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麽在這裏。”李秉看到小喇嘛先是一驚,下意識伸手去抓腰間兵刃,可一抓之下,才反應過來並沒有佩劍。


    兩國現下是敵對狀態,這小喇嘛又是吐蕃皇子,先不說出現在西明寺這樣的皇家寺院是否存有歹心,抓住之後對吐蕃也是一個要挾。


    西明寺住持一眼認出李秉,看他反應,連忙伸手擋在小喇嘛和另一人身邊道:“世子殿下,這二人乃本寺貴客……”


    李秉動手打算已決,目光投向二人:“你可知道他們是吐蕃喇嘛,那小子還是吐蕃皇子……”


    住持微微頷首:“貧僧自然是知道的。這二位都是此次來京商量‘會盟一事’吐蕃使團的使臣,陛下囑咐本寺以禮相待……”


    李秉聽完更加震驚:“會盟?要議和嗎?什麽時候的事?我怎麽沒有聽說?”


    “你以為你是誰啊!你不知道的事情多了去了。”小喇嘛一臉不爽:“沒有見識,大驚小怪。”


    站在小喇嘛身邊那個中年人倒是慈眉善目,眼光掃過李秉三人,便徑直向住持行禮,又道:“義善大師,我們可以離開了嗎?”


    “二位請便……”住持義善大師伸手指向寺廟正門,又看著站在李秉身邊的義淨大師道:“這位是我的師弟義淨,他是通譯堂首座。二位明日來抄經,義淨師弟會代貧僧陪同。二位需要什麽經書,或有什麽問題,皆可以問他。他對佛法的見解,尤在我之上。”


    大家都聽的出這話的意思,名為陪同,實為監視。你二人雖是大使,但這皇家寺廟也不能任由你們到處亂走。


    “謝謝大師。”那中年人一臉尊敬,分別對兩位大師再次行禮,隨即帶著小喇嘛離開院子。


    小喇嘛臨走,對著李秉輕蔑一笑,伸出小指:“想打架,你還不是對手……”


    李秉對挑釁無動於衷,相比之下,他更好奇這個會盟議和到底是怎麽一回事。


    義善隻道:“朝堂的事情,貧僧不便置喙,隻是遵從聖命,好好招待二位使臣,滿足其謄抄寺內佛經的要求。這會盟一事,世子殿下去問問身邊的官人,或許會知道的更多。”


    李秉麵色一沉,又問道:“我知道那小喇嘛是吐蕃皇子,那中年人呢?是這次會盟的正使嗎?”


    “阿彌陀佛。那人叫‘尼朗茨旦’,他是原密宗宗主的徒弟之一,老宗主死後,他師兄巴若旺成了新宗主,他就脫離密宗,自立門戶。創下了吐蕃佛家除了密、樊兩宗的第三宗——昭宗。講究習武以修身,學佛以養性,和漢傳佛又諸多想通的地方。據貧僧所知,他二位都隻是這次議和使團的隨行人員,並非正副使。”


    李秉還想再問,但看義善住持那沉悶的麵色,也知道會盟一事,在這裏是問不出來所以然了,還是得回去問問糜歆叔叔。當下帶著盈瀾兒和芣苡姑娘告辭。


    且說出了西明寺,小喇嘛‘格桑玉紮’和昭宗宗主‘尼朗茨旦’兩人就走上了正街,直奔長安官驛。


    “剛才那人你認識?”尼朗茨旦先開口。這話不是吐蕃語,反而是中原官話,大概是在街上不想太引人注目。


    “在峨邊我被劫,他就是那些人其中之一,武功稀鬆,還喜歡強出頭,是個繡花枕頭。”小喇嘛說起李秉一臉不屑:“要不是有人幫,我絕不會輸給他。不過,倒沒想到他是個世子。身在皇家,竟然也不知道吐蕃和大唐準備會盟議和?”


    尼朗茨旦性格和順,連說話語氣也十分平和:“這也不奇怪,現在兩國打的不可開交,雖然都已經覺得這種沒有好處的戰爭是徒耗國帑,但形勢到了這個地步,即便雙方都想會盟議和,卻沒人敢聲張。若被軍隊知曉會盟一事,一旦議和失敗,士氣勢必要大跌。”


    小喇嘛也點頭稱是:“那依叔叔看,這次會盟的事情最終能成嗎?”


