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提點嶽不群
(感謝,就和有和、龍興天下、qaz100、陽光下的書生,書友們的推薦票,也感謝大夥提供的思路,尤其是閃耀~~書友的!小罪已經決定下一個章節寫什麽了,大夥可以猜一下!)
“沒錯,就是精氣神,人體三寶!”
林東來猛地一揮手,整個人精神振奮的說道:“起初我在道藏之中悟得此法,還猶如隔紗看月,朦朧無比。
但是經過了這些時日,自修為大進之後,我一路之上,卻也是琢磨出了個大概,精氣神三寶之中,‘氣’對應內功修煉出的內力,‘精’則是與自身血肉筋骨有所關聯,乃是氣血根基,最為玄乎的‘神’,在我明悟劍意之後,應當是與精神意念有關!
所謂,玄之又玄,存乎一心!”
“剛才你對封師兄使出的殺念,就是劍意嗎?還是精神意念,又如何修煉?”
嶽不群聽得林東來之言,心思轉動之間,眼睛發亮,好似發現了什麽了不得的寶藏秘密一般,連嶽不群自己都沒有發現,他此刻的神情是多麽興奮,激動的連多年的養氣功夫都拋棄了。
“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得很,不過是一個字‘純’,就如同心誠則靈一般,有信仰之輩,大多比常人的意誌更加堅定與強大,這便是心神純粹之故,當然了,簡單的來說,就是從自身最熟悉武功招式入手,純乎一心,自然能參悟領會其中的精神,進而明悟意念之力!”
林東來滿臉得意與輕鬆,不過嶽不群卻是一臉迷糊不解之色,為此,便忍不住輕笑出聲,而後解釋道:“師傅應該知曉我幼年之時,曾經站槍樁,練習軍中槍術,就是這師父曾經看不起的槍術,練得純熟了,達到渾圓如一境界之後,如今我每次出槍,都會引動體內氣血翻湧,進而心中殺意大增,殺念自然而然便誕生了。”
“古怪,古怪,著實古怪得緊!”
聽到這兒,嶽不群也顧不得林東來那有著一絲嘲諷意味的話,整個人的臉色都變了,林東來如今所說之言,可謂是完全顛覆了嶽不群的人生觀、世界觀,所以嶽不群也忘乎了自己對林東來的忌憚,在林東來話還沒完之時,便忍不住驚呼出聲,連連道‘古怪’。
“一點都不古怪!”
林東來對此,不以為意,輕笑著辯駁道:“戰陣雄豪,通過無數次的血火殺戮,所創出的軍中槍術,其中自然蘊涵了開創造槍術之時,開創者的意念,其中殺意之霸道,戰意之熾熱,可想而知!如何不能成就意念之力。”
嶽不群皺眉沉吟,良久之後,嶽不群也不得不點頭承認,林東來所言不虛。
見到嶽不群點頭,林東來繼續說道:“既然槍術蘊含前人意念,那後人除非別出摳機,不然,恐怕是永遠也別想超過開創之人,最多也就是逼近而已,這就是諸多武功,以及諸多門派,在開山祖師的手中,威力才是最強的!”
說到這兒,林東來不禁搖了搖頭,而後有感而發:“而越是想要逼近前人開創武技之時的境界,就越是需要還原前人創術之時,所處的環境,甚至是生平境遇,以期能達到感同身受之境,而後,自然而然的有些東西便會慢慢出現!”
“咳咳,這個……感覺東來說得,確實是很有道理,但是就是太晦澀了一些,可否再講的通透一些!”
嶽不群飾演君子之時,那氣度當真是‘君子坦蕩蕩’,一點也沒掩飾自己的無知、淺陋,坦然得很,或者說嶽不群也摸清楚了林東來的脾氣,直言不諱的問道。
“說的在通俗一些就是,各門各派的武功招式,其中也都蘊涵有創招之人的理念和意念,隻要持之以恒,不斷參悟其中神髓,必定能悟出其中的真意,進而依之為敲門磚,破開意念修煉的大門!”
