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真武七截陣
群雄之前見空智和空性接連敗在林東來手上,還心想這兩老僧不過是內力深厚,武功倒未必精湛了,但是見到空智這般淩厲霸道的指力,頓時驚訝得無以複加,但是又不少心思機敏之輩,卻是想到剛才空智正是用這霸道指力和林東來過招,林東來居然毫發無損的就擊敗了空智,頓時無不心下駭然欲絕。
空智這一指雖不是對著宋青書而發,可是他麵容愁苦,但是目光灼灼的盯著宋青書,借著那一擊拈花指的神威,再加上空智自身先天境後期的精神修為,那目光絕對是讓宋青書心中一顫,猶如千金重擔加身。
就在宋青書不堪重負之時,其父宋遠橋適時的溫聲說道:“青書你退回來吧,還請大師見諒,犬子並無他意。”
宋遠橋的聲音不急不緩,帶有一種特殊的節奏,一字一句落在宋青書心頭,卻是神奇的讓宋青書體內習練武當純陽無極功內力起了波動,多年修行的純陽無極功自發流轉,消弭了適才對空智的驚懼。
這也是武當派內功的獨到之處,雖然前二十年進境一般,但張三豐苦心孤詣創造的武當絕學,最為滋養經脈,也暗合了道家厚積薄發真理,二十年後,根基深重武學進境的速度就會越來越快,反而超過前二十年的苦修。
就如宋遠橋本人,二十年前宋遠橋尚且不及四大神僧,但近些年來,卻是已然迎頭趕上,並有超越少林四大神僧的趨勢,此刻,宋遠橋用上乘內力發出聲音,為宋青書安撫受驚的心神,既可以說是功力深厚,也算得上愛子深切,用心良苦了。
宋青書之前越眾而出,也是少年人年輕氣盛,想出風頭,他自忖自己萬萬不是林東來的對手,但隻要能擋過林東來幾招,也算是天下揚名了,還能借此壓過少林一頭。
不過,宋青書這點小心思,哪裏瞞得過人老成精的空智,是以空智拚著老臉不要,也要喝退宋青書,否者少林顏麵何存。
宋遠橋步入場中,先是對空智笑道:“犬子不知天高地厚,反而讓大師取笑了,萬萬勿放在心上。”
空智一聲冷哼,若非此次為了圍攻光明頂,他少林諸人可不想再見到武當之人。
宋遠橋對於空智的冷臉,也不介懷,他身為武當掌門,涵養極佳,審時度勢,這些年來,武當派在其帶領之下,好生興旺,雖說有張三豐這位中原公認的第一手的名望作用,但是他的功勞也不可能抹殺。
隻見此時,宋遠橋微微笑道:“林少俠我瞧你氣度不凡,武功又是當世罕見,將來必能在武林中大放異彩,留下一段佳話,何必非要插足魔教之事,留下千古罵名。”
林東來對於武當的感官原本是不錯的,但是對於宋遠橋此時,耍心機擠兌自己,卻是有些不爽,說道:“閣下便是武當派掌門宋大俠了。”
宋遠橋回道:“大俠不敢當,一介匹夫罷了。”
林東來嘴角劃出一道弧度,而後緩緩說道:“你適才問我為何要插足這裏,我便說說吧,明教被稱為魔教,這其中自然尤其本身的原因,明教人士眾多,魚龍混雜,難免有行為不軌之人,將來自有因果報應,但是他們卻不該死在今日。”
宋遠橋有些困惑了,聽林東來之言,不像是不明白明教根底的初出茅廬的愣頭青,問道:“閣下這是何言?”
