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李世民還真的聽說李建成在息王府裏大肆種起了地, 先是走訪了長安城內外、附近鄉鄰縣城的老農,取了不少經, 而後修建了水車,把附近的山泉水引到園中, 還買了鐵犁和一頭老黃牛回來。有時候聽到臣子們仿佛談笑話似的提及息王種地之事,李世民亦會感到臉紅不已,怎麽說都是他的兄弟,之前還曾經是太子,這也太丟人了......


    李元吉自然也是不讚同呂成種地的,在李元吉看來,他們是皇族中人, 生來高人一等!麵朝黃土背朝天什麽的, 太掉架子了。可是奈何李元吉是個不折不扣的兄控黨,規勸呂成未果,聽呂成講了兩句大道理之後,竟也被忽悠了, 開始加入種地大軍的陣營, 演出了一曲‘兄弟開荒’。


    李世民本以為這兩個人也堅持不了多久,不過玩笑罷了。可一年過去了,二人依舊不輟種地,李世民方才知道這回大哥是玩兒真的了。息王種地種了兩年多,長安中人從剛開始的日日談論,到現在已經對此習以為常,什麽時侯不種了, 估計別人才要驚訝了。


    兩年後有一日,長安百姓見得息王推著一輛小吃貨櫃,來在鬧市區賣‘桂花蒸芋仔’。說這‘芋仔’是他種出來的新玩意兒,他們息王府現在天天吃,安全美味又頂飽。眾人圍聚過來,看息王親手示範如何做芋仔,而後品嚐之。


    息王種地的手藝大家不知道,但這做飯的手藝卻著實不錯啊!那叫芋仔的食物,甜甜香香糯糯,將其蒸熟,搗成泥狀,而後用桂花混著糖漿這麽一澆,味道還真是引人垂涎欲滴。李世民也很快收到了消息,說息王果真種出了怪東西,現在改做賣貨郎了,天天在長安街頭賣芋仔小吃。什麽炸芋仔、芋仔甜湯、芋仔燉豬肉......


    李世民這回終於是坐不住了,他得出去看看啊,於是微服出巡來在了長安街頭。就看見那男子推著一輛貨櫃,穿著一身褐色布衫,帶著蓑帽,站在大太陽底下吆喝:賣芋仔,又香又糯的芋仔咯!旁觀的百姓還指指點點的,不停竊竊私語道:快看!那就是息王了,當今聖上的兄弟。天天站這裏賣貨,做飯手藝不錯的。


    李世民見狀是一拍眼睛,不住的搖頭,這人如今,怎生臉皮變得這麽厚了?


    “呦,是你啊。”呂成眼尖,就看到不遠處李世民一幅想過來又怕丟臉的樣子,於是連忙朝李世民招了招手。


    “來來來,給你也盛一碗嚐嚐,算我請你的。”呂成笑眯眯的給李世民盛了一碗芋仔紅豆湯。


    “今兒太陽挺大的,吃碗甜湯消消暑氣。”


    李世民來在呂成身邊,接過那碗甜湯,仔細的打量呂成。嗯,這人曬黑了不少。以往他常年悶在東宮,膚色總是透著病態的白皙,晶瑩剔透,日光一照好像會變成透明人似的。現在則是一身麥色,顯得比以往健康多了。


    “兩年了,你就種出這麽個東西?”李世民夾起一塊芋頭來,放在口中嚐了嚐,口感挺奇怪,但味道確實不錯。而且咽下肚子裏,也很頂飽。


    “不止,改天你來我家,我挨個給你看。”呂成說道。


    “沒大沒小。”李世民哼了一聲,什麽‘你來我家’,天底下至尊的兩個人對話,卻偏生說得像兩個市井村夫。


    “你不是微服嗎?要不要我現在給你行個禮?這長安的百姓們可最樂意看熱鬧了,皇上街頭吃芋仔什麽的,與民同樂,也算一段千古佳話啊。”呂成整個一個沒羞沒臊。


    “什麽千古佳話,千古笑話還差不多。”李世民腹誹道。


    “也別等改天,今日事今日了。走,回‘你家’看看吧,你都種了些什麽稀奇古怪的東西。”李世民拉起呂成來便往息王府方向走,身後的隨從們幫忙推著那輛貨櫃。


    “皇上。”呂成湊到李世民耳邊悄聲說道。


    “悠著點您那雙金尊玉貴的手,臣今兒如廁之後還沒洗手呢。”


