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堂和若溪二人隨著公孫策一先一後的走進花廳,包拯笑著起身對若溪道:“薛姑娘心情可還好?”
若溪歎口氣道:“自然還是擔心的,飛飛對展昭用情已深,展昭這番遇難,我瞧著飛飛人也比之前憔悴許多,希望這些風波能早些過去。”
包拯點點頭說:“自古都是邪不勝正,本府相信,狐狸終會露出尾巴,隻要我們好好布局,一定能讓作惡之人繩之於法。”
公孫策說:“大人,白少俠和若溪姑娘對展護衛這次受傷回來之事和您的看法一致,大人不妨將您的計劃告之大家,也好讓我們早做準備。”
包拯“哦”了一聲,略感意外道:“難道二位也覺得展護衛不對勁嗎?”
白玉堂說:“我和展昭認識也不是一天兩天,他是什麽樣的人,我怎會不知?一開始就是他先懷疑賢王的,他怎麽現在又會替賢王說話,大人有什麽辦法盡管說來,讓我們也一起聽聽。”
若溪在旁附和道:“是呀,就連飛飛都對展昭所言有所懷疑,隻是一時也說不出到底是哪裏不對勁。”
包拯捋了捋胡須道:“不錯,本府的確對展護衛的說辭有所懷疑,至於哪裏不對勁嘛….本府剛才獨自在此思考,忽然想起,那被劫走的胭脂,此人善用巫蠱之術,會不會展護衛也是中了此女的妖術,才會有那些古怪之處?”
若溪皺著眉說:“展大哥若隻是中毒倒並不難辦,可若是中了蠱術,心智被人操控了的話,就棘手了,別說他的武功已讓人防不勝防,就這心思也是不容小覷的,包大人,依你之見,若展大哥是被人操控了,那他們的目的是什麽?”
白玉堂說:“難道展昭是衝著包大人來的?”
包拯一聽,忽然眼前一亮說:“白少俠此話怎麽說?”
白玉堂頓了頓說:“救走胭脂的人明知開封府大牢防備森嚴,也不惜花大力要劫走她,說明胭脂對此人的用處非常重要,而胭脂被劫走後不久,展昭就被賢王送了回來,且言行又如此古怪,這麽巧合的事情,我不得不懷疑,劫走胭脂背後指使之人就是賢王,而蒙蔽展昭心智的人八成就是那個胭脂,他們的目的應該就是要對大人下手。”
包拯目中露出讚賞之色,不住點頭說:“白少俠經過這段時間的曆練,果然分析問題越來越精準老道了,本府的確也是這麽認為的,不過他們真正要對付的人卻並隻是本府一人。”
“哦?還有誰?”白玉堂問道。
公孫策說:“大人,難道是皇上?”
包拯沉著一張黑臉說:“當初八王爺為保這賢王免遭其母妃所犯連帶之罪,不惜在在先皇麵前認其為義子,並將自己賢王的封號禪讓於他,為的就是保全其性命,沒想到,賢王這些年非但沒有對八王爺有絲毫感激之意,此番來京恐怕是要讓八王爺傷心了。”
公孫策說:“大人是否要進宮向皇上稟明一切,說服皇上和太後取消這次家宴?”
包拯感歎道:“本府現在仍沒有真憑實據證明賢王有謀反之意,僅靠懷疑皇上怎會輕信?再者,中秋家宴的邀請牌,宮中內服府已奉命送往各位大人府中,此刻要再收回恐怕不妥。”
公孫策急道:“那怎麽辦,這賢王萬一真有不軌之心,以他的本事恐怕一般侍衛根本不是對手,展護衛現在又這個樣子.....”
正在此時,花廳外的石桌前忽然飛來一隻色彩豔麗的小鳥,嘰嘰喳喳地叫著,打斷了公孫策的言語,眾人都看向這隻漂亮的鳥,包拯露出不滿地神色,問道:“府裏最近可有人在養鳥?”
