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永曆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五日,平度大軍進至南寧八尺寨,其前山東綠營李林盛部與瓊州軍震虜營激戰於寨被小西山一帶。</p>
此役,雙方互有勝負,天黑之前,震虜營從小西山撤出,李林盛部遂占據八尺寨,但此時天色已經不早,且清軍主力尚未抵達,為防賊寇設伏,是以李林盛隨即下令全軍進駐八尺寨,等待平度大軍。</p>
次日,清輔國大軍至八尺寨,然後直撲南寧,並在青秀山附近黃花山的親設中軍大帳,並在黃花山東南設左軍大營,又設右軍於西北三裏處,三路軍馬遙相呼應,營帳相連十數裏。</p>
左軍為山東綠營兵兵組成,計有兵八千六百餘,民夫兩千人,左軍統帥為大同總兵康調元下轄河南總兵程福亮部,計有兵馬七千七百餘人,民夫三千,中軍由滿洲八旗十五個牛錄和廣西右江鎮綠營兩千六百人組成,計有兵力七千一百餘人、民夫三千,三路清軍總兵力兩萬三千餘人,聲威之盛,較之前次清軍圍攻南寧時也不遑多讓。</p>
山東綠營是偽清順治二年,清軍占領山東後所設,乃是在明朝山東鎮劉澤清所部的基礎上編定,下轄一個鎮以及登州水師。</p>
山東提督何傅、字東山,福建福清人,因從黃梧擊退明鄭水師有功,調任陝西漢中城守副將,康熙十二年升任山西大同總兵官,因破平涼王輔臣積功升北直隸真定總兵官。康熙十七年改任山東登州海防總兵官。康熙十八年,擢升為山東提督。</p>
康調元是陝西涇陽人,身高七尺,武藝不凡,康熙十五年曾隨多羅貝勒尚善和吳周軍在江西和湖廣一帶作戰,屢立戰功,後因尚善奪職返京,康調元遂被清廷從前線召回,任大同總兵,也算是平度的老部下了。</p>
李林盛可就不簡單了,此人是遼帥李成梁的族孫,隸屬漢軍正黃旗,順治三年襲雲騎尉,並加騎都尉,順治十一年從信郡王多尼征雲南,積功升山東鎮總兵,因當年老奴曾做過李成梁的家奴,是以康熙並不看中他,三藩反複後,正當壯年的李林盛被雪藏,和當年愛新覺羅家在李家為奴事,也是有一定的關聯,要不是這次進兵兩廣實在是無兵可調,康熙是不會同意李林盛隨軍南下的。</p>
程福亮,字大功,清河南永寧人,宋代名儒程頤二十二代孫,清軍入關後,中原傳檄而定,詩書傳家的程福亮自然也割了辮子,當了滿清的順民,因河南久經兵災,雖然清廷名義上占據了天下,但河南境內匪患依舊,程福亮投清後,就積極訓練民團,剿除河南境內的順軍殘部以及各路山匪,遂被清廷授封為河南總兵。</p>
立下營盤後,平度頒令糧草囤於八尺寨,待大軍進至南寧後再隨軍轉運,然後調遣斥候前往南寧打探明軍動向。</p>
至下午,前往南寧的哨騎已經全數回返,並向平度稟報,明賊分別在青秀山和三江口布防,而且防線甚是嚴整,因南寧三麵環水,故朝廷大軍必攻青秀山,然三江口總控邕江,若欲包圍南寧,就必須拿下三江口,以隔絕南寧和可能走水路入援的賊寇。</p>
平度深以為然,隨即傳令左軍進攻青秀山,右軍主攻玲瓏山,兩軍務必在五日內拿下南寧外圍的防線,將賊寇逼進城中。</p>
山東總兵李林盛卻認為玲瓏山扼守要津,而大清軍無有水師,若分兵攻打玲瓏山,反而會分薄已方的兵力,莫如集中力量主攻青秀山防線,然後隔絕南寧和三江口明軍的聯係,如此一來,玲瓏山明軍就會成為一支孤軍,時間一長,俟其糧盡,其軍自潰也。</p>
“不錯,末將今早曾親自去三江口打探虛實,賊寇防守嚴整,光是邕江兩岸設有木城十二座,層層相連,我軍若是攻山,其北岸木城便可火力覆蓋我攻山大軍,若是不勝,豈不墮了我軍銳氣,莫如從李總兵若言,先拿下青秀山,或可迫使賊寇回防?”</p>
