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揚說出自己的想法,葉菁一點都不意外。
可葉菁堅決不同意。
而且,葉菁說出了自己的理由,讓陳揚徹底無語。
葉菁告訴陳揚,她娘家有個鄰居,是那方麵的所謂「大師」。
「大師」離滬多年,幾年前才回到上海。
「大師」深居簡出,裝神弄鬼,從不與外人接觸,除了葉菁的父母。
有一次,「大師」在葉菁父母家做客。
葉菁小的時候,「大師」曾給葉菁算過一次,說葉菁命比紙薄,與情無緣,與財無緣,一生命苦。
但這次見到葉菁,「大師」驚為天人。
而且葉菁現在過得挺好,不僅有錢,二婚也很幸福。
葉菁就取笑「大師」,說他算得一點都不準,笑「大師」看走眼了。
「大師」卻不臉紅,反問葉菁,當年他是不是還說過,遇上貴人,方能轉運。
葉菁忘了。
但葉菁的父母,兩位教授,卻證明「大師」確實說過這八個字。
「大師」說,你肯定遇上了貴人,這個貴人來自南方,比你年輕,是個凡人,對你來說卻是貴人。
說得葉菁一愣一愣的。
「大師」還說,遇貴人興,離貴人衰,說葉菁離不了貴人。
葉菁將信將疑,她追問「大師」,這個貴人還有什麽特征。
「大師」隻說了兩個字,農民,然後揚長而去。
葉菁確鑿無疑,她遇上的所謂貴人,肯定是陳揚。
現在陳揚說退出,葉菁豈能答應。
陳揚卻笑道:「姐,你們上海人也信這個啊?」
「不是信,是非常信,非常非常的信。」
陳揚實話實說,「姐,現在沒有我,你也能幹得很好。我在公司分錢,實在是慚愧啊。」
葉菁道:「我不管你慚愧不慚愧,反正你我不能分開,我吃定你了。」
「姐,事實上是我吃定你了。」
「沒關係,我心甘情願。」
陳揚舉了舉手,「姐,如果繼續合作,那你得同意我的要求,咱們一半對一半。」
「揚,這不用變了吧。現在這樣,既是你是創始者,也是我心甘情願的。」
「姐,我說一不二。」
葉菁無奈道:「揚,如果一半對一半,那我就占大便宜了。」
「就這麽定了。」
「好吧,我聽你的。弟弟,當姐的謝過了。」
葉菁拿過帳本。
陳揚還是老樣子,相信葉菁,帳本略過不看。
葉菁又拿出一本銀行存折,是陳揚的銀行存折。
「揚,除了每周兩次匯給你的那部分利潤,剩下的你的錢,都在這上麵。」
陳揚打開一看,上麵還有八萬三千多塊,「姐,怎麽這麽多啊?」
「嗯,本來是九萬三千多。我剛替你取了一萬塊,交到醫院去了。」
陳揚點點頭,「姐,現在生意怎麽樣?」
葉菁道:「出貨量還行,平均保持在每天一萬上下。但出貨的方向有點變了,本地的減少,日均不到四千。而外埠的出貨量,日均在六千左右。」
陳揚道:「這是一個大趨勢。姐,你要有思想準備。再發展幾年,咱們這個生意可能就做不下去了。」
「為什麽?」
「隨著交通運輸的發展,和相關政策的改變,上海作為物資集散中心的地位,會逐步逐步的削弱。我舉個例子,人家可以直接從鐵路上走貨,就不會再多一道手續而從你這裏走貨。」
葉菁點點頭,「這個當然。人家從義烏進貨的價格,當然比從咱們這裏進貨低得多。」
「但咱們立足上海,也有兩個優勢,是咱們還能把生意繼續做下去的根本原因。」
葉菁問,「哪兩個優勢?」
「一是運輸成本的優勢。大連、天津、青島、南京、武漢和重慶等地,與上海有輪船往來。咱們從上海發貨到這些地方,水上運輸的成本很低,低於他們自己去義烏進貨的運輸成本。」
「二是產地在路橋市場的貨,咱們的進貨價格,比他們從義烏進貨價格便宜。據我所知,至少便宜百分之七以上。」
葉菁笑笑,點著頭道:「你算說到點子上了。你采購的皮箱和鞋子,咱們可以直接進貨直接出貨。而去義烏進貨,卻是他們從路橋市場批發過去的。中間多了一個環節,價格增加百分之十。仔細一算,還是咱們的便宜。」
陳揚也點了點頭,「這就是產地優勢。隻要是原產地在路橋市場的貨,咱們還得進,因為通過輪船運貨,太有價格優勢了。」