公孫策素知包拯素來不喜這些玩物喪誌之物,忙回道:“這鳥必不是開封府所有,許是外麵的人養的,不小心飛進來的吧。”
正說著,這鳥仿佛知道自己不受歡迎一般,朝著包拯叫了幾聲,一撇腦袋,忽地展翅就飛走了。
白玉堂好笑道:“這小畜生到有靈性地很,比人還精。”
若溪盯著小鳥飛去的方向輕聲道:“這鳥我好像在哪見過,這鳥顏色豔麗,聲音清脆悅耳,絕不像是普通人家能養得起的鳥,而且它飛去的方向.....白玉堂,你瞧,是不是賢王府的方向?”
白玉堂經若溪一番提醒,也覺得這鳥的確古怪,忙跑出花廳,一躍而起,運起輕功,想那隻鳥飛走的方向追去。
若溪等白玉堂走後,對包拯和公孫策說:“二位稍等片刻,待我去查一下這鳥的來曆,便可知原委了。”說著,急急往自己房裏走去。
包拯看著若溪遠去的背影,對公孫策說:“公孫先生對若溪姑娘的來曆可有什麽看法?”
公孫策想了想說:“世間之大,無奇不有,想來也定會有很多學生不知或無法想象的事情,可是,學生以為不管是仙怪精靈,亦或是時空轉換,隻要不害人有顆善良之心,是否是這個朝代之人又有什麽關係?”
包拯笑了笑說:“公孫先生倒是看得通透,薛姑娘和若溪姑娘雖來曆不明且身份離奇但本府這段時間觀察她二人,皆是心性純良之人,等此間事了之後,若她二人願意留在這裏,有勞公孫先生替她們辦一些入籍證明,以免日後官府查訪徒增煩惱。”
公孫先生笑道:“還是大人想的周道,學生倒未想到這層....若是....倒也不失一樁美事。”
公孫策故意含糊地不說清楚,包拯也不追問,二人相視而笑,各自喝著杯中茶水等著若溪的回複。
大約一盞茶後,花廳外傳來一陣細碎地腳步聲,兩人同時放下手中茶杯,公孫先生笑道:“大人,答案來了。”
若溪氣喘籲籲地跑進花廳,連禮都沒有行便急著說:“包大人,這鳥名叫雀舌,生性機敏,若是受人訓練之後就能聽懂人的話,據書中記載,在過去打仗時,雀舌曾被用於探查敵情,後來因為大肆捕捉,此鳥便漸漸滅絕,不想今日居然出現在此,包大人,剛才我們說的話會不會都被這小畜生聽去了?”
“若溪說的很有可能,”一陣白影略過,白玉堂已靜靜落在若溪的身旁。
公孫策見白玉堂回來,便問:“白少俠可是追到了那隻鳥?”
白玉堂說:“追是追上了,隻是這小畜生太狡猾,我一不小心又被它給跑了,不過我親眼見它飛進了賢王府。”
若溪急道:“那這雀舌八成就是賢王養的了,這下糟了,咱們先前說的話都讓這小畜生給聽去了,怎麽辦?”
包拯擺了擺手說:“若溪姑娘切勿著急,越急就越容易出錯,依你方才所說,若是要聽懂雀舌的話,豈不是還要有精通鳥語地人?”
若溪點點頭說:“不錯,確是要有這樣的人,可那賢王神通廣大,身邊有這樣的人也不奇怪。”
公孫策說:“大人可是想到什麽人?”
包拯說:“嶽奇曾說過有個叫黃雀地人曾和他接觸過,並指使他去接觸張堯,這黃雀,雀舌,難道都是出自賢王府?”
公孫策道:“如果黃雀和雀舌都是賢王府的,那麽賢王豈不就是紅瓷案的幕後之人?難道這賢王和張堯有什麽過節,需要如此處心積慮地陷害他?”
