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朝堂發難,工部妙解
大明: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作者:老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士兵們一臉懵逼,朝廷需要硝,他們自然清楚,可他們大字不識一個,能幫得上什麽?</p>
不過聽聞采硝官能多領五錢銀子,大家夥都踴躍報名。</p>
“諸位,其實你們都是咱大明的功臣!”</p>
“朝廷需要製造火銃,火藥更是其中重要一環!”</p>
“朝廷缺乏硝土,我看咱們軍營中的硝土,卻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啊!”</p>
此言一出,丘八們隻覺得自己高大上了不知多少。</p>
“大人!咱們如何為朝廷貢獻硝土?”</p>
“是也!咱們隻知道上戰場拚命,是否要搶奪敵人?”</p>
“還請大人明示,我等定不會推辭!”</p>
嶽麟大袖一揮,命令幾十個士兵,先是專門找了個陰涼的地方。</p>
有讓士兵們將人畜糞便與沙顆粒爐灰等攪拌在一起。</p>
不消片刻,軍營中便堆了好幾個高高的糞堆。</p>
嶽麟更令眾人每天還定時定點的灌尿。</p>
臭氣熏天的采銷之地,瞬間便引得士兵們圍觀。</p>
眾人卻發現,糞堆上很快便產生了許多白色的天然硝。</p>
“三位恩師,藍玉兄,這等采硝點,一個月可以輕鬆得到二百到三百斤的純正硝土,遠比從馬廄挖來的硝泥好得多。”</p>
李敏倒吸一口氣,這才一個采硝點,便能收獲二百斤硝土,至少能製造三百斤火藥!</p>
這等產量,實在是太過囂張!</p>
朝廷一年下來,能製造多少火藥?</p>
這也算得上是文武合作!</p>
嶽麟記得清楚,一千多人人用土法製硝,年產火硝達到一百五十噸,這些火硝足以配置兩百噸黑火藥!</p>
這是何等誇張的數字?</p>
說朝廷缺少硝,那是不懂製造罷了!</p>
有了硝,再加上正確的配比,明軍的火銃,便能威力大增!</p>
“幾位大人,這味兒有些太衝,咱們換個地方說話?”</p>
藍玉命令道:“弟兄們!以後都給我學著點,定點排泄!為朝廷采硝!”</p>
諾!</p>
李敏喜上眉梢,沒想到火器製造的第一步,便走的如此順利。</p>
他都想讓嶽麟直接來工部任職。</p>
“嶽麟啊,你是從哪裏得知這種土法?”</p>
李敏感慨道:“真乃我大明福星也!”</p>
劉伯溫輕撫美髯,笑道:“自然少不得我平日教誨!”</p>
陶凱笑罵道:“你個老匹夫,平日都在朝堂,莫非在夢中教誨嶽麟不成?”</p>
藍玉見三人鬥嘴,隻是無奈搖頭,“嶽大人,這純淨硝土,咱們是否也能出售……”</p>
嶽麟果斷搖頭道:“藍玉兄,這硝土沒幾個識貨之人,朝廷急需此物,告訴弟兄們莫要如此行事。”</p>
“我會讓李師建議朝廷,為弟兄們加些餉銀!”</p>
藍玉點了點頭,“那便麻煩李尚書了!”</p>
李敏則皺眉道:“嶽麟,這可是大功一件!老夫定會如實上稟皇上!可為軍中加餉銀一事……”</p>
嶽麟輕笑道:“李師,我可不不要功勞。可將士們拋頭顱,灑熱血,還要忍受此臭氣,不加些餉銀,說得過去麽?”</p>
藍玉心中感動,嶽麟這人能處!</p>
“高風亮節,不愧是我之愛徒!”</p>
三位老大人當即決定,明日於朝堂之上,親自為此事上奏。</p>
——</p>
雲師又灑天街雨,明日千官好上朝。</p>
一場細雨過後,金陵的天氣涼快不少。</p>
百官入朝奉天殿,費聚走在胡惟庸身邊,輕聲道:“胡相,之前那李敏,聽聞跟你素有過節?”</p>
胡惟庸不屑道:“老匹夫!當日保嶽麟的人,其中就有他一個!”</p>
費聚低聲諂媚道:“胡相!這老匹夫前些時日接了皇上的差事,要為我大明研製火器!今日我等便可以……”</p>
胡惟庸稱讚道:“善!一會你便發難,本相也想看看那李敏狼狽模樣!”</p>
皇上駕到!</p>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p>
百官齊呼,真龍降臨。</p>
