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還有一個風俗習慣,死在外麵的人不能進屋,遺體隻能停放在外麵。
陳紅玲也不例外。
棺材已經買來,一口一百二十一塊,已經是最好的。
入殮事宜,交給蔡曉暉的父親蔡寶華負責,他是這一帶這方麵的“專家”,上下五代都是幹這個的。
給陳紅玲擦身體換衣服,則由九嬸和另兩個婦女負責,她們也是專業幹這個的。
因為陳紅玲的病故,嶽父嶽母都病倒了。
又是風俗習慣,陳揚不能進別人家門,所以他沒去看望嶽父嶽母。
白發人送黑發人,早已悲傷過度。
嶽父陳冬生捎話過來,陳紅玲的喪事由著陳揚去辦,不用請示商量。
陳揚什麽都不懂,這方麵,他隻能與童老貴、陳耀平、蔡寶華和蔡赧梅他們商量。
先是挑日子定時辰,這個事交給陳耀平和爺爺,爺爺去是負責把關。
最重要的是墳地,陳揚也不得不信,墳地的風水一定要看好。
陳家村屬於平原地區,沒有山地和林地,但與其他平原村莊一樣,也有屬於本村的一塊山地,專門用來埋葬去世的人。
那塊山地叫萬年坡,表麵麵積一百五十畝,已有一半被用作墳地。
陳揚家的祖墳也在這裏。
按爺爺這輩往上算,祖墳共有兩代,高祖和曾祖。
高祖、曾祖、祖父、父親、自己,就是常說的五服。
至於高祖上麵,那是陳姓人的統一祖宗,埋在萬年坡的另一個地方。
墳地是五十年代分的,以祖墳為準,各家各戶都分了一塊。
爺爺三兄弟,當時分到了兩畝三分的山地。
這塊地背靠一塊巨石,兩邊是小山丘,天然的風水寶地。
現在這塊地上,大部分是樹木和灌木叢。
這塊地有個名字,叫“青龍嶴”。
沒讓任何人陪同,爺爺領著陳揚來到了青龍嶴。
其實,爺爺懂一點風水。
當年分到這塊地後,爺爺就請人測過風水。
祖孫二人先拜過高祖和曾祖。
接著爺爺走到一個地方,停下來對陳揚說,“這裏隻有三個地方堪稱上品,一個已被我爺爺占據,一個已被我父親占據。”
爺爺的爺爺和父親,對陳揚來說,就是高祖和曾祖。
“我腳下這個地方,就是第三個上品之地。揚,把你媳婦埋在這裏吧。”
陳揚客氣,“爺爺,這裏應該屬於你。”
“我不配,因為我隻有你爸一個兒子,還是個勞改犯。你爸更加不配,雖然他有三個兒子。你們這一輩,你是長子長孫,你當仁不讓。”
陳揚點點頭,“那我就不客氣了。”
爺爺好記性,找來一根樹枝,在地上畫樣。
但陳揚看出來,爺爺畫的這塊地,相對於高祖和曾祖的墳墓來說,方位有一點點偏東南。
陳揚沒有細問,因為爺爺說,“天機不可泄露。”
要下山時,陳揚問,“爺爺,三叔公和順子他爸的墳呢?”
