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練軍


    以朱元璋這些日子對林東來性格的了解,以林東來的雷霆手段,不難想象,那些選擇叛出明教的分壇,必然會遭受來自於總壇的瘋狂打擊。


    而事實也正是如此,在各大分壇主一致同意抽調精銳之後,林東來一改方才的和顏悅色,臉上滿是寒光,身上的氣勢更是淩厲了三分,一股肅殺之氣,自林東來身上彌漫開來,同時,林東來言語森冷的說道:“我明教傳承至今數百上千年,為什麽能夠代代相傳,靠的就是大夥對本教的忠誠,然而,卻有一些人以為天高皇帝遠,妄圖叛出本教,公然對抗總壇所下達的命令。


    現在我宣布,丹陽分壇、嘉陵分壇……不在世我明教下屬分壇,同時,將由楊左使、韋蝠王率領一批教中好手,前去清理門戶。”


    聽了林東來的話,底下的一眾壇主,不禁一陣後怕,沒想到林東來竟然如此決絕,對付那些分壇沒有一絲的猶豫。


    光明左使楊逍、青翼蝠王韋一笑這兩人的實力到底如何,他們是再清楚不過,可以說,林東來直接派出兩人帶隊清理叛逆,等於是根本就沒有給對方活路了。


    除非這些人自此隱姓埋名,退隱山林,不然的話,天下之大,還真的沒有那些人的容身之所了,畢竟以明教如今的實力,再加上六大派元氣大傷,其中五派幾乎覆滅的情況,中原根本就沒有一方勢力能阻擋明教的一家獨大的現狀。


    而後,在一眾分壇主噤若寒蟬的情形之下,林東來又重點宣布了一部分新的教規,當然了,與其說是教規,倒不如說是林東來依照前世見聞,整理出來的軍紀條例。


    畢竟,林東來是準備推翻元蒙朝廷的建立帝國的,那麽明教必然要走上軍隊化的道路,而想要軍隊化,那麽森嚴的軍紀,就是必須的,沒有嚴明的軍紀約束,那怕一隻軍隊的戰鬥力在強大,最後都要淪為殺人狂魔,這不林東來想要的。


    林東來也不指望這些分壇能夠百分之百的貫徹執行,但是就算是執行其中一部分,也至少可以打下軍隊的基礎,將來收編的時候,也能更加的順利,不至於無法適應軍隊的環境。


    如果說,這些壇主知道林東來現在便已經在算計著將來如何收編他們手下的力量的話,隻怕他們會再也坐不住了,搞不好真的會有人跳出來,要對付林東來了。


    目送一眾壇主離去,楊逍、殷天正等幾人站在林東來身旁,殷天正此時卻是長出一口氣,而後向著林東來說道:“教主果然是洞察秋毫,明察人心,這些人真的答應向總壇輸送精銳。”


    林東來淡淡一笑,而後說道:“這是第一步,花費個三兩年時間,我們那個時候就可以無所顧忌的吞並所有的分壇了。”


    說話之間,林東來目光轉向楊逍,還有韋一笑,說道:“接下來,就希望楊左使還有韋蝠王,能夠以雷霆萬鈞之勢,將那二十家分壇的壇主腦袋摘下來,以震懾那些別有用心之輩,這樣一來,日後總壇的命令才能徹底貫徹下去。”


    楊逍和韋一笑頓時上前,齊齊領命。


    很快,隨著那些上光明頂的壇主,各自回歸各自分壇之後,但凡是在光明頂之上答應向總壇輸血的壇主,雖然說非常的肉痛,但是仍是按照約定將計劃,篩選出精銳送往總壇。


    就好比鳳陽分壇的朱元璋,就算是心疼的流血,可是在林東來特意派出的監察使的監察之下,朱元璋也不得不將自己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近千精銳,抽調出一半,五百精銳送往總壇。


