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最後之人
2022年9月3日,中國時間1時11分,申城,指揮中心。
“最後一批幸存者已經撤出申城戰區。”
“我方的主力部隊已經退直禾城地帶。”
“已經和‘霞光’取得了‘溝通’,它將在我們的指令下,精確發動打擊。”
“剛剛技術部門已經完成了霞光發射塔的最後一次篩查,各項指標均已達到預定標準,隨時可以使用。”
李光濟坐在一大片的陰影裏,默默聽完了這一連串的匯報,看了一眼站在自己身邊那個一絲不苟的戰士,擺擺手,道:“我知道了,你也走吧。”
那戰士扭頭看了一眼——剛剛還人聲鼎沸的指揮中心裏,現在卻已經是人去樓空的狀態了。
整個指揮中心裏都顯得靜悄悄的,除了這裏的自己和李書記,隻在角落裏還有零星的一兩個的工作人員。
在大概十幾分鍾之前,一號首長的全新作戰命令下發下來,要申城啟用霞光發射塔武器,其打擊的目標正是太空之中的那艘龐大的星艦尼比魯。
而撤離其實早在數個小時之前就已經開始了,也因此,軍方駐紮在申城地區的大部隊和幸存者現在就已經是抵達到了安全的區域之中了,而留在這裏的軍方要員和這裏的指揮層,更是在消息傳來的第一時間開始大麵積的後退。
如果霞光“發射塔”武器能夠按照計劃發動打擊,且它的打擊威力真的足夠強大,那麽,它頂多隻有一次開火的機會,一次之後,勢必將引起太空中星艦尼比魯的注意,然後等待它的命運恐怕就是被摧毀了。
尼比魯以大功率發射主炮的話,在現在的這顆星球上,沒有任何力量可以攔截下那一擊,即使是夏白的戰艦,想要攔截的話,也隻能是“以身試法”,用自己的戰艦來一命換一命,而那並無任何意義。
因此,霞光發射塔武器隻有一次開火的機會,除非它的威力遠不如它自己所說的那麽強大。
因此,申城也一定會受到波及,直接被毀掉。
這裏的大批幸存者撤出,也是應當之事。
而霞光發射塔之所以建立在這種位置,當然還是要隱藏。
霞光擁有一種獨特的“隱形”手段,能夠巧妙地屏蔽掉自己,但它卻不能夠真正地做到不可見,放在開闊地帶裏,很容易被尼比魯所發現,因此,還是藏在這裏最為穩妥。
但它一開火,就注定要無所遁形了。
為了避免報複性的打擊造成過大的傷亡,大撤退是必然的。
而申城地區,沒有太空艦隊,因此,這裏的意義就隻有一個,那就是讓霞光發射塔盡情開火。
李光濟從自己的位置上站起身來,一扭頭發現自己身邊的那個戰士還沒有走。
他就十分和善地笑了笑,拍了拍對方的肩膀,笑道:“快走吧,撤離的直升機還有兩班,抓緊時間。”
那戰士忍不住道:“李書記,您不走嗎?”
李光濟搖搖頭,道:“霞光不是我們自己的設備,需要有人和它接駁,才能將精確的信息與意思傳遞過去。”
那戰士愣了一下,這件事情他也清楚。
雖然這段時間一來,人類方麵和霞光之間的信息交流已經是有所進展了,但交流的方式還是十分地局限的,仍然是要通過之前那種類似於意識接駁的狀態傳遞信息,而且這種信息傳遞還是如之前的那種,霞光可以從人類這邊獲得大量的信息,而人類卻隻能從霞光那裏接收到一部分的信息,而且這部分的信息還大都是碎片化的、難以理解的。
那戰士道:“我們有專員來負責啊,書記你……”
“我剛剛下達的最後一條命令,讓他們全撤走了。”李光濟道,“如果太空裏的尼比魯真的開火了,所有留在這裏的人都要死,而這樣的死亡,是毫無意義的,因此,這片戰區裏應該空無一人。
“我明白你的意思,孩子。
“但我不能走。
“我是這裏的負責人,我是這裏的領袖,我更是接到了上級的直接命令。
“因此,我是申城戰區的指揮官,我必須要留在這裏,確保我們完成了自己應該完成的任務。
“沒有人能替代我來完成這一切,也沒有人比我更應該留在這裏。
“你說對嗎,孩子?”