包拯說:“聽說那張貴妃因張堯之事被皇上遷怒,如今在靜心觀閉門思過,若是本府能見她一麵,也許能知道些內情也不一定。”
公孫策忙阻止道:“大人萬萬不可,一來這張堯是死在大人的鍘刀之下,再來,張貴妃原本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因紅瓷一案被牽連,皇上雖未將她打入冷宮,可是這靜心觀可是被那後宮女子視為不祥之地的地方,一輩子不得出觀的聖意和住進打入冷宮又有何區別,可見皇上心底是很惱怒此事的,如今此事好不容易平靜下來,大人又要去皇上麵前提起,別說張貴妃不會理睬大人,就連皇上恐怕也不會準大人的請求,大人還很有可能因此又惹怒皇上。”
包拯無奈道:“可是,不見那張貴妃又如何能知道紅瓷案個中內情,又如何能證明那賢王就是幕後之人?”
白玉堂見包拯和公孫策麵露難色,不禁一笑道:“這有何難,今晚我就夜探靜心觀,這金鑾殿難進,區區靜心觀倒也難不倒我,大人不妨將要問的話告訴我,由我去問那張貴妃,保證能問出內情。”
若溪說:“要是張貴妃偏不告訴你呢?”
白玉堂冷哼一聲道:“我有的是辦法讓他說,你們就放心吧。”
包拯一想,卻也是沒有其他辦法,他也知白玉堂的武功不在展昭之下,當年偷盜玉璽也是神不知鬼不覺,若他去應該不會有大問題,便點頭答應,但仍不忘叮囑白玉堂,一定要有禮數切不可用強。
白玉堂心中暗笑包拯迂腐,麵上卻一一答應下來。
當天夜裏,若溪趁著送白玉堂出門之時,悄悄拿了一粒藥丸塞進白玉堂手裏,說:“要是那張貴妃執意不配合,你把這個東西給她吃了,包管她乖乖聽話,也省卻你一番功夫,豈不更好?”
白玉堂笑著對若溪眨眨眼說:“還是你有辦法,你等著我,我速去速回。”
若溪笑著目送白玉堂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之中。
若溪歎口氣道:“自然還是擔心的,飛飛對展昭用情已深,展昭這番遇難,我瞧著飛飛人也比之前憔悴許多,希望這些風波能早些過去。”
包拯點點頭說:“自古都是邪不勝正,本府相信,狐狸終會露出尾巴,隻要我們好好布局,一定能讓作惡之人繩之於法。”
公孫策說:“大人,白少俠和若溪姑娘對展護衛這次受傷回來之事和您的看法一致,大人不妨將您的計劃告之大家,也好讓我們早做準備。”
包拯“哦”了一聲,略感意外道:“難道二位也覺得展護衛不對勁嗎?”
白玉堂說:“我和展昭認識也不是一天兩天,他是什麽樣的人,我怎會不知?一開始就是他先懷疑賢王的,他怎麽現在又會替賢王說話,大人有什麽辦法盡管說來,讓我們也一起聽聽。”
若溪在旁附和道:“是呀,就連飛飛都對展昭所言有所懷疑,隻是一時也說不出到底是哪裏不對勁。”
包拯捋了捋胡須道:“不錯,本府的確對展護衛的說辭有所懷疑,至於哪裏不對勁嘛….本府剛才獨自在此思考,忽然想起,那被劫走的胭脂,此人善用巫蠱之術,會不會展護衛也是中了此女的妖術,才會有那些古怪之處?”
若溪皺著眉說:“展大哥若隻是中毒倒並不難辦,可若是中了蠱術,心智被人操控了的話,就棘手了,別說他的武功已讓人防不勝防,就這心思也是不容小覷的,包大人,依你之見,若展大哥是被人操控了,那他們的目的是什麽?”
白玉堂說:“難道展昭是衝著包大人來的?”
包拯一聽,忽然眼前一亮說:“白少俠此話怎麽說?”
