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餘休心中立即就道,他仔細回想著《道書》和《武書》中的內容,兩本經典中都沒有說出“仙武不可同流”的話。
“應該是人之精力有限,擇一者或可小有成就,若是貪心,便極有可能一事無成。”
如同餘休接觸仙學之後,直接就定下了棄文修道的方針,世間絕大多數的人都和他一樣,沒有那個精力和時間去同時修行兩條道路。
要知道世間可是有傳言:窮文富武,修道破家。
按理說,文學一道最為方便,修行人隻需要讀書養氣,揚名立萬即可。可是餘休的前身苦讀十載,才堪堪中得一個童生,涵養出九絲文氣,由此可見其中的艱難。
若非如此,餘休也不用在接觸仙學之後,就不再考慮去讀書、去科舉,隻是一心求道了。
一方麵是因為他誌不在此,另一方麵……不過是他有自知之明而已。
三道之中,明麵上最簡單的一條都是如此的耗費時間和精力,更何況是其他兩道——武道和仙道。
“‘修道為主’的方針不可動搖。”餘休心中計較著,“畢竟隻有仙道,才是一路直奔長生的大道。”
文道可得功名富貴,武道可橫行世間,但相對於長生久視來說,這兩者對於餘休的誘惑力還是小了。
“但若是有機會,修行一二也可以。”他抓起桌子上的檀木盒子,掂量輕重。
餘休就是依靠文氣,棄文修道才得以輕易步入道途。若是他把武學一並修煉了,甚至無須多麽精深,也能對他的仙道修為產生幫助。
要知道他手中的《白骨夜叉觀想法》,是可以消耗肉身的血氣,滋養陰神的一種偏激法門。隻不過餘休的身子一直處於氣血虧空的狀態,他壓根就不敢嚐試。
“根據密室中三個和尚的談話,赤血丹乃是增長血氣的大補丹藥,無甚副作用。絡腮和尚之所以不舍得拿出來,就是等著之後同時服用三丸丹藥,一舉突破大境界。”
餘休想著手中丹藥的作用:“有此丹藥在,或許可以一窺武道奧妙!”
思量清楚,餘休又靜下心神,仔細研讀《武書》,力求將書中的內容吃透。
雖然《武書》和《道書》一樣,隻是記載了武道修行的大道理,並沒有具體的修行方法,書頁也沒有留下《白骨夜叉觀想法》一般的法門,但是餘休並不擔心。
因為此書上有旁批,是大爛陀寺的某個和尚寫的,上麵寫著諸如:
“世間有傳言:‘天下武學出爛陀’,隻因《武典》編撰多取材自本寺藏書,方有此讚言,寺中人萬不可因此驕傲自滿……”一類批注。
大爛陀寺乃是當朝第一等寶刹,餘休也有所耳聞,但不知何故,此寺在十多年前就已經破敗,似乎是遭了兵災,具體原因他不甚清楚。
旁批中還有兩言是餘休特別在意的,其中一言,乃是和尚說天下兵器亦有九品之分:
“天下兵器,九品二十七經絡。每多一道經絡,則靈性、威力增一分,依次可劃分為寶兵、秘兵、神兵之屬。”
此是在說,兵器似乎也和修行人一般,有嚴格的劃分標準。不過和尚隻是簡單的提了幾句,讓餘休半懂不懂的。
至於另外一言,則是和尚在說血氣凝聚之法:
“凡凝血入武,可拳腳、可器械、可搏殺……體魄強健,氣血自凝。”
“熬煉之法,以樁功為好,無凶險,可煉性。寺中有伏龍樁、臥虎樁、熊羆樁……然馬步樁功最好,此亦典中收錄之法,皆因此樁易學,善於軍中推廣,且軍中有馬,煉者騎乘之,可得精髓。”
餘休看完所有旁批,立刻就知曉了凝聚血氣的關竅。
“想要凝聚出血氣,步入武道,隻需要肉身強健,氣血充盈,便可以嚐試將氣血凝聚出來。”
他又結合著《武書》、《道書》中對武學的介紹,發現此言不虛。
“‘真傳一句話’。”餘休心中暗道,隻是和尚所說的體魄強健、氣血充盈,必然不是普通人所認為的程度。
至於和尚另外說的伏龍樁、臥虎樁、熊羆樁等能夠幫助凝練氣血的樁功,他雖然聽都沒有聽說過,但是最後一種——馬步樁功,餘休卻是知道。
馬步樁功就是站馬步,各家的方法或許會有細微的差別,但是要點都差不多,其目的在於磨煉性子,打磨下盤,凝聚勁力。
一番讀書和思考下來,餘休從書中得到了武道入門的方法,但他並沒有立刻開始修煉,一是因為他才回到義莊中,雖然精神依舊亢奮著,但是肉身已經疲乏,並不適合修煉,須得好好休息一番。
至於第二點……餘休從胸口拿出玉蟬,放在手中摩挲。有此秘寶存在,他若不嚐試著使用,豈不是不智?