那個戰士呆愣在了原地,張著嘴,一時之間不知道該說什麽才好了。
李光濟卻也不再說什麽,他隻是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抓緊時間,讓沒撤走的人都跟著離開。”
在說完了這樣的一句話之後,李光濟才是緩緩轉過身來,邁開腳步,向前行去了。
指揮中心裏的光線偏暗,他就這樣一步步在這黯淡的光線之中走出了這裏,在他的身後,指揮中心的中央主屏幕上仍然匯聚著來自於各個區域的畫麵,信息正如雨點般紛至遝來。
但在這裏的領導者卻已經轉身離開。
許久之後,那個戰士才回過神來,向這個方向敬了一個軍禮。
而這時候,李光濟早已走出了指揮中心,沿著略有些陡峭的樓梯來到了地麵之上。
這時候外麵的人也不多了,到處都是一片的淩亂,所有人都在忙著撤退,直升機一分鍾便是一趟,超過三十架的直升機,一次性就能夠撤走數量可觀的人。
而在這裏,還有許許多多的重要數據需要拷貝帶走,因此,哪怕是到了這最後時刻,也仍然有人在爭分奪秒地忙碌著。
他們的時間更為緊迫,不光要拷貝有用的資料,更要保證自己能帶著這些東西登上撤退的直升機順利地離開。
李光濟看了一眼手表,這時候是九月三號的一點十三分了,預定的開火時間是一點十八分,還有五分鍾。
也不知道還來不來得及。
李光濟吸了口氣。
九月份申城的空氣略有些潮濕微涼,卻讓在地下指揮中心悶了好長時間的李光濟精神為之一振。
在這一片匆忙的人群中,他慢悠悠地向前走去。
……
……
2022年9月3日,中國時間1時11分,申城,指揮中心。
“最後一批幸存者已經撤出申城戰區。”
“我方的主力部隊已經退直禾城地帶。”
“已經和‘霞光’取得了‘溝通’,它將在我們的指令下,精確發動打擊。”
“剛剛技術部門已經完成了霞光發射塔的最後一次篩查,各項指標均已達到預定標準,隨時可以使用。”
李光濟坐在一大片的陰影裏,默默聽完了這一連串的匯報,看了一眼站在自己身邊那個一絲不苟的戰士,擺擺手,道:“我知道了,你也走吧。”
那戰士扭頭看了一眼——剛剛還人聲鼎沸的指揮中心裏,現在卻已經是人去樓空的狀態了。
整個指揮中心裏都顯得靜悄悄的,除了這裏的自己和李書記,隻在角落裏還有零星的一兩個的工作人員。
在大概十幾分鍾之前,一號首長的全新作戰命令下發下來,要申城啟用霞光發射塔武器,其打擊的目標正是太空之中的那艘龐大的星艦尼比魯。
而撤離其實早在數個小時之前就已經開始了,也因此,軍方駐紮在申城地區的大部隊和幸存者現在就已經是抵達到了安全的區域之中了,而留在這裏的軍方要員和這裏的指揮層,更是在消息傳來的第一時間開始大麵積的後退。
如果霞光“發射塔”武器能夠按照計劃發動打擊,且它的打擊威力真的足夠強大,那麽,它頂多隻有一次開火的機會,一次之後,勢必將引起太空中星艦尼比魯的注意,然後等待它的命運恐怕就是被摧毀了。
尼比魯以大功率發射主炮的話,在現在的這顆星球上,沒有任何力量可以攔截下那一擊,即使是夏白的戰艦,想要攔截的話,也隻能是“以身試法”,用自己的戰艦來一命換一命,而那並無任何意義。
因此,霞光發射塔武器隻有一次開火的機會,除非它的威力遠不如它自己所說的那麽強大。
因此,申城也一定會受到波及,直接被毀掉。
這裏的大批幸存者撤出,也是應當之事。
而霞光發射塔之所以建立在這種位置,當然還是要隱藏。
霞光擁有一種獨特的“隱形”手段,能夠巧妙地屏蔽掉自己,但它卻不能夠真正地做到不可見,放在開闊地帶裏,很容易被尼比魯所發現,因此,還是藏在這裏最為穩妥。
但它一開火,就注定要無所遁形了。
為了避免報複性的打擊造成過大的傷亡,大撤退是必然的。
而申城地區,沒有太空艦隊,因此,這裏的意義就隻有一個,那就是讓霞光發射塔盡情開火。
李光濟從自己的位置上站起身來,一扭頭發現自己身邊的那個戰士還沒有走。
他就十分和善地笑了笑,拍了拍對方的肩膀,笑道:“快走吧,撤離的直升機還有兩班,抓緊時間。”
那戰士忍不住道:“李書記,您不走嗎?”
