,房子可以從地裏長出來,而且迎風漲,簡單地就像吹個氣球。幾分鍾的功夫,那小房子就已長到半米長,似乎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上麵刻畫,幾道細細的線一勾,多了兩道門,兩扇窗;房子長到茶幾那般大時,門窗儼然成型,外牆上此時勾畫出了一根根竹子,從屋脊處有茅草開始生長,茅草一旦滋生,便肆意漫延;房子長到餐桌般大小時,一個袖珍草頂竹屋已然成型。
這邊竹屋仍在落日餘光中野蠻生長,那邊的女孩卻不知從何處尋來一幅長紗,披在身上,馬尾已經解開,秀發垂落,與紗一起,在風中飄舞。一個簡單跳脫的女孩化作古風儼儼的仙子。紗起人舞,朱唇輕啟,嗓音空靈清澈,歌兒一起,便似高懸雲端,又似隨風兒遊走。
斜陽落寞煙色舞,
吹紅一卷殘雲誰把青絲梳。
落寞隻為離人聚,
惱了發絲,皺了心湖。
種一間小屋藏滿舊時書,
書已黃,無人讀。
燈影燭光燃盡離愁緒。
女孩的舞姿脫胎於古典舞,然而節奏極為獨特,時而快,時而慢,快時如陀螺,慢時如蝸行。這可不是剪輯過的視頻,還可以放慢動作。在這麽大的重力下,李想自認是步履蹣跚,女孩的舞步無論是快或是慢,都需要肌肉有著極強的爆發力和極好的控製力,這套動作即便是在地球上,也未必能有幾人完成。女孩卻是信手拈來,駕輕就熟。女孩今天已給了李想太多的震撼。李想時而望向生長中的竹屋,時而看向獨舞的女孩,一時恨自己少生了一雙眼睛。
餘暉散盡,紅月和白月迫不及待地跳出來刷存在感,橙光和白光交融成暖白光灑向大地,和地球相比,這裏的月夜不清冷。光照也很強,百米開外的景物,細節仍清晰可辨。
月籠輕紗清波曲,
揉皺一池湖水誰載美人渡。
輕紗隻因無人撫,
醉了鬢角,迷了雙眸。
攏一抹芳華低眉輕聲訴,
歲將至,人何處。
追風逐月撩撥五裏霧。
歌舞仍在繼續,竹屋已幾乎占滿了空地,竹屋兩側和後邊的草葉紛紛卷成了圓筒,圓筒上出現了一個個小小的竹節,一根根細小的竹枝從竹節探出。房前屋後,出現了這一叢,那一簇袖珍竹林。接著,竹子節節拔高,開始複製竹屋的野蠻生長。
無心解羅衫,推門去時路,
空穀獵獵卻是誰在弄青竹。
風行千裏外,可知人在途,
行行踽踽可曾見了雲中樹。
短笛輕輕歎,乘風看日出,
手持柴籬願把晨光關滿屋。
複歸兮,複歸去,
待得君還共聽花解語。
歌停舞歇,竹影婆娑,竹濤聲陣陣;雲遮雲掩,月光昭昭,空穀風習習。原本單調的草地上,有了這竹林,竹屋,便多了生氣,有了生機。女孩已經收起了輕紗,再次恢複成一個鄰家少女,笑盈盈地來到李想跟前,“好看嗎?”
李想答:“好看!”
“就這?沒了?”