“黑臉和尚有血氣煙柱,是武者,被我所殺後,魂魄應該被吞入了玉蟬中,留有部分記憶。”
餘休當即收拾好了東西,縱入一具棺材之中,倒頭就睡。
休息中,餘休並沒有遁出陰神,隻是熟睡著,但是他的腦中又出現了一個怪夢。
在夢中,他忽然又變成了一個和尚,和尚的臉色頗為慘白,甚至不得不用墨汁、鍋灰遮掩一二。
這和尚整日裏都在打熬身子,站馬步,掄石塊,擔水挑物,一刻也不敢停息,似乎被什麽鞭策著,稍微停下,就會有性命之憂……
等餘休慢慢醒來,再度想起夢中事情,立刻就發現夢中的和尚正是黑臉和尚。而他夢見的那些舉動,就是黑臉和尚在打熬身子,企圖驅除體內屍氣的行為。
“看來黑臉和尚平生並無執念,隻有死前對死亡的恐懼,所以才留下了這麽一份記憶。”
和餘休上次做夢夢見自己變成狐狸有些不同,他感覺這次的夢境格外清晰,竟然能回憶起其中的一二細節。
他拿著手中的玉蟬,考慮到:“應該是我和寶貝的聯係又加深了,或許以後不用遁出陰神,隻需要小憩一下,就能溝通此蟬。”
餘休靜思片刻,最終還是遁出陰神,將玉蟬中黑臉和尚留下的記憶吸收掉了。
————————————
“道子曰:紅花綠葉白蓮藕,三道原來一家。”——《道論:齊物篇》
“應該是人之精力有限,擇一者或可小有成就,若是貪心,便極有可能一事無成。”
如同餘休接觸仙學之後,直接就定下了棄文修道的方針,世間絕大多數的人都和他一樣,沒有那個精力和時間去同時修行兩條道路。
要知道世間可是有傳言:窮文富武,修道破家。
按理說,文學一道最為方便,修行人隻需要讀書養氣,揚名立萬即可。可是餘休的前身苦讀十載,才堪堪中得一個童生,涵養出九絲文氣,由此可見其中的艱難。
若非如此,餘休也不用在接觸仙學之後,就不再考慮去讀書、去科舉,隻是一心求道了。
一方麵是因為他誌不在此,另一方麵……不過是他有自知之明而已。
三道之中,明麵上最簡單的一條都是如此的耗費時間和精力,更何況是其他兩道——武道和仙道。
“‘修道為主’的方針不可動搖。”餘休心中計較著,“畢竟隻有仙道,才是一路直奔長生的大道。”
文道可得功名富貴,武道可橫行世間,但相對於長生久視來說,這兩者對於餘休的誘惑力還是小了。
“但若是有機會,修行一二也可以。”他抓起桌子上的檀木盒子,掂量輕重。
餘休就是依靠文氣,棄文修道才得以輕易步入道途。若是他把武學一並修煉了,甚至無須多麽精深,也能對他的仙道修為產生幫助。
要知道他手中的《白骨夜叉觀想法》,是可以消耗肉身的血氣,滋養陰神的一種偏激法門。隻不過餘休的身子一直處於氣血虧空的狀態,他壓根就不敢嚐試。
“根據密室中三個和尚的談話,赤血丹乃是增長血氣的大補丹藥,無甚副作用。絡腮和尚之所以不舍得拿出來,就是等著之後同時服用三丸丹藥,一舉突破大境界。”
餘休想著手中丹藥的作用:“有此丹藥在,或許可以一窺武道奧妙!”
