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星與月球的距離,基本是恒定不變的。</p>


    而火星和藍星的距離,則完全不一樣,火星的離藍星最近的時候,隻有5500萬公裏,而最遠的時候,足有4億公裏。</p>


    這個周期是26個月,也就是2年2個月。</p>


    所以跟探月不一樣,探火是有窗口期的,也就是等到火星離藍星最近的時候,當然,實際上會打一個提前量,讓探測器飛一會兒,等火星的到來……</p>


    每一次火星窗口期,有能力發射火星探測器的國家,都會有一些動作,不然的話,你就得等2年多。</p>


    最近的一次探火窗口期,是2029年初,當時火星劇變還沒有發生,所以米國、東國、露西亞、南因聯邦等國以及西洲航天局都沒有什麽大動作,隻是發射了一些普通的繞月探測器,隻有霍克島悄無聲息的發射了一艘載貨飛船。</p>


    經過漫長的旅行,到9月份的時候,這些新發射的探測器都到位了,除了南因聯邦的探測器失聯了,其他探測器都正常。</p>


    霍克島的載貨飛船也成功登陸了火星,這艘載貨飛船攜帶了一輛台1.2噸重的火星車公爵七號,以及五台自帶螺旋槳的隻有220千克的火星車公爵八號。</p>


    還有472種植物或者植物種子,一些細菌和真菌,還有一些化學肥料!</p>


    它降落在火星淵海南側邊緣的一座島嶼上,拍攝到了一組煙雨茫茫的畫麵傳回藍星。</p>


    這座島嶼原本是一處台地,因淵海的不斷擴張,變成了一座島嶼,麵積約1800平方公裏。</p>


    這個麵積還會縮小,因為淵海的海平麵還在不斷上升,最終它的麵積會隻剩800平方公裏左右,大概和星婆國差不多,至少前期,這個麵積是完全夠用了。</p>


    這個島嶼,被霍克島方麵命名為新霍克島。</p>


    他們有意將這個島嶼,作為火星基地的開始,一方麵是因為此地位於火星未來最大海洋淵海之中,氣候溫和濕潤,溫差會比較小,非常適合藍星生物生存。</p>


    另一方麵,是該島距離大陸也不遠,以後可以通過橋梁的方式,與大陸相連。</p>


    首先,他們要做的是,看看火星現在的情況,能種點什麽作物。</p>


    實際上,藍星早有科學家模擬過在月球土壤中進行種植,結果失敗了。“月球土壤”似乎不適合農作物生長——它是一些極其細小、鋒利的磨蝕性岩石,刺穿了作物的根部。</p>


    因為月球沒有大氣,也沒有水流,月壤壓根不存在風化的可能。</p>


    但火星不一樣,火星是有大氣層的,曾經也有液態水甚至河流的存在,在模擬火星的土壤上,農作物的種植成功了。這些土壤由藍星上的火山岩碎石製成——將碎石顆粒分為不同的大小,並按與火星土壤相同的比例進行混合(火星土壤數據來自各國火星探測器的數據分析)。他們用“火星土壤”種植了10種農作物,包括大豆、梨麥、水芹、芝麻和西紅柿等。</p>


    當然,這隻是模擬的“火星土壤”,跟真正的“火星土壤”還是有區別的。</p>


    而且火星上現在的大氣構成,與藍星也完全不同。</p>


    現在火星地表已經擁有了0.3個標準大氣壓,還在緩慢的上升,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占98%以上,還有少量的氧氣,氮氣,以及水蒸氣……</p>


    在公爵七號火星車的操作下,新霍克島上出現了火星上第一塊耕地,麵積隻有0.8畝,在這片0.8畝的耕地上,第一批種植了48中藍星作物,包括玉米、小麥、旱稻、青稞、西紅柿、胡蘿卜、大豆、綠豆、紅豆、花生等等等……</p>


    另外公爵七號將28種水藻等水生植物,投放到了島上的一個大約5畝左右的水坑之中。</p>


    幾天之後,玉米發芽了,死了。</p>


    小麥發芽了,死了,</p>


    旱稻發芽了,死了,</p>


    青稞沒發芽,</p>


    西紅柿發芽了,死了,</p>


    豆類全部沒有發芽,</p>


    ……</p>


    反正要麽沒發芽,要麽發芽之後,很快就死了……</p>


    28種水生植物,也似乎無一幸免。</p>


    不過在公爵七號進一步檢測水坑的水樣本時,有了重大發現!</p>


    檢測到了水樣本中含有數量可觀的橢圓小球藻!</p>


    進一步的檢測發現:它還活著!甚至繁殖了!</p>


    小球藻是綠藻門小球藻屬普生性單細胞綠藻,是一種球形單細胞澹水藻類,直徑3~8微米,是藍星上最早的生命之一,出現在20多億年前,是一種高效的光合植物,以光合自養生長繁殖,分布極廣。</p>


    </p>


    它是無性繁殖,每個細胞可以產生2、4、8或16個似親孢子,成熟時母細胞破裂,孢子逸出,長大後即為新個體。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多生活於較小淺水,也有海產種類。</p>


    目前藍星上已知的小球藻約 10 種,加上其變種可達數百種之多。小球藻廣泛分布於自然界,以澹水水域種類最多;易於培養,不僅能利用光能自養,還能在異養條件下利用有機碳源進行生長、繁殖。</p>


    總之就是繁殖極快,生命力極其頑強!</p>


    這個結果並不意外,藍星的生物一直都是越複雜的生物,適應性越差,越簡單的生物,適應性越強,有很多微型生物都能夠在高溫高壓等極端環境下生存……</p>


    所以橢圓小球藻成為第一批藍星生物中,唯一能夠存活並且繁殖的存在,一點都不奇怪。</p>


    接下來,公爵七號進行了第二批實驗,這一次,又有三種藻類,擬甲色球藻、念珠藻以及綠藻,成功在火星的水體裏生存,並且繁殖!</p>


    同時還成功在火星陸地上,培育了兩種地衣生物。</p>


    所謂地衣,也是一種低等植物,嚴格來說,其實是藻類和真菌共生的複合體。</p>


    由於菌、藻長期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無論在形態上、結構上、生理上和遺傳上都形成一個單獨的固定的有機體,耐寒和耐旱性很強,能在岩石、沙漠或樹皮上生長,在高山帶、凍土帶和南北極,其他植物不能生存,而地衣獨能生長繁殖,並形成一望無際的廣大地衣群落。</p>


    雖然並沒有發現任何一種高等植物能夠在現在的火星上生存下來,但是現在的發現已經足夠令人欣喜了。</p>


    有如此多的低級植物能夠在火星上生存並且繁殖,說明火星的環境,正在越來越接近藍星,而且這些低等植物的繁殖能力特別強,其實對火星的改造,或許比高等植物更好。</p>


    它們也都是可以製成食品的,就是成本和口味有點問題而已,但在火星殖民的早期,這可能並不是什麽問題。成本再高,也比從藍星運過去便宜無數倍,口味也是可以通過更精細的烹調來解決。</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編的百科詞條成真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刹那須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刹那須彌並收藏我編的百科詞條成真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