白玉堂頓了頓說:“救走胭脂的人明知開封府大牢防備森嚴,也不惜花大力要劫走她,說明胭脂對此人的用處非常重要,而胭脂被劫走後不久,展昭就被賢王送了回來,且言行又如此古怪,這麽巧合的事情,我不得不懷疑,劫走胭脂背後指使之人就是賢王,而蒙蔽展昭心智的人八成就是那個胭脂,他們的目的應該就是要對大人下手。”
包拯目中露出讚賞之色,不住點頭說:“白少俠經過這段時間的曆練,果然分析問題越來越精準老道了,本府的確也是這麽認為的,不過他們真正要對付的人卻並隻是本府一人。”
“哦?還有誰?”白玉堂問道。
公孫策說:“大人,難道是皇上?”
包拯沉著一張黑臉說:“當初八王爺為保這賢王免遭其母妃所犯連帶之罪,不惜在在先皇麵前認其為義子,並將自己賢王的封號禪讓於他,為的就是保全其性命,沒想到,賢王這些年非但沒有對八王爺有絲毫感激之意,此番來京恐怕是要讓八王爺傷心了。”
公孫策說:“大人是否要進宮向皇上稟明一切,說服皇上和太後取消這次家宴?”
包拯感歎道:“本府現在仍沒有真憑實據證明賢王有謀反之意,僅靠懷疑皇上怎會輕信?再者,中秋家宴的邀請牌,宮中內服府已奉命送往各位大人府中,此刻要再收回恐怕不妥。”
公孫策急道:“那怎麽辦,這賢王萬一真有不軌之心,以他的本事恐怕一般侍衛根本不是對手,展護衛現在又這個樣子.....”
正在此時,花廳外的石桌前忽然飛來一隻色彩豔麗的小鳥,嘰嘰喳喳地叫著,打斷了公孫策的言語,眾人都看向這隻漂亮的鳥,包拯露出不滿地神色,問道:“府裏最近可有人在養鳥?”
公孫策素知包拯素來不喜這些玩物喪誌之物,忙回道:“這鳥必不是開封府所有,許是外麵的人養的,不小心飛進來的吧。”
正說著,這鳥仿佛知道自己不受歡迎一般,朝著包拯叫了幾聲,一撇腦袋,忽地展翅就飛走了。
白玉堂好笑道:“這小畜生到有靈性地很,比人還精。”
若溪盯著小鳥飛去的方向輕聲道:“這鳥我好像在哪見過,這鳥顏色豔麗,聲音清脆悅耳,絕不像是普通人家能養得起的鳥,而且它飛去的方向.....白玉堂,你瞧,是不是賢王府的方向?”
白玉堂經若溪一番提醒,也覺得這鳥的確古怪,忙跑出花廳,一躍而起,運起輕功,想那隻鳥飛走的方向追去。
若溪等白玉堂走後,對包拯和公孫策說:“二位稍等片刻,待我去查一下這鳥的來曆,便可知原委了。”說著,急急往自己房裏走去。
包拯看著若溪遠去的背影,對公孫策說:“公孫先生對若溪姑娘的來曆可有什麽看法?”
公孫策想了想說:“世間之大,無奇不有,想來也定會有很多學生不知或無法想象的事情,可是,學生以為不管是仙怪精靈,亦或是時空轉換,隻要不害人有顆善良之心,是否是這個朝代之人又有什麽關係?”
包拯笑了笑說:“公孫先生倒是看得通透,薛姑娘和若溪姑娘雖來曆不明且身份離奇但本府這段時間觀察她二人,皆是心性純良之人,等此間事了之後,若她二人願意留在這裏,有勞公孫先生替她們辦一些入籍證明,以免日後官府查訪徒增煩惱。”
公孫先生笑道:“還是大人想的周道,學生倒未想到這層....若是....倒也不失一樁美事。”
公孫策故意含糊地不說清楚,包拯也不追問,二人相視而笑,各自喝著杯中茶水等著若溪的回複。
大約一盞茶後,花廳外傳來一陣細碎地腳步聲,兩人同時放下手中茶杯,公孫先生笑道:“大人,答案來了。”
若溪氣喘籲籲地跑進花廳,連禮都沒有行便急著說:“包大人,這鳥名叫雀舌,生性機敏,若是受人訓練之後就能聽懂人的話,據書中記載,在過去打仗時,雀舌曾被用於探查敵情,後來因為大肆捕捉,此鳥便漸漸滅絕,不想今日居然出現在此,包大人,剛才我們說的話會不會都被這小畜生聽去了?”
