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走訪
重生1983:我把老婆寵成首富 作者:鐵匠打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市長帶著一眾人一家一家的走訪,唐副市長、宋建軍等領導見到這些農民家裏,幾乎家家堂屋裏都放著電視機,都忍不住驚歎。
早就聽說江灣的農民有錢,沒想到有錢到這個地步。
電視機在青州城裏也還沒有普及,沒想到竟然先在一個小山村裏普及了。
此時張市長等人來到譚青山家裏。
譚青山不在家,他媳婦兒梁秀玉在場壩裏招待眾人。
“家裏幾口人啊,怎麽隻你一個人在家?”張市長拉家常的問道。
梁秀玉道:“家裏四口人,那口子在城裏,跟著江曉白在做事,兩個孩子都上學去了。”
張市長點頭,又問:“哦,那你愛人在城裏做的是什麽工作,一個月能拿多少工資?”
說起譚青山的工作,原本還有些羞澀的梁秀玉臉上堆起來笑容,道:“他在調料品廠上班,上個月拿了一千五百多錢的工資。”
額……
張市長都是一愣,更別說唐副市長,以及後麵的建設局局長宋建軍、土地局局長楚雲輝、農業局局長劉奮鬥等人了。
他們這些當領導的,一個月也才一百多塊錢的工資啊。
沒想到,人家一個農民打工的,竟然一個月拿一千五百多塊錢,比他們一年的收入還高。
“大妹子,你說的是真的嗎?”宋建軍不敢置信的問道。
“大妹子,你愛人在調料品廠做什麽工作啊?一個月拿那麽高的工資!”劉奮鬥問道。
梁秀玉抿嘴一笑,“這有什麽好騙你們的,我那口子叫譚青山,他……”
一說是譚青山,張市長和唐副市長都反應過來。
唐副市長道:“大妹子,原來你是譚廠長的愛人啊,譚廠長我知道,他當廠長,拿這麽高的工資那是肯定沒問題的。”
宋建軍、劉奮鬥、楚雲輝等人都舒了一口氣,原來人家的男人是當廠長的,拿一千五百多的工資還情有可原。
劉奮鬥問道:“大妹子,你愛人都在調料品廠當廠長了,那這次新農村建設,我們農業局在江灣發展大棚蔬菜,你還參與嗎?”
梁秀玉道:“為什麽不參與?我都想好了,明年不種苞穀了,家裏六七畝旱地全部搞成大棚,以後我就種辣椒。”
張市長、唐副市長等人相視而笑。
劉奮鬥道:“大妹子,你愛人在調料品廠當廠長,收入已經非常高了,你還搞六七畝的大棚蔬菜,需要這麽辛苦嗎?”
梁秀玉理了理鬢角的碎發,道:“我們農民種地哪有怕辛苦的,我愛人掙錢再多,我也不能閑著呀,江大伯可是說了,大棚蔬菜做成規模了,不見得比在廠裏上班收入低。”
劉奮鬥道:“好,大妹子,等你在大棚裏把辣椒種出來了,我再來參觀。”
“好,現在種的話,過年的時候差不多就成熟了,到時候送您兩斤,往年過年的時候可吃不到新鮮辣椒了。”梁秀玉說道。
……
一行人在譚青山家聊了一陣,又到了隔壁的譚木匠家。
熊海燕介紹道:“張市長、唐副市長,他叫譚學朝,是青山鎮有名的木匠,現在在家裏辦了一個家具廠,在江灣也是萬元戶。”
張市長、唐副市長、劉奮鬥等人都精神是一震,哪怕譚青山在調料品廠當廠長,但由於調料品廠也才沒開多久,譚青山家現在也還不是萬元戶,沒想到這個快六十歲的老頭,竟然是萬元戶了。
萬元戶,那可是人人羨慕的。
譚木匠擺了擺手,道:“熊鎮長,我之前是在家裏辦個小家具廠,不過現在我已經加入江嘉集團了。”
唐副市長和熊海燕同時愣了一下。
唐副市長道:“江曉白拿500畝地辦家具廠,就是跟你一起辦的啊?”
譚木匠嗬嗬直笑,“就是跟著曉白混!”