林東來答道:“明教再如何不堪,如今總在做反元大事,中原六大派既然和明教同屬炎黃血脈,自當以驅除胡虜為己任,而非在今日了解私人恩怨,做親者痛,仇者快,白白便宜元蒙之事。
我素聞令師張真人武功冠絕當世,並且一生都抵抗元蒙,還想今後去討教一番,但是如今看來,你們武當派這些傳人,卻是不曾繼承張真人的誌願,見識有限,看來都不算得如何高明。
這明教就算為非作歹的多,難道人人該殺?縱使個個該殺,不若讓他們死在反元大業之上,也算稍稍償還之前的惡行。”
群雄之中,還是有不少明白人的,心想:“這道理人人都懂得,可是私仇在身,又如何管得到家國大義。”
甚至還有不少心胸狹隘之輩,在惡意的想:“你說的這麽高尚,還不是因為事不關己。”
宋遠橋雖知林東來的話不無道理,但他們武當上下視張三豐猶若神明,聽得林東來輕慢張三豐,縱使宋遠橋涵養再好,也禁不住勃然大怒,說道:“我師學究天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我等後輩子弟資質愚魯,不得恩師萬一。林少俠武功高明,乃是武林中罕見的人物,但在我師眼中,恐怕最多也不過一勇夫而已,在下不才,便向閣下領教一二,讓閣下評判一下我武當派是不是不堪。”
林東來仰天一笑,隨即一揮袍袖,說道:“這才對,若是道理講得通,江湖中人還要拳頭幹什麽。”林東來這一下折袖揮手,使得便是少林袈裟伏魔功,登時,一股淩厲剛猛的真氣朝宋遠橋撲了過去。
宋遠橋隻感到林東來這一揮手,仿佛大海的怒浪撲麵而來,這一招真氣多少不是關鍵,其中的意境才是殺招,精神修為不足,根本就無法承受這般精神壓力,而且這連林東來隨手一擊都算不上,隻是隨便揮了揮手。
宋遠橋絲毫不敢大意,微微拱手,袍袖之間生出一股極為柔和堅韌的勁力,亦是正麵朝林東來剛猛的勁力輕輕拂去,似曉風拂柳一般漫不經心,但是卻將林東來的那股力道包裹住,如泥牛入海,給他消弭於無形。
這一下舉重若輕,群雄不禁叫好,但唯有宋遠橋自己知道,隻這一下,自己便輸了一籌,剛才化解林東來隨手一揮,實是用上了武當派最上乘的功夫,以柔克剛,這才沒有出醜。
武當四俠張鬆溪此時也到了場中,原來,他方才看著林東來一揮袍袖,居然讓宋遠橋應對起來頗為吃力,便知林東來修為當真是超凡入聖,不可小覷。
同時,張鬆溪也考慮到:“大哥宋遠橋乃是如今武當派首領,無論如何都不能傷在林東來手上。”故而越俎代庖,拱手說道:“閣下武學高明,在下張鬆溪,還望賜教。”
武當七俠本就是同心同德,宋遠橋如何不知張鬆溪的打算,為此,歎息一聲,道:“四弟你絕不是林少俠的對手,何必強出頭。”
而後宋遠橋又對著林東來說道:“我武當派有一門真武七截陣,如今我們五人願意結陣向閣下討教一番,若是閣下破開了我們這門陣法,我武當派便不摻合魔教之事,就此下山,閣下意下如何。”
林東來等的便是這句話,如何會不答應,微微一笑,說道:“煩請結陣。”
圍觀的眾人,卻是震驚無比,近些年來武當五俠已經極少出手,平日裏見到一位出手,已算得上難能可貴,沒想到今日五人竟然同時出手,而且還用出了名傳天下的真武七截陣。
據說這真武七截陣,一經張真人創出便和少林寺十八羅漢大陣並稱於世,隻是武當七俠個個武功高強,及至後來種種緣故,在江湖之上卻是極少有人見過,想不到,今日裏居然要用來對付一個三十歲左右的年輕男子,可見武當派上下對林東來是何等看重。
武當掌門宋遠橋既然如此說了,其餘四人自然不會不同意,紛紛出來,身子一晃,便出現在了林東來四周各個方位,而後圍著林東來轉動起來,姿態奇異,步伐奧妙,卻是大有玄奇,林東來也不著急,意定神適,任由他們結好陣法。