    “我也說不準。尼朗茨旦沉思片刻:“眼下吐蕃要同時麵對回紇、大唐、大食三國兵馬,戰線太長,一時也再攻打不下城池,不能以戰養戰,漸漸要支撐不住了。讚普大人(吐蕃王)所以才希望通過議和的方式,保留在大唐已經攻下的城池,集中力量擊退大食和吐蕃,以及西邊的逐個小國。


    反觀大唐,雖然此刻還是不能打贏吐蕃,但是若能再修養幾年,未必就沒有希望。這一代唐皇帝確實是人中奇才,十多年不僅穩住了各個節度使,大唐內部也有複蘇之相。


    我若是他,在這個局麵下,也自然會觀望,看吐蕃到底能不能再大食、回紇的夾擊下挺過來。若能緩過來,再議和也不遲;若不能則可趁機奪回被攻下的城池,怎樣都穩賺不賠。


    你看我們使節團到長安已經四日有餘,大唐朝廷既不說同意會盟,也不反對,隻用藩屬國禮儀招待我們,不討好,不苛待,冷淡處理,便知道其用意,就是一個拖字訣。”


    尼朗茨旦長呼出一口氣,又道:“呼~!這次議和的事情不好談啊!況且,即便真的同意會盟議和,你父王提的要求,唐皇帝大概也是不會完全同意的。”


    “咦?”格桑玉紮這次隻是跟著使節團來大唐玩玩,對於議和內部的事情,並不清楚,問道:“你是說,重新厘定國界,將吐蕃已經攻下的城池永久留在吐蕃的事情嗎?莫非唐皇帝議和的時候,還想把這些城池都拿回去不成?”


    “不,城池一事,既然打下了,必然不會再交還回去,唐皇帝也不會蠢到來要。這會盟最難的一條,實際是要讓唐皇帝承認吐蕃的地位,不再是藩屬國,而是地位對等的君主國。吐蕃王也不再是王,而是吐蕃皇帝。”


    “哼!”格桑玉紮嗤鼻冷哼一聲:“還當是什麽事,這有什麽好難的?不就是一個稱謂,一句話就解決了嗎?”


    即便是平和如此的尼朗茨旦,說道這樣沉重的話題,麵色也冰冷了下來,搖頭說道:


    “天下之間,講究名不正,言不順,你知道為什麽即便現在吐蕃國力明顯高於大唐,其他十多個藩國卻依舊向著大唐,除了南詔,沒有一人歸附吐蕃嗎?


    民心所向,始於教化。天下臣民都認了大唐這一個宗主,那大唐的軍隊,在他們看來就是正義之師。吐蕃曾經臣服大唐,現在又要和大唐打,就是犯上作亂,是逆黨。這仗還沒打,大唐就贏了一半。


    你看大唐一周,室韋、靺鞨、回紇、渤海國、窟說部、日本、蝦夷、新羅、流球、水陸真臘、環王國、安西九姓胡、大小勃律、葛邏祿、突騎施,這麽多的屬國,即便大唐再弱,除非已經如吐蕃這般強橫,否則縱然有了野心,藩屬國明麵上也要向著大唐,不然就會成為眾矢之的。


    但是如果唐皇帝接受了會盟條件,認吐蕃不是藩屬國而是同樣的君主國,那這天下就變了,一下就出來了兩個皇帝。到時候大唐不僅不會更安定,反而是四麵楚歌。因為人人都會想著既然你已經不是天下正主,那臣服於你,又有何益處?”


    “哇!原來如此。”格桑玉紮從未涉足朝堂,對其中的門道全然無知:“既然知道他們不會同意,那我們就這麽等著?”


    尼朗茨旦嘴角又露出笑容:“也不是全然沒有事情可以做啊。從明天起,你不是要跟我去西明寺抄經了嗎?”


    “啊!抄經啊……”小喇嘛一臉不情願:“藏文就夠難的了,唐文、梵文我連字都認不全,怎麽幫你抄?”


    尼朗茨旦摸摸小喇嘛的頭:“密宗被大唐綠林攻破,武學上的損失有限。但密宗藏經閣被毀,大量佛門典籍的孤本不知所蹤,這才是最遺憾的。相比之下,樊宗隻有些粗淺經文;我的昭宗創建時間又短,除了曾經從密宗帶出來很少一部分典籍,絕大部分先古佛經都是沒有的。


    西明寺是漢傳佛中藏書最多的寺廟,又是國定通譯寺,藏書之多,怕是再沒有幾個寺可比。唐皇帝下令讓住持接待我們,這麽好的機會,自然要抓緊時間,能抄多少就抄多少回去,說不定,還能看到當年玄奘大師的親筆譯文。”說到這裏,如此平靜的人,眼中也冒出了炙熱的目光。


    他說的正在興頭上,忽然停下腳步,斜眼瞥了身後,但轉瞬就恢複如初,帶著小喇嘛繼續向前。


    “是誰啊?還是那兩個人嗎?”小喇嘛也朝著背後望了一眼,但什麽也沒有發現。


    看著尼朗茨旦點頭,又道:”這兩人也真是鍥而不舍,從邏些城(拉薩)跟到長安,到了自己老巢還要監視嗎?”


