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進另一棟小木屋,小屋同樣的冷,不會讓人感到不安,反而讓人感覺寧靜。小屋內很空蕩,僅在屋子中央有一個圓球,直徑在兩米左右,像一個超大號的灰色瑜伽球。


    “試試。”楊明泰對李想說。


    李想知道大哥的試試是什麽意思,踏進屋子的一刹那,他就感受到了濃鬱的超低頻波,波源這是這隻大球。大球的外皮是由一層無意識的超低頻波構成,內層的物質卻讓李想感到震驚,裏麵是數以千萬計的細小意識顆粒,沒有一顆顆粒的大小能超過一粒沙,但每一粒都對李想的意識波產生壓迫感,就如一群傲嬌的王者,本能地釋放著生人勿近的危險信號。好在這些支離破碎的靈魂碎片沒有獨立意識,若形成合力,足以將李想探入球體的超低頻波攪成粉末。


    “這會是你的工作室。”楊明泰望著李想。


    “這些靈魂碎片屬於莯姀?我感受到很大的靈魂威壓。”


    “這些是我幾年來收集到,莯姀靈魂極小的一部分,破碎得有些厲害。就算再細小,依舊是神魂。你要嚐試取得它們的認同,然後像拚積木一樣,把它們拚接起來。”


    李想十分幹脆地回答了一聲“好”。


    離開小屋,楊明泰帶著三人繼續往前走。被籬笆圍住的菜地不大,不過五六分地。楊明泰推開籬笆門,做了個請的手勢。明姝和李想入內,立刻驚得合不攏嘴,這哪裏是一塊小菜地,分明是一個一眼望不到邊的大農莊,老家常見的穀物果蔬,在這裏應有盡有。溝渠、水井、老式農機具,樣樣不缺。


    “你們要不要體驗一下老家農村生活?”


    “好呀。”


    楊明泰去割了些稻子,用脫粒機將稻穀脫粒,有用碾米機去了稻殼。明姝去摘了些茄子、絲瓜和黃瓜,李想采了些青菜,肖恩拔了根蘿卜。三人在井邊淘洗果蔬的時候,楊明泰將稻稈打成捆搬進了農場小屋。


    屋裏有一個普通的農村灶台,灶台上有兩口大鍋,一鍋煮飯,一鍋炒菜,中間還有個孔眼放置著銅茶壺。所有人進屋時,楊明泰已將米下鍋,正將手中的稻稈彎成一個p字型。他用火鐮引燃了稻稈,丟進了爐膛。


    “這裏可以用火?”李想和明姝又是異口同聲。


    “這裏不是九丘,當然可以生火。別閑著,小妹去切菜,九弟過來擰稻稈。”楊明泰一邊給李想演示如何把稻稈擰成p字,一邊解釋:“你們跨進籬笆門的那一刻,就已經離開了九丘,進入了一個獨立空間。這個空間,或許在一塊石頭裏,也許是在一滴水中,或者在虛空裏,還有可能在另一個星球上。剛才你們看到的想世界,你們可以把它理解為一個空間節點,真正的想世界,是由無數個獨立空間依托空間節點組成的。”


    “空間站?”李想一邊與稻稈“搏鬥”,一邊發問。


    “地球空間站?嗯,你也可以這麽理解。我們會不斷開發新的獨立空間,連接到這個節點上。當然,如果八弟在這裏,他一定會說,我們通過傳送門進入了一個遊戲副本。我更喜歡這種說法,因為獨立空間的靈感,確實來自於老家的遊戲。”


    “這種副本式的結構確實簡單直接,也容易被人接受。不過我們能不能擺脫這種固有思維的影響,建立一種全新的結構呢?”李想終於把稻稈捆成了一個p字,丟進了爐膛。但他擰得不算結實,剛進爐膛就散開了,火焰很大,稻稈很快被燒光了。


    “如果沒有一種成熟可靠的結構替代方案,我不會放棄這種簡單易行的結構。我同意創新,但前提是要夠穩。就像稻稈,如果紮得不緊,火力太大,或許會造成能量浪費,可能影響米飯口感,也許還會把飯燒糊。你最好不要把平行空間、時間維度一類的概念往想世界引,那些東西太燒腦,我敢保證,將來想世界的來客九成以上都是普通人,我可不想正常人進來,出去就變成分不清現實與虛幻、記憶極度混亂的精神病人。”楊明泰往爐膛裏丟了一個捆好的稻稈束,火舌不急不慢地爬上稻稈,火勢均勻。


    李想望著爐膛若有所思:“可是……”


    楊明泰十分堅決地打斷了他的話頭:“沒有什麽可是,當初,我建造這個世界的目的,往大了說是讓世界更美好,往小了說,不外是讓老百姓的生活更充實,而不像現在,空有悠長的生命,整日裏混喝等死。你年輕,思維活躍,是好事,但我希望你能記住,不要想著特立獨行而創新,創新隻是為了更好地生活。”


    李想動了動嘴,但他最終沒有再說“可是”,他其實隻想說,可是我並沒有想去做燒人大腦的創新。但他也不得不承認,大哥此時的提醒是及時的,現在不想,未必以後不會。大哥的話相當於給他製定了一條原則,所有的創新必須服務於生活。


    普普通通的米飯,幾個並不精致的素菜,大哥的廚藝確實疏鬆平常,炒茄子甚至有些糊。但這確實是李想到九丘以來“最老家”的一頓飯。吃飯的時候,楊明泰告訴他們,這裏會是一個複古的觀光農場,九丘人可以到這裏來體驗老家的農村生活,也可以申請到這裏工作。這樣的副本會有很多,人們可以通過工作獲取想世界的貢獻值,也可以消耗貢獻值轉變成這個世界的消費者。


    “這點和老家沒有什麽不同。”李想說道。


    “確實沒有什麽不同,似乎隻是用貢獻值代替了錢幣,但這隻是表象。它與老家最大的不同,它不是一個獨立的世界,它是九丘的附庸世界,是九丘生活的延伸,是九丘文明的完善。”


    “比如?”


    “在這裏可以做九丘不能做的事,比如火,又比如種植。”


    “蜚遊的詩裏,有一群人在‘神棄之地’也在做著同樣的事。”


    “總有些人不能適應九丘的生活。在苦寒之地的這些人,要創造出脫離樹神的生活,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我們想要什麽,隻需要轉個念頭。或許有了這個世界,一部分人會向我們靠攏。”


    李想點點頭,想世界或許真的能化解一些社會矛盾,讓一部分人願意放棄與樹神對抗。“但僅僅是火和種植並不能解決實質性的問題,在老家,人們種植或者取火,是為了解決最基本的生存問題,但九丘的種魂術已經能夠滿足人們的生活所需,而且更為便捷。農場作用並不大,最多隻能算作一種生活體驗。”


    “你說的沒錯,體驗是想世界的主要功能之一,我們還會有購物中心、娛樂中心、體育場館、旅遊勝地,老家人喜歡什麽樣的消費項目,我們大可以照搬過來,異族的東西,也可以拿進來。用多維化的體驗,充實九丘人的生活,促進九丘各族的文化融合。”


    這個道理李想是明白的,老家人觀光旅遊、觀看或者參與體育賽事、聽歌追星,都是追求精神生活的表達方式。電影、小說、遊戲更是提供了讓人們通過思想體驗另一種人生的途徑。九丘人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精神生活的極度匱乏,他們盡管坐擁千年的壽命,但活得卻像行屍走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樹神啟示錄I九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尚子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尚子牙並收藏樹神啟示錄I九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