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佛法


    看著眼前的了通,身形枯瘦,沒有顯露出半分生機,麵容好似枯樹老皮,呼吸頻率更是緩慢至極,這分明是將枯禪之法修至化境的表現。


    以了通如此枯禪修為,一旦爆發,林東來想來,便是宇文拓手持國運加持的聖道之劍,恐怕也要退避三舍,在這個元嬰老怪都不出的時代,足以稱雄了。


    “和氏璧如今未在本寺,道友真要看得話,還請九九重陽之日再來鄙寺,今日道友還是請回吧!”了通的語氣不急不緩,但是話中卻是已經有著送客之意。


    “和氏璧果真不在寺中?今日真的看不得?”林東來目光如劍,口中淡淡的說道,但是身上的氣勢,卻是已經淩厲逼人,一瞬間,空氣都好似凝結了一般,氣氛有些壓抑,就連院子裏的一些小動物都好像感受到了危險,紛紛逃離這個院子。


    “看不得!”了通的聲音有些沙啞,毫不示弱的對視著林東來的眸子,聲音之中更是有著一種斬釘截鐵的果決,其身體之內的生機,在林東來的氣運精瞳之下,更是如同地底岩漿一般,好似隨時就要爆發出來。


    林東來見到這一幕,自然是知道了通是寸步不讓了,而且就林東來神識查探下來,淨念禪院之內,卻是沒有第二位無上大宗師的氣息,如此想來,了空可能並不在寺中,很有可能去慈航靜齋護佑和氏璧了。


    為此,林東來灑然一笑,說道:“看不得,那就看不得吧!”


    而隨著林東來的笑容,整個空間都仿佛變得晴朗起來,那凝滯的空氣也再次流動了起來,見到林東來身上氣機的變化,了通亦是鬆了一口氣,說道:“多謝道友體諒。”


    不到萬不得已,了通也不想與林東來動手,林東來給他的感覺就如同那包容萬物的大地一般,雖然觸目可及,但是卻又深不可測。


    “早前,傳來消息說,大隋突然出現了一位國師,今日見到,卻是方知此人的強大,更是想不到,道門之中竟然還有這麽一位高手,也不知道我等謀劃,是否會橫生波折!”想到自己師弟了空與慈航靜齋的謀劃,了通心中不禁念頭起伏。


    “請恕貧僧眼拙,卻是看不出道友是道門那一脈的?”


    了通壓下心底的不安,卻是話鋒一轉,問道。


    道門高手,他自問不算全部都認識,但是卻也知道八九成,但是以林東來如此修為,卻偏偏沒有聽聞過,再加上,早先佛門對林東來這位新任國師的調查,依舊沒有找到林東來的根腳,為此,了通對於林東來的來曆同樣很是疑惑。


    “我隻是一個散修罷了,機緣巧合之下得了些許上清一脈的傳承,蹉跎百年有餘,才有了如今的修為。”林東來真假參半的解釋道,這個世界當中,道門散修不在少數,再加上,林東來身上的茅山傳承,確實是源自上清一脈,為此,林東來也不虞被看破。


    而了通聽到了林東來回答,頓時對林東來的重視再次提高了一個層次,散修無論是資源,還是道法秘籍,都比不上名門大派,而能夠在這種逆境之下成就無上大宗師的,絕對沒有一個會是簡單的人物。


    “此等人物,潛修多年,心中應當唯有大道才是,但是此次出世,便是坐上了大隋國師之位,恐怕這一位圖謀的絕對不小。”了通心底卻是猜測著林東來的目的。


    而林東來亦是暫時按下了心底對於和氏璧的念頭,想道:“此方我心血來潮,前來淨念禪院,一來是為了和氏璧,此物對我絕對是有大用,如今怕是還在慈航靜齋,或則已經在了空手中,隻是還未到淨念禪院。


    二來,正是要一探佛門底蘊,如有可能,還要償還一二,當初笑傲世界留下的因果,否則日後怕是麻煩不小。”


    林東來與了通各懷心事,一時之間,古樹之下石桌之旁,林東來與了通卻是很和諧的靜坐著,片刻之後,了通卻是打破了沉寂,而後二人開始了坐而論道,無論是林東來,還是了通,如今都還沒有準備與對方撕破臉皮的意思,為此,一時間氣氛無比和諧。


    林東來與了通聊著一些修行的事,他們兩人如今的修為都是無上大宗師,皆是學貫古通今的人物,對於修行自然都有自己的一番見解。


    “了通大師修行的應該是生死枯禪吧!”