“在你太爺爺的右手邊,被那些小樹遮住了。有空的時候,你叫上順子和老三來修修。”
三叔公和順子他爸,年輕時都因賭博而敗光家產,爺爺現在還在生他們父子的氣。
入殮的日子和出殯的日子都已定好了。
陳揚征得嶽父嶽母同意後,決定喪事簡辦。
老年人去世叫做喜喪,請鼓手吹吹唱唱,越熱鬧越好。
可陳紅玲才二十五歲。
除了一些老規矩,其他一概省掉。
陳揚也沒辦酒宴,隻有那些幫忙辦喪事的人,陳揚留他們吃飯。
送葬那天,村裏人自發而來,三四百人,基本上一家一個。
都是同輩和晚輩,因為風俗如此,長輩不送晚輩人。
在陳紅玲墳前,立了一塊石碑,立碑人是女兒陳妍和兒子陳波。
葉菁她們三人,在安葬陳紅玲後,也匆匆的回上海去了。
安葬過後,還有一個重要的祭奠儀式,叫做“做七”,就是每隔七天,要請逝者的魂靈回家,一共要做七次。
這七七四十九天裏,陳揚一家要待在家裏,更不能去別人家串門。
陳揚做了改革,在第一個“七”的時候,一二三四五六七,一次性解決。
在陳揚看來,這些都是做給活人看的,紅玲卻看不到,一點意義也沒有。
還有一件事,陳揚也是離經叛道。
按農村的做法,人死之後,這個人的所有東西,都要拿出去燒掉,特別是那些老人去世。
可陳揚偏不。
陳揚家的房子,已經完成了整修,三樓沒有重建,二樓的窗和門做了加固。
東邊這兩間,一共隔成四個房間,其中的一個,用來放陳紅玲的東西。
四麵牆上,都掛著陳紅玲及與家人合影的照片。
陳揚還告訴二弟他們,這個房間除了他自己,誰也不許進去。
另外的三個房間,是陳揚的臥室、書房和嬰兒房。
除了一次上墳一次“做七”,陳揚足不出戶。
村裏人來探望的很多,絡繹不絕,包括村幹部們和部分鄉幹部們,還有一些老同學。
陳揚一概不見,都交由二弟接待。
二弟廠裏的工人,倒有機會看見陳揚,但都嚇了一跳。
陳揚留了長發和胡子,整個人都變了。
陳揚的情況,被支書陳生梅和駐村的馬玉堂副鄉長,匯報給鄉裏的李春陽和鄭衛民兩位領導。
兩位鄉領導又向縣裏的童四平做了匯報。
童四平想了想,向地區的範思成書記做了匯報。
十二月的最後一天,範思成給陳揚打來了電話。
二弟搞了個辦公室,電話一般都是他接的。
二弟聽到電話那頭是範思成,急忙道歉,將話筒放在桌上,跑到二樓客廳,讓大哥接電話。
陳揚從臥室出來,在客廳坐下,一邊接電話,一邊示意二弟回避。
“老範,範書記,我是陳揚。”
“嗯,你怎麽樣?”
“我?我很好啊。”
“我可聽說,你把自己關在家裏,足不出戶的。”
“老範,別聽他們瞎說。這七七四十九天的風俗習慣,我不想破壞。”
“嗯嗯,節哀順變吧。小陳,不管怎麽樣,生活總要繼續嘛。”
“我知道,我知道。老範,我現在有個難題,天大的難題。”
“哦,你說說,是什麽天大的難題?”
陳紅玲也不例外。
棺材已經買來,一口一百二十一塊,已經是最好的。
入殮事宜,交給蔡曉暉的父親蔡寶華負責,他是這一帶這方麵的“專家”,上下五代都是幹這個的。
給陳紅玲擦身體換衣服,則由九嬸和另兩個婦女負責,她們也是專業幹這個的。
因為陳紅玲的病故,嶽父嶽母都病倒了。
又是風俗習慣,陳揚不能進別人家門,所以他沒去看望嶽父嶽母。
白發人送黑發人,早已悲傷過度。
嶽父陳冬生捎話過來,陳紅玲的喪事由著陳揚去辦,不用請示商量。
陳揚什麽都不懂,這方麵,他隻能與童老貴、陳耀平、蔡寶華和蔡赧梅他們商量。
先是挑日子定時辰,這個事交給陳耀平和爺爺,爺爺去是負責把關。
最重要的是墳地,陳揚也不得不信,墳地的風水一定要看好。
陳家村屬於平原地區,沒有山地和林地,但與其他平原村莊一樣,也有屬於本村的一塊山地,專門用來埋葬去世的人。
那塊山地叫萬年坡,表麵麵積一百五十畝,已有一半被用作墳地。
陳揚家的祖墳也在這裏。
按爺爺這輩往上算,祖墳共有兩代,高祖和曾祖。
高祖、曾祖、祖父、父親、自己,就是常說的五服。
至於高祖上麵,那是陳姓人的統一祖宗,埋在萬年坡的另一個地方。
墳地是五十年代分的,以祖墳為準,各家各戶都分了一塊。
爺爺三兄弟,當時分到了兩畝三分的山地。
這塊地背靠一塊巨石,兩邊是小山丘,天然的風水寶地。
現在這塊地上,大部分是樹木和灌木叢。
這塊地有個名字,叫“青龍嶴”。
沒讓任何人陪同,爺爺領著陳揚來到了青龍嶴。
其實,爺爺懂一點風水。
當年分到這塊地後,爺爺就請人測過風水。
祖孫二人先拜過高祖和曾祖。
接著爺爺走到一個地方,停下來對陳揚說,“這裏隻有三個地方堪稱上品,一個已被我爺爺占據,一個已被我父親占據。”
爺爺的爺爺和父親,對陳揚來說,就是高祖和曾祖。
“我腳下這個地方,就是第三個上品之地。揚,把你媳婦埋在這裏吧。”
陳揚客氣,“爺爺,這裏應該屬於你。”
“我不配,因為我隻有你爸一個兒子,還是個勞改犯。你爸更加不配,雖然他有三個兒子。你們這一輩,你是長子長孫,你當仁不讓。”
陳揚點點頭,“那我就不客氣了。”
爺爺好記性,找來一根樹枝,在地上畫樣。
但陳揚看出來,爺爺畫的這塊地,相對於高祖和曾祖的墳墓來說,方位有一點點偏東南。
陳揚沒有細問,因為爺爺說,“天機不可泄露。”
要下山時,陳揚問,“爺爺,三叔公和順子他爸的墳呢?”