葉菁問道:「台風過去了,你村裏生產的鞋子和皮箱,什麽時候能恢複生產?什麽時候能恢複出貨?」
「三天內能恢複生產,一個星期內能恢複出貨。十天之內,咱們就能恢複銷售了。」
「好,照這個速度,能趕上國慶節這個銷售旺季。」
「姐,我明天打電話催一催我二弟。」
葉菁忽的笑起來,「哎,你還沒說,你這村長當得怎麽樣?」
陳揚也笑了,「不怎麽樣。為了災後重建,我捐給村裏兩萬,我二弟捐給村裏一萬。從這個意義上講,我這個副村長當虧了。」
「但名氣有了。」
「嗬嗬……小名氣,在我們那裏有了點小名氣。」
「不。」
葉菁打開抽屜,拿出三份報紙,分別是《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和《文匯報》。
都是頭版,都轉載了《浙江日報》關於三號台風的報道,其中就有關於陳家村抗台救災的先進事跡。
最醒目的是對陳揚的采訪報道。
陳揚愣了愣,「我,我真的出名了?」
「傻弟弟,你現在是大名人了。」
陳揚回過神來,驕傲的直了直脖子,「姐,可惜你沒看到電視報道,那才是我真正的風采。」
葉菁咯咯一笑,又從抽屜裏拿出一盒錄像帶,「《浙江電視台》的,原汁原味,兩個小時零八分鍾,比電視台播放的多了一倍。」
「姐,你哪搞來的?」
「我有個表弟,在《浙江電視台》上班,上次我去義烏路過他那裏,我叫他幫我複製了一下。」
陳揚收起報紙和錄像帶,「姐,都歸我了。我拿回去給紅玲看,讓她高興高興。」
葉菁衝著陳揚的背影喊道:「回頭我把電視機和錄像放映機送來。」
為您提供大神溫嶺人的《鄉村之巨變》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查看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保存好書簽!
第419章吃定你了免費閱讀.
可葉菁堅決不同意。
而且,葉菁說出了自己的理由,讓陳揚徹底無語。
葉菁告訴陳揚,她娘家有個鄰居,是那方麵的所謂「大師」。
「大師」離滬多年,幾年前才回到上海。
「大師」深居簡出,裝神弄鬼,從不與外人接觸,除了葉菁的父母。
有一次,「大師」在葉菁父母家做客。
葉菁小的時候,「大師」曾給葉菁算過一次,說葉菁命比紙薄,與情無緣,與財無緣,一生命苦。
但這次見到葉菁,「大師」驚為天人。
而且葉菁現在過得挺好,不僅有錢,二婚也很幸福。
葉菁就取笑「大師」,說他算得一點都不準,笑「大師」看走眼了。
「大師」卻不臉紅,反問葉菁,當年他是不是還說過,遇上貴人,方能轉運。
葉菁忘了。
但葉菁的父母,兩位教授,卻證明「大師」確實說過這八個字。
「大師」說,你肯定遇上了貴人,這個貴人來自南方,比你年輕,是個凡人,對你來說卻是貴人。
說得葉菁一愣一愣的。
「大師」還說,遇貴人興,離貴人衰,說葉菁離不了貴人。
葉菁將信將疑,她追問「大師」,這個貴人還有什麽特征。
「大師」隻說了兩個字,農民,然後揚長而去。
葉菁確鑿無疑,她遇上的所謂貴人,肯定是陳揚。
現在陳揚說退出,葉菁豈能答應。
陳揚卻笑道:「姐,你們上海人也信這個啊?」
「不是信,是非常信,非常非常的信。」
陳揚實話實說,「姐,現在沒有我,你也能幹得很好。我在公司分錢,實在是慚愧啊。」
葉菁道:「我不管你慚愧不慚愧,反正你我不能分開,我吃定你了。」
「姐,事實上是我吃定你了。」
「沒關係,我心甘情願。」
陳揚舉了舉手,「姐,如果繼續合作,那你得同意我的要求,咱們一半對一半。」
「揚,這不用變了吧。現在這樣,既是你是創始者,也是我心甘情願的。」
「姐,我說一不二。」
葉菁無奈道:「揚,如果一半對一半,那我就占大便宜了。」
「就這麽定了。」
「好吧,我聽你的。弟弟,當姐的謝過了。」
葉菁拿過帳本。
