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中秋,明月當空,漫天繁星,熠熠生輝。
集英殿內,太後、皇帝及受邀宮宴的一幹王孫文臣武將們正興致勃勃地看著大晟府新編的歌舞表演,最會溜須拍馬的龐太師左看右看都沒見自己的女兒,不覺心中狐疑,心不在焉地頻頻偷看皇帝,可是這個皇上一門心思都在這歌舞上,理都不理龐太師。
龐太師想了想,仍不死心,眼睛轉了轉便笑眯眯地給自己倒了杯酒,舉著酒杯從座位上站起身,對著皇帝舉杯道:“皇上、太後,今日臣等托了賢王的福,有幸能與皇上、太後共渡中秋佳節,實在是臣等的榮幸,臣在此,祝皇上、太後身體康安,福壽綿長。”
龐太師說罷,一仰脖子,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皇帝聽了太師的話,龍心大悅,連聲道好,爽快地也喝了一杯。
龐太師見皇上喝了自己敬的酒,臉色笑開了花,可他並不就此坐下,反而四下張望了下,然後,滿臉疑惑地說:“皇上,臣聽說此次宮宴是龐妃娘娘所辦,怎地今日未見娘娘身影?”
太後冷哼一聲道:“太師許是吃多了酒吧,問出來的話讓人覺著好笑,這宮宴之上何時有一個妃子的位子?今日連皇後都未曾來,一個妃子不來有什麽值得好問的?”
皇帝在旁咳嗽了兩聲,對著僵直了身子的龐太師安撫道:“太師啊….這個….龐妃前段日子因籌辦宮宴之事太過勞累,朕便讓她好好休息,等宮宴過後,朕自會好好獎勵她。”
龐太師心知皇帝是故意給自己一個台階,他便趁勢謝過皇上,悻悻坐下。
賢王冷眼環顧了四周,發現沒有看見包拯的身影,嘴角不禁勾起一絲冷笑,他見龐太師坐下,便緩緩站起,對著太後說:“太後,兒臣久居蜀中,已有許久未曾聽過這宮中歌舞,今日這曲子的曲風是兒臣過去不曾聽過的,舞蹈也和以前大不一樣,兒臣真是大開眼界了。”
太後笑道:“這是大晟府新進的一個女官,很是會想點子,哀家和皇上以前也都未曾看過這樣的歌舞。”
賢王笑了笑說:“想來大宋在王兄的治理下,這幾年能人才俊層出不迭,如今,竟連這小小大晟府也藏龍臥虎了。”
太後被賢王這幾句恭維話說的渾身舒坦,一抬手,一杯酒就囫圇著喝下了肚,一邊的仁宗忙輕聲道:“母後還是少喝點的好,當心烈酒傷身。”
賢王看的眉頭一皺,狐疑地看著太後說:“兒臣記得太後自從潛修禮佛之後,就未曾再喝過酒,怎麽…..”
“哈哈哈,許是太後娘娘看見賢王太高興了,一時忘形了吧,來來來,賢王,你在外多年,本王也很是惦念,來,咱們也喝一杯。”八賢王喜滋滋地端坐一杯酒走到賢王麵前,打斷了賢王的疑問。
賢王見是對自己有過救命之恩的八賢王,隻得又重新倒了杯酒,和八賢王喝了起來。
眾人見此情景,紛紛效仿其二人,各自找相熟之人敬起酒來,一時間,聚英殿內歌舞升平,把酒言歡好不熱鬧。
一輪歌舞跳罷,賢王放下酒杯,緩緩走出坐席,來到殿中央,昂首看向皇帝,揚聲道:“皇上,今日開封府尹包拯怎麽沒有來?”
仁宗擺擺手說:“昨日,開封府來辦,包拯突染重病,這幾日都抱恙在府裏休息,賢王找包拯可是要喝酒,哈哈哈,包拯的酒量好的很,你可不是他的對手。”
賢王說:“太可惜了,臣幾日找他實則是有一個公案想找他審理,不過既然他不在,臣弟就隻好找皇兄給審一審了。”
仁宗一愣道:“皇弟有何公案?今日可是中秋佳節,有什麽事明日再說如何?”
“不,皇上,此事臣弟藏在心中已有多年,一直想找機會問問皇上,問問八王爺,問問各位大臣們,當年,本王的生母,豔妃,到底犯了什麽罪?一句謀害皇嗣,便生生讓我們母子分離,母後還被逼自縊,若我母後真有謀逆之心,請問皇上當年究竟是哪位皇子險些被我母後謀害了?可有證據?”
