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皇宮一役,驚天地,泣鬼神,死傷無數,血流成河。因為世人都以為是睦王聯合魚朝恩的叛亂,後人便稱其為“睦王宮變”。


    長安城北的亂葬崗,腐肉堆積成山,一裏外都能聞到屍臭。還是京兆尹冒著大不韙,上書道:“如此多的屍體,露天堆積在一起,極易生瘟疫。即便是叛軍,也該挖個坑埋了,撒上石灰,否則這災瘟入了城,更是大麻煩。”


    皇帝雖然恨這些人入骨,可最終還是允了,又撥了一筆銀子,購置大量生石灰,整個坑裏都鋪了厚厚一層。


    非派的訃告稱,那一夜間,共喪生五十九人,重傷二十人,輕傷無數。幾乎折損了整個非派,最精銳的長安堂口三分之一的力量,不可不謂慘烈。


    這雖然代價極大,但回報亦豐。


    皇帝封了帶頭救駕的非派副宗主一個四品“明威將軍”。雖然是個無實權的虛職,但品級卻高。以後不僅可以領著朝廷俸祿,更是可以使用官道,或在官驛落腳,戶籍也從民籍變成仕籍,這其中的好處可不是一星半點。


    韓臨淵的老爹雖然未出什麽力量,甚至人都不在長安,但這事非派功勞巨大,不能封了副宗主,卻不封正宗主。反正都是虛職,索性也封了一個正四品。其他參與者,也都有封賞,犧牲的更是追封了高階官銜,讓遺屬可每年領些體恤銀子,不至於寒了有功之臣的心。


    這黃澄澄的三卷聖旨冊封名錄念下來,一時間,非派風光無限。


    不過這些都是小恩小惠。真正要緊的,是聖旨上的另外兩事:


    其一,希望非派推舉三人,入門下省。


    其中一人為從五品“左諫議大夫”。這職位雖不高,但是卻是一個日日可以直達天聽的位置。所謂“諷朝政之得失,諫皇帝之功過”,正是諫議大夫的職責。這正就意味著,非派正式被大唐皇帝認可,成了皇帝的智囊。一人為諫議大夫,則是整個非派都有了倚仗。


    另外兩人則出任“補闕”和“拾遺”兩個官職,都是言官,位置低於諫議大夫,也不必每日上朝。


    所謂“補闕”,官名來自“言國家有過闕而補正之”,僅僅是從七品。不過聽官名,便知其重要。而“拾遺”的品秩更低,隻是從八品下。當年,杜甫也曾是這個官職,於是才有了日後“杜拾遺”的別稱。


    這第二事,便是要非派推舉兩人,則要出任東宮·家令寺卿的職位,是從七品的官銜。


    東宮設有三寺:家令寺、率更寺和仆寺。原本是和三省六部九寺中的職能對應。不過多少年演變下來,東宮三寺和大內九寺一樣,已經幾乎成了虛職,事情都讓宦官們做了。


    這個職務,實地裏便是給太子出謀劃策、料理事物的角色,雖不如正三品的太子賓客那樣正式隆重,但的的確確是一個要和太子朝夕相處,談天說地的位置。這日後太子一旦繼位,身邊親信哪還能沒有個飛黃騰達的一天,其中意味,誰覺不出?


    這皇帝也算是對非派不薄,不僅給了當朝好處,連下一朝也備上了。


    所謂功名,果然都是博出來的,沒有那五十九人的血,哪有今日的非派。


    非派出力了,飛鵬武館死傷的人更多。馬學文也得了一個四品將軍,賞賜不少,不過對武館裏的人隻封了些虛職,至於那些言官的位置,卻一個沒給。


    這就要說到門派背景了。非派不論怎麽說,都是名門望族,除了江湖,在天下文人中也有賢名,不說曆朝曆代非派都不斷有人科舉,入朝為仕,算是書香門第。單單祖上的一本《韓非子》就已經奠定了其在文人中的地位,這是一個黑道勢力,無論如何也比不上的。(非派來曆,見一卷五章)