林東來此時有暇觀察這門陣法,隱然之間,竟與當初在華山藏經閣之內,看到的全真教天罡北鬥陣殘篇的一些痕跡,可是又全然不同,乃是一種脫胎於道門學問的全新陣法,其中蘊含的道理,十分平凡卻又深刻非凡,五人結成大陣,相生變化,渾若一體,又各自獨立,在他們五人流轉間,一舉一動,都大有深奧的武學道理。
為此,林東來不禁對創出這門真武七截陣的張三豐油然之間起了敬佩之心,不說張三豐武功到了何等地步,光這一門陣法,管中窺豹就可見一斑。
“不愧是一代宗師!”林東來歎服。
林東來負手而立,靜待五人出手。
宋遠橋見到林東來氣定神閑,衣袍映著火光,長身直立,說不出的超凡脫俗,那怕份處敵,宋遠橋也被林東來氣度所攝,也不由暗自心折,若非今日情況特殊,這等人物,平日裏他還不得敬為上賓,哪會拔劍相向。
為此,宋遠橋開口說道:“今日隻關乎勝負,不管生死,不管武當五俠勝也好,敗也罷,絕無和林少俠結仇的意思。”
宋遠橋這話自然是說給他四位師弟聽的,其餘四人也明白他的意思,而且武當派自張三豐創建起,秉承的便是行事光明磊落,決然不肯隨意傷害無辜,縱使林東來勝過他們,他們也不會生出怨憎之心。
而這,也林東來讚許武當的地方,江湖之中,如武當這般秉承正道的門派,實在是太難能可貴,但是讚許歸讚許,林東來自認不是正道之輩,他可謂稱之一個“邪”字,因此,林東來說道:“刀劍豈有眼,五位切莫留手,江湖比鬥本就是生死由天,輸也罷,死也罷,都是自己學藝不精,須怪不得旁人。”
說罷,林東來便先行出手,免得讓武當五俠被江湖眾人詰難,說他們有意容讓。
真武七截陣這門陣法就以林東來如今的陣道修為開來,可以說是毫無破綻,但是布陣的人卻有破綻,而這破綻便在殷梨亭身上,殷梨亭戾氣頗重,實在是有違這真武七截陣清淨自然的意境,行動之間多了幾分狠厲,多了分刻意,多了一分殺機,失了道家無為自在的心境,雖然令陣法多了一分威力,但是卻多了一分破綻。
林東來微微一笑,心思安定,一掌拍出,正是少林七十二絕技的大力金剛掌,當真威力非凡,仿若天外一塊隕石,朝著殷梨亭砸了過去。
林東來此時用的佛門武功,心法卻是道家心法,這門剛猛淩厲的掌力,其實已經暗含陰陽輪轉,數道變化,是以和大金剛掌似是而非,便是空智也看之不透,這便是乾坤大挪移的應用。
真武七截陣的確奇特無比,殷梨亭長劍一斜,同時,張鬆溪、莫聲穀來到他左右,三人一起出劍,居然將林東來這道剛猛絕倫的掌力化解的無影無蹤。
林東來暗自詫異,這門陣法果然有獨特的地方,他方才那一掌莫說三人聯手,便是五人聯手,也不可能如此輕易化解,但換成了這陣法上麵,居然給三人聯手,就抵擋住了。
同時,林東來背後兩道掌力襲殺過來,那兩道掌力不帶絲毫掌風,但是卻不可小覷,乃是武當絕學之一,武當綿掌,最是傷人髒腑,林東來並不回頭,反手一掌劈出去,龍吟聲炸響,而林東來身形紋絲不動,可是出掌的宋遠橋和俞蓮舟,各自一震。
林東來掌力當真雄厚無比,可見內功外功俱臻至化境,實在是深不可測,為此,他們同時想到:“當今世上能勝過這人的恐怕隻有恩師了。”
他們卻是不知林東來此刻心底的想法,林東來此時,卻是收起了突破宗師境之後的那份自大心理,暗自歎息:“殷梨亭雖然是這門陣法的破綻,不過,陣法之道,確實博大精深,我還未入門,要破去果然不是那麽輕易的事情。
而且日後穿越更加高等的世界,難保沒有威力強大絕倫的陣法。”
好一場混戰,卷起塵土,到處飛揚,武當五俠聯手結陣,當真是劍氣縱橫,勁力破空之聲,不絕於耳,而林東來宗師境內功,真氣生生不息,禦使的降龍十八掌,更是剛猛絕倫的掌風,而且林東來有心試探陣法之力,為此,他們來來回回交手了三十多招,居然誰也奈何不了誰。