林東來宛爾一笑,感覺嶽不群在裝君子之時,還真的有那麽一份坦蕩的胸懷,讓人感覺舒暢,所以林東來也就沒藏著掩著,直言說道:“就像師傅你自己,江湖人稱‘君子劍’,想必師父你主修的劍法,必定有著本派絕學之一的《養吾劍法》吧?”
“不錯,正是如此!”
嶽不群沒有任何猶豫,直接承認,也沒什麽好隱瞞的,尤其是現在林東來這位超級高手提點自己的關鍵時刻,他可不能因為一點自私,以及所謂的師傅自尊,進而錯過大好的進益之機,當然了,在林東來看來,這其中恐怕也有嶽不群自己,不重視《養吾劍法》,以及知曉自己也知道此劍法的緣故。
“本派《養吾劍法》之名,肯定是來自亞聖孟子,那句‘吾善養吾浩然之氣’!”
林東來非常肯定的說道,而後也不理會嶽不群若有所思的樣子,自顧輕輕點頭,收起了嬉笑之意,一臉鄭重,肅然道:“以我方才對意念的領悟,師傅想要發揮出《養吾劍法》的全部威力,胸口那一股浩然正氣是必不可少的,不然,養吾劍法便隻是形似而神不似,徒有其型,威力也將會大打折扣!”
嶽不群聽得林東來之言,不禁連連點頭,一臉讚同之色,林東來確實是說道了點子上了,嶽不群自己如今想來,每一次施展養吾劍法,自己都有著一種正氣在心的浩然。
“而想要在體內養出浩然正氣,就必須按照孟子提出的為人處世的標準要求自己,不說全部達到,但是起碼也要做到七八成!”
林東來自然是說得輕鬆,但是嶽不群的臉色,卻很有些詭異難看了,眼神閃爍,十分糾結,因為,如果按照林東來的說法,養吾劍法要發揮出全部威力,必然是坦蕩君子,換句話說,嶽不群無法發揮其威力,那就說明他“君子劍”的外號,不過是徒有其名罷了。
“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我故曰,告子未嚐知義,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無若宋人然。”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林東來當做沒有看到嶽不群那難看的臉色,自顧自的搖頭晃腦起來,念叨了一遍孟子對浩然正氣的解釋,最後,林東來咂了咂嘴,麵露向往之色,憧憬的說道:“真是強大到了極點的意念啊,‘至大至剛’、‘塞於天地之間’,真要達到了這種程度,不說群邪辟易,掃蕩乾坤,那也是無往不利,單單依靠氣勢就能壓製一幹心懷叵測的宵小之輩,讓他們生不起絲毫抵抗之念!”
“是啊,真是強大之極的意念,想想都覺得難以抵擋!”
嶽不群被林東來一番言辭,亦是說得心頭發熱,一臉向往的接口道。
“所以,我之前就經常跟林師弟說,凡是有底蘊的大派,不管是正道名門,還是左道旁門都是不可小覷的,因為他們的底蘊傳承,其實就是最大的武學寶藏,時間便是最大的考驗!”
林東來搖了搖頭,感歎一陣之後,林東來又輕笑一聲,說道:“說起來師傅當真是好福氣,所修《紫霞神功》與《養吾劍法》當真是十分搭配,隻要將兩門武功修煉到極至,笑傲江湖不過是輕而易舉之事!”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
嶽不群雖然心底得意,但是卻很欠揍的搖了搖頭,不過,他那嘴角的一抹得意微笑,卻是怎麽也掩飾不住了,不過,嶽不群很快就想到了《紫霞神功》,那慢的令人發指的提升速度,就忍不住一臉晦暗,而後嶽不群有些無奈的說道:“可惜為師沒有東來你那高絕的天賦,想要將這兩門功夫修至大成,還不知需要花費多長的時間,甚至恐怕一生都不可能,唉!”
