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府大堂外擠滿了看熱鬧的百姓,聽說這次包大人要公審皇帝最得寵的妃子的哥哥,大家都不願錯過這樣的好戲。
“哎,聽說那個張堯殺人放火連眼皮子都不眨一下的。”
“啊,那不是土匪幹的營生?怎麽一個皇親國戚也會做這樣的事?這皇帝的小舅子怎的如此凶殘……嘖嘖嘖”
“可不是嘛,聽說那個貴妃今天也會來聽審,包大人這回可夠嗆的。”
大家正七嘴八舌地議論著,公堂上想起:“升堂---威武----”的聲音,如狼似虎地衙役們從公堂的兩邊依次走了出來,包拯沉著臉,緩步走到大堂上,驚堂木一拍:“帶原告薛氏女薛飛飛上堂。”
薛飛飛跟在帶路的衙役身後,低著頭,快步走到公堂上,雙膝跪地,朗聲道:“民女薛飛飛見過包大人。”
包大人見薛飛飛在公堂之上一點都不膽怯,頗為滿意,聲音也不知不覺放緩道:“薛飛飛,你是哪裏人氏,你狀告何人,所為何事?”
飛飛不緊不慢地說:“民女乃鬆江縣人,狀告張堯,民女告他為奪民女祖傳寶物,不惜殺人放火,屠我薛家滿門。”
包拯道:“你且將事情經過一一道來。”
於是,飛飛便將張堯如何不要臉的借上門提親之故索要紅瓷,索要不成便命人殺人放火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堂外的人聽的都義憤填膺,紛紛罵這張堯真不是東西,包拯一拍驚堂木說:“肅靜,公堂之上不容喧嘩。”停頓了下後又說:“帶被告張堯”
張堯地上了公堂,包拯剛欲審問,就聽堂外一聲公鴨似的喊聲:“張貴妃到。”
張貴妃由一個公公扶著從轎子裏走了出來,趾高氣昂地走進公堂,包拯見狀忙起身接駕,張貴妃昂著頭,傲氣地對包拯說:”皇上允我旁聽此案,包拯你若敢偏私誣陷,我定不罷休。”
包拯冷著臉,待張貴妃落座後,便開始繼續審問,他一拍驚堂木,問道:“張堯,薛飛飛狀告你搶奪寶物,殺人放火,你可承認?”
張堯看了眼張貴妃說:“我不承認,我從未做過殺人放火這種勾當,明明是薛老爺欲將薛小姐嫁於我,被我拒絕,薛小姐便懷恨報複與我,包大人,我實在是冤枉。”
包拯問薛飛飛:“薛飛飛,你說張堯指使殺手殺你全家,可有證據?”
薛飛飛道:“雖沒有親眼看到,但是,民女卻認得那個殺人,如今,那個殺手也已被逮捕,大人一問便知。”
“大膽,無憑無據就敢汙蔑當朝國舅,你是活得不耐煩了嗎?”張貴妃還沒等包拯說話,便搶先怒斥道。
包拯眉毛一挑,冷聲對張貴妃道:“公堂之上不得喧嘩,張貴妃還請自重。”
張貴妃冷哼一聲道:“包拯,審案要將有理有據,人證物證皆全才是,這個女人擺明就是攀附豪門不成,挾私報複,這麽簡單的事情,還有什麽好審的,要我說先拉出去打一頓再說。”
包拯道:“張貴妃,本府審案自有本府的道理,貴妃若在這般胡攪蠻纏,休怪包拯無禮了。”停頓了下,也不管張貴妃有何反應,便問賈仁:“賈仁,本府問你,你可曾聽命於張堯前去薛家殺人奪物?”
賈仁答:“回大人,草民的確曾聽命於張堯,前去薛府殺人奪寶?”
包拯問:“張堯為何要你去薛府殺人奪寶?”
賈仁答:“回大人,草民是張堯暗中豢養的殺手,他讓我做什麽我就做什麽,那日,張堯命我去薛府搶一尊紅瓷,並叮囑草民不要留下痕跡。”
包拯說:“所以,你便屠了那薛家滿門?”
賈仁答:“大人,草民當時也沒想到會那樣,隻是,當時那時那事情發生的實在太邪門,草民一直想不明白,大人,草民真的不是故意的。”
薛飛飛忍不住插話道:“殺人你不是故意的,難道放火你也是無心的嗎?”