    李世民臉色變了變,心說你沒洗手還敢出來賣小吃,這不是坑人呢麽!他剛剛可是喝了一碗下去啊!


    要說呂成這兩年,專心在種植業上,還真的有點成就。他從波斯人、印度人、契丹人等等手中購買了許多種子,自己搭了個篷子當溫室,日日精心伺候著那些小苗。種出了芋頭、胡椒、西瓜、菠菜、海棗等等雜七雜八的作物。


    李世民畢竟是個優秀的帝王,在聽到呂成解讀‘芋頭’的種植過程和要求之後,立刻就想到了這種作物能夠帶來的豐厚回報。野生根莖係,簡單易活,產量高,可以當作主食食用,且種植成本比粟、水稻、小麥等等低廉許多。


    呂成一樣一樣的為李世民介紹這些新作物,將西瓜切開兩瓣,複又遞給李世民一把勺子。兄弟倆在院中的田地旁席地而坐,一人捧著半個西瓜挖著吃。


    “這東西更好活,對氣候也沒什麽要求,南方北方都能種。不過就是不抗餓,隻是水份多,挺清甜解渴的。”呂成一邊吃一邊介紹道。


    李世民默默的用勺子挖著西瓜,瞥了呂成一眼,神情越發複雜了起來。仿佛是潛意識裏,他縱容李建成這兩年的荒唐,即便是朝上有人參李建成有失皇家體麵,他也不過一笑置之。也許他心裏是知道的,這人做什麽都會成功,哪怕種地,他也會種出個與眾不同。


    有時候皇帝當得久了,容易覺得很寂寞,人們會把你孤立在那個天下至高塔尖之上。或膜拜尊崇,或疏離旁觀,妻子並非妻子,兒子並非兒子,不過是由權利這條紐帶連接在一起的螞蚱罷了。此時此刻,李世民方能體會到父皇當初的感受,以及父皇為何非要他們兄弟相殘。自己過得不好,就看不得別人過得好。而且,他和大哥都是萬裏挑一的人物,父皇作為帝王,如何能不忌憚呢?


    也正是因為如此吧,李世民覺得,跟李建成相處,變成了一件十分快意有趣的事情。大約是李建成也曾經無比的接近過那個位置,所以你是皇帝也好,平民百姓也罷,在他眼中區別都不大。李世民思至此,不禁笑了出來,也對,也隻有這樣的人,才夠資格讓他頭疼了這麽多年。否則要是李建成也變得像那些臣子一樣卑躬屈膝,他會懷疑自己當初的眼光的。


    “明天去戶部司任職,把你這些怪東西都帶過去。”李世民終於鬆了口。


    呂成聞言並不感覺受寵若驚,畢竟他都種了兩年地了,這是他應得的,是他努力的成果。


    時隔兩年之後,前太子息王終於重回朝堂了,過程並不轟轟烈烈,也沒什麽爾虞我詐。呂成用自己的能力向世人證明了,他不僅僅隻會玩兒政治勾心鬥角,他還懂民生,不管坐到哪個位置上,都可以為百姓造福。


    呂成去到度支,先是在戶部司作了一名司庚,主要負責錢糧倉儲之事。他將現代統計學推廣了一下,改良了統籌記錄的方式。花費了三個月的時間,晝夜不輟,將大唐立國以來雜亂的簿冊都重新整頓了一邊。新的簿冊是幹幹淨淨,明明白白,誰人在錢糧中作了手腳,誰人在國庫裏動了貓膩,立時是一清二楚。


