噩夢一事,使得餘休心中猜想不斷,但並未思索出頭緒。醒後,他連夜趕路,披星戴月,一口氣跑回了蒼郡。
為了避免五鬼道士先他一步回城,派人盯著,餘休進城時再次換了行頭,低調的入城。進城後,更是繞行數圈,未見有人跟蹤,這才放下心,在某家小旅店裏寄宿下來。
餘休一進入城中,感受到四處的煙火氣息,心中的恐慌感不由減少許多。
亂世之中,鄉間常有怪事,而大城少有,皆因人數多怪、官府有無等原因。可即便如此,夜裏要入睡時,餘休腦子裏又會想起之前做的噩夢。
“罷了,先取了玉蟬中的刀法修煉。”
定下心思,餘休當即盤坐在床鋪之上,默默的梳理白衣武士魂魄中的執念。
對方殘留的記憶大多和習武有關,其中讓餘休格外感覺驚喜的,便是武士手中的一門刀法。
刀法屬於八品上等,論起品級,比餘休手中的《牛膜通背拳》要高,但可惜的是,刀法隻是殺伐之術,僅能提升武士的搏殺手段,並不能像《牛膜通背拳》一般增長氣血、錘煉皮肉,更別說幫他突破至武道七品了。
幾十息後,餘休的心神退出玉蟬,眼中微亮,“《十一式快刀》。”
這五個字,正是白衣武士腦中刀法的名稱。
餘休咀嚼著新得的記憶,突地從床鋪上跳下,順手抽出火童刀。
他略微躬身,心中默默思索到:“《十一式快刀》,刀如其名,共有十一式,分別是掃、劈、撥、削、掠、奈、斬、突、切、、割、剁、刺。”
“每一式狠厲無比,轉取人咽喉、死穴、心口、胯下、丹田等處,一旦出刀,非死即傷。”
餘休握著長刀,身子對應的做出腦中招式,無聲息的在客房中揮刀。揮刀片刻,將十一式全部使完後,他目中的神采更盛。
“這刀法雖然名字不出奇,每一招皆是用刀的基本招式,但一招即有正反偏三種。對外,照應人體各處的要害;對內,引導身子各處勁力、血氣,與招式相合……一旦與人廝殺,效用非凡!”
餘休握著火童刀,血氣湧進刀身中,刀身輕輕顫抖,頓時感覺對手中長刀熟悉許多。
且根據白衣武士腦中的記憶,此刀法乃是交州段家的高人,從燕劍世家的《十二式快劍》中鑽研得來。
白衣武士之所以學此,便是因為這刀法雖然沒有武道功法所謂的殺招,貌似平平無奇,但實際上頗為實用,十一式都可以算作殺招。
且一旦修習成功,對他日後修習其他高深的刀法更有助益之效!
至於刀法的源流——燕家《十二式快劍》,餘休自己曾在鬼市中聽聞過。
燕劍世家便是五大世家之一的燕家,因其族善劍術,有“燕劍”之稱。而其族地修築住險峰之上,日有千人練劍其上,更有‘劍城’的稱謂。
至於《十二式快劍》,則是一門逞凶鬥狠、以傷搏命的劍術,雖無法增長血氣,甚至會摧殘手腕,損耗血氣,但乃是天下間少有的快劍之術。
燕家凡入門子弟,皆會修行此劍術,一旦煉至大成,傳聞有“無品斬七品”之效。
也正是因為這門劍術,燕家子弟都以快劍、狠厲聞名於世間,出手非死即傷,尋常人不敢惹。
“若能直接學得《十二式快劍》,將火童刀改為“火童劍”也可……”餘休心中突然想到,但是立即,他就搖頭將這個念頭甩開。
燕家快劍術的修行,需要日夜以秘藥塗於手腕上,否則誰練誰廢。而秘藥此物隻在“劍城”中有,即便餘休有幸得到《十二式快劍》,也無法修習。
反倒是現今得到的次品——《十一式快刀》,正好適合他,不僅能讓他多出一門搏殺術,將火童刀利用起來,更能幫他打基礎,讓他的刀法入門。
要知道在此之前,餘休可是從未學過器械,即便因為玉蟬懂得了點用刀的技巧,也都粗陋不堪,壓根無法發揮出火童刀的妙效。
否則之前搏殺山魈時,他一刀下去,斬掉的就不隻是對方的手臂,而是對方的頭顱了。
理清楚《十一式快刀》的由來,餘休沉下心神,在房中一遍又一遍的熬煉刀法。
他手中還有從白衣武士身上得來的三丸赤血丹,正好能幫他盡快的煉成刀法。
丹藥是段家獎勵白衣武士的,勞其護衛五鬼道士之功,餘休已經再三檢查過,並無不妥。
一夜之間,餘休揮刀千遍不止,一時將怪異的噩夢拋在腦後。
……
蒼郡城外,月光黯淡,星辰都殘破不堪,稀疏的露出幾點冷光。
一道鮮紅的身影突然出現在蒼郡城外,距城千餘步,正呆呆的望著三丈高的城牆。
紅影的腦後飄散著森百的發絲,無風自動,繚繞在夜色之中,如同張開獠牙的幽靈鬼怪。
“這裏是蒼郡,難不成你還想進去……”紅影身上突然響起壓抑而痛苦的聲音。
這聲音一響起,又有呼號聲大作:“蒼郡、蒼郡、進去、進去!”