賈仁答:“放火?我從未放過火,我那日失手後,覺得事情鬧的有點大了,便直接去找張堯讓他想想辦法,等從張堯家出來後天都亮了,我哪有空去放火。”
包拯問:“張堯,你有何話可說?”
張堯道:“一派胡言,我從不認識此人,我一個國舅爺,要什麽沒有,還用得著養個殺人去偷偷搶嗎?”
賈仁答:“張堯,我跟了你那麽多年,你是什麽人我會不清楚?我有你讓我去殺人的證據。”
包拯說:“你有何證據?”
賈仁答:“每一次張堯讓我去搶東西的時候,都會將要搶的物件畫在紙上,讓我去對照,這些紙我都留著,每張紙上都印有你張府特供的印記,還有你寫的字,大人大可去查證。”說著,便將這些紙張遞給王朝。
包拯一看,第一張便畫的是尊赤焰紅瓷,旁片還寫著薛府,書房,紙張的左下角還印有淡淡的張府特供的字樣。
包拯一拍驚堂木:“大膽張堯,現有物證證明你唆使賈仁奪寶,你還敢狡賴?”
張堯怎麽也沒想到,賈仁會將這些東西都留在身邊,這個平時看著不怎麽說話的人,居然心機如此深,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如何回話。
張貴妃見此情況,忙搶著說道:“字可以找人模仿,至於這印記嘛,又不是什麽特別稀罕的東西,隨便找個印製匠,做一下就成了,這樣的東西怎麽做物證?”
包拯搖著頭,看著張貴妃說:“貴妃此言差矣,這一樣東西可以仿,難道這麽一摞都是仿的嗎?本府剛看了看裏麵的東西,有很多都和各地府衙上報殺人掠物的斷頭案一模一樣,這難道都是巧合嗎?”
張貴妃說:“你什麽意思,你的意思是說這些都是張堯所為?”
賈仁說:“回娘娘的話,這些真的都是張堯讓草民去做的。”
張貴妃說:“放肆,本宮沒問你話,你怎敢隨意搭話,且都是一派胡言,來人,將他給本宮拖出去打到死為止。”
包拯一聽,怒目圓睜,猛地拍響驚堂木,嗬斥道:“張貴妃,本府尊皇上意願,讓你旁聽此案,怎奈你屢次擾亂公堂,影響本府審案,本府隻好請出皇上口諭,請娘娘回宮。”
張貴妃氣的渾身發抖,指著包拯罵道:“包黑子你敢……”
包拯嘴一抿,冷聲道:“皇上口諭,今開封府奉旨調查紅瓷一案,任何人不得幹預,若有違者,與共犯論處。”
張貴妃一聽,頓時悶住,愣在當場,眼圈一紅,眼淚就要掉下來。
包拯一見,眉頭皺的更緊,連聲催促道:“請娘娘回宮。”
張貴妃哭著說:“好你個包黑子,你給本宮等著……,哥,你別害怕,有我在,不會有事的。”說著,便急急回宮去了。
包拯見張貴妃終於走了,輕輕舒了口氣,又轉向嶽奇道:“嶽奇,本府問你,你為何要找賈仁去殺展護衛?”
嶽奇道:“那日,展大人去紅袖館找胭脂打探薛府一案時,胭脂便已起了殺心,隻是當時覺得不便也沒把握,便約展大人於鬆江江邊見麵,同時,又找了我,讓我找人幫著暗中出手,趁其不意刺殺展大人。”
包拯道:“說下去,後麵發生了什麽?”
嶽奇說:“後來,胭脂見賈仁被抓走,慌了手腳,便要我想辦法殺了賈仁滅口,其實,大人那日說要將賈仁關在鬆江縣衙,我就明白大人是有意試探了。”
包拯說:“哦?你既知道,為何還要鋌而走險呢?”
嶽奇說:“因為胭脂拿我的孩兒威脅於我,我不得不按她的意思去做。”
包拯嗯了一聲,又問:“賈仁是張堯豢養的殺手,你如何能指使他?你和張堯是何關係?”
嶽奇道:“張堯是張貴妃的哥哥,當今國舅爺,誰不想巴結?我時常邀張堯一起去紅袖館飲酒作樂,胭脂也是我介紹給他的。”
包拯怒道:“你身為朝廷命官怎麽做出如此不堪之事?”