林東來久戰之下,都天劍典的真氣威力愈發犀利,自從林東來跨入先天境之後,生平交手少有人能敵過他三招,上次和人交手這麽痛快,還是他突破宗師境,同八思巴大戰的時候了。
和八思巴交戰雖然生死壓力更大,但也因為八思巴精神修為太過高深,交手隻在電光火石之間,反而沒有了交手的樂趣。
戰到此時,林東來興致高昂,而且宋遠橋等人也將真武七截陣的奧秘施展了一遍,林東來決意拿出看門本事,長嘯一聲道:“真武七截陣當真是名不虛傳,不過,咱們今日就先到此為止了,日後在下定親自上武當山,向張真人討教。”
群雄之前見空智和空性接連敗在林東來手上,還心想這兩老僧不過是內力深厚,武功倒未必精湛了,但是見到空智這般淩厲霸道的指力,頓時驚訝得無以複加,但是又不少心思機敏之輩,卻是想到剛才空智正是用這霸道指力和林東來過招,林東來居然毫發無損的就擊敗了空智,頓時無不心下駭然欲絕。
空智這一指雖不是對著宋青書而發,可是他麵容愁苦,但是目光灼灼的盯著宋青書,借著那一擊拈花指的神威,再加上空智自身先天境後期的精神修為,那目光絕對是讓宋青書心中一顫,猶如千金重擔加身。
就在宋青書不堪重負之時,其父宋遠橋適時的溫聲說道:“青書你退回來吧,還請大師見諒,犬子並無他意。”
宋遠橋的聲音不急不緩,帶有一種特殊的節奏,一字一句落在宋青書心頭,卻是神奇的讓宋青書體內習練武當純陽無極功內力起了波動,多年修行的純陽無極功自發流轉,消弭了適才對空智的驚懼。
這也是武當派內功的獨到之處,雖然前二十年進境一般,但張三豐苦心孤詣創造的武當絕學,最為滋養經脈,也暗合了道家厚積薄發真理,二十年後,根基深重武學進境的速度就會越來越快,反而超過前二十年的苦修。
就如宋遠橋本人,二十年前宋遠橋尚且不及四大神僧,但近些年來,卻是已然迎頭趕上,並有超越少林四大神僧的趨勢,此刻,宋遠橋用上乘內力發出聲音,為宋青書安撫受驚的心神,既可以說是功力深厚,也算得上愛子深切,用心良苦了。
宋青書之前越眾而出,也是少年人年輕氣盛,想出風頭,他自忖自己萬萬不是林東來的對手,但隻要能擋過林東來幾招,也算是天下揚名了,還能借此壓過少林一頭。
不過,宋青書這點小心思,哪裏瞞得過人老成精的空智,是以空智拚著老臉不要,也要喝退宋青書,否者少林顏麵何存。
宋遠橋步入場中,先是對空智笑道:“犬子不知天高地厚,反而讓大師取笑了,萬萬勿放在心上。”
空智一聲冷哼,若非此次為了圍攻光明頂,他少林諸人可不想再見到武當之人。
宋遠橋對於空智的冷臉,也不介懷,他身為武當掌門,涵養極佳,審時度勢,這些年來,武當派在其帶領之下,好生興旺,雖說有張三豐這位中原公認的第一手的名望作用,但是他的功勞也不可能抹殺。
隻見此時,宋遠橋微微笑道:“林少俠我瞧你氣度不凡,武功又是當世罕見,將來必能在武林中大放異彩,留下一段佳話,何必非要插足魔教之事,留下千古罵名。”
林東來對於武當的感官原本是不錯的,但是對於宋遠橋此時,耍心機擠兌自己,卻是有些不爽,說道:“閣下便是武當派掌門宋大俠了。”
宋遠橋回道:“大俠不敢當,一介匹夫罷了。”
林東來嘴角劃出一道弧度,而後緩緩說道:“你適才問我為何要插足這裏,我便說說吧,明教被稱為魔教,這其中自然尤其本身的原因,明教人士眾多,魚龍混雜,難免有行為不軌之人,將來自有因果報應,但是他們卻不該死在今日。”
宋遠橋有些困惑了,聽林東來之言,不像是不明白明教根底的初出茅廬的愣頭青,問道:“閣下這是何言?”