    索性各個分壇行事都是打著明教的旗號,所以他們手下的那些精銳,也都算是明教中人,如今被抽調出來送往明教總壇,卻是沒有幾個人有抱怨的。


    這便是大義名分在手的好處,正所謂名正言順,無外如是了,除非是這些分壇直接叛出明教,不再承認他們是明教中人,否則的話,林東來這位明教教主的命令,他們就必須要服從,不然的話,那就是抗命不尊,不單要受明教討伐,而且還不容於中原。


    中原最是講究,凡是背信棄義者,都不會被天下人接受。


    隨後的一個月,天下各處分壇便源源不斷將精銳人馬或三五百,或五六百匯聚光明頂,一時之間,光明頂變得熱鬧起來,連帶著此前六大派圍攻所造成的影響,也徹底的消失了。


    這些來自於天下各處分壇的精銳,在進入到光明頂之後,或多或少的有些不適應,不過,好在他們心底本身就有一個觀念,那就是大家都是明教教眾,有著共同的信仰,因此,融合起來也就容易了很多。


    由五散人、殷天正等人親自出麵,五行旗諸位旗使也都是精通兵法之輩,因此,在林東來規定的軍紀之下,不過是耗費了一個月時間,就將這些人馬整合完畢了。


    來自於五十二個分壇的精銳,加起來足足有三萬之多,差不多每個分壇都輸送了五百左右的精銳,再整合了五行旗、天地風雷四門,如今單單是直屬總壇所掌控的精銳人馬,就達到了五萬之多。


    要知道這可是真正的精銳人馬,隨時都可以拉出去同元蒙大軍開戰的。


    畢竟,這些分壇來的精銳,在各個分壇之中,便有很多人有過同元蒙大戰的經驗,而且但凡能夠從戰場之上活下來的,好歹是見過大場麵,動手殺過人的,見過血和沒有見過血,這時本質性的差別。


    林東來此前針對分壇的計劃,可以稱之為強幹弱枝,大大的加強了總壇的力量,同時也在逐步削弱了分壇力量,最後也使得明教內患盡去。


    各地分壇手中的力量大減,自然就會讓那些有二心之人的野心泯滅在萌芽狀態,隻要他們想一想總壇所掌握的精銳有五萬之多,那些如今最多隻能夠拉練出一兩千精銳的分壇主們,他們還有什麽膽量與底氣,敢叛出明教。


    林東來雖然不曾統領過五萬多的大軍,但是其身為宗師境強者,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的精神修為,同時,林東來也非常清楚,宗師境高手已經能短暫的踏空而行,根本不是人數多就能圍殺的底氣,所以區區五萬人馬,還真的無法讓林東來動容。


    林東來自是氣定神閑,但是楊逍、五行旗旗使等明教高層,卻是無法淡定了,這可是五萬精銳之師,而非五萬流民。


    就好比彭和尚引導起義,規模非常之大,也曾引領十幾萬人,但那十幾萬人當中,真正能作戰的不足一萬,那麽多人根本不能稱之為軍隊,最多就是流民而已。


    而眼前這五萬精銳教眾聚集在一起,完全就是一支軍隊啊,隻需要稍加訓練,然後以軍紀約束,五散人相信,這樣一支軍隊,對戰元蒙大軍主力都絕對沒有問題。


    林東來對於趙敏並沒有囚禁,因此,她在光明頂並沒有受到太大的約束,除了不能夠下山之外,林東來甚至都沒有專門派人盯著她,不過,以趙敏的聰明,她自然是知道,如果老老實實呆在光明頂,沒有林東來發話,便不會有人找她麻煩,但是,如果她有心想要逃走的話,隻怕明教的人,就沒有那麽好說話了。


    同時,趙敏對自己的實力,看的很清楚,不要說林東來,便是韋一笑便能在自己還未逃到山腳,就把自己抓回來了。


    不過,趙敏也不是坐以待斃之人,最近一段時間,趙敏同楊若兮相處的不錯,一個雙十年華,一個二八年華,兩人年歲相差不算太大,而且光明頂之上,又沒有幾個女子,所以兩人相處倒也是融洽。


