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議定製造局相關的管理條例後,馬仲英即在李德才的陪同下考察了位於石祿水庫左側的武器製造作坊。</p>


    雖然石祿的工匠隻會初步的煉鐵和煉銅作業,但瓊州作為廣西對外貿易的走私基地,士紳和商戶手中還是有大量成品的鐵錠,此前提督府抓捕了瓊山的七家士紳,收繳了成品銅錠三萬餘斤、鐵錠六萬六千斤,所以製造局暫時還是有足夠的資源進行火器和盔甲的生產。</p>


    這個時代製作火炮基本采用泥模鍛造之法,也就是利用水和泥混合曬幹,製成可以灌漿的模具,然後範金傾鑄,層層筍合,當然所製的泥模必須幹透才行,否則外表幹燥,內裏潮濕,一旦遇到高溫的金屬溶液,就會產生水氣,從而使製造出來的火炮的內壁產生蜂窩狀的氣孔,施放時很容易產生炸膛。</p>


    依靠現有的工藝,烘幹一個泥模,需要近一個月的時間,而且這種泥模製作火炮,一旦炮管冷卻成型,馬必須要敲碎泥模,也就是說所製的泥模無法重複。</p>


    馬仲英返回瓊州時,昌水製造局已經製成各種規格的火炮泥模四百多個,其中有管炮一百門、臼炮一百門、近戰用的虎蹲炮一百五十門、佛朗機後裝炮五十門以及四千斤紅夷大炮五十門。</p>


    據的克裏斯和斯蒂文森兩個洋鬼子介紹,其實就目前而言大明的火炮技術較之歐洲一點不差,甚至在目前的情況下還略有超越。</p>


    因為大明的紅夷大炮廣泛地采用了鐵芯銅體的鑄造工藝,它利用了銅的熔點低的原理,在鐵胎冷卻後,再用泥模或者失蠟法製模,再澆鑄銅壁。</p>


    用這種方法造出來的火炮,炮管較之以前的火炮薄了不少,不光降低了成本,而且降低了火炮的重量,但由於明朝所產的鐵錠和銅錠純度要比歐洲差很多,故爾火炮的韌性比較低,炸膛率要遠遠高於歐洲的火炮。</p>


    “那就是礦的原因了,我石祿鐵礦和銅礦的純度達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若是以這裏所產的鐵和銅鑄炮,那火炮的性能應該能得到保證,至於咱們庫存的鐵錠那就用來打造火銃和盔甲,銅錠就用來打造臼炮和銅錢,李先生,此事你務必要放在心上。”</p>


    聽完克裏斯二人的介紹,馬仲英終於打消了心中的疑惑,據他所知,即至明朝末年,明朝的鋼鐵產量一直是世界之最,根據《天工開物》所載,明朝的鋼鐵冶煉流程已經到了規模化、量產化、生熟鐵連續生產的地步。</p>


    明朝把煉鐵爐與炒鐵爐串聯在一起,讓由煉鐵爐煉出的生鐵液流入炒鐵爐,用柳木棍攪拌,使生鐵液中的碳氧化,而成熟鐵。</p>


    即至明朝末年,明朝的工匠又發明出炒鋼法,不需要冷卻再次加熱即可生產出鋼材來,降低了燃料消耗量並大幅增加了產量,也就是說明朝煉鐵的技術肯定是領先同時期的西方國家。</p>


    “大帥放心,這個卑職一定記在心上,因為火炮的泥模還沒有完全幹透,咱們的鑄炮作坊時下主要的工作就是製模,但火銃和盔甲以及大帥傳書要求打造的白杆槍現在製造局已經開始生產了,就在東麵的作坊裏,大帥要不要看看?”</p>


    李德才回話的時候也是如釋重負,因為泥模已經製成了大約一個月左右,最遲還有十天八天就可以著手製作火炮了,因為有克裏斯二人的提點,他一直拿不定主意是否立即鑄炮,現在馬仲英下了令,他自然是慶幸不已。</p>


    軍器作坊是一個月之前開始動工生產的,按一台水力鏜床一天可打磨一個銃管的工作量計算,至馬仲英抵達瓊州,昌水製造局已經打製了八百四十套中型火繩燧發槍。</p>


    這種火繩槍重約十斤左右(明朝一斤約等於十六兩),一名士兵就能攜帶,經製造局測試,火繩遂發槍的射速,差不多比時下瓊州軍繳獲的清軍火銃快了五成,也就是說,若是一旦列裝,瓊州軍火銃手平均每放三銃,清軍隻能放兩銃。</p>


    而且中火繩的穿透力相對於清軍火銃也略有提升,一百步的距離便能重創無甲的步兵,三十步的距離內,能打穿時下清軍裝備的單層棉甲。</p>


    但是這種火繩遂發槍也有它的缺陷,就是遂發裝置不穩定,不適合在陰雨天氣下作戰,製造局還生產了配套的弩箭,雖說弩箭的威力相比於火繩槍要低的多,但勝在便於攜帶,即便是小雨和陰天也不會影響弩箭的威力。</p>


    而且強弩還有一個優點,它對士兵的臂力要求並不高,隻要裝填弩箭,叩動扳機就能發射,士兵們隻要簡單培訓一下,就能熟練地使用。</p>


    瓊州軍的編製,一旅有四個遠程兵步隊,合計一千三百三十四名士兵,馬仲英遂決定每個步隊要列裝中型火繩遂發槍兩百支,重型火繩槍六十支(重火繩其實和清軍使用的抬槍相似,需要兩名士兵共同操作)、配備強弩一千三百副,所以大規模使用水力鏜床的事刻不容緩。</p>


    不僅是火繩槍,製造局還按馬仲英的軍令打製盔甲和白杆槍等武器裝備。</p>


    白杆槍自不必說,隻要有足夠的鐵匠和木匠就能批量製造,在接到馬仲英傳書至今,昌水製造局共打製白杆槍三千支,刀盾三千三百套,弩箭三萬支,瓊州軍製式軍服六千件,考慮到雲南清軍入桂,至少需要兩個多月,是以根據目前的製造量,普通武器肯定能足額運送到南寧和梧州前線。</p>


    但是重甲和盔甲的打造就有些麻煩了,因為馬仲英要求製作的閩甲,沒有足夠的水力鍛床使用,至今不過打造了兩百副,紙甲和布麵甲一共製作一千五百套,再加上曆次戰役的繳獲,勉強能讓長槍兵基本著甲。</p>


    紙甲,又稱紙製甲胃,在我國古代紙甲是一種簡易的護身甲,以硬布表骨,再用紙筋搪塞而成,宋代的士卒﹑民間武裝曾廣泛用之,主要用於中國南方步兵,因體輕,又為戰船水兵多用。</p>


    布麵甲其實和棉甲差不多,就是在厚布麵上鑲嵌金屬甲片,和紙甲一樣,既輕便有實用,加上柔韌性比較好,能防普通箭失。</p>


    </p>


    這兩種盔甲雖不是馬仲英理想中的防具,但在當前情況下,有總比沒有好。</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好男兒留什麽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頭蛇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頭蛇王並收藏好男兒留什麽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