    今日已是“睦王宮變”後的第三日,到了義士下葬的日子。


    非派大殿,房簷一圈都掛著白帳黑燈籠,院子裏堆滿花圈挽幛,正殿中間,一個大大的“奠”字之下,供著五十九個牌位,分列六行,看著令人心驚。


    整個非派府邸,上至副宗主,下至低級弟子,全部都換了“五服之首”的“斬衰喪服”,示意是非派巨喪,沉重哀悼。


    法家做喪事,便有法家的規矩。尋常佛教超度,木魚念經那一套是沒有的。整個靈堂很是安靜,賓客禮拜過後,就會被安排到客院招待,那裏麵卻是一番熱鬧的景象。


    這麽大的事情,宮裏自然也派人來置辦,但太極宮火災之後,四處凋敝都等著修繕,人手也是捉襟見肘。還多虧了魏澤,從永達堂抽了一堆人手,又將一應壽材、喪儀器具全部包辦,全了義士們的體麵。


    已經是靈堂開放的最後一日,來吊唁的人比前兩日更多,除了各個逝者的親友、江湖門派,甚至還有不少文人學士。非派在各地都有學堂,一代代育人下來,已經學子滿天下。這也能看出其的底蘊之深厚。


    近便的門派前兩日已經到了,今個來的都是遠處的人。法家四門中,嘉州蜀風商會,衡州雲起宗、邯鄲商君門,都是今日才到。林林總總,近乎千人,非派弟子應付不來,李秉和魏澤在客院幫忙招待應酬。


    按往常的習慣,下葬之前,遺體是要放在靈堂裏的。不過這次人數人數太多,而且有的屍身都已經麵目全非,亦或屍骨不全,太過於駭人,都停在殮房裏。由專們的陰陽師或者入殮師把屍體拚接好,穿好吉服,畫好妝容,躺在壽材裏。


    若誰真心有意,便有弟子帶其去殮房見最後一麵。


    非派少主韓臨淵和副宗主站在靈堂正前方,為前來吊唁的人一一答禮。


    “飛鵬武館少館主——馬學文到。”迎門的禮賓高喊一聲。


    馬學文一手吊著繃帶,進了靈堂,磕頭跪拜,行了大禮。禮還未畢,居然落了兩滴淚花在蒲團上。


    男兒有淚不輕彈,特別是馬學文這種鏗鏘漢子,刀斧加身而麵不改色,又何曾落過眼淚。


    “閎逸師父……”他嗚咽的喊著名字,為全部義士行了大禮之後,又單獨對著一個靈位磕了三個響頭。


    這個“閎逸師父”並非非派長老,但卻是非派的傳法師父,功夫不算特別高強,但熟讀幾乎所有法學典籍。當時非派宗主開私塾,六位常設的教習師父,閎逸便是其中之一。他於李、韓、馬、魏四人都有師徒之誼。


    十多年的師徒情誼一朝迸發,馬學文哭的厲害,臨淵又何嚐不是,看著馬學文傷心,自己的愁緒更是被帶動。


    高高興興回來一趟,結果看到的卻是五十九具冷冰冰的屍體,都是平日裏時時見麵的叔伯兄弟,一下子全沒了,世間又有幾人能承受如此痛楚。


    韓臨淵剛拉馬學文起來,又聽門口喊道:


    “大唐太子殿下、七皇子、十一皇子到。”


    一眼望去,三人迎麵來,都是白喪服,就連身後的一眾太監,也都是素衣帶孝,可謂赤誠。


    太子殿下領頭,帶著一眾宮人行了跪禮。


    剛剛三拜完畢,有太監正想起身,看著太子還在繼續,也跟著將三拜變成九拜大禮。論儀製,皇家祭奠,派了太常寺的官員,又由太子出禮,行了九跪九拜這種祭奠祖宗和至賢才用的大禮,實在是給足了非派臉麵。