“皇弟,今日是團圓之夜,母後一片苦心設了這美酒家宴,你有何必挑今日說這些煩心事?哎,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算了,別再糾結了。”祿王喝著醉醺醺地上前打岔,拉著賢王就往席間走去。
賢王憤而掙脫祿王的手,說:“三王兄說的好輕巧,想來死的不是你娘,被流放的也不是你,自然是無關緊要的事情了。”
“你….我好心勸你,你…..不識好歹,哼!”祿王被賢王一語道破心思,惱怒地一甩衣袖自顧自走開。
八賢王看了眼皇上和太後,見兩人都巴巴地看著自己,心想:“這兩人還真是心靈相通,這種時候都看著我,得了,誰讓我是叔叔,我不出頭誰出頭。”
想到此,八王爺緩緩起身,對賢王說:“賢王啊,此事的確是先皇一時中了他人之計,誤害了豔妃,先帝在世時,每每說到你,說到豔妃時,都是悔不當初。”
“既是後悔了,卻為何不見父王去彌補,而是任由我母妃背著毒婦妒婦的汙名至今,被宗祠褫奪了封號,連名字都進不了太廟,至今仍隻是個孤魂野鬼,父王如此做,可對得起我們母子二人?”
“胡說,”八賢王怒斥道,“先帝不追封你母後,自有先帝的道理,如今你已被皇上召回了京城,就該好好做一個閑散王爺,再揪著這些陳年舊事又有何意?”
“哈哈哈哈,”賢王怒極反笑道:“父王有何道理?父王的道理不就是犧牲我母妃的性命就掩蓋另一個皇家醜聞嗎?憑什麽那鄭氏作惡多端到頭來還能壽終正寢享太後封號,難道不就是因為她有一個尊貴的母族,而我母後來自江湖,被你們認定為魔教妖女,所以就死不足惜了,難道不是嗎?”
“住口,先王的用心豈是你可以隨意揣測的?”八賢王見賢王一語道出當年醜聞,記得直跺雙腳。
“好啊,既然你們不還我母後一個清白,那麽趙禎,你就別怪我不客氣了,我要自己給母親一個名分。”
仁宗聽賢王竟敢直呼自己名諱,不禁大怒,知此人謀反之心早已深種心間,便也不再同其多費唇舌,大聲呼喝左右要將賢王拿下,可是叫了兩遍,殿上都不見有侍衛上前捉拿賢王。
賢王見狀,哈哈大笑道:“王兄,如今你的命令已不起作用了,不如讓臣弟來試試,看你的那些手下到底聽誰的話?來人,”說著,啪地一下摔碎了手中的酒杯。
“踏踏踏踏…..”一陣疾步而又整齊的腳步聲從不遠處傳來,不一會一群身披軟甲,頭戴帽盔,手持長矛長劍的殿前侍衛便將聚英殿圍了個遍,密密麻麻別說是人,就是一隻蒼蠅都很難飛的出去。
仁宗大驚失色道:“趙淩,你將朕的禦林軍怎麽樣了?”
賢王趙淩冷笑道:“皇上不用驚慌,王統領身體不適告假回家休養了,臨行之前將指揮權交給了李副統領暫代,巧得很,這個李副統領是我的人,如今這殿前殿後被圍的密不透風,我勸皇兄識時務點,好好宣布讓位與我,如若不然,大家都難看。”
“你….你簡直瘋了,”八賢王被驚的剛剛緩過神來,指著賢王怒罵道:“你竟敢謀權錯位,本王真後悔,當初就該由著賢王殺了你,也不會到今天養虎為患,你就是隻白眼狼….你…..”