嶽奇道:“大人,我…我也是被逼無奈,我……我知錯了。”
包拯歎了口氣道:“那麽薛府案發之後的卷宗,也是你故意寫成普通火災嗎?”
嶽奇說:“是,是我所為,我想借著此事巴結張堯。”
包拯道:“你為何如此肯定是張堯所為?”
嶽奇說:“本也是不知,薛府案發後,張堯來找我,閑聊中暗示讓我將次案已普通失火案結案,我便猜到了八九了。”
張堯急的跳腳,大聲喊道:“包大人,他撒謊,是他讓我去他府裏,說有事相商,我才去的,那紅瓷也是他送給我,說不定薛家就是他放的火,反倒打一耙誣陷與我。”
包拯問嶽奇道:“嶽奇,張堯說的可是真的?”
嶽奇說:“胡說八道,若非他授意,我何必出這個頭,冒這個險?”
張堯怒不可遏,指著嶽奇道:“你…好你個嶽狗,事到臨頭竟敢,竟敢汙蔑我,你…你活得不耐煩了。”
包拯道:“公堂之上不得喧嘩,怒罵,今日本案暫且審到此,來人,將一幹人等全部暫押大牢,擇日再審,退堂。”
說罷,便往後堂走去。
梅花廳內,公孫策正將今日堂上的過堂記錄拿給包拯看,包拯看了一會說:“公孫先生,對今日的堂審有何看法?”
公孫策道:“其他倒沒什麽,隻是學生對嶽奇的話有所懷疑?”
“哦?公孫先生請講。”
“如果嶽奇所言屬實,但賈仁並沒有拿到紅瓷,那張堯手中的紅瓷是從何而來?張堯說所言屬實,紅瓷是嶽奇送與他的,那嶽奇手中的紅瓷又是如何得來?嶽奇說,胭脂聽說展護衛在打聽紅瓷案是就已動殺機,那胭脂又和紅瓷案有何關係,張堯、嶽奇、胭脂三人之中到底誰才是主謀,學生覺得此事另有蹊蹺。”
包拯笑了笑說:“公孫先生分析地極是,此案的關係在於紅瓷最初是由誰拿的,誰最早得到紅瓷,誰就是此案的最終主謀。不過,公孫先生為何懷疑嶽奇呢?”
公孫策說:“因為嶽奇有軟肋,就是諾兒。”
包拯說:“公孫先生的意思是,那嶽奇是為了諾兒才有所保留?”
公孫策道:“不錯,如今胭脂尚未抓捕歸案,那嶽奇必是存了一線希望,學生猜想八成是希望以此為籌碼,來解諾兒所中的蠱毒。”
包拯搖頭道:“他怎麽如此糊塗,別說那胭脂如今下落不明,如何來此就他孩兒?就算被我們捉到,她為求自保如何肯替諾兒解毒,這毒解了,豈不是變相承認了一切都是她所為。”
公孫策道:“天下父母心,為了孩子,隻要有一線希望,都是不願放棄的,學生這幾日也在嚐試尋找解毒之法,無奈,學生學疏才淺,一直沒有找到,唉……”
包拯安慰他道:“苗人的蠱術本就是秘術,公孫先生切勿太過自責,隻希望展護衛能順利找到胭脂和小西姑娘。”
正說著,外頭王朝來傳話說,展護衛和白大俠回來了,還帶回了小西姑娘。”
包拯和公孫策喜出望外,忙走出花廳,見展昭和白玉堂還有殷清三人正往花廳走來,後麵跟著的除了小西姑娘還有一位未曾謀麵的藍衣女子。
展昭見過包拯後,便介紹那位藍衣女子:“這位是藍若溪,藍姑娘,是白兄的朋友,她說認識薛姑娘,想見見她,所以白兄便將她一同帶來了。”
公孫策說:“怎麽沒有聽薛姑娘提起過還有一位藍姓朋友?”