熊海燕不禁苦笑,她還想著找時間和譚木匠談談,打算讓他把家具廠辦到鎮上去,那樣青山鎮就又多一個鄉鎮企業了。
沒想到還是遲了一步。
唐副市長饒有興趣的參觀了譚木匠家裏。
現在譚木匠家基本上成了一個作坊,除了李明山等幾個徒弟之外,還請了十幾個幫工。
見到譚木匠的老婆石大芳躺在床上,唐副市長又慰問了幾句,鼓勵她戰勝病魔。
石大芳道:“感謝領導關心,現在已經好多了,就算有個什麽三長兩短,我也走得放心了。”
這大半年她雖然躺在床上,家裏的變化卻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以前譚木匠在外接活掙的一點錢,全給她買藥了,家裏吃的都是粗糧。
現在,家裏不僅頓頓有肉吃,譚木匠和譚小芳還經常給她買營養品。
唐副市長安慰道:“石大姐,您可千萬別這麽說,現在你家的條件越來越好了,要養好病,以後一家人幸福的生活。”
石大芳含淚點頭,日子的確有盼頭了。
她也希望自己早點好起來,然後一家人一起打拚。
……
接下來,張市長帶著人一家一家的走訪下來,江灣百多戶人家,一上午也隻走訪了一半。
中午,江曉白本來說是安排生活的,結果張市長提出就在江海天家給每人煮一碗豆皮兒,好繼續工作,下午再去江曉白家吃火鍋。
簡單的吃完豆皮兒後,張市長沒再繼續走訪,而是安排進入田間開始搭建大棚。
大棚的具體搭建辦法江曉白早就給了方案,由江海天組織鄉親砍了一批竹子,再把政府拖來的鋼筋抬到田間,由農業局的幾個技術骨幹現場指導,先在梁秀玉的田裏搭第一個大棚。
江海天、江曉吉、梁秀玉等人一起動手,先平整土地,然後用鋼筋搭起拱形的骨架,再根據大棚的走向,每隔60厘米埋入一根竹竿,將左右對應的竹竿壓彎,再沿大棚的方向將比較直的竹竿紮牢於棚頂;然後在竹竿架上覆蓋薄膜,薄膜邊緣用土夯實。
江曉白也在一旁指導,灣裏的勞動力齊上陣,很快一座大棚在田裏架起來了。
這次,農業局還帶了各種蔬菜的種子,有辣椒、番茄、茄子、白菜等。
梁秀玉選擇的是種辣椒,在技術員的指導下,村民又幫忙在大棚裏把辣椒種上。
早就聽說江灣的農民有錢,沒想到有錢到這個地步。
電視機在青州城裏也還沒有普及,沒想到竟然先在一個小山村裏普及了。
此時張市長等人來到譚青山家裏。
譚青山不在家,他媳婦兒梁秀玉在場壩裏招待眾人。
“家裏幾口人啊,怎麽隻你一個人在家?”張市長拉家常的問道。
梁秀玉道:“家裏四口人,那口子在城裏,跟著江曉白在做事,兩個孩子都上學去了。”
張市長點頭,又問:“哦,那你愛人在城裏做的是什麽工作,一個月能拿多少工資?”
說起譚青山的工作,原本還有些羞澀的梁秀玉臉上堆起來笑容,道:“他在調料品廠上班,上個月拿了一千五百多錢的工資。”
額……
張市長都是一愣,更別說唐副市長,以及後麵的建設局局長宋建軍、土地局局長楚雲輝、農業局局長劉奮鬥等人了。
他們這些當領導的,一個月也才一百多塊錢的工資啊。
沒想到,人家一個農民打工的,竟然一個月拿一千五百多塊錢,比他們一年的收入還高。
“大妹子,你說的是真的嗎?”宋建軍不敢置信的問道。
“大妹子,你愛人在調料品廠做什麽工作啊?一個月拿那麽高的工資!”劉奮鬥問道。
梁秀玉抿嘴一笑,“這有什麽好騙你們的,我那口子叫譚青山,他……”
一說是譚青山,張市長和唐副市長都反應過來。
唐副市長道:“大妹子,原來你是譚廠長的愛人啊,譚廠長我知道,他當廠長,拿這麽高的工資那是肯定沒問題的。”
宋建軍、劉奮鬥、楚雲輝等人都舒了一口氣,原來人家的男人是當廠長的,拿一千五百多的工資還情有可原。
劉奮鬥問道:“大妹子,你愛人都在調料品廠當廠長了,那這次新農村建設,我們農業局在江灣發展大棚蔬菜,你還參與嗎?”