八賢王還要罵下去,被賢王打斷道:“若不是念你當初救過本王,就憑你剛才這通言論,本王早就一劍砍了你。”
賢王反轉的太快,眾大臣本都沉浸在酒宴熱鬧中,一下子來了這麽個情況,一時間難以接受,不過,這些臣子個個都是經曆過風浪的人,不一會兒也就反應過來是怎麽回事,紛紛隨著八賢王口誅起賢王趙淩來。
趙淩也不生氣,像是早就料到眾人會有如此反應,隻笑嘻嘻地聽他們的議論,他在意的是趙禎的態度。
仁宗深吸口氣說:“朕乃九五之尊,豈會受逆臣要挾,你若有膽直管動手來殺朕,朕倒要看看誰有這個膽子敢對朕動手。”
話音剛落,2個身影就從賢王身後快速竄出,直奔皇帝和太後而來,正是賢王手下的黃雀和失蹤了的胭脂。
隻見二人各自手持一把長劍如雷電般刺向太後和皇上,眾臣一片驚呼,就在眾人都以為皇帝、太後必死無疑之際,忽然皇帝往前一步擋在太後的身前,右手舉劍,一把銀光閃亮的寶劍硬生生擋住了胭脂和黃雀的2把長劍,左手用力往前一拍,一掌打在了黃雀的胸口,黃雀被這一掌擊的猝不及防,瞬間往後飛了出去,幸虧他輕功不錯,愣是在空中打了幾個圈,才借力化去了掌風的力道,不然早飛出了聚英殿。
另一邊胭脂被那把銀劍抵住無法近身,忽覺眼前這把銀劍非常眼熟,抬頭看了眼皇帝,忽然發現不對,眼前這個皇帝的臉上有明顯的易容跡象,心中大感不妙,“白玉堂,”這個名字忽地跳入她的腦中,胭脂大叫道:“不好,王爺,我們中計了”,但,為時已晚,胭脂忽覺胸口一麻,抬眼看去,站在皇帝身後的太後,不知何時手上的一枚銀針已紮入自己的胸口,此刻,太後微笑著看著胭脂說:“胭脂,你不是最喜歡給人下毒嗎?現在,我也給你下個毒,讓你感受一下個中滋味。”
話音剛落,胭脂已軟綿綿地趴在了地上,皇帝飛起一腳,將胭脂踢飛出去,正落在賢王的腳下。
胭脂掙紮著想起身,怎奈渾身盡使不上半分力,胸中猶如被數萬隻螻蟻在啃咬,疼痛難止,忽覺喉嚨處有腥甜之味,一口一口地吐著鮮血。
太後緩緩從皇帝身後走出,一步步靠近胭脂,冷聲道:“怎麽樣?胭脂,被毒的滋味如何,我這種毒短時間要不了你的命,不過,你往後每隔幾個時辰就會像剛才那樣猛吐鮮血,而且一次比一次吐的多,直到你的血吐幹為止。”
黃雀慢慢站起身道:“你…..你們不是太後和皇上,你們是什麽人?”
胭脂拉了把黃雀的外袍,用口型告訴黃雀皇帝是白玉堂,黃雀臉色大變,轉身扶起胭脂,慢慢往後退去。
二人退到賢王身前時,悄聲在賢王耳邊告知胭脂的發現,其實在剛才他二人打鬥中,賢王就發現其中的蹊蹺,當黃雀告訴他皇帝是白玉堂假扮時,他也猜到了太後必也是她人假扮,這麽說,皇帝應該是早就知道了自己的陰謀。
八賢王看著形式,心中也早已猜到了七八分,他又一次勸說賢王道:“淩兒,王叔知道你這些年心裏很苦,可是,你的母妃已經去了,她是為我大宋社稷去的,先王和本王心裏都清楚,本王答應你,隻要你現在迷途知返,皇上絕不會為難你,你仍舊回蜀地做你的賢王,可好?”
賢王聽了八王爺的話,像看一個陌生人似的看著他:“八王叔,你明知我母妃死的冤枉,你都不願為她伸冤,還要本王認錯,本王有什麽錯,”他話鋒一轉,又看向皇帝說:“白玉堂,你假扮皇帝不要以為我就怕了你,你不過就一個人,而本王有2萬禦林軍,我隻要一聲令下,他們一舉衝進來,你覺得你擋的住嗎?”
白玉堂見賢王已認出自己,也懶得再帶著人皮麵具,猛地伸手一拉,便露出了真容,眾人見皇帝居然有人假扮,皆大吃一驚,白玉堂卻一點不在意,挑釁地看著賢王說:“我一個人的確擋不住2萬禦林軍,可賢王殿下,你能保證自己有這個本事調度禦林軍嗎?”
賢王冷笑道:“外麵站著的是什麽人,你難道瞎了嗎?”
白玉堂一笑道:“我沒瞎,外麵站的是禦林軍,不過,你有本事再叫一下,看他們聽不聽你的話?”
賢王臉色一變,說:“你什麽意思?”
