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亡靈和精靈們的戰爭還在進行的過程中,接近黃昏時分,一群黑色的影子,從龍巢之中飛出。</p>


    因為所有的標簽都升到了頂,為了不浪費時間,選擇了核心突破的地行,已經再次化作紅色巨蛋,矗立在巢台中央。</p>


    無法動彈的他,就這樣望著以反鴉為首的幾隻羽飛龍,帶著擴展核心,從龍巢之中飛出,向著廣闊的荒漠飛去,飛向荒蕪沼澤區域。</p>


    他收回了視線,收回了從反鴉帶著的擴展核心去觀察的目光。</p>


    地行並沒有派出太多的羽飛龍,因為荒漠本身缺少食物,他來的時候也花了很大的功夫去找食物,那個時候,巢龍們的體型普遍不大,消耗的食物還少。</p>


    而現在,反鴉,光是體長,已經超過了五米,靠近六米,翼展早已經超過了十米。</p>


    盡管其中有40%以上的長度,是那條滿是羽毛的大尾巴提供的,但這也足以說明它的身形之龐大。</p>


    一群飛龍飛上天的時候,能夠給森林投射下一片陰影。</p>


    地行已經決定了,要給飛龍們演化從鳥獸那裏弄來的【狂風之血】、【強風翼爪】、【軀幹:血風轉換】的標簽。</p>


    因為,飛龍們,光靠體格,在現在的身體比例下,已經飛不動了。</p>


    無論是羽飛龍還是翼飛龍。</p>


    這是地行早就預料到的問題。</p>


    事實上,反鴉之前在四米左右體長,不到八米翼展的時候還能飛,就很出乎地行的預料了。</p>


    尤其是反鴉的骨骼,並不像今鳥那般中空度很大的情況下。</p>


    除了地行給它們重點提升翼手標簽,加強它們的飛行能力外,另外的原因,估計就是.......</p>


    這個世界的空氣密度,可能比前世的地球要高。</p>


    幾乎每一隻飛龍,都表現出了超出他原本估算的載重能力,讓他沒有把所有的原因都歸結於自己通過提升標簽等級而對飛龍們相關器官組織形成的強化。</p>


    在減少消耗、提高效率這方麵下功夫,是演化史上飛行生物的必經之路。</p>


    如果沒有狂風之血和風元素這些奇幻事物,骨骼中空變脆,也幾乎可以說是必須要走的路線了。</p>


    反鳥盡管也有一定的骨骼中空度,但還並沒有到今鳥的水平。</p>


    前世,也有一種著名的古鳥——華麗阿根廷鳥。</p>


    從演化的親緣關係上,它們距離鷹科不算太遠,也或許是因為這個原因,才被叫做阿根廷巨鷹。</p>


    這種巨鳥,根據推測,滅絕時間大概是在距離前世人類大興的不遠的時間點,距離“現代”一萬年左右的更新世時代。</p>


    這些巨鳥,是鳥類之中大型化的一支成員,名為畸鳥科,它也是目前其中最大的成員。</p>


    光是站在地麵上,它們的體高就有一米六到一米八的體高,若是從喙尖算到尾羽末端,那就是3.5米以上。</p>


    因為今鳥退化了前肢爪,無法像翼龍一樣在地麵上直接彈射起飛,就需要像很多鷲之類的現代大型鳥類一樣,需要特意張開翅膀,在合適的地點捕捉到熱氣流之後,才能飛起來。</p>


    </p>


    地行不需要擔心這個,因為地行始終堅持保留甚至繼續特化、試圖前肢爪的結構,想在哪飛就在哪飛,前後肢力量強著呢。</p>


    因為,了解演化曆史,就會知道,今鳥類高度特化,舍棄牙齒形成的鳥喙,還有舍棄前肢爪形成的羽翼,給它們競爭類似風神翼龍這般大型飛行生物生態位的道路形成了難以逾越的風暴高牆。</p>


    如果今鳥能像反鳥一樣保留牙齒和前肢爪,沒準能夠看到十幾米翼展的巨大鳥類在天空飛行。</p>


    然而,在體重上,問題依然存在,阿根廷巨鳥的體重,估算值也就是65-80kg。</p>


    地行不知道反鴉具體的重量到底是多少,但是,肯定是有一百公斤以上的,而且還要超出不少,但到底到沒到兩百公斤,他也不知道——</p>


    他是用一些自己大概還記得估算體重數據的恐龍原體,用剛孵化的守衛恐龍來對比的。</p>


    古生物在體重方麵的問題就不用說了,按照不同的模本去套,一種恐龍的體重估算值,可能跨越幾十幾百公斤,要是大型海爬或者腕龍之類的大型蜥腳類,一個還原不對,再配上一個膽大或粗糙的複原者,數據誤差甚至可能到幾噸的程度。</p>