    李世民這個人是最討厭貪官汙吏的,隋朝之所以滅亡,就是因為有著這些貪婪的佞臣。因著呂成一來就掌管財政倉儲事務,將簿冊重新整理,貪官們的老法子不頂用了,遂賬麵上某些缺漏就再也掩藏不住了。李世民發覺後,盛怒之下將度支大肆整改了一番。


    由於呂成此統計之法的確有功,揪出了不少度支蛀蟲,李世民也在呂成任職司庚的第五個月,將他提拔為度支侍郎,正四品下。其實對於一個王爺來說,呂成大約算是有史以來最苦逼的了,想當官需要先種田不說,還得從司庚大夫開始,一點點的往上爬。


    許多朝臣口裏雖然不敢說,但心中也確實有些為呂成叫屈。但呂成自己,倒是沒什麽感覺,他享受的,是這個逐漸用自己的能力去征服唐太宗的過程。每一次小小的勝利,都會帶給呂成莫大的成就感。這是君臣之間的較量,趣味盎然。


    呂成任職度支侍郎後,將宏觀經濟調控的那一套也舶來使用了。大唐此時正屬於百廢待興的狀態,故而國家的財政分配就顯得非常重要,把錢花在刀刃上,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其中蘊藏的學問可大了去了。多少錢用於農業開荒,多少錢用於國際貿易,多少錢用於工部建設,多少錢用於改善民生。還有這每年文武百官的餉銀,軍隊的糧草軍餉。鑒於大唐目前屬於擴張階段,還有許多失地等待收複,這要不要打仗?能不能打仗?能抽出多少錢來打仗?都不是簡單的事情。


    呂成在支度一直升到了尚書,坐管整個國家財政,又教出了不少學生。大唐人才濟濟,呂成給眾人指出了一條可行的路,於是度支官員努力學習改良,甚至後來居上也不是沒有。呂成在度支任職三年之後,覺得已經沒什麽可以再改革教授的了,於是對度支也膩味了,轉而開始研究起了水利。


    呂成請旨李世民,說他要去工部涉下的水部任職,也不需要多高的官職,還是當一個司水大夫就好了。讓朝中眾臣是大跌眼鏡,放著朝廷三品大員不做,非要去當那個六七品的芝麻官,這是一種什麽精神?這是一種沒事瞎折騰的精神啊!


    可李世民居然也同意了,又將呂成放到了工部水部,當起了一名專管水利建設的司水大夫。呂成虛心學習前人經驗,每天研究怎麽發明新的灌溉方法,如何更有效的防治洪水,建設堤壩。呂成結合前後經驗,又仔細研究了大唐各地的地形地貌,作物分布,提出了四點有關新水利的建議:一、修築地龍灌溉水田,開辟平原新水稻田種植法,推廣插秧,先將秧苗養殖於秧田,培育成功後插於水田,節約了用水,還提高了產量;二、利用東南窪地修築圩田;三、引濁放淤,改良西北鹽堿土地;四、修複古渠舊堰,以利灌溉。


    呂成之前曾在度支任職,因此在推廣新法的同時,也格外注重計劃的可實施性。將新法所用到的人力財力物力都進行了精簡,列出了表格,項目預算一目了然,務求以最節約的方式建設新水利工程。李世民在詳細看過了呂成呈上的奏折後,批準了呂成的建議,於是大唐內開始興起了新水利的建設。呂成也一路從小小的司水大夫,青雲直上坐到了工部尚書。


    如此建設新水利,又是三年時間過去了,新水利工程已經基本推廣完成。呂成坐到工部尚書,再度對工部膩味了。人家底下上來的小青年,腦子也很靈活呢,呂成覺得自己已經沒什麽可教的了。於是就想,也是時侯再換一個地方了。這回咱換刑部,破案子,當柯南去。不做別的,先從書令使開始,看管刑部卷宗。