“有誌者事竟成,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三千越甲可吞吳!”
林東來見得嶽不群那泄氣的模樣,當真是有些氣惱,搖了搖頭,不讚同,道:“練武本就是在鍛煉精神意誌,夏練三伏,冬練三九,那一個修煉內功之人,不是這麽過來的。
而且無論是心思動搖,還是半途而廢,在修行之途上,都是取死之道,唯有信念純粹,堅定信念,走出自己的道,才是真正的成功。
因此,就算是林家祖傳的《辟邪劍譜》,或者東方不敗的《葵花寶典》放在眼前,我也是半點都不會動心!”
林東來說的是壯誌豪情,但是林東來還是敏銳的察覺到了,在自己說到這兩門現今江湖之上赫赫有名的神功絕學之時,嶽不群的眼神閃爍,身上的氣息也有瞬間的不穩,為此,林東來心中不禁暗笑出聲,而後又給了嶽不群重重的一擊,說道:“就算轉修這兩門絕學,最多也就達到我眼下這等程度,以後也將再無前進之望,我又何必貪圖呢!”
“這是為何?”
嶽不群聞聲,頓時大驚失色,顧不得失態,連忙急聲問道。
如果沒有之前林東來那一番追求武道更高境界的言辭,嶽不群說不定還不會相信林東來之言,一切以實力為主,畢竟江湖是現實的,強者為尊,嶽不群早年便是如此,顧不得其他,甚至不擇手段。
可是現在林東來明明白白提出了絕頂之後的境界,以及極有可能更進一層的方法和猜想,而他自身所修《紫霞神功》和《養吾劍法》,又都是前程遠大的絕學,這時候再讓嶽不群轉修《辟邪劍法》或是《葵花寶典》,嶽不群自己都得好好掂量掂量,這一切是否劃得來。
“還能為何,因為,這兩門神功都有重大缺陷唄!”
林東來此刻,卻是在償還因果,還華山派,以及寧中則的因果。
(感謝,就和有和、龍興天下、qaz100、陽光下的書生,書友們的推薦票,也感謝大夥提供的思路,尤其是閃耀~~書友的!小罪已經決定下一個章節寫什麽了,大夥可以猜一下!)
“沒錯,就是精氣神,人體三寶!”
林東來猛地一揮手,整個人精神振奮的說道:“起初我在道藏之中悟得此法,還猶如隔紗看月,朦朧無比。
但是經過了這些時日,自修為大進之後,我一路之上,卻也是琢磨出了個大概,精氣神三寶之中,‘氣’對應內功修煉出的內力,‘精’則是與自身血肉筋骨有所關聯,乃是氣血根基,最為玄乎的‘神’,在我明悟劍意之後,應當是與精神意念有關!
所謂,玄之又玄,存乎一心!”
“剛才你對封師兄使出的殺念,就是劍意嗎?還是精神意念,又如何修煉?”
嶽不群聽得林東來之言,心思轉動之間,眼睛發亮,好似發現了什麽了不得的寶藏秘密一般,連嶽不群自己都沒有發現,他此刻的神情是多麽興奮,激動的連多年的養氣功夫都拋棄了。
“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得很,不過是一個字‘純’,就如同心誠則靈一般,有信仰之輩,大多比常人的意誌更加堅定與強大,這便是心神純粹之故,當然了,簡單的來說,就是從自身最熟悉武功招式入手,純乎一心,自然能參悟領會其中的精神,進而明悟意念之力!”
林東來滿臉得意與輕鬆,不過嶽不群卻是一臉迷糊不解之色,為此,便忍不住輕笑出聲,而後解釋道:“師傅應該知曉我幼年之時,曾經站槍樁,練習軍中槍術,就是這師父曾經看不起的槍術,練得純熟了,達到渾圓如一境界之後,如今我每次出槍,都會引動體內氣血翻湧,進而心中殺意大增,殺念自然而然便誕生了。”
“古怪,古怪,著實古怪得緊!”