數十道怪異的聲線不斷重複著,鬼哭一般,讓人心驚。
“蒼、郡、、”兩個模糊的字音從紅影口中吐出,四周的鬼哭聲戛然而止。
恰有冷風刮過,掀開了鮮紅身影額上的頭發,兩隻空洞洞的眼睛正往著高大的蒼郡城池。
在她的腦後,無數根蠕動、纏繞的森百長發上,一張又一張的鬼臉抬起,死死望著前方。
鬼臉的麵孔不一,或笑或哭,或癡呆或猙獰,全都扭曲至極,忍受著極大的痛苦模樣。
其中一張鬼臉的形態格外完整,其眼眶凹深,麵頰尖瘦,目中神色清明,但痛苦依舊,不斷的露出絕望之色。
此鬼臉,竟和五鬼道士長的一模一樣!
————————————
“無人授刀,子以掃、劈、撥、削、掠、奈、斬、突、切、、割、剁、刺,十一式作刀,夜練不輟……西南燕家偶得,冠名《十二式快劍》,以為秘傳。”——《道論:道法篇》
。m.
為了避免五鬼道士先他一步回城,派人盯著,餘休進城時再次換了行頭,低調的入城。進城後,更是繞行數圈,未見有人跟蹤,這才放下心,在某家小旅店裏寄宿下來。
餘休一進入城中,感受到四處的煙火氣息,心中的恐慌感不由減少許多。
亂世之中,鄉間常有怪事,而大城少有,皆因人數多怪、官府有無等原因。可即便如此,夜裏要入睡時,餘休腦子裏又會想起之前做的噩夢。
“罷了,先取了玉蟬中的刀法修煉。”
定下心思,餘休當即盤坐在床鋪之上,默默的梳理白衣武士魂魄中的執念。
對方殘留的記憶大多和習武有關,其中讓餘休格外感覺驚喜的,便是武士手中的一門刀法。
刀法屬於八品上等,論起品級,比餘休手中的《牛膜通背拳》要高,但可惜的是,刀法隻是殺伐之術,僅能提升武士的搏殺手段,並不能像《牛膜通背拳》一般增長氣血、錘煉皮肉,更別說幫他突破至武道七品了。
幾十息後,餘休的心神退出玉蟬,眼中微亮,“《十一式快刀》。”
這五個字,正是白衣武士腦中刀法的名稱。
餘休咀嚼著新得的記憶,突地從床鋪上跳下,順手抽出火童刀。
他略微躬身,心中默默思索到:“《十一式快刀》,刀如其名,共有十一式,分別是掃、劈、撥、削、掠、奈、斬、突、切、、割、剁、刺。”
“每一式狠厲無比,轉取人咽喉、死穴、心口、胯下、丹田等處,一旦出刀,非死即傷。”
餘休握著長刀,身子對應的做出腦中招式,無聲息的在客房中揮刀。揮刀片刻,將十一式全部使完後,他目中的神采更盛。
“這刀法雖然名字不出奇,每一招皆是用刀的基本招式,但一招即有正反偏三種。對外,照應人體各處的要害;對內,引導身子各處勁力、血氣,與招式相合……一旦與人廝殺,效用非凡!”