“他的意思就是,趙淩你大勢已去,還不束手就擒”一聲熟悉的聲音從禦林軍內響起,禦林軍整齊的往兩邊靠站,仁宗大步從禦林軍裏走出,後麵亦步亦趨地跟著包拯。
眾臣看見真正的皇帝,就像看見了救世主般,集體下跪磕頭,一時間“吾皇萬歲,萬萬歲”響徹聚英殿。
仁宗緩緩走到賢王麵前,一字一句道:“朕憐你一人在外孤苦無依,不惜違抗先帝將你召回京都,而你呢?你竟敢暗藏狼子野心,居然想謀逆朕的江山,你的良心何在?”
“良心?”賢王苦笑道,“當初,我母後放棄一切隨先帝入宮,為他生下皇子,而先帝呢,他聽信讒言,竟然相信我母後是魔教之人,謀害皇子,我母後是苗族人,若有心要害人,隻怕先帝已不知死多少回了,他不念舊情,一道聖旨逼死我母後,良心,先帝的良心又在哪裏?”
“住口,你怎可隨意評論先帝,”仁宗怒斥道。
賢王看著包拯說:“這一切都是你的主意吧,沒想到展昭竟然殺不死你。”
包拯說:“賢王你本是皇室宗親,受萬人敬仰,可是,你心中充滿仇恨,為了替母報仇,不惜殘害了那麽多人,你布下這麽大的局,隻為了你心中那個不切實際地夢想罷了,展護衛宅心仁厚,縱然受了你的控製,但依然不甘受你擺布,他根本沒有刺殺我,他對你所說的都是我們想讓他告訴你,借此迷惑於你,你果然還是上了當。”
胭脂在一旁說:“不可能,沒有人能逃過攝魂丸的控製的。”
若溪笑嘻嘻地撕下臉色太後的麵具,說:“你們用攝魂丸,我們也有我們的寶貝,反正展護衛早就不聽你們的命令了。”
賢王聽後早已麵色如土,仰天長歎,閉上雙眼,兩行眼淚悄無聲息地滑落臉頰。
仁宗也疲倦地閉上雙眼,半晌,對包拯說:“包卿,你把人帶回開封府審理吧,朕累了,一切由你和八王爺共同審理此案。”說罷,拖著疲憊地身軀,往後宮走去。
集英殿內,太後、皇帝及受邀宮宴的一幹王孫文臣武將們正興致勃勃地看著大晟府新編的歌舞表演,最會溜須拍馬的龐太師左看右看都沒見自己的女兒,不覺心中狐疑,心不在焉地頻頻偷看皇帝,可是這個皇上一門心思都在這歌舞上,理都不理龐太師。
龐太師想了想,仍不死心,眼睛轉了轉便笑眯眯地給自己倒了杯酒,舉著酒杯從座位上站起身,對著皇帝舉杯道:“皇上、太後,今日臣等托了賢王的福,有幸能與皇上、太後共渡中秋佳節,實在是臣等的榮幸,臣在此,祝皇上、太後身體康安,福壽綿長。”
龐太師說罷,一仰脖子,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皇帝聽了太師的話,龍心大悅,連聲道好,爽快地也喝了一杯。
龐太師見皇上喝了自己敬的酒,臉色笑開了花,可他並不就此坐下,反而四下張望了下,然後,滿臉疑惑地說:“皇上,臣聽說此次宮宴是龐妃娘娘所辦,怎地今日未見娘娘身影?”
太後冷哼一聲道:“太師許是吃多了酒吧,問出來的話讓人覺著好笑,這宮宴之上何時有一個妃子的位子?今日連皇後都未曾來,一個妃子不來有什麽值得好問的?”
皇帝在旁咳嗽了兩聲,對著僵直了身子的龐太師安撫道:“太師啊….這個….龐妃前段日子因籌辦宮宴之事太過勞累,朕便讓她好好休息,等宮宴過後,朕自會好好獎勵她。”
龐太師心知皇帝是故意給自己一個台階,他便趁勢謝過皇上,悻悻坐下。
賢王冷眼環顧了四周,發現沒有看見包拯的身影,嘴角不禁勾起一絲冷笑,他見龐太師坐下,便緩緩站起,對著太後說:“太後,兒臣久居蜀中,已有許久未曾聽過這宮中歌舞,今日這曲子的曲風是兒臣過去不曾聽過的,舞蹈也和以前大不一樣,兒臣真是大開眼界了。”
太後笑道:“這是大晟府新進的一個女官,很是會想點子,哀家和皇上以前也都未曾看過這樣的歌舞。”
賢王笑了笑說:“想來大宋在王兄的治理下,這幾年能人才俊層出不迭,如今,竟連這小小大晟府也藏龍臥虎了。”
太後被賢王這幾句恭維話說的渾身舒坦,一抬手,一杯酒就囫圇著喝下了肚,一邊的仁宗忙輕聲道:“母後還是少喝點的好,當心烈酒傷身。”
賢王看的眉頭一皺,狐疑地看著太後說:“兒臣記得太後自從潛修禮佛之後,就未曾再喝過酒,怎麽…..”