洪武大帝正襟危坐,多年的戎馬生涯,讓他塑造了良好的體魄。</p>
“平身!”</p>
百官當即上奏各類事宜,朱元璋與胡惟庸為主導,很快便迎刃而解。</p>
“皇上!您上次說過,要讓工部研製火器!”</p>
“此乃影響軍中之利器,微臣想問問,這火器之事可有進展?”</p>
費聚一臉關切道:“微臣麾下將士,可都十分關心此事!”</p>
臭丘八!</p>
李敏心中暗罵,費聚是誰的人,整個朝堂都一清二楚!</p>
“哦?將士們既然如此關注!”</p>
朱元璋笑道:“李敏啊!也跟咱說說,這火器之事可有進展?”</p>
李敏挺直了腰杆,躬身行禮道:“回稟皇上。我中原火器,雖能對韃子造成傷害,可威力始終不足弓箭。”</p>
“臣愚以為,是火藥配方出了問題!這些日子,臣與禦史中丞劉伯溫,禮部尚書陶凱,以及臣的學生嶽麟商討,終於找到了合適的配方!”</p>
</p>
“定能大大提高火藥威力,令我軍擁有殺傷韃子的利器!”</p>
聽聞此言,朱元璋自然大喜,“不知這配方,需要何等材料?咱定要大力支持!”</p>
李敏和盤托出,隻是將配比隱藏,此事嶽麟說過,知道的人越少越好。</p>
“嗬嗬!李尚書,這硝在咱們大明可是緊俏貨!”</p>
“您這一口氣,就不知要用多少硝土!”</p>
“朝廷百廢待興,哪有這般多的銀兩,為你去買硝土?”</p>
胡惟庸皺眉道:“李尚書不會是以硝土難尋,來搪塞朝廷吧?”</p>
朱元璋皺眉不止,他平生最討厭推三阻四之人。</p>
“李敏,可有難處?”</p>
這一句話的意思,便是不許有難處!</p>
“皇上,硝土之事,臣已經在嶽麟的幫助下,盡數解決!”</p>
又是嶽麟?</p>
還是嶽麟?</p>
總是嶽麟!</p>
朱元璋嘴角上挑,嶽麟是他看好多人,能夠多立功勳,證實了他識人之明!</p>
“臣以土法,雖也製造不了多少……”</p>
“可每月至少獲取硝石三十萬斤!”</p>
呼……</p>
三十萬斤硝土!</p>
這是何等概念?</p>
李敏還沒有告知皇帝,這才是一千人采硝的成果!</p>
“李敏!你若真能獲取如此多的硝土,便又為咱立下一功!”</p>
朱元璋麵露喜色,“讓咱想想,該怎麽獎勵你!”</p>
武將們嫉妒不已,藍玉則盯著李敏,心中不知作何感想。</p>
“皇上!老臣不要封賞,隻求皇上能為將士們增加一筆餉銀!”</p>
不過聽聞采硝官能多領五錢銀子,大家夥都踴躍報名。</p>
“諸位,其實你們都是咱大明的功臣!”</p>
“朝廷需要製造火銃,火藥更是其中重要一環!”</p>
“朝廷缺乏硝土,我看咱們軍營中的硝土,卻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啊!”</p>
此言一出,丘八們隻覺得自己高大上了不知多少。</p>
“大人!咱們如何為朝廷貢獻硝土?”</p>
“是也!咱們隻知道上戰場拚命,是否要搶奪敵人?”</p>
“還請大人明示,我等定不會推辭!”</p>
嶽麟大袖一揮,命令幾十個士兵,先是專門找了個陰涼的地方。</p>
有讓士兵們將人畜糞便與沙顆粒爐灰等攪拌在一起。</p>
不消片刻,軍營中便堆了好幾個高高的糞堆。</p>
嶽麟更令眾人每天還定時定點的灌尿。</p>
臭氣熏天的采銷之地,瞬間便引得士兵們圍觀。</p>
眾人卻發現,糞堆上很快便產生了許多白色的天然硝。</p>
“三位恩師,藍玉兄,這等采硝點,一個月可以輕鬆得到二百到三百斤的純正硝土,遠比從馬廄挖來的硝泥好得多。”</p>
李敏倒吸一口氣,這才一個采硝點,便能收獲二百斤硝土,至少能製造三百斤火藥!</p>
這等產量,實在是太過囂張!</p>
朝廷一年下來,能製造多少火藥?</p>
這也算得上是文武合作!</p>
嶽麟記得清楚,一千多人人用土法製硝,年產火硝達到一百五十噸,這些火硝足以配置兩百噸黑火藥!</p>
這是何等誇張的數字?</p>
說朝廷缺少硝,那是不懂製造罷了!</p>
有了硝,再加上正確的配比,明軍的火銃,便能威力大增!</p>
“幾位大人,這味兒有些太衝,咱們換個地方說話?”</p>
藍玉命令道:“弟兄們!以後都給我學著點,定點排泄!為朝廷采硝!”</p>
諾!</p>
李敏喜上眉梢,沒想到火器製造的第一步,便走的如此順利。</p>