    非派副宗主也感激皇恩浩蕩,恭恭敬敬跟太子還禮。


    倒是韓臨淵在還禮時,瞪著李選,麵部抽動,似有怒意。


    趁著太子和副宗主兩人寒暄,李選抽身,大方走到韓臨淵身邊,拱手行禮:


    “臨淵兄弟,這次多虧了非派,才讓我李唐免於一難。”


    非派上下都知道,這個十一皇子跟著李秉已經來過不少次,和臨淵也是好友。兩人寒暄,倒也不意外。


    韓臨淵也還禮道:“這次我去洛陽,原本也帶了禮物給你,可誰知,回來居然發生了這樣的事情,禮物就給忘了。剛才還想說過兩天讓李秉給你送去宮裏,既然你來了,就跟我去拿一下吧。”


    “也好!”


    韓臨淵帶著李選,步入後院,穿過魚腸般彎彎繞繞的庭落,才到了韓臨淵的院子——“漢水濱”。


    尋常時候,兩人在一起可謂無話不談,可今天一路上,韓臨淵一言不發。李選心裏多少也有底,跟著一路沉默。今日人多,但幾乎都在前院,這後院內宅,反而冷冷清清,氣氛更覺壓抑。


    到了門口,韓臨淵先駐足開門,請李選先進去,他跟在後頭,雙手合上門,回身看李選,還不等他說話,抬腿猛的便是一腳,將其踹翻在地。


    即便韓臨淵也不通外功,隻會術法,但這身子骨還是比李選強健的多,一腳下去,李選已經疼的不能動彈。


    他護住腦袋,蜷成一團,韓臨淵照著他的後背,一連踢了七八腳,還不解氣,拉住他的領子,將他從地上拽起來,用膝蓋尯在他小腹,又抬手一胳膊肘掄在臉上,將他打個趔蹶,撞在牆上。


    李選身子骨本就柔弱,被這麽一通亂打,全身沒有一塊好地方不說,連喘氣都難。嘴角和鼻孔都溢出血來,實在是支撐不住,倒在地上再也起不來。


    不過即便挨了這麽多打,他卻一聲也沒吭,一滴淚也沒流。看著臨淵不再動手,才有氣無力的道:


    “平日的……翩翩公子……韓臨淵,打人的時候……可真……可真不像你。我們……咳……我們三個月沒見麵,還沒……還沒說兩句話,就胡亂打我一頓,總有個……理由吧。”


    “我為什麽打你,你自己不清楚嗎?”韓臨淵怒目對著李選,似乎又要忍不住,想要開打,但看著那可憐的樣子,還是忍住了,隻道:“我問你,我非派上下五十九口的人命,是不是你殺的?”


    他幾近崩潰,淚花在眼裏打轉,一字一頓:“他們……可!都!是!我!的!兄!弟!叔!伯!啊!”


    李選一手扶著凳子,嚐試著拉著凳子腿起身,還後背太疼,還是沒能起來,便躺著道:“我可沒有那個本事,殺他們的……是魚朝恩的叛軍。”


    “你不殺伯仁,伯仁卻因你而死。你敢說這事和你脫的了幹係?你怕是一早就算計上我們非派的人了吧!”韓臨淵怒意更盛。


    “這你這可冤枉我了。臨淵,我至始至終也沒有把你,或者非派的任何一個人算計進來,隻不過是趕巧趕上了。而且……”


    “夠了!”韓臨淵怒極,轉身過去,不再看他:“我不想再聽你狡辯。我可真蠢,一開始知道你身份如此複雜,就該早早揭發你,怎麽會留著你這個禍害在李秉身邊。”