李光濟搖搖頭,道:“霞光不是我們自己的設備,需要有人和它接駁,才能將精確的信息與意思傳遞過去。”
那戰士愣了一下,這件事情他也清楚。
雖然這段時間一來,人類方麵和霞光之間的信息交流已經是有所進展了,但交流的方式還是十分地局限的,仍然是要通過之前那種類似於意識接駁的狀態傳遞信息,而且這種信息傳遞還是如之前的那種,霞光可以從人類這邊獲得大量的信息,而人類卻隻能從霞光那裏接收到一部分的信息,而且這部分的信息還大都是碎片化的、難以理解的。
那戰士道:“我們有專員來負責啊,書記你……”
“我剛剛下達的最後一條命令,讓他們全撤走了。”李光濟道,“如果太空裏的尼比魯真的開火了,所有留在這裏的人都要死,而這樣的死亡,是毫無意義的,因此,這片戰區裏應該空無一人。
“我明白你的意思,孩子。
“但我不能走。
“我是這裏的負責人,我是這裏的領袖,我更是接到了上級的直接命令。
“因此,我是申城戰區的指揮官,我必須要留在這裏,確保我們完成了自己應該完成的任務。
“沒有人能替代我來完成這一切,也沒有人比我更應該留在這裏。
“你說對嗎,孩子?”
那個戰士呆愣在了原地,張著嘴,一時之間不知道該說什麽才好了。
李光濟卻也不再說什麽,他隻是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抓緊時間,讓沒撤走的人都跟著離開。”
在說完了這樣的一句話之後,李光濟才是緩緩轉過身來,邁開腳步,向前行去了。
指揮中心裏的光線偏暗,他就這樣一步步在這黯淡的光線之中走出了這裏,在他的身後,指揮中心的中央主屏幕上仍然匯聚著來自於各個區域的畫麵,信息正如雨點般紛至遝來。
但在這裏的領導者卻已經轉身離開。
許久之後,那個戰士才回過神來,向這個方向敬了一個軍禮。
而這時候,李光濟早已走出了指揮中心,沿著略有些陡峭的樓梯來到了地麵之上。
這時候外麵的人也不多了,到處都是一片的淩亂,所有人都在忙著撤退,直升機一分鍾便是一趟,超過三十架的直升機,一次性就能夠撤走數量可觀的人。
而在這裏,還有許許多多的重要數據需要拷貝帶走,因此,哪怕是到了這最後時刻,也仍然有人在爭分奪秒地忙碌著。
他們的時間更為緊迫,不光要拷貝有用的資料,更要保證自己能帶著這些東西登上撤退的直升機順利地離開。
李光濟看了一眼手表,這時候是九月三號的一點十三分了,預定的開火時間是一點十八分,還有五分鍾。
也不知道還來不來得及。
李光濟吸了口氣。
九月份申城的空氣略有些潮濕微涼,卻讓在地下指揮中心悶了好長時間的李光濟精神為之一振。
在這一片匆忙的人群中,他慢悠悠地向前走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