藍若溪笑了笑說:隻要將她請出來看一看,不就知道了。”
公孫先生點點頭,便讓下人去叫薛飛飛來花廳。
薛飛飛下了堂後,正躺在床上揉腿,心想:‘這古代人還真能跪,找這麽審下去,案子沒怕,自己的腿大概就要跪折了,自己真是太倒黴了。’
正自暗歎自己命苦時,外麵忽然有人敲門說是包大人請她去花廳有事,飛飛心裏雖有十萬個不樂意,但包大人有請,給她十萬個膽子也不敢說不去,沒辦法隻得苦著臉,和下人一起往花廳走去。
“哎,聽說那個張堯殺人放火連眼皮子都不眨一下的。”
“啊,那不是土匪幹的營生?怎麽一個皇親國戚也會做這樣的事?這皇帝的小舅子怎的如此凶殘……嘖嘖嘖”
“可不是嘛,聽說那個貴妃今天也會來聽審,包大人這回可夠嗆的。”
大家正七嘴八舌地議論著,公堂上想起:“升堂---威武----”的聲音,如狼似虎地衙役們從公堂的兩邊依次走了出來,包拯沉著臉,緩步走到大堂上,驚堂木一拍:“帶原告薛氏女薛飛飛上堂。”
薛飛飛跟在帶路的衙役身後,低著頭,快步走到公堂上,雙膝跪地,朗聲道:“民女薛飛飛見過包大人。”
包大人見薛飛飛在公堂之上一點都不膽怯,頗為滿意,聲音也不知不覺放緩道:“薛飛飛,你是哪裏人氏,你狀告何人,所為何事?”
飛飛不緊不慢地說:“民女乃鬆江縣人,狀告張堯,民女告他為奪民女祖傳寶物,不惜殺人放火,屠我薛家滿門。”
包拯道:“你且將事情經過一一道來。”
於是,飛飛便將張堯如何不要臉的借上門提親之故索要紅瓷,索要不成便命人殺人放火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堂外的人聽的都義憤填膺,紛紛罵這張堯真不是東西,包拯一拍驚堂木說:“肅靜,公堂之上不容喧嘩。”停頓了下後又說:“帶被告張堯”
張堯地上了公堂,包拯剛欲審問,就聽堂外一聲公鴨似的喊聲:“張貴妃到。”
張貴妃由一個公公扶著從轎子裏走了出來,趾高氣昂地走進公堂,包拯見狀忙起身接駕,張貴妃昂著頭,傲氣地對包拯說:”皇上允我旁聽此案,包拯你若敢偏私誣陷,我定不罷休。”
包拯冷著臉,待張貴妃落座後,便開始繼續審問,他一拍驚堂木,問道:“張堯,薛飛飛狀告你搶奪寶物,殺人放火,你可承認?”
張堯看了眼張貴妃說:“我不承認,我從未做過殺人放火這種勾當,明明是薛老爺欲將薛小姐嫁於我,被我拒絕,薛小姐便懷恨報複與我,包大人,我實在是冤枉。”
包拯問薛飛飛:“薛飛飛,你說張堯指使殺手殺你全家,可有證據?”
薛飛飛道:“雖沒有親眼看到,但是,民女卻認得那個殺人,如今,那個殺手也已被逮捕,大人一問便知。”
“大膽,無憑無據就敢汙蔑當朝國舅,你是活得不耐煩了嗎?”張貴妃還沒等包拯說話,便搶先怒斥道。
包拯眉毛一挑,冷聲對張貴妃道:“公堂之上不得喧嘩,張貴妃還請自重。”
張貴妃冷哼一聲道:“包拯,審案要將有理有據,人證物證皆全才是,這個女人擺明就是攀附豪門不成,挾私報複,這麽簡單的事情,還有什麽好審的,要我說先拉出去打一頓再說。”
包拯道:“張貴妃,本府審案自有本府的道理,貴妃若在這般胡攪蠻纏,休怪包拯無禮了。”停頓了下,也不管張貴妃有何反應,便問賈仁:“賈仁,本府問你,你可曾聽命於張堯前去薛家殺人奪物?”
賈仁答:“回大人,草民的確曾聽命於張堯,前去薛府殺人奪寶?”
包拯問:“張堯為何要你去薛府殺人奪寶?”
賈仁答:“回大人,草民是張堯暗中豢養的殺手,他讓我做什麽我就做什麽,那日,張堯命我去薛府搶一尊紅瓷,並叮囑草民不要留下痕跡。”
包拯說:“所以,你便屠了那薛家滿門?”
賈仁答:“大人,草民當時也沒想到會那樣,隻是,當時那時那事情發生的實在太邪門,草民一直想不明白,大人,草民真的不是故意的。”
薛飛飛忍不住插話道:“殺人你不是故意的,難道放火你也是無心的嗎?”
