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旭深吸口氣,他已經肯定這個世界出自哪裏。
桃花源記!!
一個隻有沈旭才記得的完整故事。
他以前語文很好,到現在也還能記得以前學習的古文。
之前副本給出的解釋就是桃花源記中前一小段的意思。
桃花源記是陶淵明的作品,初中時老師隻告訴他這篇課文表達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
但沈旭卻嗤之以鼻。
不是不尊重陶淵明,而是認為所謂的專家解讀不過如此罷了。
他們是從哪裏看出這麽多東西?
他咋就沒看出來?
他當時迷的是靈異,什麽盜墓筆記、鬼吹燈等鬼故事他都極感興趣。
所以當他再看桃花源記時,他產生了不一樣的想法。
為什麽陶淵明表達的是理想和不滿?為什麽不能是陶淵明撞鬼了?(此副本故事為作者虛構,請勿過分解讀。)
沈旭當時會這麽想不是沒有道理的。
和副本的問題一樣,他當時也考慮過漁人為什麽會迷路?
沈旭不相信所謂專家那一套,因為不合理。
在古代,不可能有什麽高新產業,能種地和捕魚都算好的了,很多產業都是世代相承。
由此可推斷漁人的父親,乃至他的爺爺、他的祖宗都有可能是漁夫。
照這個推論去反推,漁人從小就不斷接觸附近水域,不應該對附近水域熟悉得如同自己家一樣嗎?
那為什麽還會迷路?
活了那麽久,為什麽現在才遇到桃花林?
這就讓沈旭有了後麵的猜想。
漁人遇見桃花林後,還發現了山裏有一個小口,這個入口起初很小,隻能容人經過,走了10來步後就豁然開朗。
愛屋及烏,沈旭對靈異周邊也有研究,古代的墓道一般設置就是狹窄到逐漸寬闊。
乍一看,這不是古道墓道的常規設置?
接下來的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更讓沈旭確定了這一猜想。
以前古代的皇宮,確實會被規劃得很仔細,每一方、每一寸每一丈都有詳細規定,甚至每一條線都有長度要求。
但那是皇宮,一個在山溝裏的小村落,逼仄落後,卻每戶人家都把房舍弄得整整齊齊,可能嗎?
就算是現代的很多農村都無法做到,一般來說村子的格局是錯亂交錯,房屋圍繞祠堂修建這才是村子的正確打開方式。
而且陶淵明在原文中也沒有提到小村落有階級權利,想讓所有人都按整齊的格局修建房屋,這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除了一種情況!
在他生活的地球,中國的古代,曆個朝代都極為重視墳墓。
死者為大,這是古代一種根深蒂固的思想。
這種思想廣為流傳,尤其以曆代皇帝為首,哪一個朝代,哪一個皇帝不重視自己的墳墓?
看看秦始皇陵、乾陵、黃帝陵、昭陵、清東陵、清西陵、西夏王陵等等。
其規模之大,用人之廣,就可以看出他們的重視程度。
就拿秦始皇陵來比喻,陵園總麵積56.25平方公裏,相當於78個故宮的大小,曆時39年建成,共征集了72萬人力......
可以這麽說,古代的人對墳墓的要求,往往有著極為苛刻的規矩。
如果說,土地平曠屋舍儼然用來形容一個不知道在哪個角落的小山村不太現實,那如果用來形容墳墓的話,是不是感覺貼切無比?
在古代無論是帝皇家還是平民,對自家的墳墓都不可能含糊吧?
