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清欠的?”</p>


    錢孺怡一愣,他沒想到江寧剛剛發了布告沒幾天,這收錢的人竟然就找上門來了。</p>


    錢福還以為錢孺怡忙於招待舊友,把這清欠的事給忘了,忙提醒道:“老爺,你莫不是忘記了前些日子張縣丞就給咱傳過話,說是朝廷要收前明天啟元年至天啟七年的欠款!”</p>


    經此提醒,錢孺怡總算是明白過來,當下一張臉就黑了下來,怒道:“上次本老爺就和他說的明明白白,我爹那會被罷了官,家裏的土地和財產都被魏逆抄沒了,而前明崇禎朝的積欠,我老錢家二十年前就繳清了,何來積欠?”</p>


    錢福見錢孺怡氣得厲害,忙勸道:“老爺莫怒,且去看看,若是縣裏的人,說不定還是老太爺的學生,過來做做樣子的,咱們打發些銀子叫他們回去便是,免得驚了貴客。”</p>


    聞言,錢孺怡怒氣稍息,對著花廳內的幾人拱了拱手,抬腳往大門走去,邊走邊問錢福道:“來了多少人,三班六房誰帶著的?”</p>


    錢孺怡口中所說的“三班六房”其實指就是縣裏的皂、壯、快三班衙役。六房則是吏、戶、禮、兵、刑、工、書。</p>


    </p>


    一縣之事,捕盜緝匪、征民修工、收糧完稅等,都是由這三班六房的人來做。通常三班六房都是本地人,隻縣令、縣丞、主薄才是外地調來。</p>


    也正因此,這三班六房幾乎成了當地士紳大戶們的自留地,錢家就有不少旁門子弟在縣裏任職,有道是衙門大門朝南開,有理沒錢莫進來,這縣裏的上上下下,不是他老錢家,就是和他家沾親帶故,所以他不準備請剛剛拿過他重禮的陳維崧和吳兆騫等人。</p>


    “老爺,小的也是聽門子回報的,說是來了十幾個人,具體是哪些人,小的實在不清楚,要不小的出去看看再說。”</p>


    錢孺怡問三班六房是哪個帶隊來,主要是知道對方的底細,等會打發起來便容易得多,可錢福居然也是一問三不知,故爾有些不耐煩地說道:“十幾個人?你去賬房支一百五十兩銀子,俗話說的好,閻王好見,小鬼難纏,許是哪個不張眼的東西到我錢府打秋風,要不然怎麽不遞名帖。”</p>


    “老爺,來了十幾個人,一人給十兩會不會少了點,要不支個三百兩吧,若擾了貴客清淨,可就不好了。”</p>


    錢福是錢家的老人了,錢謙益在時,他就是錢府的二管事,這麽多年風風雨雨,錢家的事都是他一手操辦,心知這差役上門,不都給些銀子肯定不行。</p>


    “那就支三百兩,人家大老遠的跑來,咱們可不能輕慢了,幾位年兄稍待,愚弟去去就來。”</p>


    見錢福跑去賬房,錢孺怡就是整了整身上的長袍馬褂,又正了正頭上的瓜皮帽,四月的天,即使是江南,但還是比較冷的,剛才開門時,錢孺怡就覺得光禿禿的腦殼上涼嗖嗖地。</p>


    “同去,同去,我等到要看看是哪裏來的衙役,居然這樣不講規矩?”</p>


    錢府有事,陳維崧、吳兆騫等人坐不住了,畢竟他們和錢孺怡有同年之情,再加上剛才又收了他的重禮,吃人手短,拿人手軟,若是置之不理,要是傳出去,他們還要不要在士林混了?</p>


    “那便一起去看看。”</p>


    錢孺怡大喜,吳兆騫在明中堂家中做幕僚,陳維崧如今是翰林院檢討,和明中唐公子納蘭性德乃是故交,宋德宜更是順治朝進士,內閣學士,明中堂的心腹,有他們在即使是蘇州知府陳常夏親來,他也不怕。</p>


    熟料,出了府門,幾人便看到門外停了十幾匹高頭大馬,馬前立著的都是持刀拿矛的清軍士兵。</p>


    錢孺怡的心就是“咯噔”顫抖一下,下意識宋德宜等人看去,又穩了穩心神,一開始他隻以為來的是縣裏又或者是府裏差役,誰曾想來的居然是官兵。</p>


    要知道這衙役和官兵可不能等同視之,差役正宗小鬼,死要錢也好打發,可這當兵的卻不同,都是殺人不眨眼的主,而且隻奉軍令行事,不過錢孺怡並沒有慌亂,有宋德宜和劉維崧他們在,這事還不算過分棘手。</p>


    外麵那幫清軍士兵一見錢府有人出來了,為首一把總軍官立時按刀上前幾步,盯著最前麵的錢孺怡問道:“你就是錢孺怡?”</p>


    “啊!……是……是。”</p>


    錢孺怡這會正在思索為什麽來的是官兵呢,一時竟忘了搭理問話的士兵,直到錢福輕輕推了他一下才反應過來,忙不迭點頭:“我正是錢孺怡,不知幾位軍爺來鄙莊有什麽事?”</p>


    錢孺怡這個舉人功名雖然是明朝的,但清廷進關後,為了籠絡士紳人心,對明朝的舉人身份還是認可的,按理他不必對幾個兵丁如此謙恭。</p>


    但有二十年前朱國治在江南搞清欠的故事,錢孺怡知道自己這個舉人在這些催繳積欠的士兵眼裏連屁都不是。</p>


    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甭管你們來紅豆山莊做什麽,客氣一點的總是沒錯的。</p>


    “好叫錢老爺知道,我們是蘇州河道衙門的兵,奉江寧巡撫餘大人和蘇州知府陳大人之命,追繳貴府天啟元年至天啟七年的稅款,餘知府是根據當年朱巡撫在貴府收的款子算的,共計二十八萬兩,不過他看在錢老大人的麵上,特意減免了三萬兩,給您湊了個整,隻要貴府繳二十五萬兩白銀,還請錢老爺收到公文後,就在這幾日到府裏把欠稅繳清了,也省的小的們下次再來。”</p>


    那把總似乎也知道錢孺怡的老爹錢謙益是江南文人領袖,說話的還算客氣,從懷中掏出公文,一把遞到錢孺怡的麵前。</p>


    “二十五萬……兩?……怎地這麽多?”</p>


    錢孺怡頭皮發麻,問話的時候不免多了幾分顫音,一下子拿出二十五萬兩白銀,這可是真要了他的老命了,故爾將目光看向了身旁從出門後一直沒有開口的宋德宜。</p>


    “蘇州知府陳大人,莫不是陳常夏?錢兄,陳大人和本官份屬同年,都是順治十八年進士,這樣本官隨你去府城一趟,將當時的情由和他分說分說,看看能不能再減免幾分。”</p>


    清欠一事乃是當朝第一人索額圖主持,若不繳納欠款,索額圖那裏肯定說不過去,可宋德宜等人剛收了錢孺怡的銀子,若不出手相助的話,肯定是不行的。</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好男兒留什麽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頭蛇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頭蛇王並收藏好男兒留什麽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