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當李行哉趕回落鳳城不久,野原火手下的戎兵也已經集結完畢。十萬大軍在落鳳城以北十裏外紮營,呈扇形將落鳳城包圍。
雙方列陣,為這場戰鬥蓄勢良久,眼前的形勢當真是天雷地火,一觸即發。
可在這關鍵時刻,雙方誰也沒有發動攻擊。所采取的第一步戰略,竟是一模一樣,不約而同向對方發了一封招降書。
李行哉的書上說,隻聞戎族事帝國,不聞帝國事戎族。我帝國藏龍臥虎,兵強馬壯,爾等從那裏來的便回那裏去,上天有好生之德,這次不要你們的性命。
野原火的書上說,大家都是青天之下的子孫,為何戎族便該活在關外苦寒之地。神州至寶,有德者居之。眼下的形勢,很明顯是天命照我不照你,若識相的快快開門投降,我可以許你一世榮華富貴,令你頤養天年。
來往書信一封接著一封,各自麾下的文官絞盡腦汁,找一些體麵氣勢足的詞匯用上。所表達的意思幾乎一模一樣,無非是說己方如何如何奉天承運,替天行道,對頭是如何如何不堪一擊。
兩軍對峙半月有餘,未見一仗。互相之間吐沫費了不少,可仍沒有半分開兵見仗的意思。
原因不言自明,雙方其實誰都沒有準備好。
野原火需要一些時間,修複被李行哉破壞的糧道。必須確定後勤保障,前線才敢開戰。
李行哉幾乎是在做同樣的事,修築從揚州到落鳳城的糧道。這是一場血戰,必須保證揚州的糧草可以源源不斷送抵落鳳城。
這場戰爭對雙方任何一方而言,都太過匆忙一些。
戰爭打的是前線將士的舍生忘死,血流成河。可這並非戰爭的全部,更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後方的糧草供應,裝備配給,幾十年如一日的韜光養晦,平時裏流血流汗的訓練……將數十年的底牌在一朝亮出來,一戰以決勝負。
李行哉為這一戰傾注了大本錢,宋遊渠負責後勤涼州,元帥一職由戚繼光擔任,馬超負責前線征戰……他多年摸爬滾打,蓄積起來的精銳都調到落鳳城。
可縱然是集全力於一點,麵對強橫的戎族,己方仍沒有絲毫勝算。戚繼光一幹人垂頭喪氣,麵對此戰並沒有太多信心。
唯有李行哉趾高氣揚,以手撫掌道:“敵人已盡入吾掌中。”
戚繼光等人都是一頭霧水,戚繼光抬起頭道:“陛下,此話何解?”
李行哉哈哈笑了一聲,道:“朕往北地轉了一圈,江北百姓苦戎族久已,日夜期盼著王師北上。眼下戎族十萬大軍集結落鳳城,與我軍擺開架勢,決一死戰。帝國之大,不知有多少雙眼睛盯著這裏。此戰的勝負將決定人心的歸屬,若我們能擊潰這支戎軍,則天下人必人心歸我。”
諸人琢磨著,李行哉的話也未必沒有道理。隻不過……一切的是建立在勝利的前提下。可根據眼前的形勢判斷,我軍當真有勝算麽。
這話也不過是在心裏想想,諸人誰也不肯說出來,落李行哉的麵子。
“陛下可有勝算?”花木蘭近前一步道。
諸人都是老成持重的主,或者說老奸巨猾。唯這女將心腸直,直接把問題拋了出來。
“這個……”李行哉手撚胡須,微微沉吟:“戰事瞬息萬變,任何人也不可能未卜先知,無非是隨機應變而已。朕意已決,隻要我軍不惜代價,不惜犧牲,有破釜沉舟的決心,戎族未必不可戰勝。”
李行哉這話說得慷慨激昂,但說了幾乎等於沒說。現在大家要的不是他的決心,是法子,是破敵斬將的法子。
“陛下,臣有一計,或可勝戎族。”宋遊渠邁出一步道。
“喔,這還真是稀罕事,你有妙計快快講來。”
宋遊渠清了清嗓子,道:“眼下戎族在大江沿岸屯兵,又集結兵力攻打落鳳城,戎族對江南是勢在必得。臣聽聞西北程大雷已經出兵三水關,我們可以排出一支人馬聯絡程大雷,與我軍互相配合,必能擊潰戎族。”
