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我們已經搬運了六車連帶大拖車一起的木料了,大倉庫裏麵那些你加工好的木料,還有四車才搬得完!”


    婉玉騎著三輪車,王強和其餘的三個丫頭在後麵推著車,慢慢的朝著人工湖進發,她很好奇的問道,“這麽多各種尺寸的木料,打造一座風雨樓用得完嗎?”


    也怪不得她感到奇怪,委實是王強已經加工好的、這些各種尺寸的木料,太多了一點。


    這可不是普通的三輪車,而是加裝了大拖車的超級三輪車。


    拉著一車滿滿當當的木料前進,居然要人推車才行!


    這在自家使用這輛三輪車以來,還是首次。


    “嗬嗬……”


    王強輕笑一聲,一邊推車一邊說道,“小玉,哥哥是經過了周密的計算,嚴格按照圖紙加工出來的這些木料,一根不多,一根不少的。”


    “你也不想想,我們家的人工湖有多大?從湖中小島連接到兩岸,那麽長的距離,風雨樓又是加大加長型號的,需要這麽多的木料,十分正常。”


    他又說道,“不過,你們別看現在的木料這麽多,就以為打造一座大型的風雨樓,需要很久的時間。”


    “風雨樓全是鉚接的建築,並沒有使用哪怕一根鐵釘,隻需要把加工好了的木料,一根根的鉚接組合起來就行。”


    “難點就在於,各種木料的加工和準備,等到真正的開始組合鉚接的時候,速度要快出了你們的想象。”


    他有過了一次打造風雨樓的經驗,等一會,他架橋的速度,絕對會把幾個丫頭驚呆。


    自家那座新建大門樓外的小型風雨樓,隻是他拿來練手之作。


    為了精益求精,順便熟悉一下建造的過程,他才花了那麽久的時間來完成。


    現在有了足夠的建造經驗和一套熟悉之極的流程,等會搭建風雨樓的速度,會快到飛起。


    而且,因為家裏的人工湖上,這座風雨樓實在是太長,他已經把建造流程修改了一下。


    人工湖的這座風雨樓,比起紅岩村的那座原版風雨樓造型,多出了三十六根大木樁,來作為支撐點,架設在沿途的湖水中。


    而那三十六根承重柱,已經被王強經過周密的測量,牢牢地種植在湖水中。


    正說話間,婉玉騎著三輪車,在大家的幫扶下,已經來到了湖岸邊。


    這裏就是王強已經測定好的地方。


    附近堆放得整整齊齊的、十幾堆各種尺寸的木料,分類擺放在地上。


    之所以要這麽來擺放,當然是為了等一下、取材料來架橋的方便。


    而且,這裏的各種尺寸材料,已經被王強全部進行了編號處理,不僅僅是加工好尺寸後,打磨好就行。


    這是因為等一下妹妹她們要幫忙,編號完成後,她們也就知道了,如何分辨出給王強遞送各種尺寸規格的木料,不至於一頭霧水。


    而且,進行編號處理,王強等一會搭建風雨樓的時候,也會方便很多。


    隨著婉玉將三輪車停放完畢,大家開始七手八腳的,從三輪車的後車廂和大拖車上,分類卸載木料,把它們整整齊齊的、擺放在對應尺寸編號的一堆堆木料上。


    卸完這一車,還有四車木料要運輸。


    之所以不使用那一輛新的超級黑科技自動裝卸車,來進行這種工作。


    主要是這裏的工作,不適合使用那一輛大車。


    因為一堆堆的木料要靠近湖邊擺放,分類擺放的地方也很有講究。


    還需要留出足夠王強施工的空間來,又要進行編號的分類,方便就近取材。


    在辦細致的技術活的時候,就算是全自動的機械,也沒有人工好用。


    科技,有時不是萬能的。


    把這一大車的木料卸載完畢,王強與四個丫頭,又在湖邊與山腳下的大倉庫之間,來來回回了四趟。


    大家花費了大半個小時,終於將修建風雨樓需要用到的各種尺寸木料,全部運輸到了這處工地上。


    因為湖水中那三十六根巨大的支撐柱,已經被王強提前定位、全部固定完畢。


    運送來的所有木料,都已經通過工坊中的萬能超級機床,加工成為了一個個合適尺寸,王強也沒有了其它要準備的。


    於是,一場十分考驗木匠技術活的建築工作,在四個丫頭的注視下,正式開工。


    首先有做的,就是搭建一座連通到湖心小島上的大木橋。


    這些木料,在早幾天已經被王強用神奇塗料,全部細細的刷過了一遍,並不怕水。


    王強在幾個丫頭的配合下,先是搬運尺寸最長的那一大堆木料,開始搭建大木橋的框架。


    因為所有需要鉚接的地方,都已經加工好了接口,直接鉚進去就行。


    借助放在人工湖邊上的兩艘獨木舟,所以王強把一根根長長的木料架設後鉚接好,再拿著一個木槌敲敲打打……


    一個多小時後,一座長長的大木橋框架,就已經搭建完畢。


    然後就是快速鋪設大木橋底部的木板,把大木橋正式的成型。


    橋麵上鋪設統一型號的一塊塊大木板,也是需要鉚接到大木橋兩側的接口中。


    妹妹她們負責傳遞一塊塊的木板,王強負責鉚接鋪設。


    大家分工合作,鋪設、鉚接橋麵的工作,進行得愈發快捷。


    等到整座大木橋的橋麵搭建好,花費的時間還不到半個小時。


    繼續下來的工作,就是搭建這一座門樓式大木橋的、橋麵兩旁的門樓立柱,還有兩排長長的精美欄杆。


    這一輪的工作,要複雜了一點。


    但是在大家的配合下,已經有過一次建造風雨樓經驗的王強,依舊是動作飛快。


    又是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過去,大木橋兩側的一根根大立柱和欄杆,已經搭建完成。


    最後剩下的需要搭建鉚接的,就是這座門樓式大木橋的頂部斜頂和飛簷吊鬥了。


    這個時候,已經是傍晚時分。


    不過,王強兄妹並沒有哪怕一點收工的意思,依舊在興高采烈的、進行下一輪的搭建工作。


    在天色剛剛暗下來的時候,大木橋上麵的超長版大門樓框架,已經鉚接搭建完成。


    兩座大燈塔的燈光,也開始點亮。


    在明亮之極的燈光照射下,王強和幾個丫頭,依舊沒有收工的意思,開始了最後的大門樓頂部鉚接搭建工作。


    直到晚上九點半鍾,這一座長度足有幾十米的超長版門樓式大木橋,終於徹底的竣工。


    夜幕中,在那兩座大燈塔的明亮燈光照耀下,整座金黃色的加大、超長版風雨樓,顯得熠熠生輝!


    在燈光下,它反射出一片片迷人的金黃色,映照得人工湖的湖麵金光燦燦,漂亮得讓人如同置身在夢幻之中!


    幾個小丫頭,看著自己剛剛親手參與完成的這一幕奇觀,一時間,一個個的瞪著一雙大眼睛,愣在當場。


    看上去,都有些癡了。


    癡迷在眼前這無比迷人的景致當中。


    大家都沒有想到,兩座大燈塔、一座大型的人工湖,一座超長版的風雨樓,組合起來,會形成這麽一副讓人無法置信的超美夜景!


    別說四個小丫頭已經徹底的驚呆了,就連王強也是愣在當場。


    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無意中弄出來的絕佳組合,會是這麽一副如夢似幻的夜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83:從分田到戶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半聽雞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半聽雞叫並收藏1983:從分田到戶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