河南總兵程福亮也讚同李林盛的意見,大清軍總共不過兩萬三千兵馬,攻堅這種事,八旗大爺肯定不會下場,若是把綠營全部消耗在無謂的攻堅戰中,就算拿下了南寧外圍防線,又怎麽對付據城而守的明賊?</p>
“這……王將軍以為我軍該如何行事?”</p>
平度本就是膏粱子弟,雖然打過幾次仗,可都是跟著其父尚善後麵混軍功的,哪裏有什麽主見,見諸將均不同意打三江口,遂轉頭看向新任右江鎮總兵王複漢,想著這個在賊寇軍中七進七出的絕世驍將能夠給他一點提示。</p>
“不拿下三江口,賊寇水師就能往來縱橫,那咱們打下青秀山根本毫無意義,故末將以為還是先打下三江口,至於諸位將軍所說之木城,咱們大可不必理會,從玲瓏山北側攻山不就結了,隻要咱們拿下玲瓏山,把大炮架上去,邕江上的木城還不是任由我軍轟炸,至於諸位將軍所說兵力不足的事,末將願率軍在青秀山紮營,諒賊寇也不敢分兵入援,待咱們拿下玲瓏山,便可四麵圍攻青秀山,如此一來,賊寇隻有據城死守一條路了。”</p>
玲瓏山防線,總兵大人也仔細端詳過,山勢陡峭難行,北側雖然可以攻山,但僅僅隻有一道二裏長的緩坡可以上去,而且明軍為了扼守這道防線,早就命人把這段山坡上的樹木砍伐一空,布置了三道壕溝和三道寨牆,如果強行攻山,和送死並沒有區別。</p>
在收到皇帝加封自己為右江鎮總兵後,王複漢就在梧州招募了七百兵,將本部軍馬擴充到了兩千五百人,雖說總兵大人和明賊有著深厚的友誼,但戰場上刀劍無眼,真的打起來,他可不相信那些殺紅了眼的明賊會不會顧念舊情,所以當仁不讓地提出了由他的右江兵負責壓製青秀山明軍的請求。</p>
</p>
“我軍全力進攻三江口,王總鎮手中不過兩千多兵,若是被賊寇偷襲,那我軍豈不危矣!”</p>
平度雖然不堪,但也知道賊寇主力在青秀山和南寧城,他麾下的八旗大兵是什麽德行,他也是一清二楚,擺擺架子唬人還行,真遇上賊寇,屁用沒有。</p>
“輔國公放心,就憑末將手中這柄刀,賊寇不出還好,他們若是敢偷襲我軍大營,那就是找死!”</p>
總兵大人彷佛三國裏的老黃忠一般,拍了拍腰間的配刀,彷佛一切盡在掌握之中。</p>
此役,雙方互有勝負,天黑之前,震虜營從小西山撤出,李林盛部遂占據八尺寨,但此時天色已經不早,且清軍主力尚未抵達,為防賊寇設伏,是以李林盛隨即下令全軍進駐八尺寨,等待平度大軍。</p>
次日,清輔國大軍至八尺寨,然後直撲南寧,並在青秀山附近黃花山的親設中軍大帳,並在黃花山東南設左軍大營,又設右軍於西北三裏處,三路軍馬遙相呼應,營帳相連十數裏。</p>
左軍為山東綠營兵兵組成,計有兵八千六百餘,民夫兩千人,左軍統帥為大同總兵康調元下轄河南總兵程福亮部,計有兵馬七千七百餘人,民夫三千,中軍由滿洲八旗十五個牛錄和廣西右江鎮綠營兩千六百人組成,計有兵力七千一百餘人、民夫三千,三路清軍總兵力兩萬三千餘人,聲威之盛,較之前次清軍圍攻南寧時也不遑多讓。</p>
山東綠營是偽清順治二年,清軍占領山東後所設,乃是在明朝山東鎮劉澤清所部的基礎上編定,下轄一個鎮以及登州水師。</p>
山東提督何傅、字東山,福建福清人,因從黃梧擊退明鄭水師有功,調任陝西漢中城守副將,康熙十二年升任山西大同總兵官,因破平涼王輔臣積功升北直隸真定總兵官。康熙十七年改任山東登州海防總兵官。康熙十八年,擢升為山東提督。</p>
康調元是陝西涇陽人,身高七尺,武藝不凡,康熙十五年曾隨多羅貝勒尚善和吳周軍在江西和湖廣一帶作戰,屢立戰功,後因尚善奪職返京,康調元遂被清廷從前線召回,任大同總兵,也算是平度的老部下了。</p>
李林盛可就不簡單了,此人是遼帥李成梁的族孫,隸屬漢軍正黃旗,順治三年襲雲騎尉,並加騎都尉,順治十一年從信郡王多尼征雲南,積功升山東鎮總兵,因當年老奴曾做過李成梁的家奴,是以康熙並不看中他,三藩反複後,正當壯年的李林盛被雪藏,和當年愛新覺羅家在李家為奴事,也是有一定的關聯,要不是這次進兵兩廣實在是無兵可調,康熙是不會同意李林盛隨軍南下的。</p>