    古樹之下,林東來喝著了通親手泡的茶,突然問道。


    林東來也不怕茶裏有問題,如今林東來道胎土行有成,便是有毒,亦是不怕,再則,林東來心靈之力強大,在茶水入口之前,林東來就已經感應出了茶水之中的所有的成分。


    更何況,了通身為無上大宗師,自然擁有無上大宗師的胸懷,也不會做出此等下作之事,若是了通做了,林東來反而會大笑,如此做法,隻會讓了通壞了自己的心境,得不償失。


    “道友慧眼,貧僧修行的確實是生死枯禪!”了通微微一笑,大大方方的承認了。


    相傳,生死枯禪是藥師佛悟道時創造的法門,生死枯禪大成可以化出藥師琉璃佛金身,成就聖道!


    但是傳聞終究隻是傳聞,藥師佛圓寂之後,佛門之中卻是沒有一人能修成琉璃金身,世界上終究是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自然也就不會有兩個藥師佛,生死枯禪隻是藥師佛的道,而不是後人的。


    不過,若是能跳出前人的樊籠,於絕路之中另開一道,卻也不是不可能,隻是一生都修行別人的法們,最後卻又想跳出來樊籠,走出自己的‘道’,這又談何容易。


    如今了通困於生死枯禪,而寧道奇也困於道門法訣,卻是都被前人的道與法困住了腳步,而林東來卻是沒有此等困境,林東來如今早已經走上了自創法門的道路,雖然這條路無比的艱辛,但是卻有著成道的可能。


    古樹之下,了通卻是不曾放棄感應林東來氣息的機會,但是,很可惜的是,他始終沒有什麽收獲,在他的感應隻中,林東來的氣息包容萬物,有種天地萬象皆在其中的感覺,那是一種無限的包容。


    一時之間,了通也難以琢磨出什麽東西來,最後,他終於忍不住問道:“不知道友修行的法門又是什麽?”


    “我一身修行卻是斑雜,機緣之下,卻是得以歸一,如今卻是在大道之路上躑躅前行,讓大師見笑了。”林東來卻是如實回答道,而聽到林東來之言,了通愣住了。


    “阿彌陀佛,道友好誌氣,好毅力,貧僧卻是不如。”了通如今正被前人之道所困,自然知道自創法門是何等的困難,感受到林東來那股披荊斬棘的銳氣,了通亦是不禁佩服,這是無關立場,隻求大道的共鳴。


    ……


    “一切有為法,皆如夢幻泡影,如露亦電,應做如是觀!”


    淨念禪院的藏經閣之中,林東來正捧著一本金剛經,細細研讀,自從昨日與了通一番論道,林東來卻是向了通請求留下一觀佛經,佛門乃是修行精神力的大家,而林東來已經明悟心靈之道的強大,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而且林東來也想等等看,能否遇到了空。


    有陽光從窗戶射進藏經閣,照在林東來的側臉之上,陣陣書香自經書當中傳出,再加上藏經閣之內的檀香,卻是提神醒腦,令人心曠神怡。


    雖然淨念禪院裏的藏經閣之中經書,沒有任何神通功法,但是裏麵蘊含的佛法至理,在林東來眼中反而更加珍貴,對於這一點,了通自然知曉,甚至可以說,如果不是林東來有著無上大宗師的修為,也根本就沒有機會進入淨念禪院的藏經閣之中。


    藏經閣之內都是佛經,這些佛經本身沒有什麽稀奇的,在外麵可能幾文錢就可以買到一本,但是淨念禪院的佛經,很多都是孤本,其上帶有淨念禪院千年以來,一代代大德高僧的注釋。


    而能被稱為大德高僧的,無一不是精神修為達到大宗師之境的絕代人物,甚至其中還不乏有著無上大宗師的境界,他們對於佛經的注解,無不帶有他們對於佛道的見解,字裏行間當中,甚至還蘊含了他們的意誌,林東來閱讀他們對於佛經的注解,就是相當於在與這些大德高僧的意誌進行跨越時空的交流。


    此後三天,林東來收獲良多。


    林東來穿越多個世界以來,雖然也閱讀了無數的佛經,但是卻始終難以將其融會貫通,但是這些天下來,在與無數大德高僧殘留在佛經之上的意誌交流之後,林東來對於佛道的理解卻是突飛猛進。


    “所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就是對一切的不思量、不分別、不執著,佛說人有七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精神舍利,便是要超越七苦,登臨彼岸!”林東來嘴中輕聲的呢喃,在林東來的心湖之中,好似有東西在其中孕育。


    佛道修行更重精神境界,境界一到,神通自生,反之,若是境界不夠,強練佛門神功,則會有千般阻礙,萬般磨難,非但難以大成,更是有著心魔大患。


    佛門之中,每一位無上大宗師,都必然是一位佛學大家。


    “可惜,可惜,佛道終非我道!”沉默良久,林東來悠悠一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邪劍諸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宗萬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宗萬罪並收藏邪劍諸天最新章節