沈旭想到這裏,其實已經有了答案。
或者說,這個答案,在初中時就有了。
他將墳墓二字在腦海中確認了一遍,反正錯了也無所謂,不過如果他的猜測沒錯,那回答錯誤的可能性很小。
“恭喜你成功解答,由於你是第一個成功解答者,除原有的獎勵外,還有一個特殊獎勵哦。”
聲音還是那名動聽的女音,不過他現在沒時間關注這個。
物品的話他選擇取出魔神,這是必定的。
至於技能,他有些糾結。
副本的封鎖太強,無論是特殊技能還是天賦技能,全部被封鎖,這一點所有人都一樣。
經過一番考慮,有兩項技能被他列入備選項。
第一是陰影侵蝕,第二是裁決之舞。
陰影侵蝕的被動很強大,無論是戰鬥形態還是警戒形態,都特別適合人多的副本。
而且他也想看看在警戒形態之下,鬼魂會不會被賦予陰影標記。
他已經清楚這個副本很可能和鬼魂有關,所以他打算先解鎖這兩項技能。
他現在手中隻有一個解鎖名額,所以隻能選擇一個。
正如之前所說,他猜測這個副本很可能和鬼魂有關,能對鬼魂造成傷害的隻要神聖攻擊和靈魂攻擊。
靈魂攻擊手段沈旭沒有,但他有神聖攻擊的手段,而且有兩個。一個是裁決之舞,另一個是神聖光暈。
裁決之舞能瞬間對敵人造成2500點神聖傷害,同時在接下來30秒內,攻擊產生的所有傷害還會轉化為神聖傷害。
神聖光暈則能瞬間對敵人造成600點神聖傷害,而且神聖光暈是範圍傷害,覆蓋範圍200米。
值得一提的是,神聖光暈屬於稱號技能,在所有技能和裝備效果都不能用的情況下,稱號技能絲毫不受影響。
他最終還是選擇陰影侵蝕,神聖傷害暫時有一個也夠用了。
選定後,女音再次響起。
“特殊獎勵已發放,請勿與任何人直接提及問題的答案。”
沈旭感覺渾身輕鬆,之前身體的暗傷和疼痛全部消失了。
他大概猜出這就是特殊獎勵了。
提示說的‘直接’二字很有靈性,不由得讓沈旭想到另一種意思,直接不可以,是不是意味著隻要不直接就可以了?
想想也是,副本也不可能趕盡殺絕,因為他原本就有過猜測,才能這麽快知道答案。
換另一個就不一定了,首先他們並不知道桃花源記這篇課文,憑借三言兩語的提示,他們也很難猜出。
他甚至有一個大膽的猜測,如果明天過後回答的人數還很少,副本說不定還會給出其他提示。
桃花源記!!
一個隻有沈旭才記得的完整故事。
他以前語文很好,到現在也還能記得以前學習的古文。
之前副本給出的解釋就是桃花源記中前一小段的意思。
桃花源記是陶淵明的作品,初中時老師隻告訴他這篇課文表達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
但沈旭卻嗤之以鼻。
不是不尊重陶淵明,而是認為所謂的專家解讀不過如此罷了。
他們是從哪裏看出這麽多東西?
他咋就沒看出來?
他當時迷的是靈異,什麽盜墓筆記、鬼吹燈等鬼故事他都極感興趣。
所以當他再看桃花源記時,他產生了不一樣的想法。
為什麽陶淵明表達的是理想和不滿?為什麽不能是陶淵明撞鬼了?(此副本故事為作者虛構,請勿過分解讀。)
沈旭當時會這麽想不是沒有道理的。
和副本的問題一樣,他當時也考慮過漁人為什麽會迷路?
沈旭不相信所謂專家那一套,因為不合理。
在古代,不可能有什麽高新產業,能種地和捕魚都算好的了,很多產業都是世代相承。
由此可推斷漁人的父親,乃至他的爺爺、他的祖宗都有可能是漁夫。
照這個推論去反推,漁人從小就不斷接觸附近水域,不應該對附近水域熟悉得如同自己家一樣嗎?
那為什麽還會迷路?
活了那麽久,為什麽現在才遇到桃花林?
這就讓沈旭有了後麵的猜想。
漁人遇見桃花林後,還發現了山裏有一個小口,這個入口起初很小,隻能容人經過,走了10來步後就豁然開朗。
愛屋及烏,沈旭對靈異周邊也有研究,古代的墓道一般設置就是狹窄到逐漸寬闊。
乍一看,這不是古道墓道的常規設置?
接下來的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更讓沈旭確定了這一猜想。
以前古代的皇宮,確實會被規劃得很仔細,每一方、每一寸每一丈都有詳細規定,甚至每一條線都有長度要求。
但那是皇宮,一個在山溝裏的小村落,逼仄落後,卻每戶人家都把房舍弄得整整齊齊,可能嗎?