賈仁答:“放火?我從未放過火,我那日失手後,覺得事情鬧的有點大了,便直接去找張堯讓他想想辦法,等從張堯家出來後天都亮了,我哪有空去放火。”
包拯問:“張堯,你有何話可說?”
張堯道:“一派胡言,我從不認識此人,我一個國舅爺,要什麽沒有,還用得著養個殺人去偷偷搶嗎?”
賈仁答:“張堯,我跟了你那麽多年,你是什麽人我會不清楚?我有你讓我去殺人的證據。”
包拯說:“你有何證據?”
賈仁答:“每一次張堯讓我去搶東西的時候,都會將要搶的物件畫在紙上,讓我去對照,這些紙我都留著,每張紙上都印有你張府特供的印記,還有你寫的字,大人大可去查證。”說著,便將這些紙張遞給王朝。
包拯一看,第一張便畫的是尊赤焰紅瓷,旁片還寫著薛府,書房,紙張的左下角還印有淡淡的張府特供的字樣。
包拯一拍驚堂木:“大膽張堯,現有物證證明你唆使賈仁奪寶,你還敢狡賴?”
張堯怎麽也沒想到,賈仁會將這些東西都留在身邊,這個平時看著不怎麽說話的人,居然心機如此深,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如何回話。
張貴妃見此情況,忙搶著說道:“字可以找人模仿,至於這印記嘛,又不是什麽特別稀罕的東西,隨便找個印製匠,做一下就成了,這樣的東西怎麽做物證?”
包拯搖著頭,看著張貴妃說:“貴妃此言差矣,這一樣東西可以仿,難道這麽一摞都是仿的嗎?本府剛看了看裏麵的東西,有很多都和各地府衙上報殺人掠物的斷頭案一模一樣,這難道都是巧合嗎?”
張貴妃說:“你什麽意思,你的意思是說這些都是張堯所為?”
賈仁說:“回娘娘的話,這些真的都是張堯讓草民去做的。”
張貴妃說:“放肆,本宮沒問你話,你怎敢隨意搭話,且都是一派胡言,來人,將他給本宮拖出去打到死為止。”
包拯一聽,怒目圓睜,猛地拍響驚堂木,嗬斥道:“張貴妃,本府尊皇上意願,讓你旁聽此案,怎奈你屢次擾亂公堂,影響本府審案,本府隻好請出皇上口諭,請娘娘回宮。”
張貴妃氣的渾身發抖,指著包拯罵道:“包黑子你敢……”
包拯嘴一抿,冷聲道:“皇上口諭,今開封府奉旨調查紅瓷一案,任何人不得幹預,若有違者,與共犯論處。”
張貴妃一聽,頓時悶住,愣在當場,眼圈一紅,眼淚就要掉下來。
包拯一見,眉頭皺的更緊,連聲催促道:“請娘娘回宮。”
張貴妃哭著說:“好你個包黑子,你給本宮等著……,哥,你別害怕,有我在,不會有事的。”說著,便急急回宮去了。
包拯見張貴妃終於走了,輕輕舒了口氣,又轉向嶽奇道:“嶽奇,本府問你,你為何要找賈仁去殺展護衛?”
嶽奇道:“那日,展大人去紅袖館找胭脂打探薛府一案時,胭脂便已起了殺心,隻是當時覺得不便也沒把握,便約展大人於鬆江江邊見麵,同時,又找了我,讓我找人幫著暗中出手,趁其不意刺殺展大人。”
包拯道:“說下去,後麵發生了什麽?”
嶽奇說:“後來,胭脂見賈仁被抓走,慌了手腳,便要我想辦法殺了賈仁滅口,其實,大人那日說要將賈仁關在鬆江縣衙,我就明白大人是有意試探了。”
包拯說:“哦?你既知道,為何還要鋌而走險呢?”
嶽奇說:“因為胭脂拿我的孩兒威脅於我,我不得不按她的意思去做。”
包拯嗯了一聲,又問:“賈仁是張堯豢養的殺手,你如何能指使他?你和張堯是何關係?”
嶽奇道:“張堯是張貴妃的哥哥,當今國舅爺,誰不想巴結?我時常邀張堯一起去紅袖館飲酒作樂,胭脂也是我介紹給他的。”
包拯怒道:“你身為朝廷命官怎麽做出如此不堪之事?”
嶽奇道:“大人,我…我也是被逼無奈,我……我知錯了。”
包拯歎了口氣道:“那麽薛府案發之後的卷宗,也是你故意寫成普通火災嗎?”