    也就是體長的數據,就算是外行,也可以比較明確地測量出來,比較可靠。</p>


    這也是他前世做mod時,雖然深知體重比體長更合理,卻沒有拿體重做基準的原因。</p>


    因為,有一些恐龍的體重數據,他根本不知道啊。</p>


    說起這個,要是他能夠帶著核心回到前世的世界,對古生物界來說,大概是核彈般的黑科技降世吧。</p>


    直接弄隻活的恐龍放在古生物學家們的眼前,直接開測,奢侈不奢侈。</p>


    懷念了一下前世世界的光景之後,地行將自己的目光投向了那群飛龍們。</p>


    盡管,在這個世界,或許由於空氣密度的原因,反鴉他們這些骨骼還未高度中空化,可以在保持遠超前世的體重的情況下,還能飛起來,但是,也到此為止了。</p>


    一隻沒有演化風元素相關奇幻標簽,體長達到五米的翼飛龍,無論怎麽扇動翅膀,也根本飛不起來,不僅僅是這隻翼飛龍,另一邊,也有一隻羽飛龍出現了這樣的狀況。</p>


    它們並不是第一個例子,也不是今天才出現這樣的例子,在十天之前,自家翼飛龍的第一個成員——</p>


    由奇翼龍演化而來的奇翼飛龍,就已經飛不起來了,這也是地行直接給它演化了相關標簽的原因。</p>


    而反鴉——</p>


    因為他的偏愛,反鴉是第一批獲取風元素相關標簽的先鋒軍,根本就沒遭遇這個問題的機會。</p>


    地行也記住了這個節點,在這個世界,不演化奇幻相關標簽和中空骨骼減配的情況下,五米到六米,就飛不起來了。</p>


    這還是他盡量提高翼手標簽,讓自家飛龍們翼展比例變得比較大的情況下。</p>


    風元素可以飛行,那麽.....火元素呢?</p>


    盡管現在風元素已經滿足飛龍們的需要了,對火元素的需求大大下降,需求度從第一梯隊掉到第三梯隊,但是,火元素飛龍用不到,還可以給其他龍種嘛。</p>


    思索間,地行將目光投向了河岸邊,再次擴展出來的兩片魚塘肉田。</p>


    而就在這個時候,他忽然發現王龍種的龍人那邊,似乎有了異動。</p>


    矮人又來了?</p>


    不,不是那邊的擴展核心,是山上方向的擴展核心。</p>


    地行掃過周邊地行,確認了是哪一顆核心和具體位置後,將目光投向了異動的來源,然後,看到了看上去似乎很高興的龍人和淵龍——</p>


    在靠近山上的方向,讓淵龍挖一些洞出來,再弄一些誘餌,有時候可以吸引到一些掉下來的倒黴蛋,有時候可以引來一些穴居的動物鑽進去。</p>


    一隻或者兩隻淵龍就躲在裏麵,來一隻抓一隻。</p>


    彷佛海邊用魚肉誘捕螃蟹般的手段,似乎又成功了。</p>


    怎麽個情況,是因為這個世界的生物感官很發達,所以很容易吸引到獵物?</p>


    不對啊,前段時間,這個招數也沒見能夠誘捕到多少的獵物,怎麽這段時間成功率變高了。</p>


    換了什麽誘餌嗎?還是換了地方?</p>


    然而,仔細回憶了一下,地行確認,這個地方就是之前誘捕成功的地方。</p>


    按理來說,無論是因為領地還是氣味殘留,誘捕成功的地方,之後反而會降低才對。</p>


    他也沒見龍人和淵龍們特意清理過啊,怎麽個情況?</p>


    帶著疑惑,地行反複掃視了幾圈,然後看了一眼那隻剛被殺死的獵物——</p>


    一隻和之前那群矮人騎著的、有些像盤羊的動物類似的生物。</p>


    好像也沒什麽奇怪的啊。</p>


    同樣地,全身覆蓋著由岩棕色羽毛演化的鱗片的龍人阿瓦拉慈,抬頭望了一眼遠處高大的爪牙山脈。</p>


    比起十幾天前的頂端偏白,現在,那來自寒冬的痕跡,已經覆蓋了那座最高的山峰:</p>


    “冬天,要,到了?”</p>


    微微晃動了一下身後的尾巴,阿瓦拉慈發出了有些生澀和別扭的聲音,略顯人性化的麵孔上,帶著疑惑和好奇。</p>


    冕下告訴過它,和骨頭一樣的顏色,就是冬天。</p>


    ps:我在糾結一件事,按照它們的認知過程來說,巢龍們對地行的稱呼,和“冕下”這個詞就沒有什麽關係。</p>


    對它們來說,詞義的來源對應,應該是“和它們一起戰鬥的,最厲害的”、“分配食物的,吃的最多的”、“讓它們巡邏/狩獵/戰鬥的”、“生下同伴的.....”,應該是和這些詞義直接關聯。</p>


    不過好像也沒關係,畢竟地行是個隻會中文,但對甲骨文之類古今文字異義隻是一知半解的普通人,會將後世文字發展出的意義進行附會,在把文字弄成容易理解的簡筆畫象形文,弄成龍巢文的時候,會誤把這些後世意義套在文字上,把這些弄成簡筆畫。</p>


    怎麽說呢,假如日是太陽的意義是吧,但現在可以做動詞用,用在春天萬物複蘇的時候的動作上,附會,就是說這個人會把日字改成象形文字的時候,在日字基礎上,把文字改成弄成一公一母繁衍的簡筆畫。</p>


    在文字演變曆史上,這類錯誤,是很常見的,也是一個文明的曆史進程演變的確實印記。</p>


    也可以類比人類,就算哪一天人類又演化出了尾巴,但這條尾巴也不是最初原本作為脊椎主幹的一部分,而是其他脊椎延伸出來的“分支”。</p>


    說起這個,我就又想起了古生物愛好者之間經常拿來做笑談的原教旨主義者細分笑話。</p>


    你們也懂的,不隻是古生物話題,其他領域,原教旨主義者之間在互相貼標簽,扣成分的場景,那叫一個諸神混戰。</p>


    人類的確沒啥救了,為了減少消耗而形成的認知記憶簡化機製,太容易形成二極管了。</p>


    恕我無能,我也想象不出一個不以記憶簡化機製為認知基底的生物,到底會演化出怎樣精彩或可怖的社會結構。</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龍巢暴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非巨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非巨頭並收藏龍巢暴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