餘休握著火童刀,血氣湧進刀身中,刀身輕輕顫抖,頓時感覺對手中長刀熟悉許多。
且根據白衣武士腦中的記憶,此刀法乃是交州段家的高人,從燕劍世家的《十二式快劍》中鑽研得來。
白衣武士之所以學此,便是因為這刀法雖然沒有武道功法所謂的殺招,貌似平平無奇,但實際上頗為實用,十一式都可以算作殺招。
且一旦修習成功,對他日後修習其他高深的刀法更有助益之效!
至於刀法的源流——燕家《十二式快劍》,餘休自己曾在鬼市中聽聞過。
燕劍世家便是五大世家之一的燕家,因其族善劍術,有“燕劍”之稱。而其族地修築住險峰之上,日有千人練劍其上,更有‘劍城’的稱謂。
至於《十二式快劍》,則是一門逞凶鬥狠、以傷搏命的劍術,雖無法增長血氣,甚至會摧殘手腕,損耗血氣,但乃是天下間少有的快劍之術。
燕家凡入門子弟,皆會修行此劍術,一旦煉至大成,傳聞有“無品斬七品”之效。
也正是因為這門劍術,燕家子弟都以快劍、狠厲聞名於世間,出手非死即傷,尋常人不敢惹。
“若能直接學得《十二式快劍》,將火童刀改為“火童劍”也可……”餘休心中突然想到,但是立即,他就搖頭將這個念頭甩開。
燕家快劍術的修行,需要日夜以秘藥塗於手腕上,否則誰練誰廢。而秘藥此物隻在“劍城”中有,即便餘休有幸得到《十二式快劍》,也無法修習。
反倒是現今得到的次品——《十一式快刀》,正好適合他,不僅能讓他多出一門搏殺術,將火童刀利用起來,更能幫他打基礎,讓他的刀法入門。
要知道在此之前,餘休可是從未學過器械,即便因為玉蟬懂得了點用刀的技巧,也都粗陋不堪,壓根無法發揮出火童刀的妙效。
否則之前搏殺山魈時,他一刀下去,斬掉的就不隻是對方的手臂,而是對方的頭顱了。
理清楚《十一式快刀》的由來,餘休沉下心神,在房中一遍又一遍的熬煉刀法。
他手中還有從白衣武士身上得來的三丸赤血丹,正好能幫他盡快的煉成刀法。
丹藥是段家獎勵白衣武士的,勞其護衛五鬼道士之功,餘休已經再三檢查過,並無不妥。
一夜之間,餘休揮刀千遍不止,一時將怪異的噩夢拋在腦後。
……
蒼郡城外,月光黯淡,星辰都殘破不堪,稀疏的露出幾點冷光。
一道鮮紅的身影突然出現在蒼郡城外,距城千餘步,正呆呆的望著三丈高的城牆。
紅影的腦後飄散著森百的發絲,無風自動,繚繞在夜色之中,如同張開獠牙的幽靈鬼怪。
“這裏是蒼郡,難不成你還想進去……”紅影身上突然響起壓抑而痛苦的聲音。
這聲音一響起,又有呼號聲大作:“蒼郡、蒼郡、進去、進去!”
數十道怪異的聲線不斷重複著,鬼哭一般,讓人心驚。
“蒼、郡、、”兩個模糊的字音從紅影口中吐出,四周的鬼哭聲戛然而止。
恰有冷風刮過,掀開了鮮紅身影額上的頭發,兩隻空洞洞的眼睛正往著高大的蒼郡城池。
在她的腦後,無數根蠕動、纏繞的森百長發上,一張又一張的鬼臉抬起,死死望著前方。
鬼臉的麵孔不一,或笑或哭,或癡呆或猙獰,全都扭曲至極,忍受著極大的痛苦模樣。
其中一張鬼臉的形態格外完整,其眼眶凹深,麵頰尖瘦,目中神色清明,但痛苦依舊,不斷的露出絕望之色。
此鬼臉,竟和五鬼道士長的一模一樣!
————————————
“無人授刀,子以掃、劈、撥、削、掠、奈、斬、突、切、、割、剁、刺,十一式作刀,夜練不輟……西南燕家偶得,冠名《十二式快劍》,以為秘傳。”——《道論:道法篇》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