“若溪說的很有可能,”一陣白影略過,白玉堂已靜靜落在若溪的身旁。
公孫策見白玉堂回來,便問:“白少俠可是追到了那隻鳥?”
白玉堂說:“追是追上了,隻是這小畜生太狡猾,我一不小心又被它給跑了,不過我親眼見它飛進了賢王府。”
若溪急道:“那這雀舌八成就是賢王養的了,這下糟了,咱們先前說的話都讓這小畜生給聽去了,怎麽辦?”
包拯擺了擺手說:“若溪姑娘切勿著急,越急就越容易出錯,依你方才所說,若是要聽懂雀舌的話,豈不是還要有精通鳥語地人?”
若溪點點頭說:“不錯,確是要有這樣的人,可那賢王神通廣大,身邊有這樣的人也不奇怪。”
公孫策說:“大人可是想到什麽人?”
包拯說:“嶽奇曾說過有個叫黃雀地人曾和他接觸過,並指使他去接觸張堯,這黃雀,雀舌,難道都是出自賢王府?”
公孫策道:“如果黃雀和雀舌都是賢王府的,那麽賢王豈不就是紅瓷案的幕後之人?難道這賢王和張堯有什麽過節,需要如此處心積慮地陷害他?”
包拯說:“聽說那張貴妃因張堯之事被皇上遷怒,如今在靜心觀閉門思過,若是本府能見她一麵,也許能知道些內情也不一定。”
公孫策忙阻止道:“大人萬萬不可,一來這張堯是死在大人的鍘刀之下,再來,張貴妃原本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因紅瓷一案被牽連,皇上雖未將她打入冷宮,可是這靜心觀可是被那後宮女子視為不祥之地的地方,一輩子不得出觀的聖意和住進打入冷宮又有何區別,可見皇上心底是很惱怒此事的,如今此事好不容易平靜下來,大人又要去皇上麵前提起,別說張貴妃不會理睬大人,就連皇上恐怕也不會準大人的請求,大人還很有可能因此又惹怒皇上。”
包拯無奈道:“可是,不見那張貴妃又如何能知道紅瓷案個中內情,又如何能證明那賢王就是幕後之人?”
白玉堂見包拯和公孫策麵露難色,不禁一笑道:“這有何難,今晚我就夜探靜心觀,這金鑾殿難進,區區靜心觀倒也難不倒我,大人不妨將要問的話告訴我,由我去問那張貴妃,保證能問出內情。”
若溪說:“要是張貴妃偏不告訴你呢?”
白玉堂冷哼一聲道:“我有的是辦法讓他說,你們就放心吧。”
包拯一想,卻也是沒有其他辦法,他也知白玉堂的武功不在展昭之下,當年偷盜玉璽也是神不知鬼不覺,若他去應該不會有大問題,便點頭答應,但仍不忘叮囑白玉堂,一定要有禮數切不可用強。
白玉堂心中暗笑包拯迂腐,麵上卻一一答應下來。
當天夜裏,若溪趁著送白玉堂出門之時,悄悄拿了一粒藥丸塞進白玉堂手裏,說:“要是那張貴妃執意不配合,你把這個東西給她吃了,包管她乖乖聽話,也省卻你一番功夫,豈不更好?”
白玉堂笑著對若溪眨眨眼說:“還是你有辦法,你等著我,我速去速回。”
若溪笑著目送白玉堂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