聽到這兒,嶽不群也顧不得林東來那有著一絲嘲諷意味的話,整個人的臉色都變了,林東來如今所說之言,可謂是完全顛覆了嶽不群的人生觀、世界觀,所以嶽不群也忘乎了自己對林東來的忌憚,在林東來話還沒完之時,便忍不住驚呼出聲,連連道‘古怪’。
“一點都不古怪!”
林東來對此,不以為意,輕笑著辯駁道:“戰陣雄豪,通過無數次的血火殺戮,所創出的軍中槍術,其中自然蘊涵了開創造槍術之時,開創者的意念,其中殺意之霸道,戰意之熾熱,可想而知!如何不能成就意念之力。”
嶽不群皺眉沉吟,良久之後,嶽不群也不得不點頭承認,林東來所言不虛。
見到嶽不群點頭,林東來繼續說道:“既然槍術蘊含前人意念,那後人除非別出摳機,不然,恐怕是永遠也別想超過開創之人,最多也就是逼近而已,這就是諸多武功,以及諸多門派,在開山祖師的手中,威力才是最強的!”
說到這兒,林東來不禁搖了搖頭,而後有感而發:“而越是想要逼近前人開創武技之時的境界,就越是需要還原前人創術之時,所處的環境,甚至是生平境遇,以期能達到感同身受之境,而後,自然而然的有些東西便會慢慢出現!”
“咳咳,這個……感覺東來說得,確實是很有道理,但是就是太晦澀了一些,可否再講的通透一些!”
嶽不群飾演君子之時,那氣度當真是‘君子坦蕩蕩’,一點也沒掩飾自己的無知、淺陋,坦然得很,或者說嶽不群也摸清楚了林東來的脾氣,直言不諱的問道。
“說的在通俗一些就是,各門各派的武功招式,其中也都蘊涵有創招之人的理念和意念,隻要持之以恒,不斷參悟其中神髓,必定能悟出其中的真意,進而依之為敲門磚,破開意念修煉的大門!”
林東來宛爾一笑,感覺嶽不群在裝君子之時,還真的有那麽一份坦蕩的胸懷,讓人感覺舒暢,所以林東來也就沒藏著掩著,直言說道:“就像師傅你自己,江湖人稱‘君子劍’,想必師父你主修的劍法,必定有著本派絕學之一的《養吾劍法》吧?”
“不錯,正是如此!”
嶽不群沒有任何猶豫,直接承認,也沒什麽好隱瞞的,尤其是現在林東來這位超級高手提點自己的關鍵時刻,他可不能因為一點自私,以及所謂的師傅自尊,進而錯過大好的進益之機,當然了,在林東來看來,這其中恐怕也有嶽不群自己,不重視《養吾劍法》,以及知曉自己也知道此劍法的緣故。
“本派《養吾劍法》之名,肯定是來自亞聖孟子,那句‘吾善養吾浩然之氣’!”
林東來非常肯定的說道,而後也不理會嶽不群若有所思的樣子,自顧輕輕點頭,收起了嬉笑之意,一臉鄭重,肅然道:“以我方才對意念的領悟,師傅想要發揮出《養吾劍法》的全部威力,胸口那一股浩然正氣是必不可少的,不然,養吾劍法便隻是形似而神不似,徒有其型,威力也將會大打折扣!”
嶽不群聽得林東來之言,不禁連連點頭,一臉讚同之色,林東來確實是說道了點子上了,嶽不群自己如今想來,每一次施展養吾劍法,自己都有著一種正氣在心的浩然。
“而想要在體內養出浩然正氣,就必須按照孟子提出的為人處世的標準要求自己,不說全部達到,但是起碼也要做到七八成!”