    “好像不是,總覺得這兩個姑娘不是大唐的人,但是我一時間又想不到還有誰會對我們感興趣。”他正說著,忽然瞧見眼前就是一家書齋,遂道:“別管那兩人了,明日抄經要緊,筆墨得多買些,跟我進去看看。”


    且說剛才尼朗茨旦微微側目時,他二人背後不遠,一個橙衫姑娘立即拽了拽另一個褐衣人的胳膊,拉他回來,兩人裝模作樣在路邊的小攤挑起首飾來。


    橙衫姑娘,兩頰微胖,背後長發齊腰,左右各有一綹長發從那豐腴的抹胸邊垂過,是個可愛人兒。她扯著那褐衣人的袖子,連連嗔道:“讓你小心點!小心點!那人武功那麽高,差點被發現了,還好我反應快!”


    褐衣人放下剛才假裝拿起來的玉鐲,歪著腦袋,探出脖子再看去格桑玉紮兩人,卻被橙衫姑娘一把抓回來:“你還看!”


    褐衣人生的細皮嫩肉,油頭粉麵,一身正經文士打扮,小璞頭,書生長衫,手裏還握著一把折扇。


    他捋了捋自己的小胡子,清了清嗓子,對著那橙衫姑娘拋個媚眼,裝的粗聲粗氣,一臉驕傲:“不可能!我的易容術這!麽!高!超!從邏些城到這裏,一路上換了七八身打扮,他肯定瞧不出來我們是同一批人!”


    說著他又摸了摸自己的山羊胡子,隻不過那胡子背後卻沒有喉結……


    “還好沒有被發現!不然以那人那麽高的功夫,我們肯定打不過!”橙衫姑娘連道:“到了長安,我越來越覺得不安心。為防萬一,不然……我們去找龍尊者幫忙吧!”


    褐衣人聞言,手握長扇,敲在那姑娘頭上,沒好聲氣說道:“你傻啊!找這白羅仙法固然重要,你要是破壞了南四堂的大事,小心左魂使大人讓吃不了兜著走!鳳尊者讓我們好好跟著,我們跟著就是了。其他的一概不要管。”


    橙衫姑娘嘟嘟嘴“哦”了一聲,又看褐衣人一手叉在腰間站在他身前,疑惑不解:“你幹嘛?”


    褐衣人又是一扇敲在頭上:“幹嘛!我們今天是扮情侶!你不摻著我!還問幹嘛!能不能開點竅!”


    橙衫姑娘委屈之極:“哦!”說完又挽著褐衣人,兩人一扭一扭跟在格桑玉紮身後,目送他們進了書齋。


    另一邊,李秉從西明寺出來,一直在思慮這會盟議和的事情,連走路都不專心,幾次差點撞在別人的攤位上。


    他正想的出奇,遠處傳來一陣緊鑼密鼓。


    “‘司空聞’將軍大破吐蕃,回京述職,閑雜人等一律退讓。”一個高頭馬隊,各個身著官府,在長安正街上橫衝直撞,左右行人無不避開。


    李秉想事出神,差點迎麵撞上,還是盈瀾兒反應快,一把便將他拉回來。三人隨著人群,站在街邊,看這威武的隊伍招搖過市。


    盈瀾兒素日討厭這種不知收斂的顯貴,瞪了一眼為首那人,低聲道:“真是有點功勞便要狗仗人勢了。前幾天剛聽到他大破吐蕃的捷報,還覺得他有點本事。現在不好好守在邊關,恁的回長安作甚?”


    李秉也一直矚目著這馬上的軍士,自己有印象的人也不少,似乎都是軍中要職。他爹襄王從前在軍營時,不少軍官都來拜見過,所以認得。


    他看盈瀾兒生氣,解釋道:“自從各個節度使自立之後,皇上一直對擁兵自重這樣的事情很小心。他剛得了勝仗,手裏又有十萬精兵,為了防止他勢力坐大,自然是要被招回來的。說不定陛下已經再重新派人去鎮守邊關了。”


    盈瀾兒並不是很懂這些事情,聽李秉說來才恍然大悟:“哦?這麽複雜,若是新的將領打不過吐蕃又怎麽辦,總不能放著賢臣不用,讓吐蕃打到長安來吧。”


    李秉聞言直搖頭:“吐蕃來打,朝廷隻要有人有將,總不至於打到長安來的。但若是‘司空聞’擁兵自重,反戈一擊,未嚐不可能是第二個安祿山,當年他不就是這麽造反的麽?論司空聞現在的兵馬,跟當年安祿山剛造反的時候比起來也差不了多少了。”


    他抬頭望著那幾十個軍官,忽然看著一人的正臉,陷入沉思。


    那人和他對視一眼,好像心虛,連忙扭頭,猛夾馬肚,加速混入隊伍中央,不再看李秉。


    “這人好眼熟……想不起來是誰!”李秉看他官服,緋色緞麵,佩金誇帶,是四品將軍的禮製,在這一幹軍士中,算是高位了。


    盈瀾兒聽他一說,也抬頭看了那人一眼:


    “誒!這不是那天在豐州‘俠客行’站在你身邊那人嗎?我們圍追‘肖蠡’之後,他就再沒出現!原來他也是個軍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四更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四更談並收藏唐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