梁秀玉道:“為什麽不參與?我都想好了,明年不種苞穀了,家裏六七畝旱地全部搞成大棚,以後我就種辣椒。”
張市長、唐副市長等人相視而笑。
劉奮鬥道:“大妹子,你愛人在調料品廠當廠長,收入已經非常高了,你還搞六七畝的大棚蔬菜,需要這麽辛苦嗎?”
梁秀玉理了理鬢角的碎發,道:“我們農民種地哪有怕辛苦的,我愛人掙錢再多,我也不能閑著呀,江大伯可是說了,大棚蔬菜做成規模了,不見得比在廠裏上班收入低。”
劉奮鬥道:“好,大妹子,等你在大棚裏把辣椒種出來了,我再來參觀。”
“好,現在種的話,過年的時候差不多就成熟了,到時候送您兩斤,往年過年的時候可吃不到新鮮辣椒了。”梁秀玉說道。
……
一行人在譚青山家聊了一陣,又到了隔壁的譚木匠家。
熊海燕介紹道:“張市長、唐副市長,他叫譚學朝,是青山鎮有名的木匠,現在在家裏辦了一個家具廠,在江灣也是萬元戶。”
張市長、唐副市長、劉奮鬥等人都精神是一震,哪怕譚青山在調料品廠當廠長,但由於調料品廠也才沒開多久,譚青山家現在也還不是萬元戶,沒想到這個快六十歲的老頭,竟然是萬元戶了。
萬元戶,那可是人人羨慕的。
譚木匠擺了擺手,道:“熊鎮長,我之前是在家裏辦個小家具廠,不過現在我已經加入江嘉集團了。”
唐副市長和熊海燕同時愣了一下。
唐副市長道:“江曉白拿500畝地辦家具廠,就是跟你一起辦的啊?”
譚木匠嗬嗬直笑,“就是跟著曉白混!”
熊海燕不禁苦笑,她還想著找時間和譚木匠談談,打算讓他把家具廠辦到鎮上去,那樣青山鎮就又多一個鄉鎮企業了。
沒想到還是遲了一步。
唐副市長饒有興趣的參觀了譚木匠家裏。
現在譚木匠家基本上成了一個作坊,除了李明山等幾個徒弟之外,還請了十幾個幫工。
見到譚木匠的老婆石大芳躺在床上,唐副市長又慰問了幾句,鼓勵她戰勝病魔。
石大芳道:“感謝領導關心,現在已經好多了,就算有個什麽三長兩短,我也走得放心了。”
這大半年她雖然躺在床上,家裏的變化卻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以前譚木匠在外接活掙的一點錢,全給她買藥了,家裏吃的都是粗糧。
現在,家裏不僅頓頓有肉吃,譚木匠和譚小芳還經常給她買營養品。
唐副市長安慰道:“石大姐,您可千萬別這麽說,現在你家的條件越來越好了,要養好病,以後一家人幸福的生活。”
石大芳含淚點頭,日子的確有盼頭了。
她也希望自己早點好起來,然後一家人一起打拚。
……
接下來,張市長帶著人一家一家的走訪下來,江灣百多戶人家,一上午也隻走訪了一半。
中午,江曉白本來說是安排生活的,結果張市長提出就在江海天家給每人煮一碗豆皮兒,好繼續工作,下午再去江曉白家吃火鍋。
簡單的吃完豆皮兒後,張市長沒再繼續走訪,而是安排進入田間開始搭建大棚。
大棚的具體搭建辦法江曉白早就給了方案,由江海天組織鄉親砍了一批竹子,再把政府拖來的鋼筋抬到田間,由農業局的幾個技術骨幹現場指導,先在梁秀玉的田裏搭第一個大棚。
江海天、江曉吉、梁秀玉等人一起動手,先平整土地,然後用鋼筋搭起拱形的骨架,再根據大棚的走向,每隔60厘米埋入一根竹竿,將左右對應的竹竿壓彎,再沿大棚的方向將比較直的竹竿紮牢於棚頂;然後在竹竿架上覆蓋薄膜,薄膜邊緣用土夯實。
江曉白也在一旁指導,灣裏的勞動力齊上陣,很快一座大棚在田裏架起來了。
這次,農業局還帶了各種蔬菜的種子,有辣椒、番茄、茄子、白菜等。
梁秀玉選擇的是種辣椒,在技術員的指導下,村民又幫忙在大棚裏把辣椒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