    李選白皙如雪的臉上,烏青了一大片,他最終還是撐起身子,半躺在椅子上:“你今天心情不好,我理解,我也不會再跟你爭辯,你要怪我就怪我吧。以你的聰明才智,隻要問過李秉事情經過,就能知道我所言非虛。”


    他仔細的揉了揉嘴角的血,又道:“我是跟著太子出來辦事的,呆不了多久。就像我信中所寫,李秉現在遇到了麻煩,我雖然有辦法化解,但是礙於身份,不能出皇宮,很多事也不方便做。我能信得過的人,隻有你。”


    他等著韓臨淵回頭,卻失望了,隻能默然道:“我有一個計劃,不僅可以幫李秉解決麻煩,甚至還可以讓他……”


    “不用。”韓臨淵背對著李選,一眼也不想再看他:“你告訴我方法就好。計劃由我來製定。誰知道你是不是又把我和李秉算計在其中。”


    “那好!”李選對韓臨淵的才智也信得過,也不想再違逆他。既然韓臨淵想做主,便由的他。


    “這解法,一共有上中下三策,這上策便是……。”李選輕聲說了辦法,不過三言兩語。他說完又道:“怎麽樣,這不僅一勞永逸,而且由我作保,幾乎沒有風險,甚至還能讓李秉的功夫突飛猛進。”


    韓臨淵終於轉身,輕蔑一笑:“不可能!我是不會讓李秉和你們同流合汙的。你的上策,於我而言,是下下策。我不同意!”


    李選歎息一聲,即便早知道他會有這個反應,還是忍不住失望:“那好,我們就來說說這個中策……。”


    不同於上策,這個中策,李選說了很久。韓臨淵也聽得很仔細。說到最後,他終於點頭:“這個方法聽起來可以,但是我要去哪裏找那些人?”


    李選掏出一張宣紙遞到韓臨淵手上,上麵密密麻麻寫著幾百小字:“這是我融教這麽多年探查出來的消息。這麽多條,隻要其中一條你能查的仔細,就一定能找到他們。”


    冷冷一笑,韓臨淵的表情是無限的厭惡:“說來說去,你還是算計到我身上了。幫李秉的同時,還要為你們融教賣命!”


    李選卻不介懷,淡淡一笑:“看來,你是真的不再信我了。”


    韓臨淵不接話,又問:“除了這個呢,你的下策呢?”


    “下策簡單,我這有一本法門,是李秉的師父‘孫無亦’的《散攻法門》,每到月圓夜前夕,李秉散去自己一身真氣,可保內功不發作。但是這個方法治標不治本,總有一天,快則十年,晚則二十年,這功法就不管用了。到時候李秉會走上孫無亦的老路。甚至前兩個方法,到時候也解不了。”


    韓臨淵神思敏捷,立刻就想到關竅所在:“那這功法是否可保李秉暫時無憂?”


    “可以。但千萬不要讓李秉對其依賴。每一次散攻,實際都是變相助長‘黑冥真氣’對身體的侵蝕。”


    “很好!我明白了,但願你是真心幫李秉。”韓臨淵了卻心事,便要離開,卻瞥見李選注意到了桌上的一個巴掌大的鬆木盒子,遂停了下來。


    那盒子樣式很是特別,表麵的鏤空雕文上,還刻著一個“選”字。


    “我們隻見過兩次麵的時候,你就能察覺出我另有身份,又用了僅僅一個月時間,單槍匹馬能查出我是融教尊者。如此才智,我亦不能及。我若對你有算計,怕是也瞞不過你。”


    李選一邊說話,一邊伸手打開了鬆木小盒,裏麵是一顆雪白的琉璃珠子,做了對穿單孔。珠子裏麵不知道用了什麽方法,用墨水工工整整寫著八個蚊子腿般的小字。


    “原來剛才在靈堂你說,要送我禮物,是真的。這個念珠,我記得李秉也有一顆的吧。”


    李選將盒子裏那顆珠子取出來,又道:“李秉那一顆是黃色的。裏麵寫著:‘秉承天誌,複興李唐。’是他名字的由來。”