    明教上下都知道林東來對楊若兮非常敬重,因此,趙敏便想通過楊若兮迂回,達到脫身的目的。


    此時,趙敏就站在楊若兮身旁,看著下方黑壓壓一片,排列整齊,散發著一股精悍氣息的教眾。


    以趙敏的眼光,自然是看的出來,這些人散發出來的精悍氣勢,比之元蒙尚存的精銳士卒恐怕還要強上幾分,唯一有所欠缺的那就是一股煞氣。


    但是這個缺陷,卻是最容易解決,隻要讓這些士卒經曆幾場廝殺,見血之後,隻怕就會成為一支真正的精銳大軍,這就是元蒙的心腹大患啊。


    縱然知曉明教乃是元蒙的心腹大患,但是自陽頂天死後,明教更多的是選擇支持各地義軍起義,自身很少親自下場。


    明教高層當中也就彭和尚這位五散人之一,才算的上是真正下山引導義軍,至於其他的護教法王、左右二使,主要的精力都是放在江湖之上的。


    為此,明教雖然是元蒙的心腹大患,但是明教的力量四分五裂,多年來對元蒙造成的威脅一直都不算太大,所以元蒙朝廷也沒有下死力氣的剿滅明教,當然了,這在林東來看來,亦是有著元蒙內部貴族腐敗的緣故。


    不過如今,趙敏看著明教竟然在林東來的手中完成了統一,並且整合出了這樣一支強橫的大軍出來,趙敏頓時便知道,今後,元蒙朝廷的日子不好過了。


    元蒙朝廷日子不好過,也就意味著,自己的父親,那位統帥元蒙數十萬兵馬的兵馬元帥就要頭痛了。


    因為呆在光明頂的緣故,再加上林東來也沒有隱瞞趙敏,或者說林東來有心收服趙敏,因此,趙敏對林東來的一些安排很是清楚,早先各方分壇壇主下山的時候,林東來不止是讓這些壇主輸送一批精銳給總壇,更是給這些分壇下達了一個命令。


    一年,各地分壇最遲也要在一年之內,在自己分壇所轄的範圍之內,引導民眾起義。


    也就是說,最多一年的時間,元蒙的天下就將陷入到遍地烽火的境地當中,明教數十處分壇,遍布天下各方,一旦各地分壇一起發動起義,絕對會讓元蒙陷入到混亂當中,不說覆滅元蒙,但是絕對能動搖元蒙根基,對於這一點,趙敏是一點也不懷疑。


    對於林東來這麽短時間之內,就一躍成為明教之主,並且還魄力十足的整合明教,將四分五裂的明教整合為一體,同時,還能迅速的解決明教隱患,整合明教力量,拉出這樣一支精銳,這每一件事,都不是一般人所能夠做到的。


    所以說,到了今時今日,趙敏對林東來的手段亦是欽佩,異位而處的話,趙敏自覺她也無法做的比林東來更好,首先整合明教高層,她便無法做到,那需要蓋壓當世的武力,她自認沒有這般實力。


    楊逍、殷天正、五散人,這些人哪一個不是桀驁不馴之輩,想要他們心悅誠服的聽命一人,怕是隻有陽頂天複生,所以趙敏從沒有想過明教能夠再一次整合在一起,畢竟一群桀驁不馴之輩,是不可能相互妥協、臣服於他們之中的某一個人的。


    一個分裂的明教,雖然對元蒙有威脅,卻無法推翻元蒙統治,偏偏林東來橫空出世,短短的幾個月功夫,從一介無名之輩,成為了名動天下的一方教主。


    看著站在高台之上,英姿勃發的林東來,趙敏自己亦是不曾發現,她的眼眸之中,閃過一絲欽佩和迷離之色。


    有人說過,當一個女人對一個男人產生好奇與欽佩的時候,那離她淪陷便已經不遠了。


    因為親自執掌大軍,再加上超前的目光,所以林東來最清楚眼下這數萬人馬最缺少的是什麽,於是林東來吩咐楊逍、五散人等人,親自督促大軍演練軍陣,先操練半年再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邪劍諸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宗萬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宗萬罪並收藏邪劍諸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