“在你太爺爺的右手邊,被那些小樹遮住了。有空的時候,你叫上順子和老三來修修。”
三叔公和順子他爸,年輕時都因賭博而敗光家產,爺爺現在還在生他們父子的氣。
入殮的日子和出殯的日子都已定好了。
陳揚征得嶽父嶽母同意後,決定喪事簡辦。
老年人去世叫做喜喪,請鼓手吹吹唱唱,越熱鬧越好。
可陳紅玲才二十五歲。
除了一些老規矩,其他一概省掉。
陳揚也沒辦酒宴,隻有那些幫忙辦喪事的人,陳揚留他們吃飯。
送葬那天,村裏人自發而來,三四百人,基本上一家一個。
都是同輩和晚輩,因為風俗如此,長輩不送晚輩人。
在陳紅玲墳前,立了一塊石碑,立碑人是女兒陳妍和兒子陳波。
葉菁她們三人,在安葬陳紅玲後,也匆匆的回上海去了。
安葬過後,還有一個重要的祭奠儀式,叫做“做七”,就是每隔七天,要請逝者的魂靈回家,一共要做七次。
這七七四十九天裏,陳揚一家要待在家裏,更不能去別人家串門。
陳揚做了改革,在第一個“七”的時候,一二三四五六七,一次性解決。
在陳揚看來,這些都是做給活人看的,紅玲卻看不到,一點意義也沒有。
還有一件事,陳揚也是離經叛道。
按農村的做法,人死之後,這個人的所有東西,都要拿出去燒掉,特別是那些老人去世。
可陳揚偏不。
陳揚家的房子,已經完成了整修,三樓沒有重建,二樓的窗和門做了加固。
東邊這兩間,一共隔成四個房間,其中的一個,用來放陳紅玲的東西。
四麵牆上,都掛著陳紅玲及與家人合影的照片。
陳揚還告訴二弟他們,這個房間除了他自己,誰也不許進去。
另外的三個房間,是陳揚的臥室、書房和嬰兒房。
除了一次上墳一次“做七”,陳揚足不出戶。
村裏人來探望的很多,絡繹不絕,包括村幹部們和部分鄉幹部們,還有一些老同學。
陳揚一概不見,都交由二弟接待。
二弟廠裏的工人,倒有機會看見陳揚,但都嚇了一跳。
陳揚留了長發和胡子,整個人都變了。
陳揚的情況,被支書陳生梅和駐村的馬玉堂副鄉長,匯報給鄉裏的李春陽和鄭衛民兩位領導。
兩位鄉領導又向縣裏的童四平做了匯報。
童四平想了想,向地區的範思成書記做了匯報。
十二月的最後一天,範思成給陳揚打來了電話。
二弟搞了個辦公室,電話一般都是他接的。
二弟聽到電話那頭是範思成,急忙道歉,將話筒放在桌上,跑到二樓客廳,讓大哥接電話。
陳揚從臥室出來,在客廳坐下,一邊接電話,一邊示意二弟回避。
“老範,範書記,我是陳揚。”
“嗯,你怎麽樣?”
“我?我很好啊。”
“我可聽說,你把自己關在家裏,足不出戶的。”
“老範,別聽他們瞎說。這七七四十九天的風俗習慣,我不想破壞。”
“嗯嗯,節哀順變吧。小陳,不管怎麽樣,生活總要繼續嘛。”
“我知道,我知道。老範,我現在有個難題,天大的難題。”
“哦,你說說,是什麽天大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