“人好看,舞好看,歌也好聽。”
“又沒了?”女孩有點不甘心。
李想認真地想了一想:“歌謠好像有點淒婉。”
女孩撇撇嘴,放棄了在這個問題上糾纏。這首歌謠是她曾祖母在曾祖父一次遠遊時創作的,述說離別思念之苦。因歌詞裏有日、月、雲、屋、竹,女孩覺得還應景,就選了這首歌。一開口,女孩就覺得有些不妥,雖說的是夫妻分別,但終歸是別離。但想著李想之前有些生硬和無理,便沒有停口,想著讓他感傷一下兄弟別離也好,誰知這木頭根本沒有反應。不過轉念一想,沒聽懂也好,如果真的讓他淚撒汗衫,自己就顯得太不地道了。
女孩笑了笑,指著竹屋說道:“帶你參觀一下。”
屋子兩間,分列左右,推門而入,陳設及其簡單,僅一張床而已,說是床,其實就是一個從地板上長出來的一個凸起的長方形平台,床上還有一層毛茸茸的毯子,柔軟蓬鬆,右側連著平台,卻是從平台長出來的。屋子角落有一根斜斜向上的竹管。但觸感卻不似竹子的堅硬,也很容易彎折,把管口向下一掰,就有清水流出。竹管的上麵是一麵圓鏡,牆角有一個三四十公分左右的圓洞,既是排水口也是廁所了。房間內壁並不是李想以為的竹壁,而是呈淡黃色膠質狀,色澤很像鬆香,但比鬆香軟,也有彈性。窗戶上是一層窗膜,有些毛玻璃的效果。天花板上還有一盞燈,並不明亮。女孩的房間陳設如出一轍。
對於房內陳設的簡陋,女孩這樣解釋,大劫日益臨近了,妧婠需要更多的資源維護時空門的穩定,所以能省就省點了。
“大劫?就是那個麻煩?妧婠又是誰?救世主?”李想皺眉問道。穿越來到這裏不過數個小時,但已有太多的震撼需要去平複,有太多的疑問需要有人為他解惑。
但女孩並沒有急於回答他的問題,“我們先出去吃點東西,你想知道的,我會盡量告訴你,但這裏和老家完全不同,你要徹底了解它,需要點時間。”女孩轉身向屋外走去。李想想叫住女孩,卻發現自己根本不知道別人叫什麽,說了個“那誰”就卡住了。“怎麽?”女孩轉身,似笑非笑地看著他。
李想又撓頭,又搓手,十分窘迫,他囁喏地說不知道怎麽稱呼對方。
女孩笑了:“我還以為你永遠不想知道我的名字呢?”李想臉紅了,女孩卻也沒有逗弄李想的意思,大大方方地伸出手,“我叫楊明姝,日月明,女朱姝,就叫我明姝好了。”
李想飛快地與楊明姝輕握一下手,飛快地抽離,“嗯,明姝,嗯?明……姝,美女的意思?”
見他笨拙地遮掩困窘,明姝笑了一下,轉身向屋外走去。
李想把自己挪出去的時候,明姝不知何時在竹屋前種下了“果樹”,已長成,莖粗壯,結了五六個果,果實碩大,有椰子般大小,僅有七八片葉,葉像是插在莖稈上的湯匙,有些怪異。
明姝示意李想在屋前的台階上坐下,自己上前摘了一顆果子,手在果子上輕輕一拍,哢嚓一聲,頂部開了一條縫,手一翻,取下了果殼頂蓋,把果子遞給了李想。李想一看,果殼裏卻不是他想象的果肉,倒像是經過烹飪加工出的湯羹,湯羹碧綠晶瑩,中間浮著一顆顆黑豆。明姝又折了一支湯匙葉片遞給李想。自己也取了果子和湯匙葉,在李想身邊坐下來。她說這是齊雲大師的作品,她這次來陶唐,有一半原因倒是因為饞大師的菜肴了,向他討要了許多菜肴熟種。這道‘黑玉碧澗羹’又叫‘大力果’,是幫助提升體力的最好食品。
“試試,很好吃的。”
李想舀一勺入口,有些溫熱,口感有點像蛋羹,爽滑可口;口味鹹鮮宜人,微微帶些辛辣,羹入喉,口餘香,而羹中的“黑豆”卻很有嚼勁,細細咀嚼,有股淡淡的茴香味,很有點像南京夫子廟的狀元豆。李想確實也有些餓了,很快就將這‘黑玉碧澗羹’吃完了。
明姝笑他牛嚼牡丹。李想卻沒有理會明姝的調笑,隻是問她怎麽做到的?
明姝從李想手中接過空果殼,在台階旁拍了拍,地下伸出一根粗大的中空管莖,明姝將空果殼丟了進去,在管莖上拍了拍,管莖縮了回去,地麵恢複如初。
“剛才你問我誰是妧婠?”明姝再次沒有正麵回答李想的問題,她手指點著自己的腦袋,“你這裏一定裝了很多問題,比如為什麽地裏能長出房子?能結出菜肴?這是哪裏?你為什麽會出現在這裏?我們為什麽會引渡你?會讓你做些什麽?一切答案,都指向妧婠,了解了妧婠,你就找到了答案”。
“那麽誰是妧婠?”
明姝指了指竹屋,指了指竹林,指了指那棵怪異的菜肴果樹,指了指腳邊的青草,它……它……它……它們都是妧婠,接著她站起來,手指指著遠方轉了一圈:“你所能見到的所有植物,都是妧婠。妧婠無所不在,妧婠是這個世界的神。”
當聽到所有的植物都是妧婠時,李想突然心有所悟,難怪總覺得這草有些不對,高矮粗細整齊劃一,竟是妧婠的擬態“作品”。
不等李想發問,明姝繼續說:“就本體的外在形態而言,妧婠是棵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