“哈哈哈,許是太後娘娘看見賢王太高興了,一時忘形了吧,來來來,賢王,你在外多年,本王也很是惦念,來,咱們也喝一杯。”八賢王喜滋滋地端坐一杯酒走到賢王麵前,打斷了賢王的疑問。
賢王見是對自己有過救命之恩的八賢王,隻得又重新倒了杯酒,和八賢王喝了起來。
眾人見此情景,紛紛效仿其二人,各自找相熟之人敬起酒來,一時間,聚英殿內歌舞升平,把酒言歡好不熱鬧。
一輪歌舞跳罷,賢王放下酒杯,緩緩走出坐席,來到殿中央,昂首看向皇帝,揚聲道:“皇上,今日開封府尹包拯怎麽沒有來?”
仁宗擺擺手說:“昨日,開封府來辦,包拯突染重病,這幾日都抱恙在府裏休息,賢王找包拯可是要喝酒,哈哈哈,包拯的酒量好的很,你可不是他的對手。”
賢王說:“太可惜了,臣幾日找他實則是有一個公案想找他審理,不過既然他不在,臣弟就隻好找皇兄給審一審了。”
仁宗一愣道:“皇弟有何公案?今日可是中秋佳節,有什麽事明日再說如何?”
“不,皇上,此事臣弟藏在心中已有多年,一直想找機會問問皇上,問問八王爺,問問各位大臣們,當年,本王的生母,豔妃,到底犯了什麽罪?一句謀害皇嗣,便生生讓我們母子分離,母後還被逼自縊,若我母後真有謀逆之心,請問皇上當年究竟是哪位皇子險些被我母後謀害了?可有證據?”
“皇弟,今日是團圓之夜,母後一片苦心設了這美酒家宴,你有何必挑今日說這些煩心事?哎,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算了,別再糾結了。”祿王喝著醉醺醺地上前打岔,拉著賢王就往席間走去。
賢王憤而掙脫祿王的手,說:“三王兄說的好輕巧,想來死的不是你娘,被流放的也不是你,自然是無關緊要的事情了。”
“你….我好心勸你,你…..不識好歹,哼!”祿王被賢王一語道破心思,惱怒地一甩衣袖自顧自走開。
八賢王看了眼皇上和太後,見兩人都巴巴地看著自己,心想:“這兩人還真是心靈相通,這種時候都看著我,得了,誰讓我是叔叔,我不出頭誰出頭。”
想到此,八王爺緩緩起身,對賢王說:“賢王啊,此事的確是先皇一時中了他人之計,誤害了豔妃,先帝在世時,每每說到你,說到豔妃時,都是悔不當初。”
“既是後悔了,卻為何不見父王去彌補,而是任由我母妃背著毒婦妒婦的汙名至今,被宗祠褫奪了封號,連名字都進不了太廟,至今仍隻是個孤魂野鬼,父王如此做,可對得起我們母子二人?”
“胡說,”八賢王怒斥道,“先帝不追封你母後,自有先帝的道理,如今你已被皇上召回了京城,就該好好做一個閑散王爺,再揪著這些陳年舊事又有何意?”
“哈哈哈哈,”賢王怒極反笑道:“父王有何道理?父王的道理不就是犧牲我母妃的性命就掩蓋另一個皇家醜聞嗎?憑什麽那鄭氏作惡多端到頭來還能壽終正寢享太後封號,難道不就是因為她有一個尊貴的母族,而我母後來自江湖,被你們認定為魔教妖女,所以就死不足惜了,難道不是嗎?”