林東來自然是說得輕鬆,但是嶽不群的臉色,卻很有些詭異難看了,眼神閃爍,十分糾結,因為,如果按照林東來的說法,養吾劍法要發揮出全部威力,必然是坦蕩君子,換句話說,嶽不群無法發揮其威力,那就說明他“君子劍”的外號,不過是徒有其名罷了。
“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我故曰,告子未嚐知義,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無若宋人然。”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林東來當做沒有看到嶽不群那難看的臉色,自顧自的搖頭晃腦起來,念叨了一遍孟子對浩然正氣的解釋,最後,林東來咂了咂嘴,麵露向往之色,憧憬的說道:“真是強大到了極點的意念啊,‘至大至剛’、‘塞於天地之間’,真要達到了這種程度,不說群邪辟易,掃蕩乾坤,那也是無往不利,單單依靠氣勢就能壓製一幹心懷叵測的宵小之輩,讓他們生不起絲毫抵抗之念!”
“是啊,真是強大之極的意念,想想都覺得難以抵擋!”
嶽不群被林東來一番言辭,亦是說得心頭發熱,一臉向往的接口道。
“所以,我之前就經常跟林師弟說,凡是有底蘊的大派,不管是正道名門,還是左道旁門都是不可小覷的,因為他們的底蘊傳承,其實就是最大的武學寶藏,時間便是最大的考驗!”
林東來搖了搖頭,感歎一陣之後,林東來又輕笑一聲,說道:“說起來師傅當真是好福氣,所修《紫霞神功》與《養吾劍法》當真是十分搭配,隻要將兩門武功修煉到極至,笑傲江湖不過是輕而易舉之事!”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
嶽不群雖然心底得意,但是卻很欠揍的搖了搖頭,不過,他那嘴角的一抹得意微笑,卻是怎麽也掩飾不住了,不過,嶽不群很快就想到了《紫霞神功》,那慢的令人發指的提升速度,就忍不住一臉晦暗,而後嶽不群有些無奈的說道:“可惜為師沒有東來你那高絕的天賦,想要將這兩門功夫修至大成,還不知需要花費多長的時間,甚至恐怕一生都不可能,唉!”
“有誌者事竟成,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三千越甲可吞吳!”
林東來見得嶽不群那泄氣的模樣,當真是有些氣惱,搖了搖頭,不讚同,道:“練武本就是在鍛煉精神意誌,夏練三伏,冬練三九,那一個修煉內功之人,不是這麽過來的。
而且無論是心思動搖,還是半途而廢,在修行之途上,都是取死之道,唯有信念純粹,堅定信念,走出自己的道,才是真正的成功。
因此,就算是林家祖傳的《辟邪劍譜》,或者東方不敗的《葵花寶典》放在眼前,我也是半點都不會動心!”
林東來說的是壯誌豪情,但是林東來還是敏銳的察覺到了,在自己說到這兩門現今江湖之上赫赫有名的神功絕學之時,嶽不群的眼神閃爍,身上的氣息也有瞬間的不穩,為此,林東來心中不禁暗笑出聲,而後又給了嶽不群重重的一擊,說道:“就算轉修這兩門絕學,最多也就達到我眼下這等程度,以後也將再無前進之望,我又何必貪圖呢!”
“這是為何?”
嶽不群聞聲,頓時大驚失色,顧不得失態,連忙急聲問道。
如果沒有之前林東來那一番追求武道更高境界的言辭,嶽不群說不定還不會相信林東來之言,一切以實力為主,畢竟江湖是現實的,強者為尊,嶽不群早年便是如此,顧不得其他,甚至不擇手段。
可是現在林東來明明白白提出了絕頂之後的境界,以及極有可能更進一層的方法和猜想,而他自身所修《紫霞神功》和《養吾劍法》,又都是前程遠大的絕學,這時候再讓嶽不群轉修《辟邪劍法》或是《葵花寶典》,嶽不群自己都得好好掂量掂量,這一切是否劃得來。
“還能為何,因為,這兩門神功都有重大缺陷唄!”
林東來此刻,卻是在償還因果,還華山派,以及寧中則的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