李行哉臉色緩緩沉下來,道:“西北距東海頗遠,一來一去不知要浪費多少時間。等程大雷在西北展開行動,怕我們這裏的事情已經結束。”
“陛下勿憂,臣已有考慮。”宋遊渠款款道:“走水路的話,不用半月時間便能抵達西北,選派一匹精明能幹之人,當可以聯絡上程大雷。”
“現在兵荒馬亂的世道,路上還不知會出什麽意外。一直將希望寄托於外人,反倒會令我們自己失了算計。”
“陛下……”
“好啦。”宋遊渠還準備再說什麽,卻被李行哉一言打斷:“諸位,此戰關乎帝國氣數,由我們開始,必將由我們結束。朕意已決,不許再議,大家該考慮的是如何憑自己打贏這一仗,而不是隻想著求助外人。”
宋遊渠有些困惑,不知自己那句話說錯了,惹來李行哉發這麽大脾氣。現在於程大雷聯手,方才是上上之策,為何李行哉一意孤行,偏偏不這麽做呢。
李行哉自然有李行哉的考慮,但他心中的想法,是不會令外人知道的。
半生顛沛流離,李行哉經過許多事,心裏也是想做些事的。但他走到今天,多得程大雷相助。當初被困涼州城,是程大雷施以援手,北地諸侯抗擊戎族,也是程大雷麾下關魚出力。
直到今日,這已是關乎天下的一場大戰。李行哉已不想求助程大雷,他想憑自己打贏這一仗,不願和程大雷扯上什麽關係。
勝,是屬於我一人的勝利。敗……最好不要有失敗。
這心思怎麽能讓外人知道,即便李行哉內心深處也不願承認這一點。可若不是因為這一點,他早就該與程大雷取得聯係,那這場大戰,對他來說也輕鬆些。
可既然選擇獨立承擔,就不能埋怨肩上的擔子太重。李行哉決心已定,當是靠自己的本事與野原火較量的時候。
(本章完)
當李行哉趕回落鳳城不久,野原火手下的戎兵也已經集結完畢。十萬大軍在落鳳城以北十裏外紮營,呈扇形將落鳳城包圍。
雙方列陣,為這場戰鬥蓄勢良久,眼前的形勢當真是天雷地火,一觸即發。
可在這關鍵時刻,雙方誰也沒有發動攻擊。所采取的第一步戰略,竟是一模一樣,不約而同向對方發了一封招降書。
李行哉的書上說,隻聞戎族事帝國,不聞帝國事戎族。我帝國藏龍臥虎,兵強馬壯,爾等從那裏來的便回那裏去,上天有好生之德,這次不要你們的性命。
野原火的書上說,大家都是青天之下的子孫,為何戎族便該活在關外苦寒之地。神州至寶,有德者居之。眼下的形勢,很明顯是天命照我不照你,若識相的快快開門投降,我可以許你一世榮華富貴,令你頤養天年。
來往書信一封接著一封,各自麾下的文官絞盡腦汁,找一些體麵氣勢足的詞匯用上。所表達的意思幾乎一模一樣,無非是說己方如何如何奉天承運,替天行道,對頭是如何如何不堪一擊。
兩軍對峙半月有餘,未見一仗。互相之間吐沫費了不少,可仍沒有半分開兵見仗的意思。
原因不言自明,雙方其實誰都沒有準備好。
野原火需要一些時間,修複被李行哉破壞的糧道。必須確定後勤保障,前線才敢開戰。
李行哉幾乎是在做同樣的事,修築從揚州到落鳳城的糧道。這是一場血戰,必須保證揚州的糧草可以源源不斷送抵落鳳城。
這場戰爭對雙方任何一方而言,都太過匆忙一些。
戰爭打的是前線將士的舍生忘死,血流成河。可這並非戰爭的全部,更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後方的糧草供應,裝備配給,幾十年如一日的韜光養晦,平時裏流血流汗的訓練……將數十年的底牌在一朝亮出來,一戰以決勝負。
李行哉為這一戰傾注了大本錢,宋遊渠負責後勤涼州,元帥一職由戚繼光擔任,馬超負責前線征戰……他多年摸爬滾打,蓄積起來的精銳都調到落鳳城。
可縱然是集全力於一點,麵對強橫的戎族,己方仍沒有絲毫勝算。戚繼光一幹人垂頭喪氣,麵對此戰並沒有太多信心。
唯有李行哉趾高氣揚,以手撫掌道:“敵人已盡入吾掌中。”
戚繼光等人都是一頭霧水,戚繼光抬起頭道:“陛下,此話何解?”