陳揚還是老樣子,相信葉菁,帳本略過不看。
葉菁又拿出一本銀行存折,是陳揚的銀行存折。
「揚,除了每周兩次匯給你的那部分利潤,剩下的你的錢,都在這上麵。」
陳揚打開一看,上麵還有八萬三千多塊,「姐,怎麽這麽多啊?」
「嗯,本來是九萬三千多。我剛替你取了一萬塊,交到醫院去了。」
陳揚點點頭,「姐,現在生意怎麽樣?」
葉菁道:「出貨量還行,平均保持在每天一萬上下。但出貨的方向有點變了,本地的減少,日均不到四千。而外埠的出貨量,日均在六千左右。」
陳揚道:「這是一個大趨勢。姐,你要有思想準備。再發展幾年,咱們這個生意可能就做不下去了。」
「為什麽?」
「隨著交通運輸的發展,和相關政策的改變,上海作為物資集散中心的地位,會逐步逐步的削弱。我舉個例子,人家可以直接從鐵路上走貨,就不會再多一道手續而從你這裏走貨。」
葉菁點點頭,「這個當然。人家從義烏進貨的價格,當然比從咱們這裏進貨低得多。」
「但咱們立足上海,也有兩個優勢,是咱們還能把生意繼續做下去的根本原因。」
葉菁問,「哪兩個優勢?」
「一是運輸成本的優勢。大連、天津、青島、南京、武漢和重慶等地,與上海有輪船往來。咱們從上海發貨到這些地方,水上運輸的成本很低,低於他們自己去義烏進貨的運輸成本。」
「二是產地在路橋市場的貨,咱們的進貨價格,比他們從義烏進貨價格便宜。據我所知,至少便宜百分之七以上。」
葉菁笑笑,點著頭道:「你算說到點子上了。你采購的皮箱和鞋子,咱們可以直接進貨直接出貨。而去義烏進貨,卻是他們從路橋市場批發過去的。中間多了一個環節,價格增加百分之十。仔細一算,還是咱們的便宜。」
陳揚也點了點頭,「這就是產地優勢。隻要是原產地在路橋市場的貨,咱們還得進,因為通過輪船運貨,太有價格優勢了。」
葉菁問道:「台風過去了,你村裏生產的鞋子和皮箱,什麽時候能恢複生產?什麽時候能恢複出貨?」
「三天內能恢複生產,一個星期內能恢複出貨。十天之內,咱們就能恢複銷售了。」
「好,照這個速度,能趕上國慶節這個銷售旺季。」
「姐,我明天打電話催一催我二弟。」
葉菁忽的笑起來,「哎,你還沒說,你這村長當得怎麽樣?」
陳揚也笑了,「不怎麽樣。為了災後重建,我捐給村裏兩萬,我二弟捐給村裏一萬。從這個意義上講,我這個副村長當虧了。」
「但名氣有了。」
「嗬嗬……小名氣,在我們那裏有了點小名氣。」
「不。」
葉菁打開抽屜,拿出三份報紙,分別是《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和《文匯報》。
都是頭版,都轉載了《浙江日報》關於三號台風的報道,其中就有關於陳家村抗台救災的先進事跡。
最醒目的是對陳揚的采訪報道。
陳揚愣了愣,「我,我真的出名了?」
「傻弟弟,你現在是大名人了。」
陳揚回過神來,驕傲的直了直脖子,「姐,可惜你沒看到電視報道,那才是我真正的風采。」
葉菁咯咯一笑,又從抽屜裏拿出一盒錄像帶,「《浙江電視台》的,原汁原味,兩個小時零八分鍾,比電視台播放的多了一倍。」
「姐,你哪搞來的?」
「我有個表弟,在《浙江電視台》上班,上次我去義烏路過他那裏,我叫他幫我複製了一下。」
陳揚收起報紙和錄像帶,「姐,都歸我了。我拿回去給紅玲看,讓她高興高興。」
葉菁衝著陳揚的背影喊道:「回頭我把電視機和錄像放映機送來。」
為您提供大神溫嶺人的《鄉村之巨變》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查看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保存好書簽!
第419章吃定你了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