“住口,先王的用心豈是你可以隨意揣測的?”八賢王見賢王一語道出當年醜聞,記得直跺雙腳。
“好啊,既然你們不還我母後一個清白,那麽趙禎,你就別怪我不客氣了,我要自己給母親一個名分。”
仁宗聽賢王竟敢直呼自己名諱,不禁大怒,知此人謀反之心早已深種心間,便也不再同其多費唇舌,大聲呼喝左右要將賢王拿下,可是叫了兩遍,殿上都不見有侍衛上前捉拿賢王。
賢王見狀,哈哈大笑道:“王兄,如今你的命令已不起作用了,不如讓臣弟來試試,看你的那些手下到底聽誰的話?來人,”說著,啪地一下摔碎了手中的酒杯。
“踏踏踏踏…..”一陣疾步而又整齊的腳步聲從不遠處傳來,不一會一群身披軟甲,頭戴帽盔,手持長矛長劍的殿前侍衛便將聚英殿圍了個遍,密密麻麻別說是人,就是一隻蒼蠅都很難飛的出去。
仁宗大驚失色道:“趙淩,你將朕的禦林軍怎麽樣了?”
賢王趙淩冷笑道:“皇上不用驚慌,王統領身體不適告假回家休養了,臨行之前將指揮權交給了李副統領暫代,巧得很,這個李副統領是我的人,如今這殿前殿後被圍的密不透風,我勸皇兄識時務點,好好宣布讓位與我,如若不然,大家都難看。”
“你….你簡直瘋了,”八賢王被驚的剛剛緩過神來,指著賢王怒罵道:“你竟敢謀權錯位,本王真後悔,當初就該由著賢王殺了你,也不會到今天養虎為患,你就是隻白眼狼….你…..”
八賢王還要罵下去,被賢王打斷道:“若不是念你當初救過本王,就憑你剛才這通言論,本王早就一劍砍了你。”
賢王反轉的太快,眾大臣本都沉浸在酒宴熱鬧中,一下子來了這麽個情況,一時間難以接受,不過,這些臣子個個都是經曆過風浪的人,不一會兒也就反應過來是怎麽回事,紛紛隨著八賢王口誅起賢王趙淩來。
趙淩也不生氣,像是早就料到眾人會有如此反應,隻笑嘻嘻地聽他們的議論,他在意的是趙禎的態度。
仁宗深吸口氣說:“朕乃九五之尊,豈會受逆臣要挾,你若有膽直管動手來殺朕,朕倒要看看誰有這個膽子敢對朕動手。”
話音剛落,2個身影就從賢王身後快速竄出,直奔皇帝和太後而來,正是賢王手下的黃雀和失蹤了的胭脂。
隻見二人各自手持一把長劍如雷電般刺向太後和皇上,眾臣一片驚呼,就在眾人都以為皇帝、太後必死無疑之際,忽然皇帝往前一步擋在太後的身前,右手舉劍,一把銀光閃亮的寶劍硬生生擋住了胭脂和黃雀的2把長劍,左手用力往前一拍,一掌打在了黃雀的胸口,黃雀被這一掌擊的猝不及防,瞬間往後飛了出去,幸虧他輕功不錯,愣是在空中打了幾個圈,才借力化去了掌風的力道,不然早飛出了聚英殿。
另一邊胭脂被那把銀劍抵住無法近身,忽覺眼前這把銀劍非常眼熟,抬頭看了眼皇帝,忽然發現不對,眼前這個皇帝的臉上有明顯的易容跡象,心中大感不妙,“白玉堂,”這個名字忽地跳入她的腦中,胭脂大叫道:“不好,王爺,我們中計了”,但,為時已晚,胭脂忽覺胸口一麻,抬眼看去,站在皇帝身後的太後,不知何時手上的一枚銀針已紮入自己的胸口,此刻,太後微笑著看著胭脂說:“胭脂,你不是最喜歡給人下毒嗎?現在,我也給你下個毒,讓你感受一下個中滋味。”
話音剛落,胭脂已軟綿綿地趴在了地上,皇帝飛起一腳,將胭脂踢飛出去,正落在賢王的腳下。
胭脂掙紮著想起身,怎奈渾身盡使不上半分力,胸中猶如被數萬隻螻蟻在啃咬,疼痛難止,忽覺喉嚨處有腥甜之味,一口一口地吐著鮮血。
太後緩緩從皇帝身後走出,一步步靠近胭脂,冷聲道:“怎麽樣?胭脂,被毒的滋味如何,我這種毒短時間要不了你的命,不過,你往後每隔幾個時辰就會像剛才那樣猛吐鮮血,而且一次比一次吐的多,直到你的血吐幹為止。”
黃雀慢慢站起身道:“你…..你們不是太後和皇上,你們是什麽人?”