李行哉哈哈笑了一聲,道:“朕往北地轉了一圈,江北百姓苦戎族久已,日夜期盼著王師北上。眼下戎族十萬大軍集結落鳳城,與我軍擺開架勢,決一死戰。帝國之大,不知有多少雙眼睛盯著這裏。此戰的勝負將決定人心的歸屬,若我們能擊潰這支戎軍,則天下人必人心歸我。”
諸人琢磨著,李行哉的話也未必沒有道理。隻不過……一切的是建立在勝利的前提下。可根據眼前的形勢判斷,我軍當真有勝算麽。
這話也不過是在心裏想想,諸人誰也不肯說出來,落李行哉的麵子。
“陛下可有勝算?”花木蘭近前一步道。
諸人都是老成持重的主,或者說老奸巨猾。唯這女將心腸直,直接把問題拋了出來。
“這個……”李行哉手撚胡須,微微沉吟:“戰事瞬息萬變,任何人也不可能未卜先知,無非是隨機應變而已。朕意已決,隻要我軍不惜代價,不惜犧牲,有破釜沉舟的決心,戎族未必不可戰勝。”
李行哉這話說得慷慨激昂,但說了幾乎等於沒說。現在大家要的不是他的決心,是法子,是破敵斬將的法子。
“陛下,臣有一計,或可勝戎族。”宋遊渠邁出一步道。
“喔,這還真是稀罕事,你有妙計快快講來。”
宋遊渠清了清嗓子,道:“眼下戎族在大江沿岸屯兵,又集結兵力攻打落鳳城,戎族對江南是勢在必得。臣聽聞西北程大雷已經出兵三水關,我們可以排出一支人馬聯絡程大雷,與我軍互相配合,必能擊潰戎族。”
李行哉臉色緩緩沉下來,道:“西北距東海頗遠,一來一去不知要浪費多少時間。等程大雷在西北展開行動,怕我們這裏的事情已經結束。”
“陛下勿憂,臣已有考慮。”宋遊渠款款道:“走水路的話,不用半月時間便能抵達西北,選派一匹精明能幹之人,當可以聯絡上程大雷。”
“現在兵荒馬亂的世道,路上還不知會出什麽意外。一直將希望寄托於外人,反倒會令我們自己失了算計。”
“陛下……”
“好啦。”宋遊渠還準備再說什麽,卻被李行哉一言打斷:“諸位,此戰關乎帝國氣數,由我們開始,必將由我們結束。朕意已決,不許再議,大家該考慮的是如何憑自己打贏這一仗,而不是隻想著求助外人。”
宋遊渠有些困惑,不知自己那句話說錯了,惹來李行哉發這麽大脾氣。現在於程大雷聯手,方才是上上之策,為何李行哉一意孤行,偏偏不這麽做呢。
李行哉自然有李行哉的考慮,但他心中的想法,是不會令外人知道的。
半生顛沛流離,李行哉經過許多事,心裏也是想做些事的。但他走到今天,多得程大雷相助。當初被困涼州城,是程大雷施以援手,北地諸侯抗擊戎族,也是程大雷麾下關魚出力。
直到今日,這已是關乎天下的一場大戰。李行哉已不想求助程大雷,他想憑自己打贏這一仗,不願和程大雷扯上什麽關係。
勝,是屬於我一人的勝利。敗……最好不要有失敗。
這心思怎麽能讓外人知道,即便李行哉內心深處也不願承認這一點。可若不是因為這一點,他早就該與程大雷取得聯係,那這場大戰,對他來說也輕鬆些。
可既然選擇獨立承擔,就不能埋怨肩上的擔子太重。李行哉決心已定,當是靠自己的本事與野原火較量的時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