    他說的沒錯,不過卻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其實這珠子,李韓馬魏四人,各有一顆,是四人在洛陽遊曆的時候,一起做的。


    馬學文的是紅色的,上麵寫著:“俠肝義膽,天下無敵。”是他原本名字‘馬無敵’的含義。


    魏澤是青色,上書:“予取予求,澤被蒼生。”便他父親所說“做生意的最高境界”。若是天下人要什麽,就能給什麽,恩澤惠及所有人,這生意也就做成了。是魏澤名字的由來,也是他父親對他和對永達堂的期許。


    韓臨淵那顆是藍色的,裏麵寫的是:“臨淵觀魚,羨其自在。”韓臨淵這個名字的本意,其實是其父提醒他,要時刻他非派的存亡就如同麵臨深淵一般,踏錯一步就萬劫不複,接任非派之後,要小心做決策,不使非派沒落。


    不過他卻另有一番心思,將他的名字解釋成“臨淵觀魚,羨其自在。”一個活脫脫的無羈性格。


    “本來覺得你跟我們相熟,都是好友,這次去洛陽,特意也給你做了一個。現在看來,是我想的太多了。”臨淵將一把奪過木盒,扔在地上,一腳踩碎後,摔門離去。


    臨出門前,李選叫住他:“臨淵,我們真的不能回到以前那樣無話不談了嗎?”


    韓臨淵半回過頭,雙眼盡是凶光:“我不殺你,你應該心存感念才好!”說完,便離開了。


    李選揉揉自己的後背,實在是疼的厲害,長歎一聲,滿臉惋惜:“天下唯獨兩個好友,又去其一!哎……”


    他一手撿起念珠,上麵寫著:“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這其實並不是李選名字的由來,也許是帶著韓臨淵對他的期待吧。


    這話出自《禮記》禮運大同篇,選字一語雙關,即說為政者,也說李選,具備賢良品德和優秀能力外,也要注重信義,與人為善,和睦相處。


    “講信修睦……”李選一笑,搖搖頭:“我一個陰詭謀士……”他將珠子擦拭幹淨,小心翼翼收入懷中。


    韓臨淵出了自己廂房,又急匆匆往靈堂方向走。經過客院時,正好碰見李秉、魏澤和盈瀾兒。


    李秉半道截住他:“誒,我聽說李選來了,就急匆匆帶他去了你的‘漢水濱’。怎麽隻有你一個人過來了。李選呢?”


    他說著,忽然摸了摸下巴:“嘶……。我早就覺得你們兩關係不對勁,李選天生俊俏非凡,你也是清秀無比的浪蕩公子。難道……你們真有龍陽之癖?怪不得每次跟他見麵,他都要問你無數次……”


    韓臨淵心情不佳,李秉想逗他,結果還是碰上冷冰冰一張臉。對陽光灑脫的臨淵來說,這種狀態的確少見。


    “誒,對了,他呢?”魏澤也想見李選,追問道。


    “大概在茅房吧。”


    李秉看著情況不對,連忙岔開話題:“對了,我說個事情。明日父王和宮裏的人要送當時的援軍回‘潼關’‘陝州’‘耀州’還有‘岐州’。我也會跟著,去陝州一趟。”


    “去陝州幹嘛?”盈瀾兒剛問,又反應過來:“對了,是到了你說的,要贖回‘韜劍’的時候了吧。”


    “是呀!趁著現在還沒有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我還能管住自己,就先去一趟。送韜劍回子午宗,也可以了了心結。”


    韓臨淵終於暫時忘了那些煩心事:“要不要我們跟你去?”


    “不用。這幾天你哪能走的開。就是去贖個劍回來,有府兵隨行,沒什麽事情的。兩天就回來了。”


    魏澤一聳肩:“我反正也沒事,就跟你一起去好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四更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四更談並收藏唐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