思量清楚,餘休又靜下心神,仔細研讀《武書》,力求將書中的內容吃透。
雖然《武書》和《道書》一樣,隻是記載了武道修行的大道理,並沒有具體的修行方法,書頁也沒有留下《白骨夜叉觀想法》一般的法門,但是餘休並不擔心。
因為此書上有旁批,是大爛陀寺的某個和尚寫的,上麵寫著諸如:
“世間有傳言:‘天下武學出爛陀’,隻因《武典》編撰多取材自本寺藏書,方有此讚言,寺中人萬不可因此驕傲自滿……”一類批注。
大爛陀寺乃是當朝第一等寶刹,餘休也有所耳聞,但不知何故,此寺在十多年前就已經破敗,似乎是遭了兵災,具體原因他不甚清楚。
旁批中還有兩言是餘休特別在意的,其中一言,乃是和尚說天下兵器亦有九品之分:
“天下兵器,九品二十七經絡。每多一道經絡,則靈性、威力增一分,依次可劃分為寶兵、秘兵、神兵之屬。”
此是在說,兵器似乎也和修行人一般,有嚴格的劃分標準。不過和尚隻是簡單的提了幾句,讓餘休半懂不懂的。
至於另外一言,則是和尚在說血氣凝聚之法:
“凡凝血入武,可拳腳、可器械、可搏殺……體魄強健,氣血自凝。”
“熬煉之法,以樁功為好,無凶險,可煉性。寺中有伏龍樁、臥虎樁、熊羆樁……然馬步樁功最好,此亦典中收錄之法,皆因此樁易學,善於軍中推廣,且軍中有馬,煉者騎乘之,可得精髓。”
餘休看完所有旁批,立刻就知曉了凝聚血氣的關竅。
“想要凝聚出血氣,步入武道,隻需要肉身強健,氣血充盈,便可以嚐試將氣血凝聚出來。”
他又結合著《武書》、《道書》中對武學的介紹,發現此言不虛。
“‘真傳一句話’。”餘休心中暗道,隻是和尚所說的體魄強健、氣血充盈,必然不是普通人所認為的程度。
至於和尚另外說的伏龍樁、臥虎樁、熊羆樁等能夠幫助凝練氣血的樁功,他雖然聽都沒有聽說過,但是最後一種——馬步樁功,餘休卻是知道。
馬步樁功就是站馬步,各家的方法或許會有細微的差別,但是要點都差不多,其目的在於磨煉性子,打磨下盤,凝聚勁力。
一番讀書和思考下來,餘休從書中得到了武道入門的方法,但他並沒有立刻開始修煉,一是因為他才回到義莊中,雖然精神依舊亢奮著,但是肉身已經疲乏,並不適合修煉,須得好好休息一番。
至於第二點……餘休從胸口拿出玉蟬,放在手中摩挲。有此秘寶存在,他若不嚐試著使用,豈不是不智?
“黑臉和尚有血氣煙柱,是武者,被我所殺後,魂魄應該被吞入了玉蟬中,留有部分記憶。”
餘休當即收拾好了東西,縱入一具棺材之中,倒頭就睡。
休息中,餘休並沒有遁出陰神,隻是熟睡著,但是他的腦中又出現了一個怪夢。
在夢中,他忽然又變成了一個和尚,和尚的臉色頗為慘白,甚至不得不用墨汁、鍋灰遮掩一二。
這和尚整日裏都在打熬身子,站馬步,掄石塊,擔水挑物,一刻也不敢停息,似乎被什麽鞭策著,稍微停下,就會有性命之憂……
等餘休慢慢醒來,再度想起夢中事情,立刻就發現夢中的和尚正是黑臉和尚。而他夢見的那些舉動,就是黑臉和尚在打熬身子,企圖驅除體內屍氣的行為。
“看來黑臉和尚平生並無執念,隻有死前對死亡的恐懼,所以才留下了這麽一份記憶。”
和餘休上次做夢夢見自己變成狐狸有些不同,他感覺這次的夢境格外清晰,竟然能回憶起其中的一二細節。
他拿著手中的玉蟬,考慮到:“應該是我和寶貝的聯係又加深了,或許以後不用遁出陰神,隻需要小憩一下,就能溝通此蟬。”
餘休靜思片刻,最終還是遁出陰神,將玉蟬中黑臉和尚留下的記憶吸收掉了。
————————————
“道子曰:紅花綠葉白蓮藕,三道原來一家。”——《道論:齊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