他都想讓嶽麟直接來工部任職。</p>
“嶽麟啊,你是從哪裏得知這種土法?”</p>
李敏感慨道:“真乃我大明福星也!”</p>
劉伯溫輕撫美髯,笑道:“自然少不得我平日教誨!”</p>
陶凱笑罵道:“你個老匹夫,平日都在朝堂,莫非在夢中教誨嶽麟不成?”</p>
藍玉見三人鬥嘴,隻是無奈搖頭,“嶽大人,這純淨硝土,咱們是否也能出售……”</p>
嶽麟果斷搖頭道:“藍玉兄,這硝土沒幾個識貨之人,朝廷急需此物,告訴弟兄們莫要如此行事。”</p>
“我會讓李師建議朝廷,為弟兄們加些餉銀!”</p>
藍玉點了點頭,“那便麻煩李尚書了!”</p>
李敏則皺眉道:“嶽麟,這可是大功一件!老夫定會如實上稟皇上!可為軍中加餉銀一事……”</p>
嶽麟輕笑道:“李師,我可不不要功勞。可將士們拋頭顱,灑熱血,還要忍受此臭氣,不加些餉銀,說得過去麽?”</p>
藍玉心中感動,嶽麟這人能處!</p>
“高風亮節,不愧是我之愛徒!”</p>
三位老大人當即決定,明日於朝堂之上,親自為此事上奏。</p>
——</p>
雲師又灑天街雨,明日千官好上朝。</p>
一場細雨過後,金陵的天氣涼快不少。</p>
百官入朝奉天殿,費聚走在胡惟庸身邊,輕聲道:“胡相,之前那李敏,聽聞跟你素有過節?”</p>
胡惟庸不屑道:“老匹夫!當日保嶽麟的人,其中就有他一個!”</p>
費聚低聲諂媚道:“胡相!這老匹夫前些時日接了皇上的差事,要為我大明研製火器!今日我等便可以……”</p>
胡惟庸稱讚道:“善!一會你便發難,本相也想看看那李敏狼狽模樣!”</p>
皇上駕到!</p>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p>
百官齊呼,真龍降臨。</p>
洪武大帝正襟危坐,多年的戎馬生涯,讓他塑造了良好的體魄。</p>
“平身!”</p>
百官當即上奏各類事宜,朱元璋與胡惟庸為主導,很快便迎刃而解。</p>
“皇上!您上次說過,要讓工部研製火器!”</p>
“此乃影響軍中之利器,微臣想問問,這火器之事可有進展?”</p>
費聚一臉關切道:“微臣麾下將士,可都十分關心此事!”</p>
臭丘八!</p>
李敏心中暗罵,費聚是誰的人,整個朝堂都一清二楚!</p>
“哦?將士們既然如此關注!”</p>
朱元璋笑道:“李敏啊!也跟咱說說,這火器之事可有進展?”</p>
李敏挺直了腰杆,躬身行禮道:“回稟皇上。我中原火器,雖能對韃子造成傷害,可威力始終不足弓箭。”</p>
“臣愚以為,是火藥配方出了問題!這些日子,臣與禦史中丞劉伯溫,禮部尚書陶凱,以及臣的學生嶽麟商討,終於找到了合適的配方!”</p>
</p>
“定能大大提高火藥威力,令我軍擁有殺傷韃子的利器!”</p>
聽聞此言,朱元璋自然大喜,“不知這配方,需要何等材料?咱定要大力支持!”</p>
李敏和盤托出,隻是將配比隱藏,此事嶽麟說過,知道的人越少越好。</p>
“嗬嗬!李尚書,這硝在咱們大明可是緊俏貨!”</p>
“您這一口氣,就不知要用多少硝土!”</p>
“朝廷百廢待興,哪有這般多的銀兩,為你去買硝土?”</p>
胡惟庸皺眉道:“李尚書不會是以硝土難尋,來搪塞朝廷吧?”</p>
朱元璋皺眉不止,他平生最討厭推三阻四之人。</p>
“李敏,可有難處?”</p>
這一句話的意思,便是不許有難處!</p>
“皇上,硝土之事,臣已經在嶽麟的幫助下,盡數解決!”</p>
又是嶽麟?</p>
還是嶽麟?</p>
總是嶽麟!</p>
朱元璋嘴角上挑,嶽麟是他看好多人,能夠多立功勳,證實了他識人之明!</p>
“臣以土法,雖也製造不了多少……”</p>
“可每月至少獲取硝石三十萬斤!”</p>
呼……</p>
三十萬斤硝土!</p>
這是何等概念?</p>
李敏還沒有告知皇帝,這才是一千人采硝的成果!</p>
“李敏!你若真能獲取如此多的硝土,便又為咱立下一功!”</p>
朱元璋麵露喜色,“讓咱想想,該怎麽獎勵你!”</p>
武將們嫉妒不已,藍玉則盯著李敏,心中不知作何感想。</p>
“皇上!老臣不要封賞,隻求皇上能為將士們增加一筆餉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