程福亮,字大功,清河南永寧人,宋代名儒程頤二十二代孫,清軍入關後,中原傳檄而定,詩書傳家的程福亮自然也割了辮子,當了滿清的順民,因河南久經兵災,雖然清廷名義上占據了天下,但河南境內匪患依舊,程福亮投清後,就積極訓練民團,剿除河南境內的順軍殘部以及各路山匪,遂被清廷授封為河南總兵。</p>
立下營盤後,平度頒令糧草囤於八尺寨,待大軍進至南寧後再隨軍轉運,然後調遣斥候前往南寧打探明軍動向。</p>
至下午,前往南寧的哨騎已經全數回返,並向平度稟報,明賊分別在青秀山和三江口布防,而且防線甚是嚴整,因南寧三麵環水,故朝廷大軍必攻青秀山,然三江口總控邕江,若欲包圍南寧,就必須拿下三江口,以隔絕南寧和可能走水路入援的賊寇。</p>
平度深以為然,隨即傳令左軍進攻青秀山,右軍主攻玲瓏山,兩軍務必在五日內拿下南寧外圍的防線,將賊寇逼進城中。</p>
山東總兵李林盛卻認為玲瓏山扼守要津,而大清軍無有水師,若分兵攻打玲瓏山,反而會分薄已方的兵力,莫如集中力量主攻青秀山防線,然後隔絕南寧和三江口明軍的聯係,如此一來,玲瓏山明軍就會成為一支孤軍,時間一長,俟其糧盡,其軍自潰也。</p>
“不錯,末將今早曾親自去三江口打探虛實,賊寇防守嚴整,光是邕江兩岸設有木城十二座,層層相連,我軍若是攻山,其北岸木城便可火力覆蓋我攻山大軍,若是不勝,豈不墮了我軍銳氣,莫如從李總兵若言,先拿下青秀山,或可迫使賊寇回防?”</p>
河南總兵程福亮也讚同李林盛的意見,大清軍總共不過兩萬三千兵馬,攻堅這種事,八旗大爺肯定不會下場,若是把綠營全部消耗在無謂的攻堅戰中,就算拿下了南寧外圍防線,又怎麽對付據城而守的明賊?</p>
“這……王將軍以為我軍該如何行事?”</p>
平度本就是膏粱子弟,雖然打過幾次仗,可都是跟著其父尚善後麵混軍功的,哪裏有什麽主見,見諸將均不同意打三江口,遂轉頭看向新任右江鎮總兵王複漢,想著這個在賊寇軍中七進七出的絕世驍將能夠給他一點提示。</p>
“不拿下三江口,賊寇水師就能往來縱橫,那咱們打下青秀山根本毫無意義,故末將以為還是先打下三江口,至於諸位將軍所說之木城,咱們大可不必理會,從玲瓏山北側攻山不就結了,隻要咱們拿下玲瓏山,把大炮架上去,邕江上的木城還不是任由我軍轟炸,至於諸位將軍所說兵力不足的事,末將願率軍在青秀山紮營,諒賊寇也不敢分兵入援,待咱們拿下玲瓏山,便可四麵圍攻青秀山,如此一來,賊寇隻有據城死守一條路了。”</p>
玲瓏山防線,總兵大人也仔細端詳過,山勢陡峭難行,北側雖然可以攻山,但僅僅隻有一道二裏長的緩坡可以上去,而且明軍為了扼守這道防線,早就命人把這段山坡上的樹木砍伐一空,布置了三道壕溝和三道寨牆,如果強行攻山,和送死並沒有區別。</p>
在收到皇帝加封自己為右江鎮總兵後,王複漢就在梧州招募了七百兵,將本部軍馬擴充到了兩千五百人,雖說總兵大人和明賊有著深厚的友誼,但戰場上刀劍無眼,真的打起來,他可不相信那些殺紅了眼的明賊會不會顧念舊情,所以當仁不讓地提出了由他的右江兵負責壓製青秀山明軍的請求。</p>
</p>
“我軍全力進攻三江口,王總鎮手中不過兩千多兵,若是被賊寇偷襲,那我軍豈不危矣!”</p>
平度雖然不堪,但也知道賊寇主力在青秀山和南寧城,他麾下的八旗大兵是什麽德行,他也是一清二楚,擺擺架子唬人還行,真遇上賊寇,屁用沒有。</p>
“輔國公放心,就憑末將手中這柄刀,賊寇不出還好,他們若是敢偷襲我軍大營,那就是找死!”</p>
總兵大人彷佛三國裏的老黃忠一般,拍了拍腰間的配刀,彷佛一切盡在掌握之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