    就這樣,呂成要辭去工部尚書的奏折呈到了李世民麵前,李世民笑而不語,再度批準了。至此,眾人也算看明白了,皇上和息王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咱外人看來是瞎折騰,人家兩個人卻玩兒得開心著呢。而且一邊玩兒,還能一邊為大唐的建設作出貢獻,何樂而不為啊。


    呂成這官當得,上上下下來回遊走,想到一出是一出。而李世民也縱容了呂成在自己的朝中胡鬧,且看看他又能鬧出些什麽新點子來。直到貞觀十八年,呂成已經把李世民這三省六部都走了個遍。


    貞觀十八年,高麗和百濟聯合攻打新羅,新羅國小兵弱,遂不支,派遣了使者前來大唐求救,請求李世民出兵協助,討伐高麗。其實李世民自打大唐打敗了突厥,擒獲了吉利可汗之後,就一直有意收複遼東大地。隋朝時期,朝廷曾幾次派兵,聲勢浩大的攻打高麗,都是兵敗而歸,沒有什麽結果。李世民自覺他連凶悍的突厥人都能征服,何以不能征服高麗呢!


    李世民起了收複遼東的念頭,思來想去,最後決定召見呂成。魏征等人其實一直並不讚同李世民時時不忘對外擴張的野心,文臣嘛,總是希望四海和平,天下大同,期待君主莫仗兵器之利,能夠做到以德服人。李世民心裏清楚,若是拿這些事兒去跟他們商量,肯定會遭到反對。但呂成不同,呂成是皇室子弟,擴張大唐版圖,應當是李家人共同的心願了。


    “日前新羅使者來朝,我就猜皇上是動了心思的。”呂成笑著斟了一杯酒,與李世民月下小酌,二人商議起了有關高麗之事。


    “皇上此番可是想禦駕親征?”呂成猜測道。


    “知我者建成也,可褚遂良等人不同意,遼東畢竟太遠,朕若是一去,許是幾年不可歸。國不可一日無君,又恐西突厥趁機進犯,或有逆賊作亂,建成以為如何?”李世民看向呂成。


    呂成見狀是笑了兩聲,在這些國之大計上,李世民的決定,何曾因為他人更改過。


    “皇上既然心意已決,又何必再多作猶豫。臣隻能說,臣願遂陛下往,討伐高麗,收複遼東。”呂成端正的跪在地上,對李世民抱拳請戰。對於那些棒子國是沒有任何好感的,就跟他討厭尼國一樣,現在有機會去打,為什麽不去呢?


    李世民看著呂成的身姿,是恍惚間想起了,想當初西河之戰、智取霍邑、潼關防禦、大破漢王,仿佛都是李建成指揮作戰的。大哥,也是一位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的良將啊。


    “好,朕便與你二人,一同收複遼東大地,創大唐盛世!”李世民顯得很激動,能夠跟自己畢生的對手、兄弟一起打仗,是一件無比快意的事情。眾人其利斷金,區區一個高麗,何足懼哉!


    李世民心中有了決斷,次日命房玄齡代管國事,複又令太子李承乾留守定州,自己則是率領呂成、李世蕖16畹雷諍統に鏤藜汕漬鞲呃觥g泊笄胺嫜至5孿刃幸徊劍諍櫓蕁4鬧鶯徒莩锝ㄋ陌偎揖靡栽聳淞覆蕁21捎荻級秸偶蟆6刈笞諼纜矢唄男械嚷柿煊鬧蕁15萘礁齠級礁謀恚掀醯ぁ6珊挽h仆從軍隊,對高麗進行探試性的攻擊。


    伴隨著遼水試探,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唐太宗親征高麗,就此拉開了帷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那些炮灰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筆盈盈的花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筆盈盈的花兒並收藏[綜]那些炮灰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