林東來答道:“明教再如何不堪,如今總在做反元大事,中原六大派既然和明教同屬炎黃血脈,自當以驅除胡虜為己任,而非在今日了解私人恩怨,做親者痛,仇者快,白白便宜元蒙之事。
我素聞令師張真人武功冠絕當世,並且一生都抵抗元蒙,還想今後去討教一番,但是如今看來,你們武當派這些傳人,卻是不曾繼承張真人的誌願,見識有限,看來都不算得如何高明。
這明教就算為非作歹的多,難道人人該殺?縱使個個該殺,不若讓他們死在反元大業之上,也算稍稍償還之前的惡行。”
群雄之中,還是有不少明白人的,心想:“這道理人人都懂得,可是私仇在身,又如何管得到家國大義。”
甚至還有不少心胸狹隘之輩,在惡意的想:“你說的這麽高尚,還不是因為事不關己。”
宋遠橋雖知林東來的話不無道理,但他們武當上下視張三豐猶若神明,聽得林東來輕慢張三豐,縱使宋遠橋涵養再好,也禁不住勃然大怒,說道:“我師學究天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我等後輩子弟資質愚魯,不得恩師萬一。林少俠武功高明,乃是武林中罕見的人物,但在我師眼中,恐怕最多也不過一勇夫而已,在下不才,便向閣下領教一二,讓閣下評判一下我武當派是不是不堪。”
林東來仰天一笑,隨即一揮袍袖,說道:“這才對,若是道理講得通,江湖中人還要拳頭幹什麽。”林東來這一下折袖揮手,使得便是少林袈裟伏魔功,登時,一股淩厲剛猛的真氣朝宋遠橋撲了過去。
宋遠橋隻感到林東來這一揮手,仿佛大海的怒浪撲麵而來,這一招真氣多少不是關鍵,其中的意境才是殺招,精神修為不足,根本就無法承受這般精神壓力,而且這連林東來隨手一擊都算不上,隻是隨便揮了揮手。
宋遠橋絲毫不敢大意,微微拱手,袍袖之間生出一股極為柔和堅韌的勁力,亦是正麵朝林東來剛猛的勁力輕輕拂去,似曉風拂柳一般漫不經心,但是卻將林東來的那股力道包裹住,如泥牛入海,給他消弭於無形。
這一下舉重若輕,群雄不禁叫好,但唯有宋遠橋自己知道,隻這一下,自己便輸了一籌,剛才化解林東來隨手一揮,實是用上了武當派最上乘的功夫,以柔克剛,這才沒有出醜。
武當四俠張鬆溪此時也到了場中,原來,他方才看著林東來一揮袍袖,居然讓宋遠橋應對起來頗為吃力,便知林東來修為當真是超凡入聖,不可小覷。
同時,張鬆溪也考慮到:“大哥宋遠橋乃是如今武當派首領,無論如何都不能傷在林東來手上。”故而越俎代庖,拱手說道:“閣下武學高明,在下張鬆溪,還望賜教。”
武當七俠本就是同心同德,宋遠橋如何不知張鬆溪的打算,為此,歎息一聲,道:“四弟你絕不是林少俠的對手,何必強出頭。”
而後宋遠橋又對著林東來說道:“我武當派有一門真武七截陣,如今我們五人願意結陣向閣下討教一番,若是閣下破開了我們這門陣法,我武當派便不摻合魔教之事,就此下山,閣下意下如何。”
林東來等的便是這句話,如何會不答應,微微一笑,說道:“煩請結陣。”
圍觀的眾人,卻是震驚無比,近些年來武當五俠已經極少出手,平日裏見到一位出手,已算得上難能可貴,沒想到今日五人竟然同時出手,而且還用出了名傳天下的真武七截陣。
據說這真武七截陣,一經張真人創出便和少林寺十八羅漢大陣並稱於世,隻是武當七俠個個武功高強,及至後來種種緣故,在江湖之上卻是極少有人見過,想不到,今日裏居然要用來對付一個三十歲左右的年輕男子,可見武當派上下對林東來是何等看重。
武當掌門宋遠橋既然如此說了,其餘四人自然不會不同意,紛紛出來,身子一晃,便出現在了林東來四周各個方位,而後圍著林東來轉動起來,姿態奇異,步伐奧妙,卻是大有玄奇,林東來也不著急,意定神適,任由他們結好陣法。
林東來此時有暇觀察這門陣法,隱然之間,竟與當初在華山藏經閣之內,看到的全真教天罡北鬥陣殘篇的一些痕跡,可是又全然不同,乃是一種脫胎於道門學問的全新陣法,其中蘊含的道理,十分平凡卻又深刻非凡,五人結成大陣,相生變化,渾若一體,又各自獨立,在他們五人流轉間,一舉一動,都大有深奧的武學道理。