就算是現代的很多農村都無法做到,一般來說村子的格局是錯亂交錯,房屋圍繞祠堂修建這才是村子的正確打開方式。
而且陶淵明在原文中也沒有提到小村落有階級權利,想讓所有人都按整齊的格局修建房屋,這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除了一種情況!
在他生活的地球,中國的古代,曆個朝代都極為重視墳墓。
死者為大,這是古代一種根深蒂固的思想。
這種思想廣為流傳,尤其以曆代皇帝為首,哪一個朝代,哪一個皇帝不重視自己的墳墓?
看看秦始皇陵、乾陵、黃帝陵、昭陵、清東陵、清西陵、西夏王陵等等。
其規模之大,用人之廣,就可以看出他們的重視程度。
就拿秦始皇陵來比喻,陵園總麵積56.25平方公裏,相當於78個故宮的大小,曆時39年建成,共征集了72萬人力......
可以這麽說,古代的人對墳墓的要求,往往有著極為苛刻的規矩。
如果說,土地平曠屋舍儼然用來形容一個不知道在哪個角落的小山村不太現實,那如果用來形容墳墓的話,是不是感覺貼切無比?
在古代無論是帝皇家還是平民,對自家的墳墓都不可能含糊吧?
沈旭想到這裏,其實已經有了答案。
或者說,這個答案,在初中時就有了。
他將墳墓二字在腦海中確認了一遍,反正錯了也無所謂,不過如果他的猜測沒錯,那回答錯誤的可能性很小。
“恭喜你成功解答,由於你是第一個成功解答者,除原有的獎勵外,還有一個特殊獎勵哦。”
聲音還是那名動聽的女音,不過他現在沒時間關注這個。
物品的話他選擇取出魔神,這是必定的。
至於技能,他有些糾結。
副本的封鎖太強,無論是特殊技能還是天賦技能,全部被封鎖,這一點所有人都一樣。
經過一番考慮,有兩項技能被他列入備選項。
第一是陰影侵蝕,第二是裁決之舞。
陰影侵蝕的被動很強大,無論是戰鬥形態還是警戒形態,都特別適合人多的副本。
而且他也想看看在警戒形態之下,鬼魂會不會被賦予陰影標記。
他已經清楚這個副本很可能和鬼魂有關,所以他打算先解鎖這兩項技能。
他現在手中隻有一個解鎖名額,所以隻能選擇一個。
正如之前所說,他猜測這個副本很可能和鬼魂有關,能對鬼魂造成傷害的隻要神聖攻擊和靈魂攻擊。
靈魂攻擊手段沈旭沒有,但他有神聖攻擊的手段,而且有兩個。一個是裁決之舞,另一個是神聖光暈。
裁決之舞能瞬間對敵人造成2500點神聖傷害,同時在接下來30秒內,攻擊產生的所有傷害還會轉化為神聖傷害。
神聖光暈則能瞬間對敵人造成600點神聖傷害,而且神聖光暈是範圍傷害,覆蓋範圍200米。
值得一提的是,神聖光暈屬於稱號技能,在所有技能和裝備效果都不能用的情況下,稱號技能絲毫不受影響。
他最終還是選擇陰影侵蝕,神聖傷害暫時有一個也夠用了。
選定後,女音再次響起。
“特殊獎勵已發放,請勿與任何人直接提及問題的答案。”
沈旭感覺渾身輕鬆,之前身體的暗傷和疼痛全部消失了。
他大概猜出這就是特殊獎勵了。
提示說的‘直接’二字很有靈性,不由得讓沈旭想到另一種意思,直接不可以,是不是意味著隻要不直接就可以了?
想想也是,副本也不可能趕盡殺絕,因為他原本就有過猜測,才能這麽快知道答案。
換另一個就不一定了,首先他們並不知道桃花源記這篇課文,憑借三言兩語的提示,他們也很難猜出。
他甚至有一個大膽的猜測,如果明天過後回答的人數還很少,副本說不定還會給出其他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