嶽奇說:“是,是我所為,我想借著此事巴結張堯。”
包拯道:“你為何如此肯定是張堯所為?”
嶽奇說:“本也是不知,薛府案發後,張堯來找我,閑聊中暗示讓我將次案已普通失火案結案,我便猜到了八九了。”
張堯急的跳腳,大聲喊道:“包大人,他撒謊,是他讓我去他府裏,說有事相商,我才去的,那紅瓷也是他送給我,說不定薛家就是他放的火,反倒打一耙誣陷與我。”
包拯問嶽奇道:“嶽奇,張堯說的可是真的?”
嶽奇說:“胡說八道,若非他授意,我何必出這個頭,冒這個險?”
張堯怒不可遏,指著嶽奇道:“你…好你個嶽狗,事到臨頭竟敢,竟敢汙蔑我,你…你活得不耐煩了。”
包拯道:“公堂之上不得喧嘩,怒罵,今日本案暫且審到此,來人,將一幹人等全部暫押大牢,擇日再審,退堂。”
說罷,便往後堂走去。
梅花廳內,公孫策正將今日堂上的過堂記錄拿給包拯看,包拯看了一會說:“公孫先生,對今日的堂審有何看法?”
公孫策道:“其他倒沒什麽,隻是學生對嶽奇的話有所懷疑?”
“哦?公孫先生請講。”
“如果嶽奇所言屬實,但賈仁並沒有拿到紅瓷,那張堯手中的紅瓷是從何而來?張堯說所言屬實,紅瓷是嶽奇送與他的,那嶽奇手中的紅瓷又是如何得來?嶽奇說,胭脂聽說展護衛在打聽紅瓷案是就已動殺機,那胭脂又和紅瓷案有何關係,張堯、嶽奇、胭脂三人之中到底誰才是主謀,學生覺得此事另有蹊蹺。”
包拯笑了笑說:“公孫先生分析地極是,此案的關係在於紅瓷最初是由誰拿的,誰最早得到紅瓷,誰就是此案的最終主謀。不過,公孫先生為何懷疑嶽奇呢?”
公孫策說:“因為嶽奇有軟肋,就是諾兒。”
包拯說:“公孫先生的意思是,那嶽奇是為了諾兒才有所保留?”
公孫策道:“不錯,如今胭脂尚未抓捕歸案,那嶽奇必是存了一線希望,學生猜想八成是希望以此為籌碼,來解諾兒所中的蠱毒。”
包拯搖頭道:“他怎麽如此糊塗,別說那胭脂如今下落不明,如何來此就他孩兒?就算被我們捉到,她為求自保如何肯替諾兒解毒,這毒解了,豈不是變相承認了一切都是她所為。”
公孫策道:“天下父母心,為了孩子,隻要有一線希望,都是不願放棄的,學生這幾日也在嚐試尋找解毒之法,無奈,學生學疏才淺,一直沒有找到,唉……”
包拯安慰他道:“苗人的蠱術本就是秘術,公孫先生切勿太過自責,隻希望展護衛能順利找到胭脂和小西姑娘。”
正說著,外頭王朝來傳話說,展護衛和白大俠回來了,還帶回了小西姑娘。”
包拯和公孫策喜出望外,忙走出花廳,見展昭和白玉堂還有殷清三人正往花廳走來,後麵跟著的除了小西姑娘還有一位未曾謀麵的藍衣女子。
展昭見過包拯後,便介紹那位藍衣女子:“這位是藍若溪,藍姑娘,是白兄的朋友,她說認識薛姑娘,想見見她,所以白兄便將她一同帶來了。”
公孫策說:“怎麽沒有聽薛姑娘提起過還有一位藍姓朋友?”
藍若溪笑了笑說:隻要將她請出來看一看,不就知道了。”
公孫先生點點頭,便讓下人去叫薛飛飛來花廳。
薛飛飛下了堂後,正躺在床上揉腿,心想:‘這古代人還真能跪,找這麽審下去,案子沒怕,自己的腿大概就要跪折了,自己真是太倒黴了。’
正自暗歎自己命苦時,外麵忽然有人敲門說是包大人請她去花廳有事,飛飛心裏雖有十萬個不樂意,但包大人有請,給她十萬個膽子也不敢說不去,沒辦法隻得苦著臉,和下人一起往花廳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