為此,林東來不禁對創出這門真武七截陣的張三豐油然之間起了敬佩之心,不說張三豐武功到了何等地步,光這一門陣法,管中窺豹就可見一斑。
“不愧是一代宗師!”林東來歎服。
林東來負手而立,靜待五人出手。
宋遠橋見到林東來氣定神閑,衣袍映著火光,長身直立,說不出的超凡脫俗,那怕份處敵,宋遠橋也被林東來氣度所攝,也不由暗自心折,若非今日情況特殊,這等人物,平日裏他還不得敬為上賓,哪會拔劍相向。
為此,宋遠橋開口說道:“今日隻關乎勝負,不管生死,不管武當五俠勝也好,敗也罷,絕無和林少俠結仇的意思。”
宋遠橋這話自然是說給他四位師弟聽的,其餘四人也明白他的意思,而且武當派自張三豐創建起,秉承的便是行事光明磊落,決然不肯隨意傷害無辜,縱使林東來勝過他們,他們也不會生出怨憎之心。
而這,也林東來讚許武當的地方,江湖之中,如武當這般秉承正道的門派,實在是太難能可貴,但是讚許歸讚許,林東來自認不是正道之輩,他可謂稱之一個“邪”字,因此,林東來說道:“刀劍豈有眼,五位切莫留手,江湖比鬥本就是生死由天,輸也罷,死也罷,都是自己學藝不精,須怪不得旁人。”
說罷,林東來便先行出手,免得讓武當五俠被江湖眾人詰難,說他們有意容讓。
真武七截陣這門陣法就以林東來如今的陣道修為開來,可以說是毫無破綻,但是布陣的人卻有破綻,而這破綻便在殷梨亭身上,殷梨亭戾氣頗重,實在是有違這真武七截陣清淨自然的意境,行動之間多了幾分狠厲,多了分刻意,多了一分殺機,失了道家無為自在的心境,雖然令陣法多了一分威力,但是卻多了一分破綻。
林東來微微一笑,心思安定,一掌拍出,正是少林七十二絕技的大力金剛掌,當真威力非凡,仿若天外一塊隕石,朝著殷梨亭砸了過去。
林東來此時用的佛門武功,心法卻是道家心法,這門剛猛淩厲的掌力,其實已經暗含陰陽輪轉,數道變化,是以和大金剛掌似是而非,便是空智也看之不透,這便是乾坤大挪移的應用。
真武七截陣的確奇特無比,殷梨亭長劍一斜,同時,張鬆溪、莫聲穀來到他左右,三人一起出劍,居然將林東來這道剛猛絕倫的掌力化解的無影無蹤。
林東來暗自詫異,這門陣法果然有獨特的地方,他方才那一掌莫說三人聯手,便是五人聯手,也不可能如此輕易化解,但換成了這陣法上麵,居然給三人聯手,就抵擋住了。
同時,林東來背後兩道掌力襲殺過來,那兩道掌力不帶絲毫掌風,但是卻不可小覷,乃是武當絕學之一,武當綿掌,最是傷人髒腑,林東來並不回頭,反手一掌劈出去,龍吟聲炸響,而林東來身形紋絲不動,可是出掌的宋遠橋和俞蓮舟,各自一震。
林東來掌力當真雄厚無比,可見內功外功俱臻至化境,實在是深不可測,為此,他們同時想到:“當今世上能勝過這人的恐怕隻有恩師了。”
他們卻是不知林東來此刻心底的想法,林東來此時,卻是收起了突破宗師境之後的那份自大心理,暗自歎息:“殷梨亭雖然是這門陣法的破綻,不過,陣法之道,確實博大精深,我還未入門,要破去果然不是那麽輕易的事情。
而且日後穿越更加高等的世界,難保沒有威力強大絕倫的陣法。”
好一場混戰,卷起塵土,到處飛揚,武當五俠聯手結陣,當真是劍氣縱橫,勁力破空之聲,不絕於耳,而林東來宗師境內功,真氣生生不息,禦使的降龍十八掌,更是剛猛絕倫的掌風,而且林東來有心試探陣法之力,為此,他們來來回回交手了三十多招,居然誰也奈何不了誰。
林東來久戰之下,都天劍典的真氣威力愈發犀利,自從林東來跨入先天境之後,生平交手少有人能敵過他三招,上次和人交手這麽痛快,還是他突破宗師境,同八思巴大戰的時候了。
和八思巴交戰雖然生死壓力更大,但也因為八思巴精神修為太過高深,交手隻在電光火石之間,反而沒有了交手的樂趣。
戰到此時,林東來興致高昂,而且宋遠橋等人也將真武七截陣的奧秘施展了一遍,林東來決意拿出看門本事,長嘯一聲道:“真武七截陣當真是名不虛傳,不過,咱們今日就先到此為止了,日後在下定親自上武當山,向張真人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