胭脂拉了把黃雀的外袍,用口型告訴黃雀皇帝是白玉堂,黃雀臉色大變,轉身扶起胭脂,慢慢往後退去。
二人退到賢王身前時,悄聲在賢王耳邊告知胭脂的發現,其實在剛才他二人打鬥中,賢王就發現其中的蹊蹺,當黃雀告訴他皇帝是白玉堂假扮時,他也猜到了太後必也是她人假扮,這麽說,皇帝應該是早就知道了自己的陰謀。
八賢王看著形式,心中也早已猜到了七八分,他又一次勸說賢王道:“淩兒,王叔知道你這些年心裏很苦,可是,你的母妃已經去了,她是為我大宋社稷去的,先王和本王心裏都清楚,本王答應你,隻要你現在迷途知返,皇上絕不會為難你,你仍舊回蜀地做你的賢王,可好?”
賢王聽了八王爺的話,像看一個陌生人似的看著他:“八王叔,你明知我母妃死的冤枉,你都不願為她伸冤,還要本王認錯,本王有什麽錯,”他話鋒一轉,又看向皇帝說:“白玉堂,你假扮皇帝不要以為我就怕了你,你不過就一個人,而本王有2萬禦林軍,我隻要一聲令下,他們一舉衝進來,你覺得你擋的住嗎?”
白玉堂見賢王已認出自己,也懶得再帶著人皮麵具,猛地伸手一拉,便露出了真容,眾人見皇帝居然有人假扮,皆大吃一驚,白玉堂卻一點不在意,挑釁地看著賢王說:“我一個人的確擋不住2萬禦林軍,可賢王殿下,你能保證自己有這個本事調度禦林軍嗎?”
賢王冷笑道:“外麵站著的是什麽人,你難道瞎了嗎?”
白玉堂一笑道:“我沒瞎,外麵站的是禦林軍,不過,你有本事再叫一下,看他們聽不聽你的話?”
賢王臉色一變,說:“你什麽意思?”
“他的意思就是,趙淩你大勢已去,還不束手就擒”一聲熟悉的聲音從禦林軍內響起,禦林軍整齊的往兩邊靠站,仁宗大步從禦林軍裏走出,後麵亦步亦趨地跟著包拯。
眾臣看見真正的皇帝,就像看見了救世主般,集體下跪磕頭,一時間“吾皇萬歲,萬萬歲”響徹聚英殿。
仁宗緩緩走到賢王麵前,一字一句道:“朕憐你一人在外孤苦無依,不惜違抗先帝將你召回京都,而你呢?你竟敢暗藏狼子野心,居然想謀逆朕的江山,你的良心何在?”
“良心?”賢王苦笑道,“當初,我母後放棄一切隨先帝入宮,為他生下皇子,而先帝呢,他聽信讒言,竟然相信我母後是魔教之人,謀害皇子,我母後是苗族人,若有心要害人,隻怕先帝已不知死多少回了,他不念舊情,一道聖旨逼死我母後,良心,先帝的良心又在哪裏?”
“住口,你怎可隨意評論先帝,”仁宗怒斥道。
賢王看著包拯說:“這一切都是你的主意吧,沒想到展昭竟然殺不死你。”
包拯說:“賢王你本是皇室宗親,受萬人敬仰,可是,你心中充滿仇恨,為了替母報仇,不惜殘害了那麽多人,你布下這麽大的局,隻為了你心中那個不切實際地夢想罷了,展護衛宅心仁厚,縱然受了你的控製,但依然不甘受你擺布,他根本沒有刺殺我,他對你所說的都是我們想讓他告訴你,借此迷惑於你,你果然還是上了當。”
胭脂在一旁說:“不可能,沒有人能逃過攝魂丸的控製的。”
若溪笑嘻嘻地撕下臉色太後的麵具,說:“你們用攝魂丸,我們也有我們的寶貝,反正展護衛早就不聽你們的命令了。”
賢王聽後早已麵色如土,仰天長歎,閉上雙眼,兩行眼淚悄無聲息地滑落臉頰。
仁宗也疲倦地閉上雙眼,半晌,對包拯說:“包卿,你把人帶回開封府審理吧,朕累了,一切由你和八王爺共同審理此案。”說罷,拖著疲憊地身軀,往後宮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